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藩軍軍營

高寧和李萬跟帶着環球艦隊的駐艦部隊進入了緬甸宣慰司藩軍的軍營。比起大明正規軍的軍營和正經的軍事基地,緬甸藩軍軍營的條件並不算好,甚至軍營的外牆根本就是竹柵欄製成的,整個軍營多是簡易的木質建築,除了軍營辦公的一座樓宇是兩層的樓,其他的建築都是長條狀的平房。

李萬瞧了一眼正在駐訓的緬甸藩軍士兵,搖了搖頭,說道:“就這樣子,跟我們正規軍差遠了啊。”

這些藩軍士兵基本都是緬甸當地人,身材明顯要比本土的士兵矮小一些,甚至瘦弱不少,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他們的軍裝顯肥大一些。緬甸的氣候要熱一些,這些緬甸藩軍的作訓服裝就如童子軍一樣,是短袖短褲,他們並不太怕被蚊蟲叮咬,是因爲軍營有配發他們驅蚊水。他們的軍帽都是大檐草帽,明顯是爲了遮蔽太陽或者雨水。

負責接待環球艦隊駐軍的緬甸藩軍軍官笑了笑說道:“二位都是在本土打過光復戰爭的人,拿咱們正規軍的標準去衡量緬甸藩軍未免太過了。藩軍從來都沒有想要成爲咱們正規軍那樣的部隊,也沒有這個必要。藩軍二等兵拿的薪資只有正規軍二等兵的一半還不到。他們配備的武器也基本上都是次一等的,緬甸藩軍其實是在八個月前才完成了全軍裝備M1步槍,整個藩軍一共五個旅,機槍總數可能也就一百來挺,部隊裡現在還都是是老式的青銅滑膛炮。”

高寧點頭,道:“藩軍的作用,跟本土的戍衛部隊是類似的。”

這軍官笑道:“是也不是,至少咱們緬甸藩軍,自成立以後其實就沒有少打仗。當年晉王從緬甸入雲南,就帶着剛組建的緬甸藩軍,那會兒的藩軍其實就是一羣烏合之衆而已。後來,藩軍經過了更多訓練,戰鬥力提高了,也能算是現代軍隊,宣慰使又命令咱們對付暹羅,對付西邊的那些山地部落和孟加拉人,儘管沒有打過什麼大仗,但是藩軍一年下來打上幾十場戰鬥是很輕易的。”

高寧又問了一個相對敏感的問題:“藩軍全是緬甸人組成,他們對於大明的忠誠……?”

軍官是個漢人,但是他帶的兵卻全是緬甸人。軍官笑着回答道:“說來您可能覺得不可思議,我們緬甸藩軍的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做得不亞於正規軍。首先藩軍主要來源於在土地改革中分到土地的貧苦百姓,所以從成分上就比較容易信任,大家都是宣慰司政策的受益者。藩軍特別注重團隊建設和團結,所以藩軍內部的兄弟和同志感情非常好,我們也經常組織活動,更加強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不瞞您說,穿着制服的藩軍官兵在緬甸是非常體面的工作,收入相對比普通工農高,而且有着各種優待,所以藩軍官兵們自然有一股很高的心氣。緬甸這邊對我大明的認同感是非常高的,這是在以前歷代王朝中都沒有的。”

李萬聽後覺得也是開眼界,而且特別新奇,他問道:“緬甸藩軍現在有多少人?”

“我們極盛的時候有三萬多兵力,不過包括不少撣族士兵,後來撣族世居地都劃了八百大甸宣慰司,暹羅也成立了宣慰司,大部分撣族士兵就劃到了八百和暹羅那邊去。我們現在有五個旅,總兵力大約是22000人左右。官兵主要來自於緬族、若開族、孟族和撣族。軍官中,漢人的比例現在大概只有20%了,我們已經提拔了非常多的緬甸本地的軍官上來。他們表現的還不錯。”

高寧評價道:“這樣的兵力,已經足以打一場中小規模的戰役了,甚至拿下孟加拉,也是差不多能做到的了。”

軍官笑道:“緬甸藩軍在一年來多次對孟加拉方面實施了試探性的進攻,大部分都取得了勝利,我們畢竟在裝備水平和組織形式上是遠勝莫臥兒帝國的。不過在一些局部,我們也吃過兵力不足,士兵經驗不夠,或者決策失誤的虧,但相對損失也不大。不過是否拿下孟加拉地區,究竟還是大明國家戰略層面的事情,是陛下和理政院大臣們考慮的事情,我們緬甸藩軍即便能攻破吉大港,攻破達卡,但接下來複雜的是如何治理這一地區。”

李萬問了個蠢問題:“緬甸都能搞得好,孟加拉不行嗎?”

