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摧枯拉朽

第一道防線穆爾卡拉防線潰敗的消息傳到多爾袞耳中,多爾袞頓時氣得滿臉鐵青。

“四十萬大軍潰敗,近二十萬士兵死傷,才換來了明軍不到三千人的死傷,這樣下去,我大清豈能不亡!”多爾袞憤怒道。

憤怒的同時,多爾袞更驚駭於明軍的強大,毫無疑問,當前的明軍,比之十幾二十年前的明軍更加強大得多了,完全超出了他的估計。

他敢肯定,如果不是他部署了後路,讓大軍一旦潰敗,就能夠迅速撤退,穆爾卡拉防線的四十萬大軍會全部被明軍殲滅!

損失太大了,而殺傷的明軍太少了,根本不成比例。

多爾袞原本打算通過一道道堅城險地的防禦,逐步消耗明軍的有生力量,等明軍攻到筋疲力竭的時候,再與明軍進行最終的決戰,以此來打敗明軍。

理論上來說,進攻的一方總是吃虧的,要用更大的傷亡來擊破防禦。

所謂戰略縱深,其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如多爾袞這般,一路以防禦來消耗敵人,直至敵人經不住消耗而最終擊敗敵人。

滿清一千四百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從東到西,延綿上萬裡,戰略縱深無疑是足夠深的,按照多爾袞的設想,他部署了多道大型防禦,明軍一路進攻下來,能夠支撐到最後的最終決戰還未可知,大清取得勝利的可能性比大明滅亡大清的可能性大得多。

多爾袞已經儘可能的高估明軍的戰鬥力了,然而,明軍展現出來的戰鬥力依然遠遠的超出了他的估計,穆爾卡拉城四十萬大軍駐守的堅固防線,在明軍的進攻下,僅僅一天就被擊破了,他已經不確定後續的幾道防線是不是還能起到大量消耗明軍的作用了。

而如果不能大量消耗明軍,反而自身傷亡巨大,那麼他部署了那麼多道大型防禦又還有什麼作用?

想到此,多爾袞幾乎被心裡的壓力壓得面色發黑。

攻破穆爾卡拉防線之後,明軍繼續分多路出擊,深入波斯境內,不斷攻下路上的一座座城鎮。

清軍雖然重兵重點守衛幾道大型防線,但每一座城鎮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清軍士兵駐守,其實多爾袞不要多,只要每座小城鎮能夠殺傷數十上百名明軍士兵,他便滿足了。

可惜的是,多爾袞這樣的願望也不可能實現。

“轟轟轟---”明軍火力強大,輕機槍,重機槍,數千門迫擊炮加數千門野戰大炮,這是何等的強大的火力,那些有清軍步槍士兵駐守的城鎮或許還能夠殺傷幾名明軍士兵,那些純冷兵器士兵駐守的城鎮,幾乎是明軍到來之前,便恐懼的棄城而逃了。

“殺---”明軍士兵換上戰馬,策馬奔行,追殺棄城而逃的清軍潰兵。

“啪!啪!啪-----”明軍騎兵追上清軍潰兵後,立刻開槍,不斷打死射程內的清軍潰兵,如同趕鴨子一般,追殺驅趕着清軍越發深入波斯腹地,短短六七日,又殺傷了十餘萬清軍冷兵器軍隊,和數千清軍步槍軍,燧發槍軍等等,反觀明軍,傷亡不到甚至一千人,傷亡比例同樣懸殊無比。

明軍摧枯拉朽,以極度迅速的速度,逼近伊斯法罕前的最後一道大防線,亞茲德防線。

亞茲德臨近伊斯法罕,多爾袞雖然只在這裡駐守了三十萬清軍,不過後面卻有伊斯法罕的更多清軍支持,理論上防禦能力絲毫不遜色於穆爾卡拉城。

不過,面對明軍無比強大的火力,亞茲德也並不比穆爾卡拉表現得好多少,同樣是不到一天的時間,亞茲德防線便崩潰了,加上隨後被明軍騎兵追殺的損失,初步估計,折損的清軍也絕對不下於十萬。

明軍勢如破竹,以一種無比強勢的勢頭,追着亞茲德的潰兵,直接殺往伊斯法罕城下。

“廢物!全都是無用的廢物!”多爾袞憤怒的咆哮道。

兩道大防線,數十萬大軍,都不曾殺傷明軍超過一萬,明軍難道真的強大到這種程度嗎?

多爾袞臉色很難看,更令他滿心陰霾的是明軍的肆無忌憚。明軍攻下亞茲德之後,仍舊兵分多路,追殺亞茲德潰兵的同時,也在大肆攻佔周圍的一個個城鎮,有時候,一路明軍僅僅才一兩千人就敢進攻距離伊斯法罕很近的一座城池,絲毫不懼怕伊斯法罕城內的大清鐵騎出城將他們包圍殲滅,好似一點都不將大清在伊斯法罕的六十多萬大軍放在眼裡一般,多爾袞怎麼能不氣得想要發狂。

“絕不能讓明軍繼續這樣肆無忌憚了,否則還未到最後的決戰,大清便先一步崩潰了,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殲滅一支明軍,打掉明軍的囂張氣焰!”多爾袞咬着牙,暗下決心。

