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

吃了午餐,楚馨月三人並沒有繼續逛翡翠大街,而且搭乘懸空輕軌的電車,過去西北方向的礦區。

坐在電車上,窗外的景色宛如一幅風景畫,回望那巴塘縣城,崇山峻嶺之間的立體城市,忽然有一種未來賽博朋克的感覺。

平穩又快速的電車,穿過兩個隧洞,兩側盡是高山流水和懸崖峭壁,自然的鬼斧神工,陽光和流水塑造了這裡。

這橋,這路,這電車和炊煙。

是人類向自然進攻的痕跡,只是曾經的改造方式,異常的簡單粗暴和不顧一切。

如今國內改造自然的方式,變得越來越貼合自然,又越來越遠離自然。

在電車上,楚馨月可以看到茂密山林、怪石嶙峋、溪水蜿蜒,卻很難直接觸摸其中的真實。

人類的技術在進步,人類卻要越發敬畏大自然,技術永遠不是我們自大的理由,沒有敬畏之心,只會導致盲目自大,最後自取滅亡。

不一會,電車來到了礦區開發區域,也是巴塘翡翠礦的第一礦區。

下了電車,便是礦區的居民區——翡翠鎮,之前探礦隊設立的第一個據點,就是翡翠鎮的前身。

翡翠鎮依山傍水,城市建築物佈局和巴塘大同小異,密佈各種各樣的一體化建築。

這種開發的翡翠礦脈,就在小鎮後方的山脈地下,由於礦脈埋藏比較深,所以採用豎井掘進式的開採方案,而不是洪沙瓦底那樣的露天開採。

表面看起來,並沒有礦區的存在,正因爲礦區隱藏在地下。

這種地下開採方式,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礦洞坍塌之類的風險,形成地下空洞區。

因此在挖掘後,會採用整體爆破的方式,將整個山體炸塌下來,或者改造成爲地下倉庫、地下隧道、地下基地使用。

從地下挖掘出來廢渣土,經過初步處理後,被填埋在翡翠鎮不遠處的山溝裡,然後將周圍的山體炸平,再整體平整土地。

通過這種方式,翡翠鎮在周邊地區,改造了好幾處微型平原,這些微型平原被作爲居民安置區、農業區。

在礦脈開發區內的山民,將通過這種方式,一點點遷移到新區,避免開採過程中出現意外,也可以通過合村並寨的方式,改善當地山民的生活環境。

目前正在改造的三片人造平原,已經成功安置了附近572戶山民,共計2143人,居民點就在翡翠鎮隔壁,叫新民鎮。

另外兩處微型平原,則改造成爲農業種植區。

楚馨月來到翡翠鎮的白河大街,這裡有不少翡翠商人過來,也是遊客們的落腳點。

站在一處民宿的陽臺上,可以看到山脈上有三個巨大的洞口,通過鐵軌連接着裡外的運輸系統。

不一會,一列火車從礦洞中行駛出來,上面載滿了5車皮渣土渣石,嚮導告訴楚馨月,這是採礦公司遴選後的廢渣土,準備拉去填山溝。

她連忙帶着莫蘭、尹靜莉搭乘一輛麪包車,前往礦渣傾倒區域的新北原,麪包車司機是一個皮膚古銅色的胖子,和嚮導用本地話閒聊着。

之所以過去礦渣傾倒區域,那是因爲採礦公司遴選後的礦渣,仍然有大約2~5%的翡翠原石殘留在礦渣中。

這些礦石會在二篩過程中,被堆放在一個專門的渣石堆放場中,當地居民和遊客交10塊錢,可以進去裡面尋寶。

麪包車在簡易鄉鎮公路中行駛着,這種簡易公路,和以前的鄉鎮公路不太一樣,其實可以看做超級公路的低配版。

簡易公路有模塊化、快速搭建、地形適應性強、安全性高的特點,造價通常在每公里300萬左右,除了比較窄,其他都非常好。

嚮導笑着對楚馨月說道:“妹子,你們待會到了新北原那邊,可別到處亂走,雖然那邊管理比較嚴格,但是山裡面的毒蟲猛獸可不少。”

“沒問題,我也是看看有沒有原石,肯定不會亂走。”楚馨月點了點頭,她以前跟着父親經常跑洪沙瓦底,自然瞭解原始叢林山地的危險。

至於會不會有人見財起意之類,在這邊倒是可以放心。

在巴塘要當嚮導、客運車司機,都必須獲得從業資格證,而且手機和載客車輛都有定位系統,車上的監控攝像頭,更是全程監控。

二十分鐘後,麪包車過了一座公路橋,便來到了新北原。

嚮導帶着楚馨月等人,來到渣石場,不遠處有一個礦渣處理工廠,礦渣被處理後,那些大大小小石頭,將會被篩選出來,倒在渣石場中,渣土則調配成土壤,運到南側的山地。

她放眼望去,兩公里之外的南側,大量挖掘機、推土機、渣土車、穿着外骨骼的工人,正在忙碌着改造土地。

從地形來看,新北原東西寬度在1~1.7公里左右,南北長度在3.2~3.5公里左右,南側距離新民鎮只有6.1公里左右。

根據改造計劃,除了中間兩座高山不能削平,其他區域都會被變成平原,形成一條狹長的谷地平原,最後和新民鎮、翡翠鎮、東林原連成一片。

將視線轉回渣石場,她們所在的位置,就在渣石場的南面,這裡有一條簡易的街道,是翡翠開採公司建設的,有大量工人居住在這裡。

她拿出身份證,在渣石場的入口辦理了一張通行證,然後繳納了10元的入場費。

工作人員又發了一份入場需知,內容主要是要求尋寶過程中,不要搶奪、打架和攻擊他人,不然將終身列入黑名單。

楚馨月知道渣石場裡面,就算是有翡翠,也是被挑剩下的邊角料,估計就是當地吸引遊客的一種手段,也給當地人創造一些崗位。

幾人又在一旁的探礦之家,購買了迷彩服、勞保鞋、手套帽子和小鐵錘,老闆還送了她們一份翡翠原石識別手冊。

進到渣石場,裡面上百人埋頭在石頭堆中,仔細敲敲打打,或者拿着手電筒照射着石頭。

這裡的石頭都是小石頭,最大不會超過拳頭大小。

因爲這裡是有限制的,比如每個人一個月只能進入這裡8次,每次最多隻能帶走十公斤石頭。

當地人和遊客都是在碰碰運氣,更多人是當成一種消遣和娛樂。

真正的翡翠商人,他們不會來這裡找礦,而是在外面等待找礦人,找到翡翠原石,然後再出價收購。

楚馨月三人也是來玩一玩,並沒有太在意有沒有收穫。

現場不少人,都是一個個小團體,然後各自在自己的區域內敲敲打打,顯得涇渭分明。

她找了一片沒有人的區域,蹲下來拿起一塊石頭,看起來就是普普通通的大理石,還有不少看起來像玻璃種的半透明礦石,實際是密度比較低的水沫子。

這個渣石場的存在,對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至少比起洪沙瓦底的礦區,這邊的規劃、開採、出售、善後工作,都做得非常好,不是那種盲目的開發。

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二百零六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二百九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
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二百零六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二百九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