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改造蒙古(三)

爲了鼓勵更多的漢人百姓報名移民,朱慈踉還下令廣報司通過大明日報大力宣傳朝廷政策和移民蒙古的好處。

大明日報儘量往好的地方宣傳,幾乎將蒙古草原宣揚成了人人嚮往的樂土。

當然,朱慈踉並非是要欺騙百姓,事實上,都會是有的東西大明日報纔會宣傳出來。

比如朝廷承諾購買牛羊馬匹的事情,當然是真實的,只不過在宣傳的時候,成了每年養四十隻羊,十頭牛,十匹馬,按照朝廷的收購價便是一萬八千銀元一年,相當於耕種一百畝地的價值,而且投資小,回報大等等,總之八年之後若是回來,每人都可帶回十四萬四千銀元以上。

又比如介紹蒙古女子給未成婚男子成婚一事,重點介紹蒙古女子狂野,身段好,該凹的凹,該凸的凸,屁股大能生孩子,具備中原女子許多都不具備的特點等等。

最後,還隆重介紹了一望無際的草原風光,各處水草豐美,如何如何適合牧養牛羊馬匹,天天騎着馬,趕着一羣牛羊在草原上轉悠一圈又回來了,比風吹日曬,汗流浹背的耕種土地舒服多了。

大明日報上的解說實在是太誘人了,全國百姓一時之間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朝廷準備移民一批百姓去蒙古草原安居,不僅免費發放房子,贈送牛馬羊幼崽,將來還會高價收購成牛牛馬羊崽,並且最令人遐思的,還給未成親的單身男子介紹漂亮的蒙古女子成親生孩子,嗞嗞!這麼大的利好,搞得我都經受不住了,要不是已經有了老婆孩子,我一定去報名!”一名三十歲上下的男子說道。

“而且,八年後還能選擇回來,到時候帶着十幾萬銀元回來,這麼多錢,還不得羨慕死其他人啊!”另一名二十幾歲的男子說道。

“說是朝廷給介紹蒙古女子成親,可是朝廷纔剛剛滅了大量蒙古部落,那些蒙古女人會願意嗎?”一名單身的十九歲男子提出疑問道。

此話一出,他周圍的許多人立刻一臉白癡的看向此人。

“你傻啊,不都說了朝廷大軍剛剛滅了大量蒙古部落嗎,整個蒙古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下,不願意也得願意啊,況且大明日報上不是說了嗎,蒙古人許多都還遵循這女人兄終弟及之類的傳統,不僅沒有倫理,而且蒙古男子大多將蒙古女子當成財產而不是自己的妻子,蒙古女子對他們都沒有多少感情,而我漢人男子,對自己的妻子大多是極好的,至少嫁給我漢人男子後,她們便也都算是大明的一員了,跟隨着享受大明對百姓的各項利好,哪能不願意啊!”有百姓解說道。

當然,是不是真的是這樣還有待考量,不過大明日報上是這麼說的,想必也差不到哪去。

聽到這麼說,那名十九歲的男子立刻心動了,他如今可還沒有成親呢,雖然現在的生活好過了,可是成親娶媳婦不比以前容易多少,至少聘禮也漲了,他家裡有四個兄弟,只有老大成家了,他是老四,等家裡攢夠了錢,也還得等老二老三先成家才輪到他,那至少也是三四年後,到時候他都快從蒙古草原回來了,不僅能帶回蒙古妻子,還能帶回十幾萬銀元,比一大家子年年辛苦耕種不知道好多少倍。

與這十九歲男子年齡相仿,同樣還未成家的人有這樣的想法,不在少數。

“你個兔崽子,你跟老子開什麼玩笑,家裡大把的田地都耕種不完,你竟然還想着去草原放牛牧養,你腦袋大門給夾了,你想氣死你老子我啊——”一通破口大罵從一戶農戶當中傳了出來。

這戶農戶位於江南,家裡有九口人,百畝土地。

“爹,兒子不是開玩笑,兒子說的是真話,兒子真的要去草原發展,爹您就同意了吧!”這正是那個在街上與人談論的十九歲漢子,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家裡四個兄弟,不僅因爲自己想成親娶妻子的話要等好幾年,更令他擔憂的是,他們四兄弟成家後,將來一旦分家,按照現在的情況,每位兄弟最多能分到二三十畝田地,這或許也夠他將來一家子生活了,可是他的下一代的,若是自己也生兩個以上甚至三四個兒子呢,那是不是等自己的兒子分家之後,每個兒子連十畝地都分不到,到那個時候,兒子會不會怪他老子當年錯失良機,白白放過一個發家致富的機會?

正是出於這樣的念頭,漢子才如此堅定的去草原。

“混賬東西,老子還沒死呢,你就不想爲老子養老送終了,偏要跑那麼遠的地方!”身爲一家之主的老漢沒有漢子考慮那麼遠,他只知道,家裡的田地都差點種不完,要是有一個兒子去了那麼遠的地方,豈不是缺少了一個勞動力,其他三個兒子必將更加辛苦。

況且,老漢活了過半輩子了,他始終認爲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還是實實在在種田種地的好,只要餓不死一家子就好了,別正天想着發家致富不切實際。

