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首輔李巖

錢謙益突然告老還鄉的消息不到一個時辰便傳遍整個南京城,文武百官無不震驚,均弄不明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照他們想來,就算皇上不採納錢謙益的意見,仍舊斷絕了和朝鮮的藩屬關係,驅逐了朝鮮世子,但也不到錢謙益這個首輔告老不幹的地步。

文武百官都不是笨蛋,一下子就意識到這其中可能有另外一些他們不知道的原因。

當錢謙益帶着柳如是準備離開南京回鄉的時候,大半文武百官都來相送。

“首輔大人,您這是爲何啊!”有官員首先說出心裡的疑問。

其實大部分前來相送的官員都是希望能從錢謙益口中得知一些他們還不知道的消息,好有所防範,畢竟連錢謙益這個首輔都莫名其妙的辭去了首輔之位,而且還是在見過皇上之後,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跟皇上有關。

“諸位,大家不要亂猜了,是我錢謙益精力不濟,自感沒有能力再在首輔一職上做下去,自願告老,並沒有什麼原因。”錢謙益嘆了口氣,掃視衆人道。

他是清楚真實的原因,可是皇上不說,他也不好現在說出來,免得觸怒皇上,引發不必要的風波,與其如此,他倒不如靜靜的告老還鄉,且看皇上究竟會將大明帶到什麼樣的路途上去。

錢謙益雖然不想承認,當今皇上朱慈踉每一次一意孤行,看似會給大明招來大禍,動搖大明的根基,可是每一次都能讓大明比原先更加強盛。朱慈踉想學漢武帝準備在今後對四方用兵,威霸四方,是有將大明帶入窮兵黷武之路,可是無論如錢謙益也相信,大明不會滅,終究會證明皇上這一次是對是錯,心理上錢謙益會勸說朱慈踉放棄那樣危險的念想,可是當他無法勸說朱慈踉放棄的時候,他也寧願相信朱慈踉,畢竟朱慈踉已經給了大明很多次奇蹟了,值得他賭上一賭。..

錢謙益不想給皇上添麻煩,便不想多說。

“諸位,時辰不早了,望諸位日後更加盡心竭力輔佐皇上,老父告辭了!”錢謙益對着周圍的衆人說完後,便讓車伕驅車離去。

眼睜睜的看着錢謙益馬車離去,衆位前來相送的官員無不露出失望的神色,錢謙益不肯說,他們又怎麼能夠打聽得到什麼有用的消息。

錢謙益離開南京城後,朱慈踉突然單獨將李巖一人宣進宮內。

“微臣李巖,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待李巖起身後,朱慈踉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的跟李巖說了此次招他來的原因。

“李巖,錢謙益辭去了首輔一職,朕準備任命你爲下一任首輔!”

什麼!李巖瞬間瞪大了眼睛,簡直以爲自己聽錯了。

“皇上,這是爲何?”李巖問道。

要說他李巖本是李自成麾下的人,歸降大明時便被任命爲了兵部侍郎,後來又成爲兵部尚書,短短几年時間,皇上又要任命他爲新一任首輔,這樣的恩寵,李巖有些不太敢接受。

李巖不確定錢謙益爲什麼辭去首輔之位告老,但朝堂上比他資歷老的人不少,比如劉宗周和黃道周二人均是新任首輔的最佳人選,在怎麼也比他李巖合適。

“你知道錢謙益爲什麼突然辭去首輔之位嗎?”朱慈踉淡然的說道:“那是因爲被朕給逼的。”

李巖一臉震驚,錢謙益辭官竟然是皇上逼的,他想不明白皇上爲什麼如此。

朱慈踉解釋道:“數日前,朕曾跟錢謙益透露過大明今後的發展之路,乃強兵國霸之路,當前大明百姓有一億兩千餘萬,今後還將更多,屆時大明疆域很快就不夠用了,所以朕準備在北方穩定之後,對四方動用兵事,給後世子孫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而錢謙益無法認同朕的這一觀點。”

朱慈踉沒有繼續說下去,不過以李巖的聰明,已經知道了所有的原委,錢謙益乃當代大儒,無法認同皇上準備強兵國霸的思想,又勸說不了皇上放棄,所以他無法繼續擔任首輔輔佐皇上。

“我華夏民族曾源於河南黃河邊緣一片小小的土地,人口不過數十萬,經三皇五帝不斷征戰後拓展至濱海,又經秦皇漢武拓展,尊定了後世王朝疆域的根基,至今已經一千七百年了,華夏的領土基本沒有變化,如今我大明有應龍強兵,有兩大海軍艦隊,有絕對充足的錢糧支撐,而周圍盡是小國,弱國,朕想趁此機會,再立秦皇漢武的偉業,愛卿可否與朕一同!”朱慈踉靜靜的盯着李巖,給他思考的時間。

李岩心思百轉,別看他是書生起家,但其實心裡遠比錢謙益黃道周那等儒學大儒更加開放,並不頑固迂腐,反而心頭充滿熱血,朱慈踉正是知道這一點,才準備讓李巖繼任首輔。

面對朱慈踉期待的目光,李巖沉默着,而後心裡漸漸有了決定,人人都說昔年秦皇漢武窮兵黷武,實則沒有當年秦皇漢武的開拓,當今漢人或許根本沒有大明當前的疆域,土地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正如皇上所說,華夏的疆域幾乎一千多年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了,大明爲何不能出一個漢之武帝?

