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登基繼位

夜晚,戶部尚書姜曰廣的書房裡。

一名身穿儒衫的中年男子將一個雕刻精美的小箱子遞給姜曰廣。姜曰廣打開箱子看了一眼後,面露驚色,隨即快速合上。

“尚書大人,您今後可一定要爲我們左大帥多多爭取軍餉啊,可別再像前幾個月那樣只有不到一半啊,我們左大帥會非常失望的,大軍也會因爲軍餉不足而無力抵禦賊兵南進,一旦被河南的賊兵突破湖北長江天塹,別說我們大帥不保,朝廷也會有大難的。”中年儒衫男子半懇求的道,語氣偏低,有着討好的意思。

姜曰廣點了點頭道:“請放心吧,看在此物的份上,老夫自然會爲你們左大帥儘量爭取的,只不過你也知道,上次太子殿下下令聚集各路大軍剿滅劉良佐,你們大帥可是稱病沒來,太子殿下對此似乎非常不滿,老夫就算開口,也不敢保證太子殿下這次到底能答應撥付多少軍費給你們左大帥。”

若不是看在左良玉如此有誠心的份上,姜曰廣根本不想冒着觸怒朱慈烺的份上爲左良玉手下大軍接下來幾個月的軍餉開口,到時候左良玉別說跟朝廷要軍餉了,不被治罪就不錯了。

聽到姜曰廣這樣說,中年儒衫男子露出焦急:“小的代我們左大帥拜託大人了,大人千萬要盡力,後幾個月的軍費可千萬不能比前幾個月還少了,否則小人真擔心大軍會譁變的。”

中年儒衫男子頓了頓,繼續道:“若是尚書大人能爲我們左大帥爭取到足額的軍餉,我們左大帥定然還有重禮答謝。”說到這,中年儒衫男子悄悄的指了指剛纔送給姜曰廣的盒子:“不瞞大人,我們左大帥說了,此物只是只是小禮,我們大帥還準備了一份更大的大禮,只要軍餉一到,我們大帥便會立刻命小人送來給大人。”

姜曰廣神色驚訝,點了點頭笑容滿面的道:“好,好,你們左大帥真是有心了,竟如此有誠意,放心吧,本大人就算豁出惹怒太子殿下,也一定會盡力幫助你們左大帥的,本大人不敢說能爲你們左大帥要到足額的軍餉,起碼十之七八定時沒有問題的。”

姜曰廣確實驚訝,剛纔那一份禮已經價值數萬兩銀子了,在有一份更大的禮,兩禮相加,豈不是得有十幾萬兩銀子。左良玉如此誠意,姜曰廣豈會不盡力相幫。

“勞煩大人了,小人先行告退。”中年儒衫男子對着姜曰廣行了一個禮之後,便退出了姜曰廣的書房。

出了姜曰廣的書房,中年儒衫男子雙眼微微一眯,神情裡有着不屑,若不是看在大軍餉銀的份上,他們左大帥根本不會將這個還沒建立的殘明政權放在眼裡。

如今天下大亂,崇禎已死,李自成稱帝,張獻忠也稱帝,關外還有一個大清皇帝,天下如此多皇帝,大明朝的無能不得民心可見一斑,如此無能的朝廷,憑什麼他們左大帥手握數十萬雄兵,還要屈居一個還未建立的無能殘明底下,早就應該自己稱帝了。

想到此,中年儒衫男子冷冷一笑,他此次前來南京之前,他們左大帥便早就決定好了,只要朝廷今年撥付的軍費一到武昌,左大帥便帶領數十萬大軍豎旗起義,推翻殘明,自己做皇帝。

左良玉雖然明着是隻有二十萬大軍,但暗地裡其實早就將大軍擴充至超過了三十萬了,比四川的張獻忠還多,又本就是流寇出身,張獻忠都稱帝了,左良玉的野心一點都不比張獻忠小,自然也想自己稱帝。

時間很快便到了朱慈烺登基稱帝的日子了,大明即將在立,南京城百姓喜氣洋洋,心中激動,都期待着新帝是否能夠讓大明重煥新生,如同漢之光武皇帝一般中興大明。

比上早朝還造,天還沒亮朱慈烺就被叫起來準備了,登基的禮儀極多,這一天他有得忙了。

朱慈烺龍袍加身,明黃色的龍袍上繡着象徵了至高皇權的五爪金龍,威武而霸氣,雖然朱慈烺只有十五歲的年齡,但在五爪金龍的承託下,依然讓人不敢直視,心生畏懼。

隨即開始的是祭天儀式,祭天儀式一共進行了兩個多時辰,接下來是頒佈崇禎皇帝遺詔,受傳國玉璽,最後大赦天下,接受百官朝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新帝登基,舉國同慶,普天同樂,特大赦天下,以示上天有好生之德----”大赦天下的聖旨之後,百官再次上前朝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跪拜,所有守衛在四周的侍衛全部跪拜,萬歲之聲響徹雲霄。

朱慈烺心潮澎湃,豪氣頓生,從今日起他便是這大明王朝名正言順的主宰了,李自成,張獻忠,清兵,讓我們來看看大明有我朱慈烺在,我們誰能笑到最後。

周皇后陪同朱慈烺站在一起,朱慈烺接受百官朝拜之後,周皇后也正式升級成爲太后,同樣接受百官朝拜。

看着自己的兒子,周皇后便想到了崇禎皇帝,一時之間心裡有些五穀雜味,忍不住拉着朱慈烺的手囑咐道:“皇兒,從今日起你就是大明的皇帝了,定要要新政愛民,多多聽從大臣們的良言,切莫向你父皇一般,丟了京城又----”

