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中糧公司

張澈顯然早有準備,建立銀行的章程隨口道來。

“首先,你組建一家銀行,政府將授予你紙幣的印刷權。這個我也已經做好了工作,議會那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我跟議員們都商議好了,前些年你修路辦學,還有補貼了政府大量的經費,這些必須要進行覈算全都應該返回給你的。議員們都是沒什麼意見的。”

趙澤勇笑道:“大概因爲還我的錢都不是他們掏的吧。不過還錢就算了,我從沒指望着政府還錢給我。再說了,咱這個政府窮的叮噹響,要還我錢不得幾百年了。”

趙澤勇當年修路花掉了四五億銀元,補貼教育這些年也化去了上億,按照雲南政府每年兩千萬銀元的財政收入,在減掉運行必須的費用,還真的得還個幾百年。

張澈扶了扶眼睛堅決道:“必須還,公是公私是私,儘管是你在向公家貼錢,但是這也不是什麼好事。今天你可以把自己的錢袋放入公庫,明天如果你從公庫中把錢裝進自己的口袋呢。”

這話真是欠抽。

趙澤勇哼道:“我是這樣的人嗎。”

張澈卻一臉嚴肅:“我不相信人,我只相信制度。”

這傢伙就是這德行,公私分明的厲害,有時候爲了幾萬塊錢的經費,他能跑斷腿,可是明明他家就能輕鬆出這筆錢,可他寧可通過正常的渠道去籌款。

“好吧,你還吧,說吧怎麼還?”

張澈點頭道:“是這樣的,我們清算了一下,這些年你在修路上投入了四億三千多萬銀元,在教育上投入了一億二千萬銀元,而組建軍隊等也是花的個人的錢,這筆軍費支出大概是八千萬,還有補貼政府等等,總計七億銀元。政府打算給與你印刷十億不對付紙幣的權力,這些錢算是政府還你的,其中也已經算上了利息。而這筆不兌換紙幣,將由政府利用稅收來保證其信用,也就是說政府保證這批不兌付紙幣將在納稅、購買政府資產等方面,具有跟白銀等同的效用。”

趙澤勇目瞪口呆:“你就這樣還錢。”

張澈道:“其實主要目的不是爲了還錢,而是爲了市場通貨需求。我們還擔心這筆資金流入市場並不能緩解市場的通貨壓力,所以希望你視情況自己再印刷十億元紙幣,這十億元紙幣則需要用你自己的儲備來應付了。”

趙澤勇感覺這是脫褲子放屁啊,自己的銀子放在銀行,然後印刷紙幣流入市場,這能起到什麼作用呢,疑問了一下。

張澈解釋道:“當然不僅如此了。銀行業關於一個國家的金融命脈,金融作爲各種產業最高級的存在,是必須控制在自己手裡的。進入本世紀以來,各個國家不約而同的加強了對金融的控制,英國、法國、德國莫不如此,就連管制最鬆懈的美國,現在也控制了美聯儲。我這個概念其實就是美聯儲的概念,政府欠美聯儲的債務,然後給與美聯儲印刷紙幣的權力。接着通過美聯儲來引導美國的經濟。而我國,包括雲南在內,都存在着大量的私人紙幣,其中絕大多數是外資銀行印刷的,他們利用紙幣套購了大量的現金白銀,這嚴重干涉了市場。我想通過談判和立法,來收回外資銀行的印鈔權。我們自己掌握自己的金融。”

趙澤勇笑道:“你是把我當美聯儲來用了。”

張澈道:“這也是沒辦法的權宜之計了。所以纔想讓你來印刷。最重要的是你有這個資本和信用。如果驅逐了外幣,也許我們需要印刷更多的紙幣。到時候你的資金怕是無法承擔保證金的,我們可以允許你的銀行以一元銀幣做儲備印刷最多五元紙幣,這其中會有非常巨大的利潤的。”

趙澤勇笑道:“這是給我想賺錢的辦法嗎?”

