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胡萬整軍

熊克武宴請的對象不多,就只有五個人,第一師師長萬保邦、第二師師長李修身、第三師師長朱玉德和第四師師長趙豐,而不屬於駐川軍序列的還有一個人,胡萬。

自從跟趙澤勇上次會面過後,胡萬回覆了自己的軍銜,一箇中將,跟朱玉德平級,這是繼承的唐繼堯時代的軍銜制度,與袁世凱建立的北洋制度一脈相承,此時趙澤勇軍中,除了趙澤勇以最高軍銜上將任職最高軍職督軍外,只有朱玉德以中將軍銜擔任師長,其他師長則統一都是少將。

胡萬回覆了軍銜,但是暫時卻沒有軍職,只是組建了一個名爲‘後備軍對與軍事動員委員會’的部門,然後在軍校中截留了近百名本來要回到原來部隊的軍官。這些軍官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通通都有一定的教育深度,而且大多是蒙自地區子弟,還有就是全都有軍隊任職經驗,不是純粹的學生士官生。

胡萬給趙澤勇仔細將結果這個部門的職能,也提交了詳細的報告。胡萬希望藉助這個部門,他組建一隻預備役部隊,以及制定一整套動員制度。可是這困難不小,趙澤勇不是沒想過要建立全民動員體制,後來張澈在趙澤勇的要求下也進行過嘗試。可是在民國時期的中國,你想要招募士兵不難,甚至有的地區只要管飯就能大把的拉來士兵。可是你要組建全面的義務兵役制度,那可就不太容易了。原因是,老百姓很不配合政府的人口普查,沒有詳細真實的的人口資料,建立兵役制度就無從講起。

加上張澈對於改正政府最上心,對兵役不太感興趣,而且並不是真心認同趙澤勇要求的義務兵和全民動員體制,他更傾向於美國式的徵募制和一個小規模的防禦性軍隊。所以在張澈時期。兵役制度一直就沒有正規化,別說整個聯省了,就連雲南也沒建成,甚至蒙自地區都沒覆蓋,而是僅僅在蒙自縣成功的建立了完善的人口資料,有條件進行義務兵役。

對此胡萬仔細調查了一番,發現老百姓對於政府的人口調查抵制的原因很簡單,擔心政府是藉口徵稅,不但是小老百姓抵制,大戶地主大宗族同樣在抵制。形成了一個從上到下的抵制鏈條。如果換做別的地區,軍閥如果想的話,完全可以強行執行,可是這在聯省地區不現實,這不是趙澤勇的執政理念。所以胡萬隻能另闢蹊徑,還是他的宗族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胡萬小時候因爲父親的早亡,他跟哥哥被族人侵吞了財產,不得不開始流浪。現在他們發達了,尤其是這次胡萬回國。再次得到了趙澤勇的賞識後。他們的族人坐不住了,低三下氣的來求胡萬,以前他們求胡全的時候,無一例外都被打出門去。族人求胡萬的內容是。希望胡家兄弟重回宗族,要把他們的名次列進族譜之中。

族譜、家譜,這可是中國傳統的玩意,詳細程度遠超政府的民冊。而對建立家譜。老百姓可不像對於政府清查那麼牴觸,相反還很熱衷,這是傳統文化沒有什麼道理好講。胡萬決定利用這點。開始在報紙上宣傳,表示政府將資助困難老百姓修家譜,不但提供財力還提供人力支持。

修家譜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僅僅是把族人的名字填進去而已,而是要進行規模浩大的祭祀儀式,花費相當高昂。就連孔子家族都沒能力每年都修繕家譜,甚至一些落魄異地族人後代因爲無力趕往家族祠堂,名字最後都進不了族譜,更何況普通百姓家了。因此一聽說政府會資助,那些這幾年剛剛吃上了飽飯,渴望獲得更高的身份地位甚至自我認同的老百姓相當的感興趣。要知道修家譜這種事,過去可只有地主家,或者書香門第的縉紳家族纔有能力和條件。現在咱也修家譜了,這可是給祖宗長臉了。