周皇后眼睛含淚,到底她跟崇禎是十幾年夫妻了,感情是在的,一想到崇禎皇帝的下場便忍不住流淚,心裡難受。

“母后放心,兒臣既然敢用‘中興’二字,有朝一日就必然能平定天下,中興大明!”朱慈烺無比自信,江南富庶,人口衆多,以此爲資本,他就不信鬥不過李自成和多爾袞。

新帝登基,南京城上下,所有百姓猶如重新找到了主心骨,越大多數百姓臉上都揚着喜氣,期待新帝將來會是一個聖明的皇帝,能中興大明,給他們帶來安定幸福的生活。

滄州城,劉宗敏率領八萬大軍剛剛攻下滄州,便聽說朱慈烺在今日正式登基成爲大明皇帝了,而且用的帝號還是‘中興’二字。

“嘿嘿!”劉宗敏冷冷一笑:“朱慈烺小兒還挺有志氣,連中興二字都敢用,也不怕大明朝承受不起這兩個字會折壽,哼,待老子大軍殺到江南,立刻送你去見崇禎老皇帝,讓你們父子二人在閻王那裡好好團聚團聚。”

“傳令!加速行軍,天黑前必須進入山東,兩日後老子要帶領所有將士在濟南府擺宴慶賀!”劉宗敏對着傳令兵大聲道。

看着身後不遠處的三門巨大的紅衣大炮,劉宗敏無比自信,有如此利器在,濟寧府定然如同紙糊一般,大軍一到,不日便破。

這三門紅衣大炮乃是李自成在北京城繳獲的,一共只有不到十門,爲了攻打山東,李自成調了三門給劉宗敏,另外幾門待吳三桂投降後,再跟隨他的大軍一起南下掃平江南,滅了朱慈烺的殘明。

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383章 羅汝才之敗(三)第601章 戰後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401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二)第85章 山雨欲來第159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上)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262章 英烈閣和漢奸坑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363章 吳三桂的盤算第1059章 巴格達大潰敗第599章 德川家崗之死第939章 橫掃南美洲(一)第640章 第六百三十七 東亞統一(二)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70章 暴風雨前夕(下)第69章 暴風雨前夕(中)第772章 圍殲暹羅大軍(五)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971章 清奧十年之戰(三)第935章 決戰巴拿馬(十)第717章 多爾袞的野心和謀劃第669章 殲滅沙俄大軍(一)第72章 契機(下)第228章 炮轟清軍大營(一)第257章 鋤奸(二)第149章 川貴總督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530章 全民教育(二)第925章 五國聯盟軍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475章 瀋陽城破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622章 進攻四國島第697章 滿人與奧斯曼的首次接觸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32章 二十萬大軍雲集第54章 督師史可法(下)第607章 出城決戰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704章 羣臣心裡的刺第689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一)第334章 荷蘭之敗第937章 悽慘潰敗(二)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586章 決戰九雲嶺(一)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595章 追擊倭寇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846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三)第1008章 日內瓦條約第929章 決戰巴拿馬(四)第563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三)第463章 洪承疇(三)第623章 倭寇令人震驚的表現第171章 紅娘子入河南第483章 決戰燕碭山第245章 清軍退兵(一)第860章 壯烈(一)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第905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二)第196章 形勢!第946章 鐵甲艦初顯威(三)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560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二)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一)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134章 應龍軍到來第826章 哥薩克的悲哀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638章 琉球王國政變第525章 首輔李巖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151章 回到京城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855章 從容備戰第403章 瘋狂血殺第903章 登陸美洲大陸第402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三)第43章 登基繼位第810章 大海戰陰雲(二)第387章 炮彈被毀第272章 鄭芝龍(二)第521章 轉變對待屬國的方式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覆滅第1031章 與歐洲合縱?第428章 陳秀秀的暴力第115章 決戰(上)
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383章 羅汝才之敗(三)第601章 戰後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401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二)第85章 山雨欲來第159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上)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262章 英烈閣和漢奸坑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363章 吳三桂的盤算第1059章 巴格達大潰敗第599章 德川家崗之死第939章 橫掃南美洲(一)第640章 第六百三十七 東亞統一(二)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70章 暴風雨前夕(下)第69章 暴風雨前夕(中)第772章 圍殲暹羅大軍(五)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971章 清奧十年之戰(三)第935章 決戰巴拿馬(十)第717章 多爾袞的野心和謀劃第669章 殲滅沙俄大軍(一)第72章 契機(下)第228章 炮轟清軍大營(一)第257章 鋤奸(二)第149章 川貴總督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530章 全民教育(二)第925章 五國聯盟軍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475章 瀋陽城破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622章 進攻四國島第697章 滿人與奧斯曼的首次接觸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32章 二十萬大軍雲集第54章 督師史可法(下)第607章 出城決戰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704章 羣臣心裡的刺第689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一)第334章 荷蘭之敗第937章 悽慘潰敗(二)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586章 決戰九雲嶺(一)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595章 追擊倭寇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846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三)第1008章 日內瓦條約第929章 決戰巴拿馬(四)第563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三)第463章 洪承疇(三)第623章 倭寇令人震驚的表現第171章 紅娘子入河南第483章 決戰燕碭山第245章 清軍退兵(一)第860章 壯烈(一)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第905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二)第196章 形勢!第946章 鐵甲艦初顯威(三)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560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二)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一)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134章 應龍軍到來第826章 哥薩克的悲哀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638章 琉球王國政變第525章 首輔李巖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151章 回到京城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855章 從容備戰第403章 瘋狂血殺第903章 登陸美洲大陸第402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三)第43章 登基繼位第810章 大海戰陰雲(二)第387章 炮彈被毀第272章 鄭芝龍(二)第521章 轉變對待屬國的方式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覆滅第1031章 與歐洲合縱?第428章 陳秀秀的暴力第115章 決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