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

多爾袞辛辛苦苦弄出這支四萬人的‘破龍軍’可不是爲了跟大明的應龍軍硬碰硬的,而是要當作秘密武器,出其不意的給應龍軍一擊。

事實上,僅僅四萬人的‘破龍軍’也絕對沒有實力跟大明的應龍軍硬碰硬。

沒辦法啊,數量少也就罷了,還都是一羣滿人老弱組成,可是這也讓多爾袞不知道廢了多少心血才弄成。

想當初他爲了這支破龍軍的隱密性,對全部滿人子弟發出了將滿人男子入伍和退伍的時間從原本的十五歲到四十五改成了十三歲到五十歲的命令。

這可不得了了,延長退伍的時間也就罷了,可是將入伍的時間從十五歲硬生生降低到十三歲就是大大的不妥了,這就意味着,滿人男子滿十三歲就要上戰場了,這還相當於是一個孩童的年紀。

當年努爾哈赤死前便有嚴令,定下滿人男子十五歲才上戰場的祖制!

這無疑是爲了保證滿八旗年年兵員不斷,不至於一次戰敗就毀壞根基。

數年前的徐州之戰,多爾袞便破例過一次,讓十四歲的滿人男子也上了戰場,當時滿人高層被一統天下的美夢衝昏了頭腦,爲了在決戰的時候有更多的八旗兵力,一舉覆滅大明,便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可惜那一戰他們仍舊戰敗了,葬送了七萬滿人子弟和數十萬大軍,八旗數年下來都不能恢復元氣,這一點上,滿人高層一直耿耿於懷,現在多爾袞竟然又一次降低了滿人男子入伍的年紀,還降低到了十三歲!

四大輔政大臣,八旗旗主,兩宮皇太后,就連阿濟格這個同胞哥哥也全部反對,一些人還趁機將矛頭指向了多爾袞,認爲根本不適合在繼續擔任大清攝政王。

這麼大的壓力,多爾袞也沒有辦法,只得連夜召集四大輔政大臣,各八旗旗主和兩宮皇太后一同秘密商討。

多爾袞分析局勢,曉之以理,讓所有人都意識到大明不久後必然會派全國之力北伐,十二萬戰鬥力強大的應龍軍便是主力,大清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足足廢了他整整一夜的口舌才說服了一半的人,但仍有一半人激烈反對,更有兩人堅持讓他下位,還提出大清退回關外的謬論,說什麼關外才是滿人的根本。

多爾袞當時就怒不可揭,破口大罵那兩人是廢材,目光短淺之輩!多爾袞太清楚了,大清可大明打了幾十年,無論大清是否退回關外,雙方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退回關外只會削弱大清的力量。

大明不是以前的大明瞭,大明皇帝也不是以前的大明皇帝了,退回關外是死路!

然而,多爾袞這麼想,不代表所有人都這麼想,那兩人不出意外的跳起來跟多爾袞對着幹,堅決不同意,跟多爾袞相互罵了起來,罵得臉紅脖子粗的。

多爾袞一怒之下,下令革除兩人的職務,將兩人關了起來,強推那道命令。

隨即,滿人男子十三歲和十四歲各萬餘人被徵調,四十五歲到五十歲之間也萬餘人被徵調,一共三萬七千多人,爲了湊足四萬人,多爾袞又下令從正白旗和鑲白旗的家庭中整掉了兩千多壯年女子,這便是四萬‘破龍軍’的由來。

雖然只有四萬人,人數上少了些,但多爾袞也很滿意了,畢竟滿族人口不多,漢人和蒙古人又不可信任。

火器用好了,便是一支強兵!在大清境內,多爾袞絕不會允許這樣一支強兵由漢人或者是蒙古人組成,那樣很容易反傷大清根基。

“攝政王!攝政王!”破龍軍的士兵見多爾袞到來,全部揮舞着手中的燧發槍歡呼。

這燧發槍滿人早在兩年前便研發出來了,‘破龍軍’一建立便得到裝配。

多爾袞和阿濟格登上高臺。

多爾袞坐上主坐,阿濟格上前兩步對着四萬破龍軍。

“演練開始!”阿濟格大聲下令。

“咚咚咚-----”

戰鼓雷響,四萬滿人老弱組成的破龍軍開始熟練操演各種陣型,燧發槍密集開火,整個校場槍響密集,白煙滾滾,火藥味濃郁。

被破龍軍打擊的一排排稻草人全部在密集鉛彈的強大威力下瓦解碎裂。

不得不說,滿人的軍事素養堪稱頂尖,經過一年的訓練,各種模仿應龍軍的軍陣戰陣,看上去竟絲毫不弱於應龍軍。

當各種軍陣和戰陣演練完畢,阿濟格得意的對着多爾袞道:“十四弟,你看如何?”

“十二哥認爲如何?”多爾袞反問道。

阿濟格哈哈一笑道:“破龍軍是我親自監督訓練的,又全都是由我等滿人子弟組成,依我看,與大明應龍軍面對面硬碰硬也能殺他個屁滾尿流!”

