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政治題

來自關中,湖廣,南陽,江南等地的士子,共計一千三百餘人,來爭奪一百二十多個名額。

不得不說,這一千多名舉子,此時前來無疑是幸運的。

在大部分舉子對西魏還在持觀望的態度時,他們此次的考試,競爭壓力無疑就小了許多。

現在正是西魏用人之際,大把的官位需要人才來擔任,只要舉子的學問不是真的拿不出手,藩府都願意培養和任用。

如果等西魏的威望進一步提高,藩府步入正軌後,以後來參加考試的舉子,怕就沒有這麼好的機遇,即便考上了也得坐一段時間的冷板凳,甚至要走關係,才能等到一個實缺。

能參與西魏科舉的舉子,大多是心思活絡之人,考試就是爲了學以致用,爲了當官發財。

因此每一個舉子,都很珍惜這次機會,以最大的熱情來對待這次科舉。

高義歡做了大王,成爲一國之主後,腦子中的想法就一個接着一個涌現出來,他思如泉涌,想將西魏建設成一個偉大的國家,不過卻苦於分身乏術,無法將他的諸多想法立刻實現。

他對科舉其實也有一些看法,不過他現在精力有限,實在沒力氣折騰,所以並未做什麼改變。

因此西魏的科舉與明朝並沒有什麼區別,流程幾乎一樣,會試考的也是八股。

考試的地點,在原來西安府學,臨近的幾間大宅,也被藩府臨時徵用爲考場。

江南復社,在南直隸和浙江都具有很大影響力,成員都是江南士子中年輕一輩中的翹楚。

明末四公子中的陳貞慧、侯方域、冒襄、方以智,還有陳子龍等人都是復社的幹員,甚至高義歡手下的陳名夏,曾經也是復社的人,只是他在北京投降大順後,就被複社開除了。

此時,在明清議和失敗後,復社失去了翻身的機會,已經處於分崩離析之中。

陳子龍、夏允彝等人成了帝黨幹員,另一批人則與馬阮合流,其餘的人則繼續苦苦支撐,或者尋找新的出路,來實現自身的抱負,並代表江南士紳發出政治訴求。

這次西魏的科舉,陳貞慧是自己跑來,要實現自身的抱負,而冒襄等人來之前,其實是得到了東林大佬的支持。

現在帝黨的改革策略,已經嚴重損害了江南士紳的利益,但是代表他們利益的東林在朝堂上失去了話語權,無法左右南京的政策,便使得他們需要從其它的渠道,來發出他們的聲音。

在東林大佬看來,讓復社的舉子,來西魏參加科舉,或許是個出路。

這也是爲了以後考慮,萬一西魏奪了天下,憑藉西魏朝中的東林黨人,便能保住江南士紳的利益,以免在王朝更替中被血腥清洗。

這些舉子進入西魏朝廷,就能逐漸將高義歡帶上維護士紳利益的正途,避免高義歡學李自成,走向邪路,將西魏改造成一個符合士紳利益的政權。

這樣一來,就算王朝更替,也只是老朱家換成老高家而已,做官的還是他們。

冒襄等人來到考場前,想着大佬語重心長的話語,高精忠強勢崛起,遲早要和明朝分庭抗禮。

如果西魏奪了天下,那麼西魏朝中,必須要有江南籍的官員。

東林黨人表面忠君愛國,可實際上他們更看重小集團的利益,李自成破北京,許多黨人直接投降大順,爲的就是能繼續掌握政權。

清軍攻佔南京,錢謙益等人直接投降,也是爲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後來發現保護不了,才走上抗清的道路。

他們能夠投順投清,也就能投靠西魏,特別是東林在南京失勢,南京不在維護他們的利益的情況下,暗通西魏,甚至勾結滿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時天還沒亮,衆多舉子就打着燈籠來到考場外,街道上星星點點,宛如夜空中的星河,格外的壯觀。

陳貞慧拱手施禮道:“闢疆兄,高中頭榜!”

“彼此!彼此!大家都要考中!”冒襄笑着回禮,一羣人便一起接受檢查,然後進入考場。

..........

