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吳三桂求援清兵

山海關乃太祖洪武皇帝時所建,城牆高五丈,厚兩丈,北邊是連綿燕山,南邊緊靠渤海,地勢無比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勢,號稱大明天下第一雄關。

“報----,大帥,日前,李自成已親率二十萬大軍,攜帶七門紅衣大炮,六十門大將軍炮,要來攻打山海關,此刻李自成大軍離山海關還有一百八十里。”一名斥候兵跑進山海關將帥大堂對着吳三桂和一羣早就聚集在這裡的衆參將們稟報道。

“一日時間李自成只走了不到三十里?”吳三桂微微有些疑惑道

李自成會來攻打他,這他早有預料,但卻想不到李自成行軍速度如此慢。很快吳三桂又想明白了,北京城離山海關大約有二百餘離,應是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重量太重,嚴重拖延了李自成大軍往山海關的行進速度,李自成似乎並沒有撇下這些笨重的大炮自己先行軍的意思。

“哼,區區烏合之衆,李自成殺我父,奪我妻,此番前來,我吳三桂正好與之決戰要了他的狗命!”吳三桂想通了之後,冷冷一笑,面上絲毫不把李自成的二十萬大軍放在眼裡,反而打算等李自成大軍到了之後,排開陣勢跟李自成決一死戰。

“大帥不可,李自成雖然不足爲懼,但其手下大軍畢竟有二十萬之衆,末將認爲我們還是不宜跟李自成硬拼爲好。”一個參將這個時候反對道。

“是啊大帥,末將也認爲不宜跟李自成硬拼,我們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就是清兵也不敢輕易叩關,李自成雖有二十萬大軍,但也不能奈何我等。”另一名參將說道。

“不錯,大帥,我們山海關城牆上有足足十門紅衣大炮和三十門大將軍炮,射程比李自成的佔有優勢,定然能讓李自成在關外碰得個頭破血流。”所有人都贊成死守山海關。

這裡的所有將領都極爲清楚,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吳三桂根本不可能跟李自成有任何和解的可能,必須不死不休,也對李自成的爲人感到不恥,沒有人在有投降李自成的心思。

吳三桂聽完這些將領的議論後,沉默了好一會,心裡極爲不甘,他要的是殺死李自成,報殺父奪妻之仇,而不是龜縮在山海關內當縮頭烏龜,若是真的這樣做了,那天下人會怎麼看他吳三桂,殺父奪妻之仇人在眼前卻只敢躲避,乃懦夫之舉,還有何顏面再立於天地之間。

吳三桂雖然這樣想,但關寧軍必須上下同心。

吳三桂頓了頓,緩緩說道:“諸位可曾想過,如今京城和整個河北都已被李自成佔據,關外又是清虜的地盤,我關寧軍雖有天下第一雄關駐守,但內外皆無援兵,糧草炮彈都得不到補充,被困在城內豈不是成了甕中之鱉,況且,我關寧軍乃是騎軍,野外交戰纔是我們的強項,我們關寧軍號稱大明第一精銳,若是隻會躲在城內任人宰割,豈不是會成爲天下的笑話,諸位以爲如何?”

“這···”所有將領無言,一個個相視有些茫然。

想想他們本是大明軍隊,可如今大明日薄西山,連京城都被李自成給佔了去,他們關寧軍被兩面敵軍夾在中間,內外皆無援兵,猶如無根之木,心裡空落,不得不茫然。

吳三桂掃視所有將領,忽然說出了一個將關寧軍所有將領震撼到提議,說道:“諸位,本帥很想知道,若是本帥寫信向清虜攝政王多爾袞求援,諸位以爲如何?”

向清兵求援?所有將領都被吳三桂這個提議震住了,一個個睜大着眼睛,面面相視,他們關寧軍跟清虜相鬥了近二十年,雙方仇深似海,吳三桂竟然提出向清虜求援,這豈不是代表着關寧軍從此向清虜低頭了,衆人心裡一時之間有些難以接受。

“清虜攝政王會答應我們的求援嗎?”良久,纔有一個參將回過神來後說道。

“本帥想,只要多爾袞不是蠢貨,應該會答應我們的求援。”吳三桂極爲自信的說道。跟多爾袞也不只一次有過交手了,吳三桂對於多爾袞此人的野心還是有些瞭解的。

這可是一個無比重大的決定,所有將領相互對視,所有人都不敢先開口,只是,任何事情總要有所決斷的,所有將領沉默了一會後,一同對吳三桂拱手道:“末將等都聽大帥的。”

吳三桂露出笑容,霍然站了起來說道:

“好,既然如此,本帥決定即刻寫信向清虜攝政王多爾袞求援,並且在山海關外擺開陣勢同李自成狗賊決戰,不殺死此狗賊,我吳三桂誓不爲人!”