在加上這些年的穩定,社會的發展,還有政府各種先進技術等等,整個社會都在進步,誰家沒幾個有本身的人物出現呢。這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嗷嗷叫了,那家的掌櫃做生意賺了大錢了,這家的兒子當了軍官了等等等等。更有一種現象,中國人以族羣分部情況很常見,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宗族勢力強大。但是清末的摧殘讓很多大家族覆滅調令,小家族更是苟延殘喘,家譜正是待修的。也有不少乘着社會發展的東風突然興起的宗族,這一類宗族數量龐大,過去他們只有人,現在也有了財力了,因爲人一多總有一個兩個的成功人士。這樣的成功人士是渴望主導修家譜的,因爲他們毫無疑問的名留族譜,爲後世子孫世代供奉。

各種各樣的原因,讓不少人開始嘗試取得政府給的補助,從來沒有家譜的新修家譜,曾經有的,就修繕家譜,把這些年流落在外的族人登記起來。一時間雲南各地各種祭祀祖先的活動很密集的進行起來,各種老學究又風光了一把,因爲他們懂得各種禮儀制度。普通百姓都修建家譜了,中等家族也不甘示弱,可是這花費對他們也是相當沉重的,於是也來找政府資助。中等家庭得到了資助。那些大家族也不甘心,這便宜不佔白不佔,於是也去要資助。

政府資助不難,但是政府提供的那些幫忙修建家譜的秉筆人,卻不是普通人,他們都負有另外的任務,那就是幫助政府收集資料。這並不是秘密進行,而是光明正大的拓印,並且表示政府要保留這些資料。不同意的,就得不到政府的資助。開始時候,確實讓百姓有些擔憂,可是總有忍不住修繕家譜光宗耀祖誘惑的人家,有一家開了頭,其他人就跟風。等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所有人就不擔憂了,他們看到了所有人都這麼做的時候,鬼還擔心了,反正倒黴也不是咱一個,再說了法不責衆不是,這就是羣體性思維,是人類抱團取暖的一種本能,只有跟別人都不同的時候,個人纔會擔心,哪怕他這種不同是因爲比所有人都帥,比所有人都聰明也會擔心。

收集了資料後,胡萬還考慮到,日後的更新。公開宣稱,日後沒增加新丁的時候,也必須報告政府登記在冊,否則政府將不承認這些人口爲有籍貫的丁口,他們將無法進入學校學習,無法考科舉,無法享受各種政府服務。而對於報告的家庭則給予一筆獎勵,作爲他們維持族譜的積累資金。另外,由政府幫助修建,在政府有備案的族譜,會蓋上政府的官印,這可也是一種殊榮。在古代,只有孔孟這樣的世家的族譜,纔可能得到官府的認可。孔家族人的排名字號,可都是有皇帝認可的,都蓋過皇帝玉璽的。顯然政府認可也是一種榮譽,也更鼓勵了老百姓跟政府配合。

但是人口普查可是一個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好的。後世技術科技那麼發達的情況下,人口普查都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何況現在呢。要動員大量的人力資源,要進行大量的工作。但是工作量雖然大,可工作內容並不是很有難度,只是需要細緻和認真罷了。在招收了大量的學生、軍官,自己列出了工作流程後,並不需要胡萬親自督戰,於是他又開始進行另外的工作。

胡萬這次回來可不僅僅想要搞一個後備兵役而已,而是要全面的改組現有的軍制。也就是說,現役軍隊也是他的工作計劃,甚至是工作重點。

胡萬的第一站選擇了四川,選擇駐紮在這裡的幾萬主力軍。

二、三、四,四個師中,有相當一部分的軍官,胡萬是計劃要調走的。不僅僅是因爲這些軍官在軍中時間太長了,有太多的裙帶關係,擁有小軍閥土壤。而且也是胡萬改組軍制的需要,因爲在胡萬看來,現在的聯省軍,儘管戰鬥力已經堪稱冠絕中國,但是仍然不是一個現代軍隊。

胡萬需要組建新的指揮機構,這就需要大量的軍官。胡萬要按照西方的制度,組建一個高級指揮中心,叫做總參謀部也好,叫做總司令部也罷,只要是以趙澤勇爲核心的,胡萬都無所謂。但是這個指揮機構總是需要有軍官,需要高級,有豐富經驗的軍官的。

而胡萬的手裡,現在有着趙澤勇給的可以任意調人的尚方寶劍,名義上他是可以隨意調動軍中軍官的,但是胡萬沒那麼魯莽,他明白現在的聯省軍隊,儘管在趙澤勇強大的威望下,和每個軍官帶兵數量都不多的情況下,造反還不至於,但是也不能大意。要是真天真到自己可以藉着趙澤勇的令箭就隨意折騰這些軍官,那他就不是胡萬了。