考試一連三天,第三日,舉子們陸陸續續從考場裡出來,每個人臉上神情都有些凝重,心情沉甸甸的,顯然考試的題目並不輕鬆。

衆多士子們走出考場,便三三兩兩的一起返回落腳的驛館,有些感覺沒考好的士子,已經準備收拾東西回鄉了。

“定生兄,考得如何?”一見面,冒襄便迫不及待地問道。

作爲曾經的復社幹員,陳貞慧可以說是學富五車,考試的內容自然是難不倒他。

“我覺得還不錯,考題都答上來了,至於能不能中,就要看考官怎麼選擇了。”陳貞慧笑道:“闢疆兄考得怎麼樣,應該也沒有問題吧!“

冒襄卻苦笑道:“前面答的都不錯,只是後面一道策論有點拿不準。“

陳貞慧道:“這次考試多了一道題,不要求文體,題是《國與天下奚辨》,據說是殿下親自出的題!”

說到這裡,陳貞慧對高義歡便有些佩服起來,他是萬沒想到,高義歡能出這麼有水平的題目。

冒襄道:“就是這一題,不怕定生兄笑話,我苦思了許久,也沒想出來,是出於哪個經傳和典故!”

陳貞慧道:“這個我也不清楚,不過這道題其實好解,只需要考慮殿下出此題的意圖,就能解題。我以爲這一題,其實是一個政治題,用來篩選我們這些舉子。主要論證西魏、大明和天下的關係,只要答題是政治上偏向西魏,就算過關了!”

聽了他這話,冒襄身後有兩人,臉色立時就煞白了,考試的時候光扯啥忠君愛國了。

這明顯就是沒理解出題者的意圖,沒好好的審題,提筆就錯了。這次科舉考試是西魏國選拔人才,政治傾向上自然要進行一個排查,如果不是傾向西魏,那怎麼可能讓你做官呢?

忠君愛國,這個到也不是不能扯,但得等高義歡坐天下後,再來扯,現在扯的太早,無疑就是沒明白高義歡此時的需求,政治水平直接不過關。

這就像滿清後來編寫《貳臣傳》一樣,他能一開始就這麼弄嗎?

冒襄聽了勉強鬆了口氣,八股文寫多了,突然整這麼一出,他真有點不適應,但是還好,他不算死板,摸到了大概的方向,也是拍了幾句馬匹地。

這時他放鬆了一些,見同行有幾人神情凝重,“好了,諸位兄臺考完了就別再想,咱們去酒肆喝酒去!”

“好,喝一杯去!”陳貞慧心情不錯,當即同意。

會試考試結束後,還需要幾天的時間來閱卷,士子們還要在西安待些日子。

他們有的待在客棧,有的則遊覽西安,還有不少人被城外新建的工坊吸引,跑到外面去參觀。

在臨時王府內,高義歡張開手,趙娟正將一塊布披在他身上,準備選好布匹後,就吩咐禮部給他做大婚時的禮服。

這時李來亨去疾步走上來,在高義歡耳邊說道:“大王,周將軍回來了!”

“周榮華?”高義歡眉頭一挑,將布丟給了趙娟,然後問道:“他人到哪兒呢?”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書單推廣)

