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

中興五年到中興七年,大明發展了兩年,各項改革措施穩步落實,加上蒙古草原也基本安定,大規模同化蒙古的運動在有條不絮的展開,大明國力蒸蒸日上,已經開始準備四方拓土,瞄準朝鮮和安南。

中亞那邊,滿人西遷過去也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

波斯帝國東北邊境。

自兩年前多爾袞帶着滿人擊敗準格爾汗國,滅亡浩罕汗國,又用浩罕汗國的草原和布拉哈汗國換取了一塊緊靠波斯帝國的草原後,滿人就此在波斯帝國東北邊緣落戶。

滿人西遷,多爾袞除了帶去三萬餘滿清青壯組成的八旗鐵騎,還帶去了五十餘萬滿人老弱婦孺,雖然在西遷途中,一些滿人老弱婦孺因爲各種原因死在了西遷的路上,但最終在波斯帝國東北邊境草原安家的時候,滿人仍然有五十萬老弱婦孺。

五十萬的人口,雖然與近兩千萬人口的波斯帝國而言,連領頭都算不上,但在中亞已經基本趕上週圍的各大遊牧汗國了,至少不比布拉哈汗國的人口差多少。

落戶之後的大約一年時間,滿人都極爲安靜,然而在一年之後,當滿八旗恢復四萬鐵騎兵力的時候,滿人的獠牙也跟着長了出來。

經過了西遷與落戶的一年,滿人前所未有的團結,似乎又回到了當年努爾哈赤時期。

不過,多爾袞的情況比努爾哈赤好太多了,至少努爾哈赤時期滿人只有不到四十萬人口,而此刻多爾袞身邊卻有五十萬人口,同樣是四萬八旗鐵騎的兵力,多爾袞有三萬多具精良鎧甲,不管是滿人青壯補充的速度還是八旗的各種兵器都比努爾哈赤時期強很多。

接下去一年的時間裡,多爾袞帶着四萬滿八旗東征西討,以一年的時間先後擊破布拉哈汗國,希瓦汗國,算上西遷時候滅亡的浩罕汗國,滿人一統波斯帝國東北方的三大汗國,重建大清。

到大明中興七年的時候,多爾袞手中雖然仍然只有四萬滿八旗,但卻另有近八萬原三大汗國遺民組成的僕從軍。

遊牧民族本就以強者爲尊,滿人西遷而來,卻靠着僅僅四萬人的鐵騎,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陸續擊破三大汗國,統一這片草原,他們早就得到了這片草原遊牧民族的崇敬,這片草原的遊牧各部自願封滿人爲盟主,甘願做滿人的僕從軍。

多爾袞手中的鐵騎已經有了近十二萬!

這一刻,多爾袞的目光終於開始盯上近在咫尺的薩非波斯帝國。

薩非波斯帝國是中東帝國,本也是極爲強大的存在,人口不下兩千五百萬,二十多年前還曾打得奧斯曼節節敗退,但自從二十年前薩非老皇帝逝世,薩非波斯帝國就陷入了長達數年的王室內戰,國力日益衰落。而當代波斯帝國皇帝又是昏庸無能只顧享樂之輩,以至於薩非波斯帝國在西方奧斯曼土耳其人的攻擊下連戰連敗,數年前的巴格達之戰更葬送了薩非波斯帝國十幾萬精銳,接連丟失了哈馬丹,大不里士,和巴格達等富庶之地,薩非波斯帝國從此元氣大傷,正式進入王朝末期,就算離歷史上的滅亡也沒有多少年了。

可以說多爾袞對上當前的薩非波斯帝國,正巧撿了個便宜,碰上了薩非波斯帝國開始全方位衰落的時候。

進入大明中興七年初開始,多爾袞便月月進攻波斯帝國,時不時的就帶着數萬騎兵殺入波斯帝國境內擄掠財物糧食和各種物資。

以前跟邊境接壤的只有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而這兩個汗國兵器稀少劣質又沒有鎧甲,實力不強,所以波斯帝國應付起來並不困難,可是今日,滿人兵器鎧甲精良,又統一了三大汗國,實力不比當初的三大汗國聯合在一起弱多少,波斯帝國剛剛元氣大傷,雖然在邊境也部署有七萬大軍防禦,可惜這七萬大軍要守長達千里的邊境線,又沒有向大明一樣的長城依託,根本極難應付多爾袞等滿人的破關擄掠。

二月,多爾袞帶着六萬騎兵直接深入波斯帝國境內三百多裡。

“殺!”

