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廣州灣大海戰

1656年10月,廣州灣內,魏軍艦船雲集。

三十艘主力戰船,還有近千艘海船,準備參與強渡瓊州海峽,攻下瓊州的戰役。

夜晚,廣州灣內一片平靜,忽然炮聲轟鳴,將沿海的百姓驚醒。

一時間,百姓們都緊張起來,擔心是明軍前來,搶掠他們家財,把他們拉到海外爲奴。

當然,明軍將擄走的人口,遷到海外後,爲了安撫他們,幾乎每戶都分了大片的荒地,擄走爲奴,是邸報和帝國日報的宣傳。

廣州行宮內,一名將領匆匆來到皇帝寢宮外,“陛下,臣有緊急軍情稟報!”

裡面傳出高義歡威嚴的聲音,“是鄭森到呢?”

“海寇水軍以到廣州灣外。”

將領聲音剛落,便見只披着一件外衣的高義歡,從寢殿中出來,大聲呼道:“給朕穿衣!”

炮戰持續了一夜,天亮時逐漸停歇,虎門炮臺上,魏軍將領拿起千里鏡,看見與他們對轟一夜的對手,只見艦船遮蔽海面,船帆如雲,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正在這時,一隊騎兵疾馳而來,炮臺上的士卒,立刻驚呼一聲,“將軍,陛下來了!”