他剛剛得到消息,有一支七千人的明軍騎兵正在進攻伊斯法罕東側三十里外的一座縣城,趁着明軍主力分散,他打算派遣一支清軍精銳,迅速殲滅這支肆無忌憚靠近伊斯法罕攻擊的明軍,以一場勝利來提升伊斯法罕防線內數十萬大清軍隊的士氣。

隨即,多爾袞下令鰲拜統帥一支四萬人的滿八旗鐵騎出伊斯法罕防線,撲向三十里外的那支七千人的明軍,以將近六倍數量的絕對優勢兵力,在明軍主力反應過來之前,強勢殲滅這支膽敢冒進的七千明軍。

“轟隆隆-----”鰲拜一馬當先,在他身後的是四萬滿八旗鐵騎。

與以往滿八旗的彎刀弓箭不同,這支滿八旗騎兵人手一支仿製步槍,馬側還插有彎刀,甚至腰間都掛着兩枚仿製手榴彈,裝備換了一半,卻還穿着冷兵器精銳所必須的精良鎧甲,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明軍猖狂!這一次就給他們一個血的教訓!”鰲拜一身鎧甲,一手拉着繮繩,一手握着仿製步槍,腰間同樣掛着兩枚手榴彈,這位當年的大清第一勇士,現如今扔掉了弓箭,拿起步槍來,竟然也還有那麼一絲勇猛的氣勢,不愧是當年的大清第一勇士,多爾袞的左膀右臂之一!

第482章 決戰燕碭山第309章 潞王之敗(四)第1008章 日內瓦條約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116章 決戰(中)第727章 對滿清的懲罰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568章 鐵嶺衛和咸興府第909章 完全碾壓(二)第219章 援兵到(一)第807章 超前第292章 舉旗造反第196章 形勢!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920章 直撲墨西哥城第209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二)第852章 相持(二)第419章 張獻忠最終的下場第1009章 奧斯曼帝國的絕境第125章 將計就計第671章 殲滅沙俄大軍(三)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418章 收復成都第215章 救援(一)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128章 泰安血戰(上)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918章 攻佔加拿大第272章 鄭芝龍(二)第418章 收復成都第672章 全殲沙俄大軍(四)第356章 警察署和法院的建立第325章 鄭森回泉州(二)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881章 多爾袞的雄心壯志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365章 龍鳳彎之戰(一)第709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一)第539章 血腥的震懾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626章 倭寇的轉變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95章 戰雲密佈(下)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431章 追擊(二)第522章 朝鮮世子的憤怒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449章 北伐前夕(三)第53章 督師史可法(上)第891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二)第558章 波斯帝國的妥協第348章 臺灣光復第32章 二十萬大軍雲集第767章 圍點打援第34章 淮安大戰第765章 合圍東枝第1047章 鰲拜的挫敗三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第87章 秘密佈局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641章 中興八年第300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一)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808章 英西荷三國來使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73章 雷霆(上)第745章 反抗軍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1076章 維也納條約第612章 安南王之死第299章 福王敗亡的先兆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279章 霹靂(上)第205章 濟寧城破(三)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312章 潞王死第225章 城外輪戰(二)第191章 鄭森第551章 關門打狗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三)第1061章 歐洲各國的恐懼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148章 戰後第609章 安南軍潰敗第635章 攻入長野第630章 德川家光之死(一)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586章 決戰九雲嶺(一)第33章 馬士英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585章 進攻漢城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536章 大明中央銀行(二)第127章 應龍軍北上第963章 顫抖的歐洲大陸
第482章 決戰燕碭山第309章 潞王之敗(四)第1008章 日內瓦條約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116章 決戰(中)第727章 對滿清的懲罰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568章 鐵嶺衛和咸興府第909章 完全碾壓(二)第219章 援兵到(一)第807章 超前第292章 舉旗造反第196章 形勢!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920章 直撲墨西哥城第209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二)第852章 相持(二)第419章 張獻忠最終的下場第1009章 奧斯曼帝國的絕境第125章 將計就計第671章 殲滅沙俄大軍(三)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418章 收復成都第215章 救援(一)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128章 泰安血戰(上)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918章 攻佔加拿大第272章 鄭芝龍(二)第418章 收復成都第672章 全殲沙俄大軍(四)第356章 警察署和法院的建立第325章 鄭森回泉州(二)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881章 多爾袞的雄心壯志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365章 龍鳳彎之戰(一)第709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一)第539章 血腥的震懾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626章 倭寇的轉變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95章 戰雲密佈(下)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431章 追擊(二)第522章 朝鮮世子的憤怒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449章 北伐前夕(三)第53章 督師史可法(上)第891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二)第558章 波斯帝國的妥協第348章 臺灣光復第32章 二十萬大軍雲集第767章 圍點打援第34章 淮安大戰第765章 合圍東枝第1047章 鰲拜的挫敗三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第87章 秘密佈局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641章 中興八年第300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一)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808章 英西荷三國來使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73章 雷霆(上)第745章 反抗軍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1076章 維也納條約第612章 安南王之死第299章 福王敗亡的先兆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279章 霹靂(上)第205章 濟寧城破(三)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312章 潞王死第225章 城外輪戰(二)第191章 鄭森第551章 關門打狗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三)第1061章 歐洲各國的恐懼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148章 戰後第609章 安南軍潰敗第635章 攻入長野第630章 德川家光之死(一)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586章 決戰九雲嶺(一)第33章 馬士英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585章 進攻漢城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536章 大明中央銀行(二)第127章 應龍軍北上第963章 顫抖的歐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