所以胡萬來四川打的名義只是來四川考察軍務的。

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115節 軍事調動第106節 犁定湖南第3節 時空倒爺第79節 三大軍閥第87節 學習飛行第148節 英國老將第34節 聯合艦隊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62節 我怕吃苦第86節 心理學家第231節 絕境第164節 意大利跳出來了第155節 大胃口第145節 主動出擊纔是王道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44節 雙料諾獎的麻煩第156節 瑞昌之戰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10節 金融戰第1節 穿梭門第92節 超級奧哈默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89節 貴州請願第50節 進佔廣西第95節 內訌第228節 誰報復誰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107節 湘西問題第63節 張澈歸國第86節 充實軍備第226節 捷報(1)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227節 捷報(2)第45節 跳彈第38節 平復第193節 四聲嘆息第200節 五個月第69節 農會在川第103節 矛盾重重第136節 應對措施第227節 捷報(2)第100節 處分第31節 主持海軍(2)第97節 最新設計模式第98節 王崇陽的算計第83節 明暗兩第230節 二次轟炸第89節 回蒙自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147節 全面進攻第109節 汀泗橋戰役第47節 獨掌滇省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23節 政治壓迫第73節 襲營第89節 貴州請願第218節 總統和總理第40節 被發現了第55節 建設欽州港第96節 銀行計劃第214節 坑兒的鑽石第49節 省長很忙第10節 朱老總第219節 激烈的發佈會(1)第191節 意大利棄子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97節 崇陽出馬第39節 海盜?海軍?第56節 休假也不能閒着第1節 十年積聚第74節 立憲第13節 代理縣政第35節 三分雲南第127節 抗英準備第101節 唐生智還是有點作用的第46節 摩托工廠第13節 代理縣政第78節 航母消息第193節 四聲嘆息第127節 抗英準備第10節 朱老總第36節 聯合艦隊第160節 巴雷特第222節 暗鬥第54節 烈馬奔騰第56節 鐵路超預算第64節 全民習武第22節 諾貝爾獎第96節 中糧公司第12節 哈雷崛起第36節 打造中國瑞士第17節 新軍第89節 回蒙自第47節 獨掌滇省第160節 巴雷特第104節 軍事調整
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115節 軍事調動第106節 犁定湖南第3節 時空倒爺第79節 三大軍閥第87節 學習飛行第148節 英國老將第34節 聯合艦隊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62節 我怕吃苦第86節 心理學家第231節 絕境第164節 意大利跳出來了第155節 大胃口第145節 主動出擊纔是王道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44節 雙料諾獎的麻煩第156節 瑞昌之戰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10節 金融戰第1節 穿梭門第92節 超級奧哈默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89節 貴州請願第50節 進佔廣西第95節 內訌第228節 誰報復誰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107節 湘西問題第63節 張澈歸國第86節 充實軍備第226節 捷報(1)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227節 捷報(2)第45節 跳彈第38節 平復第193節 四聲嘆息第200節 五個月第69節 農會在川第103節 矛盾重重第136節 應對措施第227節 捷報(2)第100節 處分第31節 主持海軍(2)第97節 最新設計模式第98節 王崇陽的算計第83節 明暗兩第230節 二次轟炸第89節 回蒙自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147節 全面進攻第109節 汀泗橋戰役第47節 獨掌滇省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23節 政治壓迫第73節 襲營第89節 貴州請願第218節 總統和總理第40節 被發現了第55節 建設欽州港第96節 銀行計劃第214節 坑兒的鑽石第49節 省長很忙第10節 朱老總第219節 激烈的發佈會(1)第191節 意大利棄子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97節 崇陽出馬第39節 海盜?海軍?第56節 休假也不能閒着第1節 十年積聚第74節 立憲第13節 代理縣政第35節 三分雲南第127節 抗英準備第101節 唐生智還是有點作用的第46節 摩托工廠第13節 代理縣政第78節 航母消息第193節 四聲嘆息第127節 抗英準備第10節 朱老總第36節 聯合艦隊第160節 巴雷特第222節 暗鬥第54節 烈馬奔騰第56節 鐵路超預算第64節 全民習武第22節 諾貝爾獎第96節 中糧公司第12節 哈雷崛起第36節 打造中國瑞士第17節 新軍第89節 回蒙自第47節 獨掌滇省第160節 巴雷特第104節 軍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