將領大驚,連忙去迎接,穿着軍服的高義歡,卻已經在士卒的簇擁下,登上跑臺。

“陛下!”炮臺上的魏軍將士齊齊行禮。

高義歡擺了擺手,伸手拿來千里鏡,看見海面上的明軍戰船,神情不禁驚愕。

鄭家水師作爲東亞地區的海上霸主,不是沒有原因的,別的不說,光說密密麻麻的船隻,就足矣傲視東亞。

“全來了!”高義歡放下千里鏡,臉上難掩興奮之色。

就在這時,廣州灣內,無數魏軍戰船滿帆衝出,近千艘大小戰船,像是海上堡壘一樣,衝了出來。

“陛下,我們的水師也到了!”旁邊樑以樟激動道。

高義歡對海戰並不瞭解,出於謹慎考慮,高義歡並沒有登船,而是在岸上觀戰。

畢竟陸地戰敗,他可以拔馬就溜,海上戰敗,便只能魚沉大海,高義歡家大業大,沒必要和南明玩命。

這時,明軍艦隊,看見魏軍艦隊出海迎戰,船隊陣型立時展開,將側舷對準了魏軍戰船,雙方船隊不時開炮,海面上騰起一團團的白煙,濺起一道道的水柱。

兩軍船隻的數量差不多,不過魏軍主力戰船的噸位和火炮,卻比明軍強了一大截。

這麼看來,魏軍水師強於明軍,不過如果加上控制戰船的人,情況就不一樣了。

這時兩軍開始交火,一艘魏軍戰船被砸斷了桅杆,速度慢下來,很快被明軍船隊集火,船隻被打得稀爛,在高義歡手中千里鏡的圓形視界裡慢慢沉入大海。

這艘戰船,成爲開戰後,第一艘沉沒的戰船,得了先機的明軍士氣大振。

後方一艘大船上,朱慈烺放下千里鏡,不禁爲鄭森喝彩。

魏軍戰船沉沒,士卒們抱着浮木,在海上漂泊,起它船隻立刻放下小船前去救援,明軍士卒並未攻擊小船。

海面上,兩隻水師,形成兩條陣線,將戰船側舷的火炮對準了對方,火炮不停着射出橘紅的火焰,船身震動,無數鐵彈貼近海面飛行,砸爛對方的側舷。

戰場在虎門炮臺射成之外,不過高義歡站在炮臺上,能清晰的看見一幅壯闊的海戰畫面。

此時,由於雙方炮擊,海面上形成了兩條煙帶,炮彈在兩條煙帶間交織,濺起一道道水柱,砸得戰船桅杆倒下,木屑飛濺。

高義歡從千里鏡內觀察到,魏軍火炮數量衆多,炮擊造成的煙帶明顯比明軍的濃厚一些,可是魏軍火炮,卻很少擊中明軍戰船,明軍戰船火炮少,反而能夠不時將魏軍戰船砸爛。

高義歡收了千里鏡,神情嚴肅起來,周圍將領也看出了明軍船炮的命中率,明顯要比魏軍的高。

“轟轟!”一陣炮聲中,硝煙徐徐上升,被海風吹散,一艘魏軍戰船,再次被砸得傾覆,沉入大海。

這讓高義歡臉色由嚴肅變爲陰沉,直到一艘明軍戰船被砸沉,神情才緩和些,可是按着這個交換比,魏軍必然失敗。

這時,魏軍旗艦上,忽然發出號令,原本橫着船身對射的魏軍戰船,開始變化陣形。

中軍高成勳領着主力艦隊,仗着船大炮多又抗揍,繼續側舷對射,而兩翼的魏軍船隊,開始調轉方向,船頭對準明軍前進的方向和後方,衝了過去。

魏軍發現對射不戰優勢,立刻改變隊形,意圖進行接舷戰,而鄭成功很快明白魏軍意圖,立刻調整帆面,向南航行,中軍放慢速度,雙橫陣兩翼加速,保持着與魏軍兩翼的距離。

交戰兩個時辰後,魏軍主力戰船,揚勇、濟遠號分別沉沒,其它船隻損三十餘艘,明軍亦損失,一艘主力戰船,其它戰船二十餘艘。

海面上火炮齊發,船身震動着,噴射出火焰,彈丸從騰起的硝煙中呼嘯而出,十多斤重的鐵彈,貼着海面飛行,飛速拉近與對方戰船的距離,戰船的身影從小到大,越來越清晰,甚至可以看見船舷伸出炮窗的火炮轟鳴。