高寧直接回答了他這個問題:“你看一看大明其他的宣慰司,哪一個發展程度趕得上緬甸這邊?緬甸這邊的大好局面,一定程度上是跟陛下當年是在這裡起兵有關的,當時直接毀掉了緬甸的整個上層建築,並且有着大量的我漢族人員參與重新組建這邊的社會模式。緬甸的人口也不算多,加上一系列很英明的政策和執行力,纔將緬甸打造成了今天這個樣子。我們也看過呂宋,雖然那邊華人也不少,但是現在基本上就變成了重點經營馬尼拉等大城市,鄉村地區分成了華村和土村的局面。宣慰司的廣大鄉村甚至荒僻地區,我們是管控不到的。用皇上的話來講,那就是革命不徹底。孟加拉地區很大,人口更還很多,而且這裡還是綠教區域,要想快速將其轉化爲大明的一個正面資產,不是容易的事情啊。”

李萬叨叨道:“我瞧着呂宋模式也不錯,打下來之後就駐軍,讓天竺公司經營貿易,我們能控制多少地方就控制多少地方,其他地方表示臣服就行了,隨着發展早晚都是能將這地方給吃透的。”

那軍官引領着二人終於到了住的地方,軍官道:“好了,二位,我們緬甸這邊條件畢竟跟本土沒辦法比,大家就將就一下吧。“

高寧道:“這位同志太客氣,我們本就是軍人,艱苦條件本就是必須能夠耐受的,更何況您這有屋有牀的,已經算是很好。”

李萬倒是直瞪眼,因爲他發現這軍官宿舍居然都是通鋪,十幾個軍官睡在一起的。

228 肉搏也不虛你496 東歐風雲亂155 炫技346 各打各的775 始料未及的空戰結果264 海上雨夜裡382 盛者大明127 土司會盟644 無處可逃361 汗血馬騎士452 雅魯藏布江口220 流民事件(下)169 港灣裡的太子旗692 列車炮286 海戰MVP——獅668 不被信任的大帝國330 大祭禪讓(一)51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82 帕維亞戰役551 以明爲榮619 “美好”的多元609 錦衣衛的眼437 與大明的相處方式422 晉升到下一文明的機會196 士風漸復(上)048 兵力何來361 汗血馬騎士391 琉球逐日(中)735 帝國秩序007 接應401 審判漢奸237 長樂關大捷(下)045 熙天府(上)495 航行繼續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203 滿清想議和351 草原上的炮響643 安防警察036 登陸爪哇056 晉王誅賊之戰(二)588 星火工程551 以明爲榮678 承麟解職434 再招募點248 退役的僱傭兵753 腦洞無敵(上)520 奪堡770 樂浪初戰586 你的火箭真垃圾705 平波斯(下)325 基本國策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359 追擊和反追擊756 寄存箱112 匠戶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462 伊斯法罕條約147 決戰黔西南(七)272 通州之戰(中)004 永曆424 艦隊陣容199 錢牧齋446 印度洋體系(下)784 第三次戰役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133 改主意637 步安的早飯205 太子殿下的日常(二)417 大明的斯里蘭卡061 晉王誅賊之戰(七)772 坦克交鋒317 去勞動370 猶太商人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733 分歐洲而治(下)789 跨位面交易平臺797 千島379 被“圍困”的使團057 晉王誅賊之戰(三)060 晉王誅賊之戰(六)764 倭國土皇帝692 列車炮513 倫敦的黑死病558 聯動反應448 新緬甸526 東瀛鄭氏470 摩洛哥292 漏網之魚682 按計劃接管275 大軍壓城下京城262 奪寨735 帝國秩序423 皇帝陛下的環球艦隊562 策士之見143 決戰黔西南(三)636 不服的殖民者009 戰緬甸(上)096 鄭氏徵糧200 緝捕664 解救飛行員
228 肉搏也不虛你496 東歐風雲亂155 炫技346 各打各的775 始料未及的空戰結果264 海上雨夜裡382 盛者大明127 土司會盟644 無處可逃361 汗血馬騎士452 雅魯藏布江口220 流民事件(下)169 港灣裡的太子旗692 列車炮286 海戰MVP——獅668 不被信任的大帝國330 大祭禪讓(一)51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82 帕維亞戰役551 以明爲榮619 “美好”的多元609 錦衣衛的眼437 與大明的相處方式422 晉升到下一文明的機會196 士風漸復(上)048 兵力何來361 汗血馬騎士391 琉球逐日(中)735 帝國秩序007 接應401 審判漢奸237 長樂關大捷(下)045 熙天府(上)495 航行繼續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203 滿清想議和351 草原上的炮響643 安防警察036 登陸爪哇056 晉王誅賊之戰(二)588 星火工程551 以明爲榮678 承麟解職434 再招募點248 退役的僱傭兵753 腦洞無敵(上)520 奪堡770 樂浪初戰586 你的火箭真垃圾705 平波斯(下)325 基本國策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359 追擊和反追擊756 寄存箱112 匠戶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462 伊斯法罕條約147 決戰黔西南(七)272 通州之戰(中)004 永曆424 艦隊陣容199 錢牧齋446 印度洋體系(下)784 第三次戰役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133 改主意637 步安的早飯205 太子殿下的日常(二)417 大明的斯里蘭卡061 晉王誅賊之戰(七)772 坦克交鋒317 去勞動370 猶太商人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733 分歐洲而治(下)789 跨位面交易平臺797 千島379 被“圍困”的使團057 晉王誅賊之戰(三)060 晉王誅賊之戰(六)764 倭國土皇帝692 列車炮513 倫敦的黑死病558 聯動反應448 新緬甸526 東瀛鄭氏470 摩洛哥292 漏網之魚682 按計劃接管275 大軍壓城下京城262 奪寨735 帝國秩序423 皇帝陛下的環球艦隊562 策士之見143 決戰黔西南(三)636 不服的殖民者009 戰緬甸(上)096 鄭氏徵糧200 緝捕664 解救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