第45章安撫鄉紳第103章幫哥哥一個忙第706章濟爾哈朗的盤算第901章朱慈烺急了第136章第一次擺陣作戰第368章小皇帝朱慈烺第586章三路威脅第599章就是幹第750章瞭解民情第109章二哥佔汝寧中第1058章朱慈烺巡視臺灣第926章密會清使第191章別讓人打死了第632章祭拜宗祠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1069章沿海危機第554章拉鋸戰第1048章求援碎葉第101章總兵虎大威第817章兩件寶物第672章大戰落幕第403章大罵闖賊第598章高義歡來了第578章請封魏王第527章柔軟的劉黑子第443章主戰派第919章兵臨兗州第682章開拓西南第214章高二哥被人截胡了第1026章魏軍南下第773章臼炮轟擊第651章魏王大婚上第537章遊說張獻忠中第675章兵將分離第1096章運動擴大第239章李巖出城第927章同意交易第602章騎兵衝擊第102章金聲桓要投降第608章多鐸的執念第1058章朱慈烺巡視臺灣第444章馬閣部主戰第653章滿清議事第458章襲擊清營下第346章孫可望經略荊州第826章臨戰前夜第215章敢搶老子,你完了。第1101章決戰怒海第454章神機妙算第731章河東危機下第912章圍剿劉黑子第475章那就留在漢川吧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841章準格爾汗國崛起第507章進抵武昌第924章滅清計劃第589章說服李定國第538章遊說張獻忠下第894章詐降突圍第328章大明還有沒有王法第1088章兩封奏疏第839章有肉香第403章大罵闖賊第223章兵臨城下第943章通州遭遇第148章說服劉黑子第1076章耿仲明出海第835章轟然倒塌第956章怪悲壯的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717章魏王回宮第483章寫深刻點第628章滑不溜丟第1017章激烈搏殺第59章借錢糧第350章老孫很被動第655章鑿空西域第894章詐降突圍第205章一道難題第31章趁亂髮財第715章誰是羊,誰是虎第554章拉鋸戰第661章臼炮轟關第786章建夷宮詞第645章這真是個沉痛的消息第929章王家屏進獻徐州第758章剃髮令第393章阿濟格的如意算盤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1023章橫渡海峽第543章淮江防線第76章滿洲入寇第449章阻擊多鐸第306章準備就緒第17章面見李巖第1040章天下之東第822章姜襄棄關第475章那就留在漢川吧第817章兩件寶物
第45章安撫鄉紳第103章幫哥哥一個忙第706章濟爾哈朗的盤算第901章朱慈烺急了第136章第一次擺陣作戰第368章小皇帝朱慈烺第586章三路威脅第599章就是幹第750章瞭解民情第109章二哥佔汝寧中第1058章朱慈烺巡視臺灣第926章密會清使第191章別讓人打死了第632章祭拜宗祠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1069章沿海危機第554章拉鋸戰第1048章求援碎葉第101章總兵虎大威第817章兩件寶物第672章大戰落幕第403章大罵闖賊第598章高義歡來了第578章請封魏王第527章柔軟的劉黑子第443章主戰派第919章兵臨兗州第682章開拓西南第214章高二哥被人截胡了第1026章魏軍南下第773章臼炮轟擊第651章魏王大婚上第537章遊說張獻忠中第675章兵將分離第1096章運動擴大第239章李巖出城第927章同意交易第602章騎兵衝擊第102章金聲桓要投降第608章多鐸的執念第1058章朱慈烺巡視臺灣第444章馬閣部主戰第653章滿清議事第458章襲擊清營下第346章孫可望經略荊州第826章臨戰前夜第215章敢搶老子,你完了。第1101章決戰怒海第454章神機妙算第731章河東危機下第912章圍剿劉黑子第475章那就留在漢川吧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841章準格爾汗國崛起第507章進抵武昌第924章滅清計劃第589章說服李定國第538章遊說張獻忠下第894章詐降突圍第328章大明還有沒有王法第1088章兩封奏疏第839章有肉香第403章大罵闖賊第223章兵臨城下第943章通州遭遇第148章說服劉黑子第1076章耿仲明出海第835章轟然倒塌第956章怪悲壯的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717章魏王回宮第483章寫深刻點第628章滑不溜丟第1017章激烈搏殺第59章借錢糧第350章老孫很被動第655章鑿空西域第894章詐降突圍第205章一道難題第31章趁亂髮財第715章誰是羊,誰是虎第554章拉鋸戰第661章臼炮轟關第786章建夷宮詞第645章這真是個沉痛的消息第929章王家屏進獻徐州第758章剃髮令第393章阿濟格的如意算盤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1023章橫渡海峽第543章淮江防線第76章滿洲入寇第449章阻擊多鐸第306章準備就緒第17章面見李巖第1040章天下之東第822章姜襄棄關第475章那就留在漢川吧第817章兩件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