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以明爲榮

大明的晚宴,吃法跟歐洲人的晚宴不太一樣,幾十張大圓桌擺在會場裡,皇帝和新晉的孟王吳敏在首席上,大家都坐在不同的餐桌上,上得菜也基本上以中餐和孟加拉本地菜色爲主。打扮體面的侍應生服務着每一桌,整個宴會廳也是頗金碧輝煌的樣子。

皇帝陛下很慣例地在開席之前要講話,自然不可能有歐洲人那樣敲敲酒杯的傳統,實際上因爲會場太大,有上百人蔘與,白明修得藉助着麥克風向列席的人講話。

“……今天來到這次晚宴的,朕相信都是大明孟加拉社會的中流砥柱,你們中有公務員,有工商界人士,有教育界人士,也有藩軍代表,朕於此感謝你們爲孟加拉,爲大明做出的貢獻,大明因你們的努力正在變得更好。”

在場的人們掌聲相當熱烈,不少的當地名流臉上都通紅,很是興奮。得到皇帝的肯定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儘管這些人本就是大明的擁護者,也是既得利益者,但是能夠收到肯定,有尊嚴地以光明正大的明人的身份存在,顯然比作爲殖民地二等人要好很多。

至少在大面上,在法律的角度,大明都是一個追求各民族平等,反對歧視的國家。儘管這個國家仍是一個以漢人爲主體的民族,但大明在國家邏輯上用“中華民族”這個稱謂涵蓋了所有人。強調兼收幷蓄,強調包容多元,更強調大明的統一性,這些東西放在這個時代完全是超越的。

晚宴上,白明修倒是跟不少宣慰司的人進行了聊天。

“大家說的語言,怎麼都是漢語?”白明修聊了幾個人,聽了幾桌子的話,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吳敏很自然地回答道:“因爲在孟加拉,不是所有人都是講孟加拉語的,我們這裡還有講印地語的,講烏爾都語的,講邁蒂利語的,而且整個孟加拉都是普及漢語教育的,我們公署裡的公務員要想從基層晉升到正五品以上,必須是要通過漢語乙等考試的。”

吳敏對於這個事情還是有些驕傲的,因爲爲了在孟加拉和緬甸推廣漢語,吳敏花了非常大的心力。他專門撥款,邀請國內的畢業生前來孟加拉進行支教,支教一年之後再回到本土。願意來孟加拉的人,會獲得非常可觀的經濟津貼。

雖然孟加拉的民間仍是廣泛地使用各種當地語言,但是在學校裡、在商場上,在工作場合,漢語的使用頻率是非常高的。而今天晚宴中的這些,更是最差都能夠用漢語進行簡單的基本交流。作爲當地人,漢語水平高就等於有非常大的優勢,不管是進入公署,還是做什麼其他工作,等於贏在起跑線上了。

聊天的時候,還有幾位孟加拉裔的軍官非常努力地在表現自己,吳敏笑道:“之前兵部提拔了藩軍副司令阿葉拉汗進入大明正規軍,現在任兵部參謀總部的一名高階參謀,大家都覺得比較有希望。孟加拉藩軍這些年打了不少仗,有些人也算是戰功彪炳,能夠成爲帝國正規軍,那自然再好不過。”

白明修都不太知道原來兵部還從藩軍提拔了人到兵部工作的事情。

其實大明這些年已經提拔了不少其他族裔的人進入理政院工作,乃至大明的共和院其實每個宣慰司都是有固定的參議參會的。

至少在姿態上,大明是做得到位。雖然只是非常小的比例,來自宣慰司其他族裔的人能夠進入理政院,掌握部分帝國的權力,但其實這些人的位階都比較低,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權力。白明修清楚,有這種進入帝國中央的少數族裔的存在,完全就是理政院搞的秀,擺出來當吉祥物看的。可是吉祥物也是存在的,至少在很多人看來,大明就是所有族裔共同的帝國,光復皇帝就是所有人的皇帝。

印度這個概念是不存在於孟加拉人的心理的,他們歷來受來自外部的王朝統治,現在也非常接受大明的統治。

白明修在一旁聽着幾個孟加拉名流在討論印度現在的局勢。

“……莫臥兒真的是越來越爛了,馬拉塔起兵之後居然收拾不了。”

“說是英國人派了軍隊幫助馬拉塔。”

“英國人,也不是什麼好鳥,還是爲了介入到南夏(亞)的商貿中的。”

“都是一些劣等人,上不得檯面的。”

白明修也是聽得一愣愣的,問吳敏道:“所以,孟加拉這邊的人,已經產生了對印度人優越感了嗎?”

