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北美的第一個殖民點

大明的殖民船九霄號和好運號是順着日本暖流和加利福尼亞寒流行動的,海上的航行用了一個月多一些的時間從大明的登州港抵達了北美大陸。大明選擇殖民北美大陸,一定是西海岸的地區,此時的北美西海岸還是歐洲殖民者沒有怎麼涉足的地方。

北美西海岸的氣候都相對溫和,雖然落基山影響地形略微崎嶇,不過還是有一些地區有着肥沃的平原的。

大明對北美的殖民開拓還是較小規模的,基本上招募夠了一批次的人就發船,送到一個預設的殖民點,建造城鎮。歐洲人也是差不多的方式,並不存在像現在大明殖民爪哇等地一樣,短時間內送過去大量的人口。

北美西海岸是完全沒有開發的廣闊土地,也不存在向爪哇那樣的條件能夠一口氣讓許多人從一無所有的土地上生存。白明修也並不指望從北美開發出什麼礦產和資源,送回本土變現,所以在一段時期內,大明殖民美洲的方略還是以民衆前往這些殖民地能夠生存生活,並逐漸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爲主的。

九霄號和好運號選擇的錨地是位於另一位面美加邊界海域的喬治亞海峽,移民們登陸的地方,即是白明修那個時代人們耳熟能詳的溫哥華。

連綿的平原雖然總體規模不如什麼華北平原、東北平原,但是這片低陸平原卻是無比肥沃的黑土,溫和的海洋性氣候讓這片土地十分溼潤,這裡冬夏溫差不大,不像是北美內陸地區格外寒冷,冬天甚至比大明本土很多地方都好過,相對溫和。這裡可以種地,可以放牧,臨近大海可以捕魚,有着無盡的溫帶、亞寒帶闊葉林針葉林,能夠提供大量的木材,可以說簡直是得天獨厚的生存之地了。

已經登錄成步安的白明修,走下船望着這片土地,心中也是十分感慨:“雖然前世沒有來過,但是聽說這裡氣候適宜,吸引了大量的華人移民,今天看看這裡的景色,倒是還頗爲壯美。這麼好的地方,還是由大明笑納了吧。”

鏢客團的團長名叫元十一,名字頗怪,是一箇中等身材,挺着個大肚子,但是力氣卻格外巨大的光頭。

元十一交代道:“小夥子們都跟我下船幹活兒了!婦人和孩子們先留在船上,我們鏢團下船伐木,讓出一塊營地來,等搭好了營寨,再讓婦孺們下船埋鍋造飯,咱們便算在這片土地上安置下了。”

鏢團這個稱呼,放在大明的北美殖民事業上,突然就變得恰如其分了。按照大明殖民手冊,每一船發出的移民們,原則上都屬於一個移民合作社,算是農業合作社的變種,社長就是大家的領袖。而除了移民合作社之外,還存在鏢團。鏢團也是移民,只不過相比普通的移民,鏢團是一個武裝組織,所有的鏢客都有武器,服從鏢團首領的命令,他們可能從事生產,但最主要的工作是保護移民們的安全。於是鏢團們會打獵,會戰鬥,甚至有的時候還需要建房子、建要塞。

鏢客的存在,就是爲了保護其他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同胞移民,從這個角度來看,鏢客跟那些牛仔們又不一樣了,更加正義和有責任心。但一樣地,鏢客們嚮往自由和無拘束,渴望挑戰自然和好鬥。

元十一指揮着一羣健壯的鏢客們,再加上移民中的那些青壯年男子,一同下船進行勞動。移民合作社的社長,是一個四十歲的老農,名叫趙滿財,沒怎麼讀過書,性子也很柔順,但是擺弄莊稼的本領很強,也會種植果樹。

“元老大,俺趙滿財沒讀過書,上邊說咱們來了這新地方,要給起個名的,好讓大洋公司的人可以回報,你瞧咱們起個啥名好啊。”

元十一的不知道這地兒在另一位面叫溫哥華的,知道的白明修就混在這羣人裡,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小頭目,拿着一杆M1步槍站在那裡警戒着可能的敵人,也參不上什麼話題。

元十一想了一想,說道:“聽說西洋白皮給殖民地起名,都用家鄉的名字前面加一個新,真的是又土又沒文化,咱們還是得想個好一點的名字,報給聖上入龍耳,咱們也算臉上有光。咱們這是初次抵達美洲,也算爲大明開疆闢土來了,給皇上傳個喜慶,不如就叫萬歲城。”

趙滿財不過是老農,聽什麼都覺得高深,他拍手稱讚道:“萬歲城,好名字啊!咱們這是祝皇上他老人家萬歲萬歲萬萬歲啊。”

一邊站崗的白明修聽了都有點想吐血,這倆糙貨居然就這麼起了個土了吧唧的名字,不過白明修轉念一想,原本的北美大陸上都是些歐洲人起的低級名字,總算從今往後,地名不會跟歐洲有什麼重合了,都是各有意涵的名字,就算是個萬歲城,聽上去也挺有氣勢不是。

帶着鋸子的男人們將一顆顆大樹給伐倒,他們選擇的地方本來就是一片相對比較平緩的地區,靠近海邊,而且也有內灣,適合成爲港口,即便今後城鎮要往內建造,這裡也可以發展成碼頭。