“末將等謹遵大帥決斷!”所有將領異口同聲的道,沒有一個反對,畢竟在他們眼裡,大明朝的京城都被人佔了去,崇禎皇帝也死了,大明朝算是滅亡了,他們都不想死,找清兵依靠就找清兵依靠吧。

到了此時此刻,山海關的所有將領也知道,要想活命,擊敗李自成的二十萬大順軍精銳,與清兵聯合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了,至於聯合之後會發生什麼,沒有人在這個時候預想,都是打着聽天由命的心思。

“大帥,末將有一個提議!”這時候,突然有一名參將又站了出來說道。

“說。”吳三桂看向這名參將。

“大帥,末將認爲我們在與李自成決戰之前,可以先設法消耗一部分他的力量。我們關寧之地多年以來因爲地處邊陲,常年與清虜交戰,百姓們早已養成尚武的風氣,關寧雖不大,卻有數十萬百姓,要臨時徵招數萬壯丁並不成問題,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我們可以將這些人一路安排在通往山海關的各個城寨,讓李自成一個個的攻打,消耗李自成的大軍,待李自成大軍一一攻克這些城寨之時,必然有所疲憊與損耗,屆時我們在與之決戰,定能多有不少的勝算!”這名參將說出了心中的設想道。

“有道理,就按照你說的這樣辦,若是將來能擊敗李自成,本帥記你一功。”吳三桂點了點頭贊同道。

“謝大帥!”

定好了方略,吳三桂開始起草寫給清兵攝政王多爾袞的求援信,並要求所有將領全部在上面簽名,這樣一來,大家就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誰也脫不了干係。

“哈哈哈哈-----”盛京城,清國攝政王多爾袞接到吳三桂等衆關寧軍的求援信,大笑不已。

“敢問攝政王爲何事高興?”范文程對着多爾袞問道。

“知道本王手上的這是什麼?”多爾袞興奮的揚着手中的信件,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後才高興的道:“這是山海關吳三桂的求援信。”

關寧軍吳三桂向大清的求援信?大清所有文臣武將面面相覷,均無比納悶。

多爾袞不等有人詢問,便笑容滿面的自顧說明道:“數日前,李自成殺死吳三桂的父親,霸佔吳三桂的紅顏知己,將吳三桂逼反,並親率二十萬大軍已經開始北上討伐吳三桂,吳三桂內外皆無援兵,是以向我大清求援。”

“哈哈哈哈!王爺,此乃大清入住中原的大好時機啊,這是天佑我大清啊!”范文程一臉激動,甚至比多爾袞也不遑多讓。

要說什麼叫漢奸,范文程此人便是最好的例證。不想着爲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出一分力,反而投靠異族,時時刻刻想着怎麼幫異族人奴役自己的種族,好證明自己的才華,實現什麼所謂的報復,整個大清,要說最想清兵入主中原的人不是大清的其他王爺,也不是多爾袞,而是大漢奸范文程。

“不錯!天佑我大清!大明朝日薄西山,連京城都丟了,只剩區區江南殘明,不足爲懼,李自成又如此愚蠢,竟然在這個時候逼反吳三桂,蠢到不能再蠢了,天下必然是我大清!”多爾袞說着,神情裡盡是貪婪。

大殿內,其他滿清王爺貴族們也一個個全都激動與興奮,想來他們也知道大清若能入主中原對他們而言意味着什麼。

話說,大清朝經過數十年的擄掠與勵精圖治,這些滿清王爺們早已經不滿足於僅僅像強盜一般擄掠一點人口和財物了,這些年的屢戰屢勝,他們的野心和胃口無比廣大,做夢都想入主那片富饒的花花世界,奴役天下所有漢人。

“十五哥,關寧軍多年來乃我大清死敵,多年的交戰,我們雙方各有死傷,仇恨不小,如今關寧軍竟向我大清求援,也不知道能不能信。”多爾袞同母胞弟大清多羅郡王多鐸提出疑問道。

“不管可不可信,如此好的良機,大清都要一試!”多爾袞說道:“大明只剩江南殘明,吳三桂夾在山海關內外無緣,僅靠小小山海關一地,根本不可能抵擋李自成,向我大清求援是他唯一的選擇,入關之事必然進行!”

“傳本王旨意!召集全國所有大軍,出征山海關!”