吳敏道:“差不多如此吧,尤其是孟加拉整體生活條件好了,文明程度上來了,孟加拉人更看不上印度人了,他們感覺自己文明開化,而且富庶強大,跟背後是我們大明王朝也有關係。不少孟加拉人都是在印度做生意的,所以他們都很看不上旁邊的莫臥兒、馬拉塔這些勢力,覺得自己更好。”

吳敏又道:“其實相當比例的孟加拉人,尤其是上流一些的,已經接受了這種世俗化的方式,他們也會模仿我們漢人,有些原本的貴族家庭,已經不去洋蔥寺了,什麼神都不拜了,逼着家裡的小孩好好讀書,希望考到本土的大學去。”

白明修裂開嘴笑:“這是個好現象。”

“其實南夏次大陸這邊民族叢生而衆多,我們會給予他們共性——大明人的身份,我們的主流文化和價值觀,然後去突出他們的特性,比如像是孟加拉人的語言,泰米爾人的語言什麼的,所以彼此之間他們會認爲跟印度人、莫臥兒突厥什麼的,差別都很大,不會有什麼統合度,但是卻又都認可自己是明人的身份,那麼在社會的文化主軸上,我們在次大陸的工作就成功了。”

546 黑市商人510 東岸殖民地535 光復二十三年131 御風782 意料之中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122 反伏擊(上)211 教敵716 撤軍之旅062 晉王誅賊之戰(八)707 雪夜奪城681 新人換舊人422 晉升到下一文明的機會021 西陸兵法246 大明爸爸的新朝貢體系364 布里亞特332 大祭禪讓(三)026 緬北會戰(上)309 馬尼拉封港585 吳敏的大動作155 炫技238 人委會619 “美好”的多元034 獅姐639 正中下懷096 鄭氏徵糧276 究極挑戰任務466 海軍演習237 長樂關大捷(下)110 連城璧734 勝利講話762 海陸之爭643 安防警察509 印第安青年265 水陸合擊(上)188 石頭城下262 奪寨558 聯動反應533 皇帝畢業了309 馬尼拉封港792 獵殺潛艇(下)626 “不列顛之王”660 空戰時刻271 通州之戰(上)774 高斯克對高大爺025 支線020 臨江盟誓642 麻省人口普查280 戰北洋(上)291 內城760 新軍裝446 印度洋體系(下)179 舟山海戰(下)185 繼續北上362 給禽獸一個時間表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003 咒水之難589 普魯士防線398 見鄭116 商貿廣州(上)123 反伏擊(下)468 計劃外的佔領265 水陸合擊(上)752 再回首是百年身069 進入副本553 投軍的慾望457 包工隊037 夜襲巴達維亞769 低配梟龍也很強022 遲疑的吳三桂275 大軍壓城下京城404 捕獵大師730 插旗288 錯覺之我能反殺706 對路易十四說不510 東岸殖民地507 西清的圖存099 瓊州海戰(中)626 “不列顛之王”220 流民事件(下)572 殊死一戰009 戰緬甸(上)013 破阿瓦(中)494 意大利王國740 航天發射061 晉王誅賊之戰(七)471 大胃口001 末日太子502 歐洲的消費力105 嶺南煥新501 學中文的學院763 視頻學習555 試金石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429 最榮耀的實習機會164 江南戰役籌備會(中)477 補給爲先305 打臉230 雞公山戰鬥344 可選支線
546 黑市商人510 東岸殖民地535 光復二十三年131 御風782 意料之中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122 反伏擊(上)211 教敵716 撤軍之旅062 晉王誅賊之戰(八)707 雪夜奪城681 新人換舊人422 晉升到下一文明的機會021 西陸兵法246 大明爸爸的新朝貢體系364 布里亞特332 大祭禪讓(三)026 緬北會戰(上)309 馬尼拉封港585 吳敏的大動作155 炫技238 人委會619 “美好”的多元034 獅姐639 正中下懷096 鄭氏徵糧276 究極挑戰任務466 海軍演習237 長樂關大捷(下)110 連城璧734 勝利講話762 海陸之爭643 安防警察509 印第安青年265 水陸合擊(上)188 石頭城下262 奪寨558 聯動反應533 皇帝畢業了309 馬尼拉封港792 獵殺潛艇(下)626 “不列顛之王”660 空戰時刻271 通州之戰(上)774 高斯克對高大爺025 支線020 臨江盟誓642 麻省人口普查280 戰北洋(上)291 內城760 新軍裝446 印度洋體系(下)179 舟山海戰(下)185 繼續北上362 給禽獸一個時間表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003 咒水之難589 普魯士防線398 見鄭116 商貿廣州(上)123 反伏擊(下)468 計劃外的佔領265 水陸合擊(上)752 再回首是百年身069 進入副本553 投軍的慾望457 包工隊037 夜襲巴達維亞769 低配梟龍也很強022 遲疑的吳三桂275 大軍壓城下京城404 捕獵大師730 插旗288 錯覺之我能反殺706 對路易十四說不510 東岸殖民地507 西清的圖存099 瓊州海戰(中)626 “不列顛之王”220 流民事件(下)572 殊死一戰009 戰緬甸(上)013 破阿瓦(中)494 意大利王國740 航天發射061 晉王誅賊之戰(七)471 大胃口001 末日太子502 歐洲的消費力105 嶺南煥新501 學中文的學院763 視頻學習555 試金石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429 最榮耀的實習機會164 江南戰役籌備會(中)477 補給爲先305 打臉230 雞公山戰鬥344 可選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