“小四啊,蒙古離家裡有四五千裡之遙呢,沒事別亂跑那麼遠的地方。”漢子的母親也開口了,聽語氣就知道也是不同意的。

“是啊,四弟,爹孃說得對,跑那麼遠的地方幹啥,老老實實在家種地得了,大不了明年輪到我說親,我先讓給你,自己多等兩年,咋樣?”漢子的二哥也出言勸說。

“四弟,朝廷雖然宣傳得好,可是你也要想清楚,不一定真如朝廷說的那麼好的。”漢子的大哥也勸說道。

“想開點吧,別去了四弟。”就連漢子的三哥都出言勸說了。

總之一大家子竟然沒有一人同意漢子去報名前往蒙古草原定居。

漢子一時說不出話來,臉色不斷變換了屬下,不一會又堅定了下來。

“爹孃,三位哥哥,我還是覺得在家種地沒有什麼前途啊,所以就算你們反對,我也是一定要去的!”漢子極爲堅持的道。

漢子心意堅決,簡直有些不管不顧,他堅信自己的信念,去蒙古草原一定能發家致富。

“逆子,不聽老人言,我打死你個逆子!”老漢當即大怒,尋了一根棍子就往漢子身上抽去,希望能夠將他打醒。

漢子默默承受。

是夜,漢子收拾了包袱之後,在凌晨過後悄悄離去,次日一早便趕到了縣城府衙報名前往蒙古草原定居。

與漢子同樣情況的不再少數,大多數是家裡兄弟多的單身青年漢子,拖家帶口的反倒是極少,畢竟這幾年大明剛剛天下安定,有因爲戰亂幾十年,大量土地限制,幾乎極少有家庭缺少土地耕種。

當然,也有一些是純粹不想種地,想去蒙古草原發家致富的。

報名的人數比例或許極低,平均數百人甚至一兩千人裡面纔有一人,但大明當前一億四千多萬人口,全國各地林林總總的人數報名下來,到也有不下四五十萬人有這樣的意願。別小看這四五十萬人,其中大部分可都是未成婚的青壯年,一旦在草原成了家,每人在生幾個兒女,不用八年,草原上的漢人便能夠突破百萬。而八年之後,就算有一部分人仍然想回中原,但也必然不多。同時,蒙古草原那麼大,朱慈踉也絕對不止只移民這一批,陸續還將有更多的人——

第1006章 進攻巴黎(三)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56章 吳三桂求援清兵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二)第632章 奔襲長野第578章 攻陷平壤(上)第481章 決戰燕碭山第1077章 沙俄帝國滅亡一第219章 援兵到(一)第708章 兵威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186章 巨弩!第534章 目標波斯帝國第525章 首輔李巖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977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二)第124章 縣衙泣血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1061章 歐洲各國的恐懼第731章 道教興起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267章 鄭森和錢初瑤(四)第301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二)第93章 吐血三升(下)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1054章 決戰巴格達(三)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498章 混亂第557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第935章 決戰巴拿馬(十)第70章 暴風雨前夕(下)第158章 ’請‘入皇宮第862章 壯烈(三)第603章 進攻安南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217章 激戰薛城(一)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418章 收復成都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337章 鄭家的恐懼(二)第171章 紅娘子入河南第772章 圍殲暹羅大軍(五)第953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一)第409章 慘烈(三)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618章 登陸九州島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735章 極盡羞辱(三)第668章 迎擊沙俄大軍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257章 鋤奸(二)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341章 收復臺灣(二)第359章 無題第271章 鄭芝龍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751章 浮橋第219章 援兵到(一)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987章 歐洲留學生到來第25章 攻打劉澤清府第22章 誅殺劉澤清(上)第1002章 對法戰爭第780章 吊打西班牙僱傭軍(三)第353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三)第12章 劉宗敏第691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二)第650章 紀鋒之怒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695章 波斯帝國滅亡(二)第163章 應龍軍的弱點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974章 多爾袞的秘密武器?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315章 改革成功第635章 攻入長野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765章 合圍東枝第1034章 莫斯科條約第186章 巨弩!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1078章 沙俄帝國滅亡二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18章 美人計?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72章 契機(下)第296章 遍佈整片大地的火焰第576章 勢如破竹第856章 土著之亂的前奏第767章 圍點打援第550章 激戰烏蘭察布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
第1006章 進攻巴黎(三)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56章 吳三桂求援清兵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二)第632章 奔襲長野第578章 攻陷平壤(上)第481章 決戰燕碭山第1077章 沙俄帝國滅亡一第219章 援兵到(一)第708章 兵威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186章 巨弩!第534章 目標波斯帝國第525章 首輔李巖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977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二)第124章 縣衙泣血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1061章 歐洲各國的恐懼第731章 道教興起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267章 鄭森和錢初瑤(四)第301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二)第93章 吐血三升(下)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1054章 決戰巴格達(三)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498章 混亂第557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第935章 決戰巴拿馬(十)第70章 暴風雨前夕(下)第158章 ’請‘入皇宮第862章 壯烈(三)第603章 進攻安南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217章 激戰薛城(一)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418章 收復成都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337章 鄭家的恐懼(二)第171章 紅娘子入河南第772章 圍殲暹羅大軍(五)第953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一)第409章 慘烈(三)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618章 登陸九州島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735章 極盡羞辱(三)第668章 迎擊沙俄大軍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257章 鋤奸(二)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341章 收復臺灣(二)第359章 無題第271章 鄭芝龍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751章 浮橋第219章 援兵到(一)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987章 歐洲留學生到來第25章 攻打劉澤清府第22章 誅殺劉澤清(上)第1002章 對法戰爭第780章 吊打西班牙僱傭軍(三)第353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三)第12章 劉宗敏第691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二)第650章 紀鋒之怒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695章 波斯帝國滅亡(二)第163章 應龍軍的弱點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974章 多爾袞的秘密武器?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315章 改革成功第635章 攻入長野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765章 合圍東枝第1034章 莫斯科條約第186章 巨弩!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1078章 沙俄帝國滅亡二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18章 美人計?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72章 契機(下)第296章 遍佈整片大地的火焰第576章 勢如破竹第856章 土著之亂的前奏第767章 圍點打援第550章 激戰烏蘭察布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