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 24小時令

明軍先頭部隊突進了八十公里,終於遭受到了莫臥兒帝國軍還算有點激烈的反抗。

這一支莫臥兒帝國軍是以拉傑普特騎兵和大量經過一定近代化的火槍兵組成的,他們的步兵使用的火槍甚至還是大明早年間出口到歐洲的那些紙殼彈步槍,歐洲人換新武器之後轉手又賣給了莫臥兒帝國。

這支莫臥兒軍隊應該是有歐洲教官的訓練,打仗還是比較有章法的,他們挖掘了大量的壕溝,並且依仗着周遭比較稠密的水網,給明軍的進攻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白明修來到前線,觀摩這次的作戰。他日常是不怕戰場上的槍林彈雨的,反正他的身體強度非常大,至於被炮彈擊中都不會有什麼事情。

“敵軍的規模還可以,作戰也有一些意思。看起來,莫臥兒這個敵人會比我們想象的難對付。”白明修評價道。

對於這次戰爭非常有決心的孟加拉將軍努爾連忙道:“陛下,這支部隊是奧朗則布專門從他的精銳中抽調出來,爲了防備我們的明軍的力量,相比其他莫臥兒軍隊,這支軍隊的裝備和士氣都是不錯。而且還有鎮壓起義軍的作戰經驗,基本上是屢戰屢勝的。所以在面對我軍的時候,膽氣還是足。”

白明修做出一副“不聽不聽我不聽”的表情,對努爾道:“要是這樣一支敵軍還要我們費心去處理,那麼這仗打得也真是太窩囊。你們藩軍已經多年跟莫臥兒戰鬥,對於他們也很熟悉,努爾將軍,我給你24小時,24小時之後我們的大軍就要越過莫臥兒軍的防線。”

努爾非常緊張,感受到了壓力。從前藩軍打仗基本上就是按照兵部的命令,聽一下宣慰使的指派,跟敵人戰鬥並不會多爲難。畢竟藩軍還有着裝備和人員上的優勢。可是現在努爾被大明光復皇帝陛下本人看着,他很想表現一下藩軍,並讓皇帝陛下刮目相看,他纔有可能更進一步,進入大明正規軍服役,一躍成爲真正的大明軍界的重要人物。

別說這仗沒打贏,就算是打得不好看了,努爾都是接受不了的。擺在他面前的是機會,他必須抓住。

努爾緊急召開了藩軍的中上級軍官們進行會議,在會上努爾就嚴肅地說道:“我們只有二十幾個小時,皇帝陛下就在前線,看着我們行動。你們的一舉一動都代表着藩軍在皇帝陛下心中的形象,不管莫臥兒軍抵抗多麼的激烈,我們必須拿下這場戰鬥,越快越好。”

努爾也是非常有經驗的將領了,他的手段也基本上都是大明的套路,“匯聚三個旅的炮兵,我們先用炮彈犁地,然後打步炮協同,就算是讓士兵們頂着槍林彈雨衝鋒,我們也得衝進敵軍的戰壕中,破碎掉這條防線。我們後續的援軍很快就回來,藩軍第二批次會再來20000人,17天之後連本土第12集團軍也要來了,那個時候就沒有我們表現的餘地了,皇帝陛下一定會圍繞着強大的12集團軍來開展戰術,我們只有配合和跑龍套的份兒了。所以,這次的戰鬥可能是我們孟加拉藩軍唯一的一次大好表現機會了,你們所有人給我打起精神來,全神貫注把這仗打贏,我親自去爲你們請功!”

另一邊在白明修的臨時駐所,楊不正正挖着一桶香草冰淇淋,笑着對白明修道:“陛下操弄人心的手段還是厲害的啊,這努爾和一衆孟加拉裔的軍官們,出頭之心很重,他們能力可能比我們本土軍官差點,但畢竟也是經過系統完整訓練的大明軍官,還是厲害的。您給他們施加壓力,恰好可以迸發出他們的積極性和熱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白明修倒是不承認:“我就是簡單地需要一場速勝而已,要是突破一條莫臥兒的防線都那麼困難,我就得懷疑我們對付西清能不能獲勝了。”

楊不正哈哈大笑:“您真幽默,這次出戰的只是藩軍,而您還有強大的本土正規軍,有您的裝甲兵和轟炸機,西清能對付得了我大明?所謂的次大陸戰爭,說白了還不過就是大明用指甲蓋施加微弱的力將羸弱的敵人擊倒而已,我們有拳頭、還有榔頭,什麼東西都能夠砸碎。”

孟加拉藩軍這邊迅速就集中了自己的火力,努爾作爲一名宿將,真的是不含糊,從佈置炮兵方面就能看得出這位孟加拉裔將軍的實力,他部署的炮兵陣地非常有層次,能夠實現多方向多角度的全面立體打擊,更爲步兵的衝擊提供了很好的掩護。

努爾集中了藩軍三個旅大約200門左右的火炮,在準備妥當後,向敵軍開火。

“不管是什麼族裔,只要是大明軍隊,套路都是一樣的嘛。”楊不正拿着望遠鏡瞧着那邊的場景,好像開的不是炮,而是在燃放煙花爆竹。

大明陸軍的最典型套路就是“大炮兵主義”,甭管什麼場合,先給你炮彈洗個臉,洗得差不多了,再上步兵或者騎兵,敵人難搞一點,就弄點步炮協同一類的東西,總之大明的整體戰鬥其實都是圍繞着炮兵的運用在展開的。所以哪怕是孟加拉藩軍,對於炮兵的建設都非常用心,大明標配的105毫米榴彈炮普遍地配備於藩軍旅一級的炮兵團,直接裝備就是54門。營屬火炮都有75炮和迫擊炮,可以說火力壓制能力是剛剛的。

兇猛的火力傾斜而下,如同隕石天降一樣。不過在指揮着戰鬥的努爾卻沒有鬆開眉頭。

“這些莫臥兒人的戰壕修得不錯,防炮有點水平,看來單純這麼打,是不能將他們消滅殆盡的。”努爾想道。

“組織我們的步兵,開始進行衝鋒!”