金戈鐵馬,滿人揮舞着寒光閃閃的鋼刀騎在戰馬上奔馳着。

“噗!噗!”不少波斯帝國的無辜百姓倒在滿人的鋼刀下,人頭滾落,鮮血染紅大地上的泥土。

多爾袞帶着滿人如入無人之境,擄掠一切可以擄掠的財物,包括女人和人口。

多爾袞意氣風發,他似乎看到了當年和努爾哈赤父汗南征北戰的日子了,那時候的大金,三千里疆域,連當初的大明都不敢應他們滿人的鋒芒,那是何等的強盛,那時年紀還幼小的他一度認爲大金是天下最強的國度。

想到當年,多爾袞又想到了數年前的戰敗,大明終究是大明,過億的人口,一旦中興,同樣無可阻擋,父汗和皇太極立下深厚根基的大清國在巔峰的時候被他多爾袞掌控在手中,然而,卻沒有在他多爾袞的帶領下更進一步,甚至爲了族人繼續生存,他不得不帶着族人西遷,何等的恥辱和讓人頹廢。

不過,大清就是大清,他們滿人依然是天下最勇猛善戰的士兵,大明是靠着火器的強大優勢纔將他們擊敗,若是沒有火器的優勢,他相信大明也不是他們滿人的對手,看着此刻號稱‘帝國’的波斯,不一樣被他殺入境內如入無人之境嗎,他相信,靠着自己的謀略和滿人的勇猛,用不了幾年他便能滅了這個所謂的波斯帝國,帶着大清和族人再次佔據一片人口衆多的繁華之地。

大清在巔峰的時候在他手中衰落,而不得不西遷至此。中原的大明能夠在朱慈踉手裡中興,大清西遷之後,同樣能在他多爾袞的手中再次崛起,而且必將比原先更加強大,最終有一天在他的帶領下再殺回中原,跟大明再一次決一死戰,他堅信到時候,大清不會再敗!——

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197章 多鐸的恐慌(一)第1009章 奧斯曼帝國的絕境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610章 叢林血戰(一)第701章 鏖戰(二)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871章 聯合艦隊潰敗第814章 神權與王權(二)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453章 親征北伐(一)第306章 潞王之敗(一)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249章 皇子第158章 ’請‘入皇宮第824章 奧斯曼大軍敗退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85章 山雨欲來第418章 四川局勢定第300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一)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186章 巨弩!第372章 李自成的陌路(三)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53章 督師史可法(上)第1060章 無力迴天第38章 壯士周曹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692章 全線攻入伊斯法罕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545章 中興七年第710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二)第818章 決戰巴拉平原(二)第510章 勢如破竹第35章 戰況第67章 錦衣衛再立第89章 一石二鳥第129章 泰安血戰(下)第941章 橫掃南美洲(三)第968章 巴拿馬運河第950章 大明的應對第175章 全力備戰(二)第878章 鐵甲艦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105章 觀兵第722章 找出賊人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807章 超前第798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三)第978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一)第436章 陳秀秀接掌火器局第289章 投名狀(二)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687章 決戰伊斯法罕(二)第897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六)第373章 李自成敗亡(一)第982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五)第474章 攻打瀋陽第958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六)第196章 形勢!第411章 戰局扭轉第59章 緊鑼密鼓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475章 瀋陽城破第193章 出征前夜(二)第594章 倭寇本性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99章 九江攻防(下)第430章 追擊(一)第707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二)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232章 雨夜驚變(一)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665章 哥薩克的悲劇(一)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13章 七旋山之戰第218章 激戰薛城(二)第77章 事後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第852章 相持(二)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26章 意外巨財第684章 攻佔亞茲德第527章 建立最強大軍事體系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661章 準格爾投降(一)第561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一)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351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一)第4章 兵臨城下第827章 哥薩克之敗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996章 文明論第248章 回京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929章 決戰巴拿馬(四)
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197章 多鐸的恐慌(一)第1009章 奧斯曼帝國的絕境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610章 叢林血戰(一)第701章 鏖戰(二)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871章 聯合艦隊潰敗第814章 神權與王權(二)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453章 親征北伐(一)第306章 潞王之敗(一)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249章 皇子第158章 ’請‘入皇宮第824章 奧斯曼大軍敗退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85章 山雨欲來第418章 四川局勢定第300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一)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186章 巨弩!第372章 李自成的陌路(三)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53章 督師史可法(上)第1060章 無力迴天第38章 壯士周曹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692章 全線攻入伊斯法罕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545章 中興七年第710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二)第818章 決戰巴拉平原(二)第510章 勢如破竹第35章 戰況第67章 錦衣衛再立第89章 一石二鳥第129章 泰安血戰(下)第941章 橫掃南美洲(三)第968章 巴拿馬運河第950章 大明的應對第175章 全力備戰(二)第878章 鐵甲艦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105章 觀兵第722章 找出賊人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807章 超前第798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三)第978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一)第436章 陳秀秀接掌火器局第289章 投名狀(二)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687章 決戰伊斯法罕(二)第897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六)第373章 李自成敗亡(一)第982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五)第474章 攻打瀋陽第958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六)第196章 形勢!第411章 戰局扭轉第59章 緊鑼密鼓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475章 瀋陽城破第193章 出征前夜(二)第594章 倭寇本性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99章 九江攻防(下)第430章 追擊(一)第707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二)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232章 雨夜驚變(一)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665章 哥薩克的悲劇(一)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13章 七旋山之戰第218章 激戰薛城(二)第77章 事後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第852章 相持(二)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26章 意外巨財第684章 攻佔亞茲德第527章 建立最強大軍事體系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661章 準格爾投降(一)第561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一)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351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一)第4章 兵臨城下第827章 哥薩克之敗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996章 文明論第248章 回京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929章 決戰巴拿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