木工將木頭變成柵欄等物件,其他人已經將帳篷什麼的給搭了起來,陸續有移民已經進入了這個新營地,頓時這裡已經看上去有了不少的生氣。

移民們的食物很充足,有米麪還有各種臘肉之類的耐儲存食物。不過元十一很知道如何維持剛剛遠航一個多月的移民們的士氣。

“步安,趁着天色還沒有黑,快點帶着小子們出去打點活物回來,大家都得吃點新鮮的,今天是咱們剛剛來到這片寶地,怎麼也得慶祝一下。”元十一對着白明修叫道。

白明修無奈了,“元老大,咱們這個營地可是有幾百口人,我們幾個能打多少東西?而且,我們不是帶了一些牛羊來麼?”

“那些牛羊可都是寶貝,以後要下崽的,行了,閒話忒多,快去打獵!”

131 御風769 低配梟龍也很強698 頓河河畔343 微服下鄉790 白明修的新生意624 王位套白狼428 外交官們的憂慮768 老闆萬歲613 光復皇帝度假北美770 樂浪初戰629 “光榮革命”766 三韓黑手151 西南事畢458 請求保護716 撤軍之旅268 清軍陸軍戰術的革新098 瓊州海戰(上)231 叛逆鄉紳614 上升的北美462 伊斯法罕條約038 破牆312 華埠的槍聲312 華埠的槍聲623 親王和女伯爵705 平波斯(下)386 最好的生產技術和機器337 駐屯軍團785 新明國內反應722 他們的願望224 題詩懟韃175 不起眼的大成就241 永曆十七年的財政預算007 接應233 以暴制暴249 徵兵募兵234 南方平定165 江南戰役籌備會(下)316 神殿內的人間163 江南戰役籌備會(上)726 地動山搖106 楊氏投誠106 楊氏投誠485 直布羅陀海戰(下)078 葡萄牙人隨軍307 新來的總督553 投軍的慾望082 鄭成功650 行刺738 英雄暮年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709 丹麥海峽(中)709 丹麥海峽(中)775 始料未及的空戰結果018 澳船送槍716 撤軍之旅786 掣肘600 海蠍218 流民事件(上)288 錯覺之我能反殺547 大明的歸化799 波世島593 撤僑行動(中)106 楊氏投誠258 破落之國離散之人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611 讓西清憂心的情報088 主線任務的大收穫162 引才399 東瀛藩軍454 圍城待降058 晉王誅賊之戰(四)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233 以暴制暴446 印度洋體系(下)446 印度洋體系(下)686 山地激戰(下)403 北美的第一個殖民點793 空潛一體271 通州之戰(上)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203 滿清想議和506 鐵路債券309 馬尼拉封港119 圍棋盤520 奪堡086 進廣州(上)537 看大船624 王位套白狼190 戰江寧(中)697 承麟之策329 不住紫禁城376 返京路上607 巴黎峰會(下)111 系統便利100 瓊州海戰(下)095 失之交臂080 南沙210 太子殿下的日常(七)627 接受條件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
131 御風769 低配梟龍也很強698 頓河河畔343 微服下鄉790 白明修的新生意624 王位套白狼428 外交官們的憂慮768 老闆萬歲613 光復皇帝度假北美770 樂浪初戰629 “光榮革命”766 三韓黑手151 西南事畢458 請求保護716 撤軍之旅268 清軍陸軍戰術的革新098 瓊州海戰(上)231 叛逆鄉紳614 上升的北美462 伊斯法罕條約038 破牆312 華埠的槍聲312 華埠的槍聲623 親王和女伯爵705 平波斯(下)386 最好的生產技術和機器337 駐屯軍團785 新明國內反應722 他們的願望224 題詩懟韃175 不起眼的大成就241 永曆十七年的財政預算007 接應233 以暴制暴249 徵兵募兵234 南方平定165 江南戰役籌備會(下)316 神殿內的人間163 江南戰役籌備會(上)726 地動山搖106 楊氏投誠106 楊氏投誠485 直布羅陀海戰(下)078 葡萄牙人隨軍307 新來的總督553 投軍的慾望082 鄭成功650 行刺738 英雄暮年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709 丹麥海峽(中)709 丹麥海峽(中)775 始料未及的空戰結果018 澳船送槍716 撤軍之旅786 掣肘600 海蠍218 流民事件(上)288 錯覺之我能反殺547 大明的歸化799 波世島593 撤僑行動(中)106 楊氏投誠258 破落之國離散之人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611 讓西清憂心的情報088 主線任務的大收穫162 引才399 東瀛藩軍454 圍城待降058 晉王誅賊之戰(四)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233 以暴制暴446 印度洋體系(下)446 印度洋體系(下)686 山地激戰(下)403 北美的第一個殖民點793 空潛一體271 通州之戰(上)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203 滿清想議和506 鐵路債券309 馬尼拉封港119 圍棋盤520 奪堡086 進廣州(上)537 看大船624 王位套白狼190 戰江寧(中)697 承麟之策329 不住紫禁城376 返京路上607 巴黎峰會(下)111 系統便利100 瓊州海戰(下)095 失之交臂080 南沙210 太子殿下的日常(七)627 接受條件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