戰壕這個東西,怎麼打都是要上步兵的。儘管莫臥兒帝國修建的戰壕網絡很是不錯,但是大明孟加拉藩軍的步兵們卻也同樣不好對付,他們帶有各種重火力的加成,而且在衝擊的決心上也絕對不小。

273 通州之戰(下)558 聯動反應683 西清朝亂440 思鄉的西班牙人317 去勞動291 內城440 思鄉的西班牙人078 葡萄牙人隨軍406 與土人交易766 三韓黑手195 謁孝陵449 標杆010 戰緬甸(中)038 破牆395 長崎一戰588 星火工程437 與大明的相處方式708 丹麥海峽(上)416 改換東家257 瘋狂的想法381 大明的朝鮮574 兩個皇帝563 陸戰七旅771 東線硬懟553 投軍的慾望746 第一次穿越接觸174 第二條暗線165 江南戰役籌備會(下)256 霧靄京城004 永曆089 祭庚寅之劫300 清官和明官298 妄使749 哪裡冒出來的446 印度洋體系(下)320 事發了370 猶太商人297 羣醜587 航天人732 分歐洲而治(上)273 通州之戰(下)010 戰緬甸(中)088 主線任務的大收穫284 三帝018 澳船送槍036 登陸爪哇768 老闆萬歲185 繼續北上103 鄭談718 頓河兩岸723 不萊梅的早晨177 混編艦隊428 外交官們的憂慮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242 基建起步496 東歐風雲亂414 沒生意做的荷蘭商船565 戰爭的序幕395 長崎一戰784 第三次戰役003 咒水之難462 伊斯法罕條約174 第二條暗線159 小伐交趾008 見晉王251 白蓮教尊275 大軍壓城下京城503 帶貨沙龍537 看大船354 大議報告731 重新洗牌462 伊斯法罕條約364 布里亞特770 樂浪初戰668 不被信任的大帝國647 五九來了056 晉王誅賊之戰(二)740 航天發射591 準備早就做好了444 金融霸權的雛形195 謁孝陵315 潰敗520 奪堡093 澳門282 戰北洋(下)520 奪堡549 與吳敏的工作午餐563 陸戰七旅540 關於歐洲的會議(中)153 建社復產178 舟山海戰(上)294 人口普查646 真心不差錢633 死亡空襲228 肉搏也不虛你682 按計劃接管238 人委會196 士風漸復(上)005 攢錢招兵176 士子投效
273 通州之戰(下)558 聯動反應683 西清朝亂440 思鄉的西班牙人317 去勞動291 內城440 思鄉的西班牙人078 葡萄牙人隨軍406 與土人交易766 三韓黑手195 謁孝陵449 標杆010 戰緬甸(中)038 破牆395 長崎一戰588 星火工程437 與大明的相處方式708 丹麥海峽(上)416 改換東家257 瘋狂的想法381 大明的朝鮮574 兩個皇帝563 陸戰七旅771 東線硬懟553 投軍的慾望746 第一次穿越接觸174 第二條暗線165 江南戰役籌備會(下)256 霧靄京城004 永曆089 祭庚寅之劫300 清官和明官298 妄使749 哪裡冒出來的446 印度洋體系(下)320 事發了370 猶太商人297 羣醜587 航天人732 分歐洲而治(上)273 通州之戰(下)010 戰緬甸(中)088 主線任務的大收穫284 三帝018 澳船送槍036 登陸爪哇768 老闆萬歲185 繼續北上103 鄭談718 頓河兩岸723 不萊梅的早晨177 混編艦隊428 外交官們的憂慮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242 基建起步496 東歐風雲亂414 沒生意做的荷蘭商船565 戰爭的序幕395 長崎一戰784 第三次戰役003 咒水之難462 伊斯法罕條約174 第二條暗線159 小伐交趾008 見晉王251 白蓮教尊275 大軍壓城下京城503 帶貨沙龍537 看大船354 大議報告731 重新洗牌462 伊斯法罕條約364 布里亞特770 樂浪初戰668 不被信任的大帝國647 五九來了056 晉王誅賊之戰(二)740 航天發射591 準備早就做好了444 金融霸權的雛形195 謁孝陵315 潰敗520 奪堡093 澳門282 戰北洋(下)520 奪堡549 與吳敏的工作午餐563 陸戰七旅540 關於歐洲的會議(中)153 建社復產178 舟山海戰(上)294 人口普查646 真心不差錢633 死亡空襲228 肉搏也不虛你682 按計劃接管238 人委會196 士風漸復(上)005 攢錢招兵176 士子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