急速飛行的炮彈,破開甲板,鑽入船艙內橫掃一切,兩軍傷亡慘重。

中午時分,魏軍主力戰船損失以達四艘,另有三艘重創,撤離戰場,而明軍主力戰船也損失了兩艘,兩艘逃往瓊州。

高義歡站在炮臺上,隨着戰場向外海移動,千里鏡已經看不見明軍,只能看見魏軍水師的船尾,還有不時受創,退回來的魏軍戰船。

這些戰船,開進船長,近萬名工匠立刻開始搶修,船廠忙碌不堪。

下午時分,兩軍終於有戰船開始接舷,船舷邊上雙方火槍對射,撞在一起後,抄起兵器搏殺。

魏軍士卒跳上明軍戰船,與船上的明軍士卒、朝鮮人、日本浪人殺在一起。

戰鬥持續到天黑,魏軍損失戰船百艘,明軍也損失了六十餘艘,激烈的海戰因爲夜幕降臨,暫時停息,魏軍船隻撤回廣州灣,明軍則夜泊於大嶼山。

次日清晨,天剛亮,廣州灣內的魏軍戰船再次起航,明朝船隻準時出現於虎門外,再次開啓了新一輪的對決。

第40章蒐羅人才第382章激烈攻防第249章豫南備戰第990章再次攻城第156章突襲韃營下第548章打出空間第781章三件事第131章毛遂自薦第1017章激烈搏殺第78章治疫燒磚第767章北上爭攻第139章人口、田畝第955章血戰到底第1086章決心追查第820章尋求速決第806章明主戰,暗主和第420章伏擊滿達海第610章滿清使者第172章回師汝寧第73章賑濟災民第490章佔據湘北第1001章衝向南岸第691章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3章我們不一樣第943章通州遭遇第166章回到歸德第652章魏王大歡下第942章人心變化第798章最後一擊第678章孫可望沉銀第1050章背水而戰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410章又搶我的圓圓第543章淮江防線第957章排槍屠殺第864章西魏包圍網第563章定國,好巧啊!第1070章知情不報第292章新的貴族立起來第460章本王日你先人第762章悶聲發財第73章賑濟災民第81章兵發陳州第836章大清快涼了第477章高義歡來了第629章代善撤軍第297章韃子使者第387章率軍北返第671章孤注一擲第1027章兵臨韶關第340章戰事瞭解第104章謀取汝寧第807章高名衡的建議第965章福江藩第17章面見李巖第675章兵將分離第348章強上明朝第979章劉黑子回京第930章徐州易幟第529章黑雲壓城第592章汝南保衛戰中第383章溜了溜了第81章兵發陳州第91章中州決戰七第698章路遇海寇第643章正金錢莊第941章狼煙第463章多鐸退兵第38章登城首功第131章毛遂自薦第1026章魏軍南下第411章陳圓圓第242章李巖巡視豫南中第424章正式開局第703章臥榻之側第487章何騰蛟兩頭不是人第85章決戰中州一第827章進入戰場第93章決戰中州九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659章虛虛實實第362章這不是耍流氓嗎?第174章《軍器圖說》瞭解一下第550章保衛江南第857章拆臺三兄弟第602章騎兵衝擊第827章進入戰場第593章汝南保衛戰下第62章謀劃善後第275章無知者無畏第848章滿城第228章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第916章山寨激戰第739章國舅爺來了第570章夏國相慌得一逼第824章兩軍相遇第31章趁亂髮財第368章五軍主將第607章兵臨洛陽
第40章蒐羅人才第382章激烈攻防第249章豫南備戰第990章再次攻城第156章突襲韃營下第548章打出空間第781章三件事第131章毛遂自薦第1017章激烈搏殺第78章治疫燒磚第767章北上爭攻第139章人口、田畝第955章血戰到底第1086章決心追查第820章尋求速決第806章明主戰,暗主和第420章伏擊滿達海第610章滿清使者第172章回師汝寧第73章賑濟災民第490章佔據湘北第1001章衝向南岸第691章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3章我們不一樣第943章通州遭遇第166章回到歸德第652章魏王大歡下第942章人心變化第798章最後一擊第678章孫可望沉銀第1050章背水而戰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410章又搶我的圓圓第543章淮江防線第957章排槍屠殺第864章西魏包圍網第563章定國,好巧啊!第1070章知情不報第292章新的貴族立起來第460章本王日你先人第762章悶聲發財第73章賑濟災民第81章兵發陳州第836章大清快涼了第477章高義歡來了第629章代善撤軍第297章韃子使者第387章率軍北返第671章孤注一擲第1027章兵臨韶關第340章戰事瞭解第104章謀取汝寧第807章高名衡的建議第965章福江藩第17章面見李巖第675章兵將分離第348章強上明朝第979章劉黑子回京第930章徐州易幟第529章黑雲壓城第592章汝南保衛戰中第383章溜了溜了第81章兵發陳州第91章中州決戰七第698章路遇海寇第643章正金錢莊第941章狼煙第463章多鐸退兵第38章登城首功第131章毛遂自薦第1026章魏軍南下第411章陳圓圓第242章李巖巡視豫南中第424章正式開局第703章臥榻之側第487章何騰蛟兩頭不是人第85章決戰中州一第827章進入戰場第93章決戰中州九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659章虛虛實實第362章這不是耍流氓嗎?第174章《軍器圖說》瞭解一下第550章保衛江南第857章拆臺三兄弟第602章騎兵衝擊第827章進入戰場第593章汝南保衛戰下第62章謀劃善後第275章無知者無畏第848章滿城第228章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第916章山寨激戰第739章國舅爺來了第570章夏國相慌得一逼第824章兩軍相遇第31章趁亂髮財第368章五軍主將第607章兵臨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