時間緊迫,當日多爾袞便果斷回覆吳三桂,同意派兵一同擊敗李自成,隨即下令調集全國軍隊,蒙古八旗,滿八旗,以及漢八旗幾乎全部出動,一共十五萬大軍出征,由多爾袞親自率領,多鐸,阿濟格爲左膀右臂,徹夜奔向山海關,一場改變天下格局的大戰就要爆發。

第66章 逼宮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93章 吐血三升(下)第564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四)第934章 決戰巴拿馬(九)第320章 提倡經商(二)第1007章 進攻巴黎(四)第875章 強勢撲滅第1005章 進攻巴黎(二)第342章 收復臺灣(三)第149章 川貴總督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607章 出城決戰第968章 巴拿馬運河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658章 勸降(二)第701章 蓋特伊維奇的妥協第455章 兵入山東第64章 選妃立後之議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889章 血腥殺戮的開啓第51章 火器製造局建立第81章 考覈第552章 蒙古各部投降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214章 徐州援兵(二)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599章 德川家崗之死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71章 契機(上)第457章 尚可喜的驚恐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317章 鄭芝龍採購種子回來了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633章 攻打長野第743章 易服前夕(二)第76章 一網打盡第387章 炮彈被毀第941章 橫掃南美洲(三)第1010章 奧斯曼帝國來使第418章 四川局勢定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892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一)第989章 拒絕第780章 吊打西班牙僱傭軍(三)第348章 臺灣光復第138章 對峙第425章 大街驚魂(一)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第499章 血洗蒙古草原(一)第65章 謠言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125章 將計就計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二)第821章 決戰阿拉平原(五)第332章 激烈海戰(上)第95章 戰雲密佈(下)第1015章 君士坦丁堡條約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1067章 統一世界與否第601章 戰後第977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二)第795章 呂宋島之戰(五)第1036章 歐洲對新式火藥的發現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43章 登基繼位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883章 激戰賈巴爾德城(一)第868章 馬六甲大海戰(六)第342章 收復臺灣(三)第526章 恢復北方經濟第76章 一網打盡第470章 主力抵達第167章 劉宗敏戰死(下)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5章 託付天下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20章 絕世美人的仇恨(中)第598章 圍殲倭寇(三)第185章 沿途伏擊(一)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825章 全軍覆沒第146章 交戰(二)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437章 緊鑼密鼓第47章 隱忍(下)第163章 應龍軍的弱點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30章 淮安城下(下)第87章 秘密佈局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
第66章 逼宮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93章 吐血三升(下)第564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四)第934章 決戰巴拿馬(九)第320章 提倡經商(二)第1007章 進攻巴黎(四)第875章 強勢撲滅第1005章 進攻巴黎(二)第342章 收復臺灣(三)第149章 川貴總督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607章 出城決戰第968章 巴拿馬運河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548章 蒙古人暴動(一)第658章 勸降(二)第701章 蓋特伊維奇的妥協第455章 兵入山東第64章 選妃立後之議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889章 血腥殺戮的開啓第51章 火器製造局建立第81章 考覈第552章 蒙古各部投降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214章 徐州援兵(二)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599章 德川家崗之死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71章 契機(上)第457章 尚可喜的驚恐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317章 鄭芝龍採購種子回來了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633章 攻打長野第743章 易服前夕(二)第76章 一網打盡第387章 炮彈被毀第941章 橫掃南美洲(三)第1010章 奧斯曼帝國來使第418章 四川局勢定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892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一)第989章 拒絕第780章 吊打西班牙僱傭軍(三)第348章 臺灣光復第138章 對峙第425章 大街驚魂(一)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第499章 血洗蒙古草原(一)第65章 謠言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125章 將計就計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二)第821章 決戰阿拉平原(五)第332章 激烈海戰(上)第95章 戰雲密佈(下)第1015章 君士坦丁堡條約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1067章 統一世界與否第601章 戰後第977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二)第795章 呂宋島之戰(五)第1036章 歐洲對新式火藥的發現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43章 登基繼位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883章 激戰賈巴爾德城(一)第868章 馬六甲大海戰(六)第342章 收復臺灣(三)第526章 恢復北方經濟第76章 一網打盡第470章 主力抵達第167章 劉宗敏戰死(下)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5章 託付天下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第20章 絕世美人的仇恨(中)第598章 圍殲倭寇(三)第185章 沿途伏擊(一)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825章 全軍覆沒第146章 交戰(二)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733章 極盡羞辱(二)第437章 緊鑼密鼓第47章 隱忍(下)第163章 應龍軍的弱點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30章 淮安城下(下)第87章 秘密佈局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984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