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爲了一個兩千萬投資的小項目,楊授成向樺牆不會親自來到中影的。
韓山坪邀請兩人的目的,是希望英煌和華夏星能夠進入國內的院線市場,攪一攪國內這灘死水。
要知道,從98年到02年,國內的銀幕的增長數量,也就在上百塊上下浮動。
這麼老舊的銀幕設備,完全展現不出最優質的視覺效果,《蜀山傳》撲街也就成了情理之中。
袁樑這個以香江爲背景的新電影,只是兩個來自香江的影視大佬赴京談正事的調劑品。
然而看到袁樑過來,兩人卻意外的愣了愣。
剛剛的大學生電影節的頒獎典禮上,眼前的年輕人雖然只登臺一次,然而卻讓人印象深刻。
《墊底女生》和《花束般的戀愛》交輝相應,主持人口中那個奧斯卡提名的鬼才導演,還真是年輕得過分。
“楊總,向總,冒昧打擾了!”
楊授成扶了扶眼鏡,向樺牆則是微微眯着眼。
“韓總所說的項目,應該就是小袁導演的新電影吧?”
袁樑點了點頭,“寫了個香***的劇本,要到香江實地去拍。楊總向總有事來燕京,正好趁此機會給二位推薦下。”
兩人齊齊看向跟前的年輕人,向樺牆微微眯着眼。
“小袁導演的新電影,倒是很令人期待。不過小袁導演剛剛惜敗奧斯卡,這麼着急的籌備新電影,就沒點其他的想法?”
“向總說笑了,本來拍完《花束般的戀愛》,我就想拍新電影的,只是被奧斯卡提名耽誤了。
正好當時去北美也有點事,就耽誤了幾個月時間。至於提名,那也只是僥倖罷了。”
袁樑輕描淡寫的把向樺牆的話頂了回去。
“那小袁導演的這個新電影,又是衝着什麼來的呢?獎項還是票房?”
斯斯文文的楊授成看着人畜無害,一開口卻是開門見山。
袁樑笑着,“不管拿獎還是票房,當然都是爲了賺錢。新電影投資不大,收回成本我還是很有信心的。
要是項目適合放在國內拍,我就自己躲着喝湯了。”
“兩千萬的投資,以國內的市場來算,怎麼也要近五千萬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吧?你就這麼有把握?”楊授成緊追不放。
“楊總,話不能這麼說。《花束般的戀愛》能拿到五千多萬的票房,是有很多的因素在裡面。
國內市場雖然大,但影視環境卻不容樂觀。韓總邀請你們過來,相信沒有誰能比你們清楚。
國內五千萬票房我不敢保證,但新電影畢竟是個香江題材的電影,加上香江市場我還是有很大把握的!”
聞言,楊授成鏡框裡的雙目不由微微眯了起來,旁邊的向樺牆亦是意外的看向袁樑。
內地市場加香江市場能拿下五千萬票房的,就不是什麼小項目了。
橫向對比,《決戰紫禁之巔》香江票房2100多萬,內地1500多萬。
可這部電影的投資成本呢,六千萬!
儘管這樣,中影和永盛還是靠着各種各樣的版權及周邊,收益不菲。
如果換成一部兩千萬投資新電影,投資雖然少,但收益卻是肉眼可見的。
“小袁導演真敢保證?”向樺牆追問道。
“票房市場的事情,在沒見到具體的票房數據前誰都不敢保證。我只是對我自己的作品有信心。”
袁樑篤定而自信,然而他這副樣子,
在向樺牆楊授成眼裡,卻是有些或許桀驁了。
年輕人自信是好事,或許自信就成自負了!
“既然只靠票房市場就能收回成本,我和楊總要是還端着就不像個前輩的樣子了。
小袁導演不妨說說打算怎麼合作?”向樺牆老狐狸姿態盡顯。
“我只管拍電影,合作的事還是讓我們魏總來談吧!”
袁樑退開半步,把魏東正式推到臺前。
魏東隨後跟向樺牆楊授成介紹了一番星空廣告的合作方式。
影視投資其實很簡單,出多少錢,佔多少份額。
中影這一份跑不掉,還有個華藝參與進來,分到英煌和華夏星頭上的確實就不多了。
聽魏東介紹完,向樺牆兩人紛紛把目光投向袁樑。
“中影、華藝,再加上星空和我們英煌、華夏星,分到手一家也就幾百萬的事。不如袁老弟你給我們打個包票,我們把收益項目劃分開來算怎麼養?”
袁樑懂了,兩隻老狐狸是想穩賺不賠拉着自己籤對賭呢。
“不知道向總覺得怎麼分配好呢?”
“內地市場我們畢竟是外來戶,就留給你們三家,香江市場我和楊總比較熟悉,運作起來也方便。
至於海外市場,恐怕還要等我們的專業團隊來對項目進行具體評估才能確定。”
“向總不妨給個預期唄?”袁樑卻沒輕易放過提議的向樺牆。
向樺牆沉了沉眉,似乎對袁樑的追問有些不滿。
“海外市場也就是賣版權的事,中影、英煌、華夏星都比較熟悉,這方面就交由我們三家先運作。
至於收益,我們三家拿七成應該不過分吧?”
然而袁樑卻搖了搖頭,“其實星空是沒打算把海外市場算進這次的合作裡的,向總既然提起,我就透透底。
新電影故事的背景雖然在香江,但卻不是傳統的香江電影。
兩千萬的投資加上已經有了中影和華藝,我們在香江的合作方更希望是一家能夠對電影的宣傳起到一定效果的公司。
當然,兩家也行。
向總需要包票我可以給,但是海外市場星空有星空自己的打算,我們暫時不會把海外市場列入這次合作計劃中。”
開玩笑,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的電影,袁樑會這麼輕易就把海外市場搬到談判桌上?
魏東的介紹上沒有海外市場的收益分配,就真當自己是個小白一點都不懂?
聽到袁樑如此強硬的話,不僅楊授成向樺牆,就連韓山坪也皺起了眉頭。
劇本他看過,他更清楚袁樑這部新電影的價值,但要說能在海外市場有多大收益,韓山坪也不好預估。
除非這部電影能在某一個電影節上大放異彩。
跟前的年輕人雖然一開始就說不衝獎,但以他眼下緊守着海外市場不放的態度來看,這明顯就部是衝着衝獎去的電影!
金獅、金熊、金棕櫚,似乎不太對歐洲那邊的口味。
這小子哪點像對奧斯卡死心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