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

就在臺積電申請破產保護的同一天。

文昌航天發射場上,豎立着一枚長12運載火箭,這枚運載火箭,正是之前從津市運輸過來的。

目前國內的四個航天發射場中,文昌是最年輕的,也是配套設施最不完善的。

通常這裡發射的運載火箭,都是從津市那邊的裝配工廠組裝完成後,通過運輸船運輸過來的。

不過在今年正式開啓的大航天計劃後,文昌航天發射基地將準備加大配套設施的投資規模,實現本地組裝的能力。

而國內目前最完善,也是龐大的航天發射基地,仍然是酒泉的東風航天城。

作爲華國航天的夢想啓航之地,東風航天城承載了一代代航天人的記憶和榮耀。

儘管進入了新時代,但是東風航天城的重要性,卻不減當年。

目前東風航天城的運載火箭裝配工廠內,可以同時生產10枚長12運載火箭,是國內最大的運載火箭組裝中心。

津市的裝配工廠,雖然經過一系列升級改造,但是最多隻能同時生產8枚長12運載火箭。

這一次在文昌發射場發射的長12,是最新改進型,長12E型運載火箭,有效載荷再獲得小幅度提升,達到了56.8噸。

地面控制中心內。

黃修遠通過替身機器人,來到了這裡,他一旁是雄鷹航天公司的首席技術執行官龔星望,以及航天科工的王院士。

坐在觀摩區的王院士,笑着說道:“修遠,你們的太陽能電池板技術進步太驚人了!”

“馬馬虎虎,就是成本太高了,不然就可以投入民用了。”黃修遠表現得非常平靜。

“馬馬虎虎?這個效率可是到達了71%,以前就算是砷化鎵材料,也才31%左右。”王院士可沒有那麼淡定:

“我們的航天器,可以配備更加耗能的設備和儀器,未來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時候,配合熔鹽儲熱裝置和高能電池,全天候運行都不是什麼問題。”

聽到火星,黃修遠小聲的問道:“王院士,最近NASA那邊動作可不小,我們也要加快腳步了。”

不知一些核心機密的王院士,有些遲疑的說道:“修遠,這會不會是老米的忽悠,我擔心又是一個新版的星球大戰計劃。”

知道火星秘密的黃修遠,卻搖了搖頭:“王院士,我只能告訴你,火星上隱藏着一些秘密,我們和諾亞會交手中,拿到了一件特殊的火星樣品。”

火星樣品?王院士瞳孔急縮,若有所思的小聲問道:“難道是外星生物?”

黃修遠點了點頭:“一種特殊的病毒,諾亞會大力推進火星探索計劃,目的就是爲了獲得這種病毒。”

一聽到外星病毒,王院士就眉頭緊皺起來,作爲一個航天領域的大牛,他自然知道外星生物的危險性。

“看來我們要加速了。”

黃修遠繼續說道:“加速是肯定的,無論是爲了壓制諾亞會,還是爲了保持領先,我們都要在太空領域搶先一步。”

倆人談話的時候。

一旁的龔星望也沒有閒着,他和發射中心的負責人交流着一些事情

這一次發射任務,一共有三名宇航員上去,其中就包括雄鷹航天的一名宇航員。

另外運輸上去的太空艙中,其中兩個太空艙也是雄鷹航天打造的,是燧人系的微重力實驗艙和太空材料合成實驗室。

中午十二點整。

發射塔上,固定着運載火箭的支架開始緩緩打開。

“10……5……0!點火!”

淡紅色的火焰從發動機噴口噴涌而出,運載火箭在澎湃的化學能推動下,一點點擺脫地心引力。

儘管這幾年來,通過高頻發射運載火箭,國內的運載火箭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但是該小心謹慎的地方,衆人仍然沒有掉以輕心。

咆哮的發動機聲,觀衆的歡呼聲,摻雜在一起,這是人類進軍星空的戰歌。

運載火箭在半空開始調整飛行姿勢,然後向卡門線衝刺着。

這一枚運載火箭是新造的,不像東風航天城的那一批運載火箭,已經重複利用好幾次。

在駕駛艙內,三名宇航員正忍受着強烈的過載。

“各單位請注意,開始進入黑障區。”

“黃巖島雷達站,正持續監控飛行軌跡。”

“成功突破卡門線。”

“整流罩分離成功。”

整個過程有驚無險,當運載火箭突破卡門線後,危險性就直線下降了。

到330公里近地軌道附近,芯一級和芯二級分離,隨即芯一級調整飛行軌跡,開始重返大氣層。

黃修遠看了一會,知道這一次發射任務,估計是十拿九穩了,笑着說道:“恭喜了!”

“哈哈,同喜同喜!”王院士也知道此次發射任務穩了。

黃修遠繼續剛纔的話題:“長13的設計工作進行到哪裡了?”

“發動機已經設計好了,正在秦嶺試車,其他部分也設計得七七八八了,估計15年前後,可以進行第一次試射。”

說着說着王院士又提起另一個項目:“修遠,老李提交的筋斗雲項目,你怎麼看?”

黃修遠一愣:“筋斗雲?這倒是值得考慮。”

所謂的筋斗雲項目,就是利用飛鵬級龐大運載力,揹負着運載火箭抵達高空附近,然後再讓運載火箭點火突破卡門線。

這個項目的目的,就是爲了節約運載火箭在大氣層階段,消耗的火箭燃料。

黃修遠想了想回道:“如果按照飛鵬級的運載力,最多隻能揹負1200噸以下的運載火箭,到達30公里的高空,這基本就是極限狀態了。”

“用來運輸長11,倒是挺合適的,這個方案可以爲長11增加160噸左右的有效載荷。”

黃修遠謹慎的提醒道:“這需要協調好運輸船和運載火箭,不然很容易出問題的。”

對此王院士也點了點頭:“確實,老李已經在申請這個項目了,不知道可不可以通過。”

思考了片刻,黃修遠提議道:“我的雄鷹航天倒是可以考慮一下,畢竟國內項目太多了,估計能批下來,也要到15年之後,不如讓李院士帶着項目來雄鷹,我挺看好這個項目的。”

“那我就和老李說一下。”

雖然雄鷹航天是燧人系的子公司,但是航天局和燧人系關係密切,雙方既有內部競爭,也有合作,並不需要太避嫌什麼。

這種靠飛機揹負式發射的運載火箭,國外也有相關項目,只是他們沒有大載荷的運輸機,只能用在小型運載火箭。

而國內有超大載荷的飛鵬級,完全可以改造後,將運載火箭送上30公里這樣的高空。

某種程度上,運載火箭最耗燃料的階段,就是大氣層中的對流層和平流層,這兩個區域消耗了很大一部分燃料。

而筋斗雲項目,就是將這兩個區域的燃料節約下來。

其實這種模式下,飛鵬級也可以當成運載火箭的芯一級,只是這個芯一級,可以快速重複使用非常多次。

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
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