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赴歐領獎

但是趙澤勇拒絕了。

趙澤勇不缺錢,種子公司他不打算作爲一個暴利產業來經營。去年的時候,趙澤勇在剿匪的過程中,所到之處百姓非常歡迎。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爲他是去剿匪的,而是因爲自己是興華種子公子的老闆。

有一次在紅河,見到一個掉光了門牙的老漢,看着田裡即將收割的稻田,笑的熱淚盈眶,從那一刻起,趙澤勇就感覺到,自己肩負着一個責任,將興華公司的優良種子,傳播到中國每一個淳樸的老農民手裡去。

雜交稻種子在經過幾年的少量放貨後,早已經名聲在外,一開放銷售,立刻就席捲整個雲南。這種勢頭讓王鴻圖看到了商機,於是才找上了趙澤勇。

種子交給王鴻圖來發售,的確能最快速的傳播開來,而趙澤勇也能大賺一筆,可是農民卻要承受更重的負擔。所以趙澤勇拒絕了,可沒想到王鴻圖卻笑了。

突然道:“趙先生的志向讓老夫佩服啊。倒是老夫顯得胸襟小了。請受老夫一拜。”

說完,王鴻圖就起身,向趙澤勇鞠躬。讓長輩鞠躬這可是要折壽的。趙澤勇儘管不信這個,可也知道受長輩老人的行禮不禮貌,趕緊躲讓。

勸道:“王東家折煞我了。”

王鴻圖卻堅定的說道:“你受得起我這一拜。我是代千千萬萬中國的百姓謝你的。你這份心難得了。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更要取之以義啊。耕者,社稷之根本,老夫卻想着拿來賺錢,一身銅臭,真是玷污了聖賢訓導啊。”

王鴻圖一副感慨。

趙澤勇道:“王東家說笑了,做生意自然是要賺錢的嗎。如果王東家有意,我們倒是可以合作。這價錢我也不要你三倍,只需兩倍,不過你的售價不能超過三倍,否則農民就承受不了啊。而且我也不能給與你獨家的售賣權,這不利於種子在全中國鋪開。”

王鴻圖哈哈笑道:“小兄弟的心計都表露了,老夫如果還要獨攬的話,豈不被你小看了。你小小年紀都有這樣的心性,老夫豈能甘居人後。老夫決定,盡一切努力將你的種子送到農民手裡,絕不賺一分錢。”

趙澤勇一聽,又搖頭道:“王東家太偏激了,商人嗎,賺錢是天性,不過只要不賺那些昧心錢,不唯利是圖,就是義商了。”

王鴻圖笑着搖搖頭不在爭辯,接下來從趙澤勇這裡訂購了一百萬斤雜交稻種子,這種稻種每畝播種在八到十斤,一百萬斤種子足夠十萬畝土地耕種了。趙澤勇給與王鴻圖普通糧價的兩倍,市場糧價一斤七十文錢,十萬斤賣了王鴻圖一萬四千大洋。就是不知道王鴻圖會以什麼價格出售,趙澤勇懷疑他會原價出售,那樣他可就賠了。因爲王鴻圖這批種子,是打算髮到江浙一帶出售的,運費可不低。

雜交稻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是趙澤勇自己是不吃的,因爲雜交稻的味道相比原生態的普通稻米確實不怎麼樣,更不用說雲南還盛產過去皇帝吃的貢米呢。不過趙澤勇不吃,不代表雜交稻不是好東西,相反雜交稻確實是像中國這樣人口衆多土地稀缺的國家的福音。

有句古詩,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養蠶人是穿不起綾羅綢緞的,泥瓦匠是住不起高樓大廈的,這是非常現實的物質分配規律,有錢人總能佔據最優的物質。同樣農民是最吃不飽肚子的,如果沒有雜交稻,糧食產量不夠的時候,不會影響到那些當官的,做生意的,卻能夠影響到農民,那時候農民別說吃美味的大米了,糟糠能餵飽肚子都不錯了。

雜交稻的出現,提高的產量足以讓糧食豐足,農民這才能吃上大米。雜交稻味道不好,總好過糟糠。這就是袁教授的攻陷,讓數億中國農民有了吃飽飯的希望。所以袁教授在趙澤勇最敬佩的人中,佔第一位。

終於消停了兩個月,到了四月中旬。

皮埃爾來賀喜趙澤勇,告訴趙澤勇諾貝爾獎組織方傳出消息,趙澤勇獲得了1919年生理學或醫學獎。皮埃爾還說,本來這個獎項是十月份纔會公佈,十二月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那天頒獎。但是這次組委會考慮到,趙澤勇是一箇中國人,所以提前公佈了出來,這可是從來沒有破例過的事情。

不過皮埃爾還告訴趙澤勇一些隱秘,說同樣由於青黴素在過去幾年中太過驚豔,別的科學家在生物醫學這個領域的成就根本就無法與青黴素的發明相比,趙澤勇在刊發了青黴素原理的論文後,獲選幾乎是沒有任何爭議的,所以評委會纔會這麼早就評選出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這個獎項。