張澈頗有些尷尬,他知道趙澤勇不太在乎錢了,用錢來引誘是下策,是出於無奈。

“也只有你肯這麼幹了,別人肯定不會兼顧社會的利益的。”

只要是對雲南好,對聯省好的,趙澤勇都是樂意做的,別說賺錢的好事,就是貼錢都不會皺一下眉頭的。

“好吧,你去操作吧,我這裡可沒有懂行的人,全都交給你了。”

“我早有這個準備了,人也已經選好了,就等操作了。”

張澈走後,趙澤勇想了想,把自己當成雲南的美聯儲,這個想法倒是很有意思。同時還覺得挺無厘頭的。

銀行,興華銀行,經過張澈的操作,很快就成立了。這事情張澈辦的很急迫,因爲他認爲,整頓雲南的金融情況已經刻不容緩了,他沒有重新搭臺搭架子,而是直接將原來的富滇銀行改組爲興華銀行,讓富滇銀行從一個省立銀行轉身成爲一個私人銀行。

富滇銀行本是蔡鍔創辦,目的就是爲雲南發展提供資金,只是後來淪爲了唐繼堯搜刮民財的工具。不過這個銀行架子還是有的,而且這些年也一直運營,甚至連紙幣印刷也沒停止,當然不是爲了搜刮而印刷,而是爲了兌換破舊鈔票,印刷量並不大。

但是因此也爲銀行培養了全面的人才,有經營存貸業務的,結算業務的,甚至有印鈔技術的技術人員。而這個銀行的行長,也是西南地區有名的銀行業專家盛延齡。

盛延齡雲南玉溪人,前清的廩生、貢生,清朝廢除科舉後,留學日本政法學校,回國後擔任法學教師,行政官員、礦務會辦等職務,最多的還是在銀行任職。最爲難得的是,此人正直、廉潔、律己,也因爲這個原因,才能長時間在銀行中任職。

張澈找上盛延齡的時候,盛延齡開始很牴觸,不願意將富滇銀行轉爲民辦,作爲政府歸還趙澤勇的部分資產的名義併入興華集團,成爲趙澤勇獨資的私有銀行。不過盛延齡對張澈這個能幹的後輩印象一直很好,經過張澈一番深刻的解釋,把目前遇到的困境,以及跟趙澤勇商議的結果說了出來,總算是說服了盛延齡。

於是富滇銀行搖身一變成了興華銀行,同時張澈立刻推動議會,授予興華銀行發行十億不兌付紙幣的權力。接着興華銀行立刻開動馬力印鈔。然後開始說服廣西和貴州,希望以滇桂黔聯省的名義發出公告,宣佈在除興華髮行的紙幣外,聯省不接受任何銀行的紙幣,此舉意在打擊外國銀行印刷的銀行券。

當然打擊外國銀行銀行券的行動,勢必會引發跟列強的外交衝突,但是清醒的認識金融業關乎一個國家根本的張澈,在這個問題上態度很堅決,絲毫沒有懼怕列強可能的干涉。爲此寧可跟列強進行一場明爭暗鬥,一場金融領域的戰爭眼看不可避免了。

趙澤勇放手讓張澈藉着自己的名義,利用興華銀行大肆印刷鈔票,爲雲南甚至聯省市場提供大量的貨幣後,便開始進行自己的另一項計劃了。

趙澤勇可不敢把解決農民問題的希望全都寄託在張澈身上,銀行印錢打壓物價,這可不容易,打的狠了,可能通貨膨脹經濟崩潰,打的緩了,農民的生計可是迫在眉睫呢。

只要一想農民寧可撂荒土地都不種糧,趙澤勇就覺得有種負罪感,農民得被逼成什麼樣纔會拋棄自己的土地啊,他是農村出身的,知道農民對待土地的那種感情。

趙澤勇的方法是,跟糧商、地主、農民聯合起來,將糧價控制住,聯合所有糧商進行保護價採購,同時以城市百姓能夠接受的價格出售,這樣一來農民的利益就有了保證。

想着簡單,可是辦起來卻複雜透了。不管是糧商、地主還是農民,都願意給趙澤勇這個面子,可是如何操作,卻沒人懂得。想了想徵求了下張澈的意見,張澈又去跟他那些高級顧問商議。其中一個懂法律的信誓旦旦的表示,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表示這種情況在美國已經很普遍了,那就是托拉斯方式。

托拉斯,後世都知道是一種壟斷形勢,但是其形態最早的設計者是一個法律顧問,洛克菲勒的法律顧問。因爲這種組織形勢在實際操作上,就是靠法律來組建的。具體就是,通過合法的程序,將行業內的企業進行合併,最終組成一個大型的壟斷企業,讓一個行業變成一個企業。

這就是托拉斯。

美國法律專家顯然很熟悉這種情況,他甚至在美國幫助過幾家大型公司進行過這種法律方面的程序組織。此時聽了趙澤勇的想法後,他立刻就想到了美國人的做法。於是提交了一份方案給趙澤勇,同時表示自己很樂意在中國進行這種嘗試。

趙澤勇一看,統一糧食市場,統一採購,統一銷售,控制價格。

這不就是後世的中糧嗎,一個統一中國糧食市場的公司。趙澤勇沒想到自己一個想法,竟然把中糧搬到了民國,其實他更沒想到的是,他把托拉斯引入了民國,把一個恐怖的怪物引入了民國。

