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

時代的步伐永不停息。

布萊恩等人在天宮空間站旅遊了一個星期,期間參觀了太空農場實驗室、宇宙天文臺等。

隨着遊客們不斷將空間站的旅遊經歷,編輯成爲博文,發佈在時光博客上,太空旅遊的熱度也提高了很多。

雖然太空對於普通人而言,仍然是一種生活之外的領域,但這個情況,正在一點點改變着。

另一邊。

澳洲,維多利亞大沙漠深處。

之前一直在研究熒惑真菌的基地內,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黃修遠的替身機器人,站在實驗室外,透過玻璃窗凝望着裡面。

一旁是該研究團隊的高級研究員李明宇,他一臉興奮的說道:“黃院士,我們已經找到了熒惑真菌的關鍵基因片段,您看……”

李明宇在電腦上,將他們發現的東西調出來,上面是熒惑真菌已經確認的3.6萬個基因片段。

當然這並不代表熒惑真菌只有3.6萬基因片段,而是它的基因片段數量,大概在3.6萬左右。

每一個基因片段有各種各樣的類型,特別是其中2.3萬個容易高速突變的基因片段,代表了熒惑真菌的無限可能。

但每一個可以稱爲物種的生物,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有基因基本盤,即相對穩定的基因片段存在。

這就是好比人類,就算是出現基因突變,也不會一下子突變成爲魚類、鳥類或者昆蟲類。

每一個物種,都有其億萬年來進化出來的基因基礎,如果失去這個基因基礎,那這個物種在突變過程中,極有可能會基因崩潰而死。

生物基因分爲“不穩定基因”、“穩定基因”,通常情況下,多細胞生物的基因序列中,穩定基因佔絕大多數,不穩定基因佔一小部分。

而微生物則和多細胞生物相反,它們的不穩定基因比例比較高,這也是微生物很容易突變的原因。

熒惑真菌也沒有脫離這個範疇,其中不穩定基因的數量,在2.3萬左右;而穩定基因則大概在1.3萬左右。

不穩定基因比例高達60%的熒惑真菌,其突變概率、突變速度,比藍星的普通微生物還強大。

這也是熒惑真菌賴以生存的根基,它們可以橫渡宇宙,從火星上,在小行星撞擊下,跟着隕石碎片,飄蕩在亞真空的宇宙中,如果沒有這種超強變異特性,早就涼涼了。

但也是這種特性,導致熒惑真菌難以控制。

之前聯邦的十幾個相關研究所,在研究熒惑真菌,但除了獲得一些衍生物成果之外,其他成果都少之又少。

不是研究員們吃乾飯,而是熒惑真菌確實太難搞。

經過一系列的失敗後,李明宇團隊終於完成了熒惑真菌的基因序列測定,這個所謂的測定,是初步弄明白了基因背後代表的功能。

當然,這種測定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其中最難以測定的那一部分基因,就是那2.3萬不穩定基因,這一部分基因太容易突變了。

外部環境一改變,就可能導致這些基因突變。

李明宇團隊也是費盡心思,才初步測定了這一部分不穩定基因。

不穩定基因的測定工作,不能做到具體基因功能的測定,只能對於該基因的大概類型、功能範圍、可能突變的方向,進行初步的測定。

就是這樣模糊不清的測定,都讓李明宇團隊一百七十多名研究員,前前後後忙碌了兩年半時間。

黃修遠看了一遍大概的基因圖譜,他很快就明白了李明宇團隊的核心方向。

從熒惑真菌的基因藍圖上,可以看出李明宇團隊,是將熒惑真菌的穩定基因,放在研究的核心方向中。

他們並沒有在不穩定基因上鑽牛角尖,而是將重點放在穩定基因那一部分。

在確定了穩定基因的基因序列後,又通過基因之間的關聯性,鎖定了一部分不穩定基因的變異極限範圍。

黃修遠非常看好李明宇團隊的思路,與其死磕不穩定基因,還不如通過穩定基因,實現觸類旁通的可能。

顯然他們成功了。

畢竟生物的基因序列,很少是一個孤立的系統,生物的基因序列往往是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的鏈條。

這就是基因鏈概念,基因片段之間環環相扣。

其實這也是一個理念之爭。

有基因學家認爲,單個基因代表特定功能;也有基因學家認爲,單個基因除了本身表達的功能,還會和其他基因一起,形成系統功能。

顯然作爲東方人的李明宇團隊,他們比較認同後者的理念。

即基因本身有特定功能,又和其他基因組合,形成一個整體的系統功能,另外這個整體系統功能,極有可能不是一層,而是多層疊加組合。

例如:基因A、基因B、基因C,三個基因本身有三種特定功能,這種基因功能,稱爲“單體基因功能”;

而A+B,又形成一種整體系統功能,這種功能稱爲“初級系統功能”;

如果是A+B、B+C,兩個初級系統功能再次組合,它們可能又會形成更上一層的系統功能。

這種不斷疊加的基因,纔是構成生物體複雜生命狀態的本質。

宇宙的本質是套娃。

基因的本質同樣是套娃。

其實這是宇宙基本法決定的。

黃修遠之前一直反對大面積推廣“轉基因農作物”,就有這方面的顧慮,人類對於生物基因的認知度,還處於相對貧瘠的狀態。

很多基因學家帶有一種盲目的傲慢,當然這背後還有資本興風作浪,才導致轉基因農作物迅速在全球各地種植。

但這其中的風險非常巨大,生物基因是一個有機整體,按照西方科學界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思路。

那就是農作物不耐乾旱,就從耐旱生物的基因中,切下所謂的“耐旱基因片段”,將這個片段替換進去。

只是這種行爲,忽略了生物基因的整體性。

不僅僅對農作物這個物種本身,可能產生可怕的基因污染,還可能將這種基因污染,擴大到整個自然生態圈中。

或許對於生態圈而言。

祂可能不會在乎。

但對於生存在其中的人類而言,這絕對是災難性的後果,別以爲人類有多麼了不起,人類其實非常的脆弱。

無論是火星來的熒惑真菌、還是週期性的冰河時代、或者黃石火山突然爆發、或者超大小行星撞擊藍星。

這些事情對於藍星本身而言,祂其實並不在乎。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人類引爆所有的核彈,最終只能毀滅人類自己,藍星可能連板塊都完好無損,失去人類的生態圈,不用幾百年,又會恢復到正常狀態。

傲慢纔是生存最大的障礙。

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
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