皮埃爾還表示,提前公佈這個獲獎名單還是很有爭議的,畢竟這不符合流程,但是爲了表彰趙澤勇發明的青黴素,在戰爭中對生命的救治,評委會還是力排衆議將此獎項結果提前公佈了出來,爲的就是能夠讓趙澤勇能親自去瑞典領獎。皮埃爾表示相比於獲獎,這個特例,恐怕比獎勵本身更是一種肯定,說這是非常榮譽的事情。

聽到自己獲獎的結果後,趙澤勇反而沒有上次聽到自己被提名時激動了,反而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有一種‘你總算來了’的是釋然感覺。本來嗎,青黴素這種跨時代的產物,提前幾十年帶到了這個世界,如果還不能獲獎纔是怪事了。這次獲獎,起碼證明,諾貝爾獎還算是公正的嗎。

不過得獎了,趙澤勇還是很高興的,而且是十分重視的,這可是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獎,是有跨時代的意義的,而且是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的獎項,相信可以震驚國人,提振信心,最重要的是,趙澤勇想到自己被萬衆矚目歌頌,就激動的顫抖,於是決定立刻啓程。

從蒙自做火車到越南海防,換乘法國客輪,前往歐洲。

第69節 農會在川第88節 他又跑了第25節 赴歐領獎第61節 懲惡揚善第53節 中國式的中國兵第110節 攻佔咸寧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90節 美國顧問團第57節 北伐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110節 攻佔咸寧第146節 就是要蠻幹第77節 要發戰爭財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154節 英國人的反擊第222節 暗鬥第21節 防彈衣加火箭彈第227節 捷報(2)第78節 航母消息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26節 辦報第162節 總攻打響第21節 防彈衣加火箭彈第20節 爭奪代理權第60節 李白雙雄第5節 青黴素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51節 編練滇軍第164節 意大利跳出來了第89節 貴州請願第191節 意大利棄子第74節 立憲第41節 有海盜?第31節 主持海軍(2)第24節 雲南王家第199節 巖白練兵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93節 前線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59節 廣西自治第18節 張澈辭職第39節 工業幻想第98節 龍頭計劃第208節 鬱悶的蔣價石第36節 聯合艦隊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26節 辦報第51節 編練滇軍第133節 勝敗第2節 衝突第67節 中糖公司第47節 獨掌滇省第54節 烈馬奔騰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223節 各方態度第4節 過牆梯第226節 捷報(1)第43節 起伏第71節 交戰第40節 張澈的實驗第6節 連青黴素廠也要建?第41節 有海盜?第89節 貴州請願第114節 局勢第119節 獵殺英艦(1)第22節 諾貝爾獎第218節 總統和總理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144節 目標顯露第52節 魔鬼訓練營第57節 北伐第38節 張澈第84節 這不是賭第2節 民國蒙自第96節 中糧公司第40節 張澈的實驗第225節 偷襲日本(2)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41節 剿匪第82節 扶持乾兒子第227節 捷報(2)第18節 張澈辭職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70節 胡萬整軍第3節 時空倒爺第27節 組建工人聯合會第83節 明暗兩第28節 去做特使第71節 交戰第38節 平復第162節 總攻打響第229節 山本五十六(上)第211節 新的國家形態(1)第3節 時空倒爺第25節 赴歐領獎第52節 魔鬼訓練營第5節 青黴素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93節 前線
第69節 農會在川第88節 他又跑了第25節 赴歐領獎第61節 懲惡揚善第53節 中國式的中國兵第110節 攻佔咸寧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90節 美國顧問團第57節 北伐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110節 攻佔咸寧第146節 就是要蠻幹第77節 要發戰爭財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154節 英國人的反擊第222節 暗鬥第21節 防彈衣加火箭彈第227節 捷報(2)第78節 航母消息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26節 辦報第162節 總攻打響第21節 防彈衣加火箭彈第20節 爭奪代理權第60節 李白雙雄第5節 青黴素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51節 編練滇軍第164節 意大利跳出來了第89節 貴州請願第191節 意大利棄子第74節 立憲第41節 有海盜?第31節 主持海軍(2)第24節 雲南王家第199節 巖白練兵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93節 前線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59節 廣西自治第18節 張澈辭職第39節 工業幻想第98節 龍頭計劃第208節 鬱悶的蔣價石第36節 聯合艦隊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26節 辦報第51節 編練滇軍第133節 勝敗第2節 衝突第67節 中糖公司第47節 獨掌滇省第54節 烈馬奔騰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223節 各方態度第4節 過牆梯第226節 捷報(1)第43節 起伏第71節 交戰第40節 張澈的實驗第6節 連青黴素廠也要建?第41節 有海盜?第89節 貴州請願第114節 局勢第119節 獵殺英艦(1)第22節 諾貝爾獎第218節 總統和總理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144節 目標顯露第52節 魔鬼訓練營第57節 北伐第38節 張澈第84節 這不是賭第2節 民國蒙自第96節 中糧公司第40節 張澈的實驗第225節 偷襲日本(2)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41節 剿匪第82節 扶持乾兒子第227節 捷報(2)第18節 張澈辭職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70節 胡萬整軍第3節 時空倒爺第27節 組建工人聯合會第83節 明暗兩第28節 去做特使第71節 交戰第38節 平復第162節 總攻打響第229節 山本五十六(上)第211節 新的國家形態(1)第3節 時空倒爺第25節 赴歐領獎第52節 魔鬼訓練營第5節 青黴素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93節 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