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武帝崩上

建德六年五月(公元577年)。周武帝的大軍還朝,此番齊國滅亡,大周已將北方一統,人口,土地都翻了一番,實力大增,對南方的陳朝已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不過,由於征戰持久,士卒疲憊,加上新得的齊國土地還需鞏固,周武帝決定休生養息。

一場大戰下來,大周的府庫已空虛,只是立功的將士賞賜不能少,齊有鹽利,昔日在周,陳,齊三國中,以齊最富,只是在齊後主的驕奢淫逸之下,齊國已民生調敝,爲贏取民心,周武帝又下令對齊地百姓減稅,對於遭受兵災的百姓進行救助,雖然從齊國府庫中得到了不少物質,要同時辦這兩件大事卻也不夠。

周武帝的目光又重新對準了齊國的佛門,齊國的佛教比大周滅佛前更加昌盛,整個齊地,人口在二千萬左右,而佛教徒已超過二百萬,這些人不事生產,圈佔大量田地,逃避國家賦稅,將大量銅錢融化用來澆鑄佛像,使得幣質混亂,銅錢減少,各國不得用絹布代替銅錢流通。

周武帝滅佛之前,將各地有名的佛教徒召集到長安,宣佈滅佛的理由,此舉引起佛徒極大憤恨,僧人慧遠直接對周武帝恐嚇道:“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滅三寶,是邪見入。阿鼻地獄不簡貴賤,陛下何得不怖。”

周武帝回道:“但使百姓得樂,朕亦不辭地獄諸苦。”滅佛之心毫不動搖。

皇帝一聲令下,十數萬周軍開始拆除廟宇,將佛教徒驅趕回家還俗,並收繳廟中的錢財,將銅鑄的菩薩重新融化成銅錢,賞賜給伐齊立功的將士。

楊堅也跟着周武帝還朝,楊天因爲楊堅的在滅齊中立下功鄖,一步登天,被封爲博平侯,不過,楊天年齡太小,博平侯只是一個虛銜,除了好聽一點,暫時對楊天沒有什麼用處。

轉眼又是一年過去,楊天已是十二歲,他的身材長高了很多,力氣比以前也大了不少,武藝雖然還比不上元威,卻已可以和元威有功有守,可以僵持半小時以上,元威要勝他也需花費大量力氣。

雪糖在這一年中大賣,爲楊天積攢了十萬貫以上的錢財,不過,楊天一直小心翼翼,沒有將這筆錢財動用,孫清雖然在隨州生產雪糖,出售雪糖的地方通常都是更靠近南朝的安州等地,所有人都以爲雪糖是南朝從海外運來的。

這一年的五月,經過一年休生養息的大周已回覆過來,周武帝宇文邕開始準備率軍分五道伐突厥,徹底根除北方之患,爲攻取南朝作準備。

這天,楊堅很早就下朝,楊天瞧見他似乎憂心仲仲的模樣,忙問道:“父親大人,不知何事憂心?”

楊堅瞧着這個越來越英武的兒子,卻是唉的嘆了一聲:‘皇上病了。“

楊天不以爲然的道:“皇上春秋正盛,正值壯年,一點小病又有何要緊。”

楊堅搖了搖頭:“此正是準備伐突厥之時,皇上若是小病,不會罷朝,爲父擔心皇上這次恐怕躲不過去,前次伐齊,皇上已是大病一場,傷了元氣。”

楊天心中突突直跳,皇帝要死了,那豈非楊家的機會就要來臨。楊天自從知道自己的身份後,雖然知道歷史是隋取代周,卻看不到任何機會。

當今皇帝現在才三十六歲,比他父親還小,又雄才大略,可以說比後世的大部分明君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隱忍十二年誅權臣宇文護,花了五年時間就將北方一統,又已大魄力滅佛,前後解放出近四百萬勞動力,如今滅齊僅一年,齊國百姓已歸心。

楊天有時甚至懷疑因爲他的到來歷史已經改變,不免患得患失,暗恨當初沒有認真學歷史,只是書到用處方恨少,他現在想學也沒處學。

今天楊堅無意間的話卻讓楊天豁然開朗,這位剛剛到中年的皇帝恐怕就要命不久矣,否則若讓他也再坐上三五年天下,早就把南面的陳國滅了,即使楊堅後來能奪得大周天下,也輪不到隋朝來進行統一戰爭。

楊天臉上現出喜色:“父親何必憂心,若皇上駕崩,將來太子坐了天下,我們楊家豈不是更上一層。”

楊堅斥道:“胡說,你豈能有此心事,若非你是我楊堅的兒子,我馬上就要治你咒君之罪。”

楊天心中不以爲然,剛纔分明是你自己說皇帝快死了,又不是我說的,只得道:“父親大人是否憂心太子不成氣?”