第69節 農會在川第81節 北伐路線第111節 西線突進第105節 湖南的自治第33節 僵持第35節 徐聞戰事第153節 轟炸第94節 商議第133節 勝敗第112節 武漢大戰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46節 囂張的海盜飛機第73節 襲營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15節 署理蒙自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235節 登高必跌重第97節 最新設計模式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85節 危機翛至第79節 三大軍閥第169節 意大利人來了第36節 聯合艦隊第157節 坦克兵前進第25節 赴歐領獎第163節 大勝第65節 中國有我中國強第136節 應對措施第75節 選舉出官科舉出吏第111節 西線突進第211節 新的國家形態(1)第90節 運輸壓力第146節 就是要蠻幹第224節 偷襲日本(1)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66節 農會第72節 回滇目的第31節 火炮登場第117節 追殺英國軍艦第50節 凱恩斯信徒第82節 湖南伢子第113節 萬縣慘案第229節 山本五十六(上)第6節 入川會議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44節 海盜航母?第27節 組建工人聯合會第63節 把精英教育進行到底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15節 治理四川第10節 金融戰第232節 突圍第79節 欽州港通車第47節 獨掌滇省第37節 再見王崇陽第86節 心理學家第11節 成都之戰第131節 不同兵種的競爭第149節 一觸即發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210節 軍閥戰爭第66節 農會第26節 旅歐見聞第5節 青黴素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14節 借槍第88節 他又跑了第22節 影響第40節 張澈的實驗第62節 女權陣地第12節 哈雷崛起第107節 森林產業第70節 胡萬整軍第19節 錢臣謀局第199節 巖白練兵第37節 雲南省長第97節 最新設計模式第50節 進佔廣西第78節 航母消息第57節 北伐第67節 女人,香水口紅高跟絲襪第228節 誰報復誰第120節 獵殺英艦(2)第89節 貴州請願第24節 雲南王家第4節 種子公司第79節 三大軍閥一百四十三節 英國人的異動第49節 省長很忙第30節 主持海軍(1)第164節 意大利跳出來了第110節 攻佔咸寧第64節 姐姐美嗎第15節 署理蒙自第62節 移風易俗第31節 主持海軍(2)第74節 立憲第40節 張澈的實驗
第69節 農會在川第81節 北伐路線第111節 西線突進第105節 湖南的自治第33節 僵持第35節 徐聞戰事第153節 轟炸第94節 商議第133節 勝敗第112節 武漢大戰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46節 囂張的海盜飛機第73節 襲營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15節 署理蒙自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235節 登高必跌重第97節 最新設計模式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85節 危機翛至第79節 三大軍閥第169節 意大利人來了第36節 聯合艦隊第157節 坦克兵前進第25節 赴歐領獎第163節 大勝第65節 中國有我中國強第136節 應對措施第75節 選舉出官科舉出吏第111節 西線突進第211節 新的國家形態(1)第90節 運輸壓力第146節 就是要蠻幹第224節 偷襲日本(1)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66節 農會第72節 回滇目的第31節 火炮登場第117節 追殺英國軍艦第50節 凱恩斯信徒第82節 湖南伢子第113節 萬縣慘案第229節 山本五十六(上)第6節 入川會議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44節 海盜航母?第27節 組建工人聯合會第63節 把精英教育進行到底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15節 治理四川第10節 金融戰第232節 突圍第79節 欽州港通車第47節 獨掌滇省第37節 再見王崇陽第86節 心理學家第11節 成都之戰第131節 不同兵種的競爭第149節 一觸即發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210節 軍閥戰爭第66節 農會第26節 旅歐見聞第5節 青黴素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14節 借槍第88節 他又跑了第22節 影響第40節 張澈的實驗第62節 女權陣地第12節 哈雷崛起第107節 森林產業第70節 胡萬整軍第19節 錢臣謀局第199節 巖白練兵第37節 雲南省長第97節 最新設計模式第50節 進佔廣西第78節 航母消息第57節 北伐第67節 女人,香水口紅高跟絲襪第228節 誰報復誰第120節 獵殺英艦(2)第89節 貴州請願第24節 雲南王家第4節 種子公司第79節 三大軍閥一百四十三節 英國人的異動第49節 省長很忙第30節 主持海軍(1)第164節 意大利跳出來了第110節 攻佔咸寧第64節 姐姐美嗎第15節 署理蒙自第62節 移風易俗第31節 主持海軍(2)第74節 立憲第40節 張澈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