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

“總編,新來的稿件都給你放在這裡了。”雜誌社的實習生小劉對小辦公室裡的周從文說道。

周從文點點頭,捋了捋鬍子,問:“關於聲討韃清的情緒化文章有多少。”

小劉吐了吐舌頭:“幾乎全是。”

周從文嘆口氣:“也不怪記者們、撰稿人們這樣子,畢竟西清這些日子搞的事情太過分了,其實我大明百姓都快忘了有這麼一羣韃子,但是他們這樣搞一搞,甲申之變的國仇家恨似乎又回來了。”

小劉還不到二十,是光復時代嬰兒潮的一批,沒有見過甲申之變的慘劇。他們成長起來的年代,是物質不斷豐富、國泰民安的時代,他們只能從父母的嘴裡,從歷史課本上、以及老電影裡去看到那段忐忑不安的歲月。

“可主管單位不是叫咱們雜誌社控制聲量嗎?唉,也不知道官老爺們是怎麼想的,都讓韃子欺負上門了,居然還忍氣吞聲,真是沒有骨氣。”

周從文笑笑,覺得這個小實習生真的是年輕,他道:“對比自己強的人,那叫忍氣吞聲,對比自己弱的人那不叫忍氣吞聲。”

“那至少也是個放縱了吧,而且,主編,您真覺得咱大明軍隊能打得過韃清麼?聽說他們在歐洲幾乎戰無不勝呢。”

“韃子相比大明,那是系統性的差距,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找補回來的。雖然朝野對於皇帝陛下爲什麼還不對韃清出手議論紛紛,但畢竟這麼多年來,陛下從一個少年時就能引領我大明光復,走向高峰,此時陛下春秋鼎盛之時,又如何比他少年時更差呢?”

“唉,之前那個刺殺,真的驚了全民。聽說現在雪片一樣的請願書發到太平宮,請求陛下不要在隨意出宮,最次也要加強安保了。我大明,真的不能少了陛下。”小劉嘆氣道。

周從文作爲雜誌《新文摘》的總編已經好幾年了,從一個圖書管理員到雜誌總編,周從文也實現了人生的進階。他住在上海已經二十多年,已經習慣了現在這種生活優渥的知識分子身份,摩登的上海更讓無數人嚮往。只有他一點點看着大明從被滅亡到今日之壯盛,才能夠深深體會到大明的力量。

而作爲長期觀察大明政治的知識分子,周從文更是比普通人看得深入。他雖然沒有說話,但是他知道大明現在已經走在了一條穩定的體制化的道路上。儘管皇帝陛下對於大明帝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假設皇帝真的不在了,由年幼的太子登位,朝政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人們常言道,光復朝英才賢士倍出,治國濟世之才如過江之鯽。最難得的是,通過大明一系列的體制,使得這些英才大臣們即便有一些分歧,但是能夠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他們更有集體執政的領導力,甚至是總理大臣的更替都是有章可循。賢能者根據政績和考覈得到提拔,甚至可以一路提拔到理政院最中央。最終大臣們和皇帝一起推舉能夠勝任內閣職位的大臣。

國之第一,已經是廣泛的共識。不是沒有人嘗試繼續在南明朝廷裡搞黨爭這些窠臼,但最終都被清洗掉了。朝廷只會留下勇於任事、懂得辦事規矩的人,不符合規矩的鬥爭都是被打擊的。

“黎明前的黑暗,總是讓人覺得難以忍受的。大明早晚會動手的,西清被滅只是時間的問題。”周從文笑了笑,對小劉說道。

“別想這些事情了,你又不是理政院的大員,好好做自己的工作吧。去盯一盯排版,我們這一期就要出了呢。”

——分割線——

白明修回京之後,出席了共和院的一次大議。

共和院已經成爲非常有大明特色的機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個時代的議會基本都是不完全的權力機構,因爲君權至大,所以議會更多是用來表達統治階級利益的一個存在。而大明的共和院則更徹底一些,代表社會大衆的利益更加廣泛。它的存在更多是用來體現人民之聲,並且對理政院的施政進行一個查缺補漏的作用。

白明修清楚自己只要來共和院,一定會被參議們一片主戰之聲淹沒。

事實也確實如此。

皇帝向來是作爲共和院首席參議、人民的第一代表,所以只要白明修在,共和院的議事活動就是由他來主持的。

“下面進行第一項議事……呃,有關共和院集體聯署呈交給理政院、樞密院的對西清進行戰爭的議事。”

白明修也是蛋疼,共和院從來不是大明的權力機構,而是參政機構,對於大明的施政和社會、人民的一些緊要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尋求解決方案。所以共和院會針對特定問題進行討論,然後通過決案。理政院等機構必須對共和院決案進行迴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情況是理政院會遵循共和院的決案進行一系列的政策調整,或者支持共和院發佈新法律法規。但共和院是沒有權力直接通過一項議案,讓它直接開始生效的。

就像是現在共和院要求對西清動武,但是他們沒有權力來宣戰,共和院只能提請理政院、樞密院來回應他們的戰爭要求,理政院代表內閣、樞密院代表皇帝,兩院都有權力否決共和院的議案。

白明修只能往正襟危坐,開始聽參議們高談闊論。

“……自陛下遇刺日至今,鄙人已收到了超過七百封選區百姓發來的信件,二百多通電話,全部都要求鄙人作爲選區當選參議,向我共和院、共和院首席即皇帝陛下表明,人民羣衆關於西清無端挑釁的強烈憤慨。我大明帝國之尊嚴不容挑釁,我大明的利益必須堅決捍衛!”