楊堅心中一動,沒想到兒子竟然看出自己的心思,太子雖然是他的女婿,其實楊堅對太子也很反感,不學無術,多疑成性,剋薄寡恩,太子若接位,楊家雖然水漲船高,卻未必是好事,一不小心,可能還會有大禍,只是此種話楊堅當然不會對楊天說。反而道:“睍地伐,你還小,朝庭的事不要瞎管。”

楊天只得退下,回到自己院中,卻怎麼也靜不下心來,武帝還有多久壽命,父親什麼時候能奪取大周天下?楊天心中隱隱興奮起來,他有種參與歷史的快感。

獨孤氏看到楊堅時,也馬上發出丈夫的神色有異,連忙詢問發生何事。

楊堅平時朝中有凝難之事也會和獨孤氏相商,因此毫不隱瞞,將自己對太子的擔擾也說了出來。

獨孤氏笑道:“夫君多心了,如果太子繼位,只要我們懂得韜晦,又有何憂,何況太子要防備之人遠不止隨國公府。”

楊堅點了點頭,道:“不錯,韜晦兩字聽起來易,做起來難,韜是劍匣,必須將自己鋒芒,像劍一般,收入套中,藏在匣子,這才叫韜晦。”

獨孤氏笑起來:“這還不夠,如果只是收斂一點,謙讓一些,好比把劍暫時放入鞘中,如此而已!人們依然看出:那韜中、鞘中其實有劍,有鋒芒在!這實在不是韜的真意。韜的真意是把鋒芒瞞起來,完全瞞起來,讓人看不到劍,也看不到韜,空空如也,這纔是韜的精神!”

楊堅大喜:“有妻如此,復又何憂。”

第53章 追查第81章 懸賞第105章 拍馬屁拍到馬腿第58章 密議第48章 灞橋密議第59章 婚禮喋血第39章 趙王入京第97章 故人第35章 遼東城第22章 農學院第31章 破鏡重圓第80章 樑國之變第61章 新羅神起第45章 計定第10章 入學下第21章 臥虎藏龍上第四 甦醒下第56章 夜襲第113章 羅罪第21章 臥虎藏龍上第81章 酒後吐秘第78章 爭吵第9章 馴馬上第62章 覆滅第69章 殺意第62章 轟動下第8章 帝王之家第25章 差點錯過第9章 晉王第64章 尉遲自盡第30章 登門下第80章 激將法第21章 敬獻第11章 拜師上第17章 騎軍第31章 天賜橫財第18章 四惡下第29章 府兵第七十一章第53章 出征上第37章 動盪上第48章 退意第58章 劫糧(三)第四 甦醒下第43章 誰在下棋第67章 反思第25章 攔路第7章 酣暢的勝利第1章 突厥來襲第37章 囂張第80章 來客第三十九搬遷章第75章 忠義第62章 半渡而擊第9章 馴馬上第85章 大樹倒下第41章 跋扈第83章 請旨第22章 農學院第77章 考前話功過第67章 出京第31章 招攬上第3章 甦醒上第62章 覆滅第13章 禍因上第44章 明悟下第16章 軍營下第45章 六百里加急第59章 婚禮喋血第1章 禍福相依第26章 大醮會下第1章 突厥來襲第28章 處罰第89章 水軍第80章 來客第55章 難兄難弟第27章 尋君千里上第88章 教訓第90章 情懷第3章 初戰失利第67章 反思第39章 新羅使者第51章 仁壽三年第114章 楊素之死上第62章 王府秘諜第55章 製糖上第25章 大醮會上第37章 動盪上第89章 物是人非第41章 帝心上第43章 誰在下棋第81章 懸賞第93章 蜀王第8章 卜卦之說第37章 燕雲十八騎第87章 少年熱血第16章 佳人下第65章 招降第4章 班底下第1章 借刀殺人上
第53章 追查第81章 懸賞第105章 拍馬屁拍到馬腿第58章 密議第48章 灞橋密議第59章 婚禮喋血第39章 趙王入京第97章 故人第35章 遼東城第22章 農學院第31章 破鏡重圓第80章 樑國之變第61章 新羅神起第45章 計定第10章 入學下第21章 臥虎藏龍上第四 甦醒下第56章 夜襲第113章 羅罪第21章 臥虎藏龍上第81章 酒後吐秘第78章 爭吵第9章 馴馬上第62章 覆滅第69章 殺意第62章 轟動下第8章 帝王之家第25章 差點錯過第9章 晉王第64章 尉遲自盡第30章 登門下第80章 激將法第21章 敬獻第11章 拜師上第17章 騎軍第31章 天賜橫財第18章 四惡下第29章 府兵第七十一章第53章 出征上第37章 動盪上第48章 退意第58章 劫糧(三)第四 甦醒下第43章 誰在下棋第67章 反思第25章 攔路第7章 酣暢的勝利第1章 突厥來襲第37章 囂張第80章 來客第三十九搬遷章第75章 忠義第62章 半渡而擊第9章 馴馬上第85章 大樹倒下第41章 跋扈第83章 請旨第22章 農學院第77章 考前話功過第67章 出京第31章 招攬上第3章 甦醒上第62章 覆滅第13章 禍因上第44章 明悟下第16章 軍營下第45章 六百里加急第59章 婚禮喋血第1章 禍福相依第26章 大醮會下第1章 突厥來襲第28章 處罰第89章 水軍第80章 來客第55章 難兄難弟第27章 尋君千里上第88章 教訓第90章 情懷第3章 初戰失利第67章 反思第39章 新羅使者第51章 仁壽三年第114章 楊素之死上第62章 王府秘諜第55章 製糖上第25章 大醮會上第37章 動盪上第89章 物是人非第41章 帝心上第43章 誰在下棋第81章 懸賞第93章 蜀王第8章 卜卦之說第37章 燕雲十八騎第87章 少年熱血第16章 佳人下第65章 招降第4章 班底下第1章 借刀殺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