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

15年的農曆新年期間,漠北的湯谷基地內,相關的工作並沒有停歇,反而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

萬高峰團隊幾乎是連軸轉,終於在大年初四,完成了湯谷一號的原型機搭建工作。

龐大的湯谷一號原型機一旁,黃修遠也抽空通過替身機器人,來到這裡。

此時湯谷一號正在進行全面的檢查,這是實測之前的最後一次檢查。

“你們打算什麼時候開始實測?”

萬高峰想了一下:“正月十五吧!”

“那好,我到時候一定抽空過來,對了,你們要做好準備,如果湯谷一號完成技術驗證,我準備開始在澳洲佈置湯谷二號。”

萬高峰眼睛微眯:“這麼急?”

對此黃修遠也只能攤攤手:“漠北距離毛子太近了,近期他們和西洲的關係越發密切,我們在中亞的一部分投資計劃,受到一定的阻力。”

聽到這個解釋,萬高峰雖然是科研人員,但對於全球局勢多少有些瞭解。

某種程度上,強壯的北極熊,非常危險;而虛弱的北極熊,則更加危險。

畢竟在瀕臨死亡的狀態下,這頭北極熊會越發的敏感和狂躁,特別是今年年初,澳洲的頁岩油產量,從去年的8700萬噸,提升到1.4億噸。

顯然大中華區內部的能源問題,不僅僅可以自給自足,甚至可以出口。

目前本土和漠北的頁岩油儲備,是736億噸左右,澳洲頁岩油儲量也有541億噸左右。

加上龐大天然氣、頁岩氣、人造氣和煤化工,大中華區內的能源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不過考慮到外貿都需要,內部的油氣資源並沒有發揮出百分百的產能,最多隻有50%的產能。

其他油氣資源都從中亞、西亞和非洲進口,以縮小一些貿易逆差。

但是隨着湯谷一號、金烏一號的技術日漸成熟,世界能源格局將進一步改變。

就算燧人系和國內有心壓制,也隱瞞不了5~10年。

爲什麼是5~10年?

因爲國內的電能生產成本,在此期間,會出現一個明顯的斷崖式下跌,按照戰略智庫的評估,預計未來5~10年後,國內的電力生產成本,將從目前的每千瓦時0.2~0.3元,下降到每千瓦時0.05~0.08元左右。

這是一個巨大的能源革命,別以爲電能成本下跌了3~4倍,是一件小事情。

現代工業中,電力在工業品的直接和間接成本,可能要達到30~50%,除了直接電力成本、間接電力成本,還有二級間接電力成本。

什麼是二級電力成本?

那就是工業生產中,應用於其中的人力、設備、研發之類,也同樣存在電力成本。

可以理解爲,整條產業鏈上下的電力成本,都要全面下降。

這個情況,將意味着工業的生產力,獲得一次全方位的提升。

而且更加可怕是,可控核聚變會帶來良性循環,導致生產成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不斷下降。

現在一輛幾萬塊成本的混合動力汽車,未來可能只需要幾千塊、幾百塊,那將是一種何等的衝擊。

這也是大中華區,有底氣在2030年前後,實現全民富裕和超高福利的底氣之一。

事物的發展,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壞的一面。

戰略智庫在未來的全球格局上,加入了可控核聚變這個新籌碼後,大中華的呈現出壓倒性優勢。

但是這種壓倒性優勢,如果一旦控制不好,極有可能導致全球產業鏈,再一次遭受重創,引發新一輪的全球性經濟危機。

甚至在這種極限壓迫下,不排除有一些勢力,會選擇拼死一搏,採用核訛詐或者極端手段,試圖獲得可控核聚變的技術。

因此纔有了燧人系,計劃將絕大部分的可控核聚變研發人員,遷移到孤懸海外的大洋洲地區。

特別是地廣人稀的西澳,很容易將核聚變發電站隱藏起來。

而在此期間,即未來5~10年內,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窗口期,大中華聯邦必須儘快完成太空移民的相關技術,建立月面城市、太空城,甚至實現火星移民。

只要在此期間,完成太空移民,並實現1~5萬人口的太空移民,那就算是可控核聚變技術被曝光,其他勢力也會失去鋌而走險的念頭,變得更加不堪一擊,甚至自己崩潰掉。

黃修遠考察了湯谷一號的進度後,又來到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人造生態圈基地。

對於熒惑真菌的研究,去年有了非常多初步成果。

比如此時正在進行臨牀二期的冷凍液,研究人員通過大半年的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的動物實驗,又完成了冷凍素的人工合成技術。

實驗室內,20名死囚完成麻醉後,被注射了冷凍素,這種高分子化合物,讓這些實驗體可以被冷凍後,不會因爲解凍過程中,水分子的形態準備,導致細胞被破壞。

在臨牀一期的動物實驗中,小白鼠、家豬、獼猴、黑猩猩,都在反覆冷凍解凍中,沒有出現明顯的副作用。

冷凍時間最長的20個動物實驗體,達到了320天。

黃修遠看完了相關的實驗報告,並沒有完全放心下來,因爲他知道,這種冷凍技術,還缺少一些輔助材料。

未來的人類,也在熒惑真菌的基礎上,開發了人體冬眠技術。

當時,一開始這項技術進行得如火如荼,有異常的順利,也沒有發現什麼明顯的副作用。

直達第一批冷凍時間,超過三年的人類實驗體被解凍後,研究人員才發現了這項技術的一個大副作用。

人體進入了冷凍冬眠狀態,身體器官的機能,基本都陷入了完全停歇的狀態,但人體有一個器官,仍然處於微活動中。

這個器官,就是大腦。

如果僅僅是微活動狀態,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關鍵是人腦有一種非常複雜的應變機制。

進入冷凍冬眠狀態後,實驗體一旦冷凍時間達到1000天左右,就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狀況,即記憶缺失。

根據黃修遠記憶中的實驗數據,冷凍超過1000天,大腦會永久性損失20~40%的記憶量。

而且隨着冷凍時間的延長,記憶的損失率越大,一旦超過10年,記憶基本只剩下1~4%左右。

這種現象,被稱爲冷凍擦除。

研究人員深入研究後,發現人腦的記憶神經元中,有一部分結構,由於長期得不到熱交換,會出現“自解”的情況。

本來按照人類正常的生活狀況,人腦的記憶神經元,雖然可以長期記憶很多信息,卻需要定期通過整理,擦除和重點記憶一些信息。

但是冷凍冬眠打斷了這個過程,擦除就是神經元的某些結構出現改變,而重點記憶,則是在神經元結構變化之前,通過另一種轉變,實現信息的傳遞。

可以將人腦理解爲U盤,如果長期不使用U盤,內部的數據就會逐步消失,甚至最後徹底報廢。

因此需要定期,將這些記憶中的重點信息,轉移到新的U盤中。

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七十四章 期權激勵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
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七十四章 期權激勵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