“皇上聖明,李巖願爲皇上肝腦塗地,願爲大明再拓漢武之偉業死而後已!”李巖跪拜在地上,無比堅定的說道。

如此,李巖算是跟朱慈踉統一了戰線。

“好!哈哈哈哈!愛卿果然沒有讓朕失望!”朱慈踉爽朗大笑,他果然沒有看錯李巖,朝堂文武百官,也唯有李巖有這樣的膽量,有這樣的熱血接下這樣的任務。

“明日一早,朕便會下旨封你爲首輔,統領百官,望愛卿恪盡職守,與朕一同再創偉業!”朱慈踉意氣風發的說道。

有了李巖的定力支持,朱慈踉相信,今後他一旦開始準備動兵,所遇到的阻力會小上許多。

次日,文武百官還未從錢謙益的離去回過神來,朱慈踉便當朝宣佈任命李巖爲新一任首輔。

這再次如同一枚炸彈,炸得文武百官驚駭莫名,一個個不由得死死的盯着李巖。

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錢謙益走後,皇上會讓李巖繼任首輔之位,雖說李巖這幾年所表露出來的才幹大家都有目共睹,可是李巖本是闖賊李自成的麾下,投靠大明也才短短數年的時間,竟然就成了大明首輔,這壓過了劉宗周,黃道周等德高望重之人,如何能夠服衆!

“皇上三思啊!”幾乎大半的文武百官都出來反對。

“朕意已決,退朝!”朱慈踉面色淡然,不理會文武百官的反對,自顧的離開了朝堂。

留下李巖一人面對文武百官,這也算朱慈踉最後給李巖的一個考驗,若是李巖能夠鎮得住場面,最終自己讓文武百官閉嘴,那麼朱慈踉無疑將會更加信任於他,也更加確定他今後能夠擔得起統領百官的職能。

第128章 泰安血戰(上)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198章 多鐸的恐慌(二)第174章 全力備戰第156章 董小宛第745章 反抗軍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94章 戰雲密佈(上)第941章 橫掃南美洲(三)第117章 決戰(下)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804章 佔領澳洲(四)第307章 潞王之敗(二)第854章 聯合艦隊劍指大明第244章 多爾袞最後的瘋狂(三)第797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二)第36章 劉良佐之死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312章 潞王死第179章 絞殺滿清死士(上)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2章 風雨大明第410章 天降援軍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826章 哥薩克的悲哀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75章 誅滅徐家第26章 意外巨財第36章 劉良佐之死第123章 閻應元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612章 安南王之死第776章 殺往仰光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218章 激戰薛城(二)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761章 緬甸王的悲哀第562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二)第407章 慘烈(二)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481章 決戰燕碭山第235章 鏖戰徐州城(一)第592章 朝鮮國王投降(一)第4章 兵臨城下第857章 歐洲聯合艦隊到來第450章 北伐前夕(四)第217章 激戰薛城(一)第645章 陽謀與探討佛法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爾袞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379章 炮擊成都第567章 大清國再立第518章 中興五年第556章 改造蒙古(四)第1050章 伊斯法罕之戰(二)第435章 陳秀秀和御妹第997章 法國人的不甘第992章 英法的野心第43章 登基繼位第111章 御駕親征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768章 圍殲暹羅大軍(一)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322章 海軍(二)第531章 西遷中的滿人第176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一)第123章 閻應元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624章 登陸本州島第625章 廣島之戰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39章 回到南京第51章 火器製造局建立第89章 一石二鳥第441章 東關鎮之戰第410章 天降援軍第933章 決戰巴拿馬(八)第83章 貪污根源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241章 多鐸死!第1024章 清奧間的聯姻第493章 求和?第18章 美人計?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406章 慘烈(一)第532章 滿人與準格爾之戰第116章 決戰(中)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490章 清軍大敗第996章 文明論
第128章 泰安血戰(上)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198章 多鐸的恐慌(二)第174章 全力備戰第156章 董小宛第745章 反抗軍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94章 戰雲密佈(上)第941章 橫掃南美洲(三)第117章 決戰(下)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804章 佔領澳洲(四)第307章 潞王之敗(二)第854章 聯合艦隊劍指大明第244章 多爾袞最後的瘋狂(三)第797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二)第36章 劉良佐之死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312章 潞王死第179章 絞殺滿清死士(上)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2章 風雨大明第410章 天降援軍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826章 哥薩克的悲哀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75章 誅滅徐家第26章 意外巨財第36章 劉良佐之死第123章 閻應元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612章 安南王之死第776章 殺往仰光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218章 激戰薛城(二)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761章 緬甸王的悲哀第562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二)第407章 慘烈(二)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481章 決戰燕碭山第235章 鏖戰徐州城(一)第592章 朝鮮國王投降(一)第4章 兵臨城下第857章 歐洲聯合艦隊到來第450章 北伐前夕(四)第217章 激戰薛城(一)第645章 陽謀與探討佛法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爾袞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379章 炮擊成都第567章 大清國再立第518章 中興五年第556章 改造蒙古(四)第1050章 伊斯法罕之戰(二)第435章 陳秀秀和御妹第997章 法國人的不甘第992章 英法的野心第43章 登基繼位第111章 御駕親征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768章 圍殲暹羅大軍(一)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322章 海軍(二)第531章 西遷中的滿人第176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一)第123章 閻應元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624章 登陸本州島第625章 廣島之戰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39章 回到南京第51章 火器製造局建立第89章 一石二鳥第441章 東關鎮之戰第410章 天降援軍第933章 決戰巴拿馬(八)第83章 貪污根源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241章 多鐸死!第1024章 清奧間的聯姻第493章 求和?第18章 美人計?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406章 慘烈(一)第532章 滿人與準格爾之戰第116章 決戰(中)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490章 清軍大敗第996章 文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