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

對於宇航員的身體健康,受這一次前哨1核泄漏事件的影響,中華航天局也提升了安全措施、備用方案、緊急救援的準備。

雖然大中華區內,目前有八個航天城,動態儲備的運載火箭,每個月都保存在15~30枚左右。

但是刨除有任務安排的運載火箭,可以臨時調動的備用運載火箭,大概在3~6枚左右。

這個數量,說少又不少,說多又不多。

黃修遠打算增加一些備用運載火箭,數量在提升到10~14枚左右,總備用有效載荷,三個太空軌道區維持在2600噸、1300噸、700噸的水平。

另外還有增加艙內的檢測系統,特別是針對艙內水循環系統、艙內氣體循環系統,這些宇航員生存必需系統的檢測。

之前廣寒宮基地、蟾宮空間站、天宮空間站,都有檢測系統,但黃修遠還是不放心。

畢竟前哨1的核泄漏事件,造成的後果太慘重了,兩名宇航員犧牲了,前哨1的水循環系統損壞了。

雖然廢棄掉之前的那一套水循環系統,和裡面的水資源,還有那些淨水設備後,還有另外兩套備用的水循環系統。

但NASA必須重新運輸一批乾淨的水資源過去,還有將艙內的放射性物質進行一次全面處理,纔可以搶救回四個太空艙。

NASA也是沒有辦法,畢竟重新發射四個太空艙上去月球,成本要60億米元左右。

而通過維修清理,成本大概只需要18億米元左右,資金本身就緊張的NASA,自然會選擇維修方案。

黃修遠看過技術部門的相關分析,雖然航天科工和雄鷹航天的碳14核電池技術,在防核泄漏上,做了非常多預防方案,但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安全。

因此,要加強對於航天器上的核電池管理,畢竟在覈電池的使用率上,中華航天局的航天器中,核電池的數量是NASA的上萬倍。

沒有看錯,就是上萬倍。

畢竟碳14核電池成本便宜,熱效率又相對比較高,安全性又相對比較好。

比如那些激光防禦衛星上,核電池基本就是標配,還有空間站、月球基地上,更是一大堆核電池。

如此龐大的核電池應用,萬一管理疏忽,出現核泄漏,那事故就真的嚴重了。

負責核電池項目的張天程博士,聽到核電池安全的問題,思考了一會,說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各位,現階段的太空探索和建設任務中,核電池是我們的重要領先技術,安全問題要重視,但不能因噎廢食。”

黃修遠倒是沒有一棍子打死,他贊同張天程的觀點:“用是一定要用的,關鍵是安全措施要全面,特別是衛星和空間站上的核電池。”

在廣寒宮基地的核電池,其實相對比較安全,就算是出現核事故,也可以將整個太空艙廢棄,然後挖一個大坑填埋了。

因爲月球沒有明顯的自然水循環系統,地下水深度都在一百米以下,一部分區域的地下水深度,甚至達到幾百米。

就地掩埋核廢料,並不會污染地下水。

而且掩埋過程中,可以向廢棄的核電池着,注入氧化硼和鉛,達到稀釋核燃料濃度,以及凝結的目的。

但在太空中漂浮的衛星、空間站,可沒有地方掩埋核廢料。

要麼留在軌道上,變成太空垃圾,爲日後留下一個巨大隱患;要麼送回藍星,或者送到月球,進行拆解處理。

衆人討論了十幾分鍾,拿出了一些方案,比如增強防護層、機械散熱、緊急散熱、配備稀釋劑、凝結劑,緊急彈出系統之類。

能想到的處理方案,只有成本允許,都給用上。

雖然會直接一些成本,但如果可以減少事故發生率,以及日後的處理麻煩,這些成本倒是值得。

如果學習NASA的急功近利,現在是便宜了,以後的麻煩絕對少不了。

如果NASA當時在建設前哨1的時候,多拿出幾百萬米元,建設一套艙內水循環的全面檢測系統,完全可以避免今天的慘重損失。

其實太空艙在地面的建設成本並不高,如果像航天科工的空間站太空艙那樣,工廠流水線上,大規模量產。

除去裡面的科研設備之類,一個標準太空艙的成本,就150~300萬華元左右。

而NASA的成本之所以那麼高,一來是因爲資本需要大量的利潤;二來,則是技術跟不上,導致太空艙的死重太大;第三個原因,是因爲運載火箭的成本太高。

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導致NASA發射一艘月球飛船,平均每噸有效載荷的成本,高達500萬~2000萬米元。

加上各種昂貴的精密儀器,還有研發成本、營運成本、投資成本之類,那夠便宜下來才見鬼了。

比如之前有一枚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發射失敗了,那這枚運載火箭產生的損失怎麼計算?

當然是找保險公司,但保險公司肯定不會全部賠償的,而且羊毛出羊身上,這一次賠償了,那下一枚運載火箭的保險費就該提升了。

這些損失,太空探索公司自然不會自己揹負,他們可以通過成本轉嫁,將這些損失計入之後要發射的運載火箭成本中。

而中華航天局的模式,和NASA截然不同,儘管雄鷹航天有私企性質,卻並不是單純追求盈利的企業,航天科工就更不用說了。

兩者營運模式上的區別,導致成本差距非常大。

中華航天局發射一個月球太空艙,綜合成本在500~8000萬華元左右;NASA發射一個月球太空艙,成本在2.5~7.6億米元左右。

這種巨大的成本差距,導致雙方雖然在太空領域的投入資金,差別不算太大,大概在1:2.3左右。

但同樣的錢,產生的價值卻差距巨大。

看看現在的前哨1基地,和廣寒宮基地的差距,就知道雙方的投產比差距,大到了何等程度。

因此中華航天局的航天器成本上,有很大的操作空間,這一點成本的提升,還在允許範圍之內。

除了宇航員身體健康問題、核電池的安全問題,黃修遠等人還討論了月球基地的自持供應鏈、太空農業項目、月球燃料工廠、太陽系其他星球的探索計劃等。

大大小小几十個項目,他們討論了一個多星期,才確定了初步的大方向。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讓各個部門,繼續深入研討這些項目,完善和調整後,給航天局發展委員會審覈。

由於臨近十二月份,黃修遠的事情也更加多起來,哪怕有智囊團幫忙處理,也有些力不從心。

11月24日。

NASA的月球九號,成功在前哨1基地大約754米左右的區域着陸。

另一邊,黃修遠也通過替身機器人,來到了荒無人煙的西澳維多利亞大沙漠北部。

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七十五章 代工合同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四百八十二章 櫻花凋零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
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七十五章 代工合同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四百八十二章 櫻花凋零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