看着一臉得意的阿濟格,多爾袞心裡不由得失望。

其實阿濟格能掌管破龍軍,有極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實則他根本不是多爾袞心裡最好的人選,奈何他卻是多爾袞現在最信任的人。

多爾袞能坐上大清攝政王的寶座便是靠着兩個同胞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全力支持。

如今多鐸在當年的徐州大戰之時戰死了,相當於斷了多爾袞的一條左膀右臂,多爾袞身邊最信任的人便只剩下了阿濟格,而破龍軍事關重大,多爾袞是必須要掌控在自己手中的,然而,他自己每天政務纏身,不可能分出精力來訓練破龍軍,所以只能交給阿濟格。

阿濟格性格衝動,張口閉口便是要跟大明應龍軍硬碰硬。

不說破龍軍人數少,單就是老幼組成,體力和耐力上先天不足,這一點便不足以跟全部青壯組成的大明應龍軍硬碰硬。

破龍軍唯有出其不意,在重要的關頭突然出擊,才能達到一舉擊破大明應龍軍的目的。

待大清將野戰大炮仿製出來,大規模裝備,多爾袞有理由相信,滿蒙鐵騎和破龍軍聯合在一起,有十成把握能覆滅大明應龍軍,而其他普通大明軍隊,多爾袞並不放在眼裡。對於大清和大明即將到來的第二次決戰,多爾袞已經有了八成以上的把握取勝!

屆時,就算不能乘勝追擊趁機滅了大明一統天下,也必然能跟大明隔江而治。

第214章 徐州援兵(二)第823章 奧斯曼鐵騎軍團覆滅第466章 東光縣城下(一)第586章 決戰九雲嶺(一)第934章 決戰巴拿馬(九)第521章 轉變對待屬國的方式第524章 錢謙益告老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302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三)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414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196章 形勢!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795章 呂宋島之戰(五)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437章 緊鑼密鼓第799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四)第526章 恢復北方經濟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920章 直撲墨西哥城第120章 凋零的湖北第1026章 大清與大明第202章 大戰濟寧第551章 關門打狗第790章 進攻呂宋島第950章 大明的應對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76章 一網打盡第577章 平壤城下第1078章 沙俄帝國滅亡二第714章 中興九年第390章 黎州城陷落第722章 找出賊人第130章 驚險襲營(上)第544章 好消息連連第81章 考覈第52章 濟南大戰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983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六)第438章 應龍軍換裝第985章 清軍大勝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530章 全民教育(二)第535章 大明中央銀行(一)第926章 決戰巴拿馬(一)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58章 相聚第185章 沿途伏擊(一)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322章 海軍(二)第265章 鄭森和錢初瑤(二)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680章 庫爾要塞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638章 琉球王國政變第905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二)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772章 圍殲暹羅大軍(五)第74章 雷霆(下)第246章 清軍退兵(二)第1074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四)第92章 吐血三升(中)第732章 極盡羞辱(一)第205章 濟寧城破(三)第72章 契機(下)第268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一)第5章 託付天下第113章 龍旗飄揚第111章 御駕親征第483章 決戰燕碭山第902章 夏威夷跳板(二)第980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三)第876章 戰事完結第384章 羅汝才之敗(四)第997章 法國人的不甘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588章 決戰九雲嶺(三)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221章 成功突圍第682章 攻破第一道防線第899章 中興二十三年(二)第417章 張獻忠之死(五)第399章 張獻忠的瘋狂第441章 東關鎮之戰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409章 慘烈(三)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526章 恢復北方經濟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344章 收復臺灣(五)第455章 兵入山東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964章 歐洲大陸的顫抖(二)第819章 決戰巴拉平原(三)
第214章 徐州援兵(二)第823章 奧斯曼鐵騎軍團覆滅第466章 東光縣城下(一)第586章 決戰九雲嶺(一)第934章 決戰巴拿馬(九)第521章 轉變對待屬國的方式第524章 錢謙益告老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302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三)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414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196章 形勢!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795章 呂宋島之戰(五)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437章 緊鑼密鼓第799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四)第526章 恢復北方經濟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920章 直撲墨西哥城第120章 凋零的湖北第1026章 大清與大明第202章 大戰濟寧第551章 關門打狗第790章 進攻呂宋島第950章 大明的應對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76章 一網打盡第577章 平壤城下第1078章 沙俄帝國滅亡二第714章 中興九年第390章 黎州城陷落第722章 找出賊人第130章 驚險襲營(上)第544章 好消息連連第81章 考覈第52章 濟南大戰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983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六)第438章 應龍軍換裝第985章 清軍大勝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530章 全民教育(二)第535章 大明中央銀行(一)第926章 決戰巴拿馬(一)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58章 相聚第185章 沿途伏擊(一)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322章 海軍(二)第265章 鄭森和錢初瑤(二)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680章 庫爾要塞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638章 琉球王國政變第905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二)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772章 圍殲暹羅大軍(五)第74章 雷霆(下)第246章 清軍退兵(二)第1074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四)第92章 吐血三升(中)第732章 極盡羞辱(一)第205章 濟寧城破(三)第72章 契機(下)第268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一)第5章 託付天下第113章 龍旗飄揚第111章 御駕親征第483章 決戰燕碭山第902章 夏威夷跳板(二)第980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三)第876章 戰事完結第384章 羅汝才之敗(四)第997章 法國人的不甘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588章 決戰九雲嶺(三)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221章 成功突圍第682章 攻破第一道防線第899章 中興二十三年(二)第417章 張獻忠之死(五)第399章 張獻忠的瘋狂第441章 東關鎮之戰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409章 慘烈(三)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526章 恢復北方經濟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344章 收復臺灣(五)第455章 兵入山東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964章 歐洲大陸的顫抖(二)第819章 決戰巴拉平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