“……夏洲西部乃我大明最重要的石油產地,如今西清在那裡勾連不臣,煽動叛亂和騷動,已經給大明帶來了非常巨大的風險,我軍應適時出手,爲保衛大明石油產地而戰。”

白明修聽着頭疼,要是能打,他是肯定就出兵了,奈何那邊情況還沒有安定。

就在這時,徐仁書走過來給白明修遞過來了一張小紙條。

“承麟所部突襲法蘭西王國的弗朗什孔泰成功!”

056 晉王誅賊之戰(二)626 “不列顛之王”753 腦洞無敵(上)041 城主737 一生崢嶸752 再回首是百年身各位小夥伴,思前想後上一章不妥,已經修改了,請安心追更334 新皇帝的第一天520 奪堡379 被“圍困”的使團538 德意志的情報156 潛力軍官526 東瀛鄭氏251 白蓮教尊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089 祭庚寅之劫698 頓河河畔157 廢宗室633 死亡空襲354 大議報告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055 晉王誅賊之戰(一)041 城主634 震驚世界的轟炸070 野生敵人289 副本結束613 光復皇帝度假北美673 朕的江山(中)544 經濟轉移027 緬北會戰(中)316 神殿內的人間020 臨江盟誓352 遂行策略132 天降神兵732 分歐洲而治(上)418 大明爸爸終於要談判了003 咒水之難472 共主邦聯任務122 反伏擊(上)566 24小時令091 萬軍臨城684 西南歐戰區432 由大變小598 急進的大明347 劫掠蒙古444 金融霸權的雛形174 決戰黔西南(四)568 中歐對峙(上)51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607 巴黎峰會(下)758 一攬子援助444 金融霸權的雛形387 歐洲人的沙龍383 皇帝也要高考(上)470 摩洛哥184 杭州福晉(五)760 新軍裝763 視頻學習033 獅級戰列艦?不!你想多了074 澳北府674 朕的江山(下)085 提前出戰400 公審419 英格蘭替荷蘭割地430 環球航線637 步安的早飯775 始料未及的空戰結果777 美利堅權貴家族099 瓊州海戰(中)208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233 以暴制暴689 護國大將軍614 上升的北美741 下一段旅程263 分田分糧打惡除髒139 西南戰事729 承麟的變化585 吳敏的大動作190 戰江寧(中)300 清官和明官605 有誰負重前行192 炮炸八旗126 俍兵416 改換東家283 高AI敵軍?560 整肅風紀750 待戰728 蘑菇348 向漢人求援759 白顧問716 撤軍之旅625 考慮一下當個國王558 聯動反應792 獵殺潛艇(下)324 移民事務部451 大西南格局462 伊斯法罕條約757 通話177 混編艦隊181 杭州福晉(二)
056 晉王誅賊之戰(二)626 “不列顛之王”753 腦洞無敵(上)041 城主737 一生崢嶸752 再回首是百年身各位小夥伴,思前想後上一章不妥,已經修改了,請安心追更334 新皇帝的第一天520 奪堡379 被“圍困”的使團538 德意志的情報156 潛力軍官526 東瀛鄭氏251 白蓮教尊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089 祭庚寅之劫698 頓河河畔157 廢宗室633 死亡空襲354 大議報告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055 晉王誅賊之戰(一)041 城主634 震驚世界的轟炸070 野生敵人289 副本結束613 光復皇帝度假北美673 朕的江山(中)544 經濟轉移027 緬北會戰(中)316 神殿內的人間020 臨江盟誓352 遂行策略132 天降神兵732 分歐洲而治(上)418 大明爸爸終於要談判了003 咒水之難472 共主邦聯任務122 反伏擊(上)566 24小時令091 萬軍臨城684 西南歐戰區432 由大變小598 急進的大明347 劫掠蒙古444 金融霸權的雛形174 決戰黔西南(四)568 中歐對峙(上)51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607 巴黎峰會(下)758 一攬子援助444 金融霸權的雛形387 歐洲人的沙龍383 皇帝也要高考(上)470 摩洛哥184 杭州福晉(五)760 新軍裝763 視頻學習033 獅級戰列艦?不!你想多了074 澳北府674 朕的江山(下)085 提前出戰400 公審419 英格蘭替荷蘭割地430 環球航線637 步安的早飯775 始料未及的空戰結果777 美利堅權貴家族099 瓊州海戰(中)208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233 以暴制暴689 護國大將軍614 上升的北美741 下一段旅程263 分田分糧打惡除髒139 西南戰事729 承麟的變化585 吳敏的大動作190 戰江寧(中)300 清官和明官605 有誰負重前行192 炮炸八旗126 俍兵416 改換東家283 高AI敵軍?560 整肅風紀750 待戰728 蘑菇348 向漢人求援759 白顧問716 撤軍之旅625 考慮一下當個國王558 聯動反應792 獵殺潛艇(下)324 移民事務部451 大西南格局462 伊斯法罕條約757 通話177 混編艦隊181 杭州福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