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掌櫃變百戶

王全帶着首級去徐州府請功,還送出了價值一萬兩銀子的珠寶,上下打點,最後花了三千兩銀子捐了個百戶,這就一共花了一萬三千兩銀子,獲得了百戶的身份。花了那麼多銀子得了個武職身份,還不是實缺,在別人看來或許是虧了,但只有李國棟和王全知道,這筆買賣一點不虧,有了官身,他在鬥湖邊建立的這座城寨就是合法了,以後辦什麼事也方便得多了。

大德旺商號已經有個監生,又有個百戶,一文一武都有了,爲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雖然和李國棟的長遠計劃有一點偏差,但也沒有偏太多,原本李國棟就知道北方局勢很快就會潰爛到無可救藥的地步,這是他無法阻擋的趨勢。想要立身於不敗,就需要在兩淮有個根據地,守江必守淮,在兩淮一帶發展,可以阻擋流寇和建奴南下。

王全在徐州住了一個半月,回來的時候頭戴八瓣尖頂鐵盔,身穿百戶官服,包裹內還有百戶告身敕牒、軍籍戶帖、一塊百戶腰牌,另一套百戶官服和一套山文甲,敕牒、戶貼、腰牌和官服都是朝廷發下來的,山文甲和頭盔卻是自己花錢購買的,買這套盔甲花了他一百多兩銀子。

一起帶去徐州的六名老夥計和十名從護衛隊新兵中選拔出的親兵也回來了,每個人都頭戴紅纓笠帽,身穿鴛鴦戰襖,王全還給他們一人買了一頂八瓣紅纓鐵盔,一套棉甲,花費了不少銀子。這十六人,從此就是王全的家丁了。

“兄弟,不錯啊,穿上這身官袍,人也神氣多了。”李國棟看着身穿繡着彪補子官服的王全笑着道。

“不過一百戶,還是低了,若是能升爲千戶就好了。只是直接捐個千戶,又要多花不少銀子,捐千戶花的倒是不多,但要給那些當官的更多銀子。”

“要當千戶,兄弟你自己想辦法多砍些賊人的腦袋去換。”

“也只能如此了。不過這次送這批首級去了徐州,知府老爺可是喜笑顏開啊,這幾個賊首可是令徐州官府頭疼了好幾年,現在被我們滅了,他們自然要當成大功勞奏報上去的,這麼大的功勞兄弟我一個人也吃不下,就潤給他們大半。這事也太大了,後來連南直隸巡按御史、河南巡按御史和山東布政使都來了。”

滅了程繼孔一夥匪徒,確實是一件大事,這夥匪徒禍害南直隸、山東、河南三省多年,官兵屢次去圍剿,都鎩羽而歸,並非是匪徒有多強,而是漕運水師太爛了,賊窩地形又好,有一羣擅長水戰的賊寇,官兵難以攻破賊窩。官府也想過招安,可是這夥匪徒卻怎麼都不肯接受招安,又剿滅不了,只能乾瞪眼。

現在有人幫他們解決了這夥賊寇,自然是件好事,而且這個人還很懂事,不僅把功勞拿出來大家分了,還把繳獲的財物也拿出來分了,自然這些官員都會幫他說好話。

剿滅了程繼孔一夥賊寇之後,難民們也能安心的在城寨外面開墾荒地耕種田地了。距離春耕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李國棟已經開始準備種番薯的工作了。他這一次來南方,除了幫助王全穩固洪澤湖的城寨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番薯。

原本李國棟準備留在鬥湖城寨等春耕,但是他留在北方的商隊南下了,來到鬥湖山寨。

“趙掌櫃來了。”一名夜不收向李國棟稟報。

“哪個趙掌櫃?是杭州的還是西口的?”

“是西口的,從北方回來了,說帶來了三個重要消息。”

“快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趙峰走進了李國棟的書房,等到李國棟讓身邊的人都退下,他纔開口說道:“大哥,小弟帶回來三個消息,兩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

“哪兩個壞消息?”

“第一個是,林丹汗敗逃了,逃去了漠西,聽說又跑去西海了。建奴殺到了歸化,一把火把歸化城都燒掉了。”

李國棟點了點頭:“林丹汗暴虐不義,他的失敗是情理之中。不過建奴燒掉了歸化,這個對我們是有機可乘啊。”

“是有機可乘,待會再告訴大哥好消息。先說壞消息,第二個壞消息是流寇衝出山陝,殺入河南了!正在禍害中原百姓,我們商隊的陸路也被切斷了,只剩下水路安全。”

“遲早的事情!只是這流寇衝出了山陝,殺入中原,不知道中原多少百姓要爲其所害啊!流寇所過之處,如蝗災,寸草不生,中原馬賊也會紛紛加入。只能看朝廷能否用能人去剿滅賊寇了。”

這倒不是李國棟要擔心的問題,大明早就爛透了,讓流賊鬧一鬧也好,殺一批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特別是文官利益集團,以賊寇來對付他們,消滅一批,等以後自己實力強大了要對付他們的時候,就會少很多敵人。總之李國棟到了今天,他早就明白了,根本沒必要當一個愚忠的忠臣。

接着趙峰說出好消息:“好消息就是我們同土默特人開始交易了,我們不僅同土默特人取得聯繫,還去了一趟漠北,幫土默特汗借了一批牛羊給他們。另外,我們安插在土默特汗身邊的內線也發揮作用了,剛好利用歸化城被燒燬的事情激發土默特人對建奴的仇恨。還有,我們去了漠北蒙古,見到了札薩克圖汗、土謝圖汗、車臣汗三位汗王,他們也表示,只要土默特人願意對付女真人,他們願意出手相助。”

“漠北三汗王,加上土默特人,我們再找機會爭取一下林丹汗的部將,這樣可以集中蒙古五汗的兵力對付女真。”李國棟點了點頭。

接着,李國棟叫來王全,告訴他,北方出現重大變故,番薯的事情就交給王全了,他要先帶人回去。

番薯要先進行育苗,春耕的時間還未到,李國棟先令人把番薯存放在地窖中,等到開春之後再從地窖中取出來育苗。他教給王全番薯育苗的辦法:先挑出塊頭大,沒有黴爛的優質番薯,放在溫暖的房間內,等到長出芽來,就把番薯埋入一塊育苗地中,上面覆蓋一寸厚的泥土,再澆上水打溼,大約十多天後,番薯苗就能從地裡取出,根據番薯苗切塊,種到地裡去,然後就能等着收成了。

苗牀地的選擇,要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地勢平坦,疏鬆肥沃的地。

李國棟留下了一半番薯給王全,其餘的他要帶回北方去種植。若是這種植物能夠在北方種植成功,可以解決將來北方的糧食問題。

——

感謝九九天天天送出兩張寶貴的月票!

第348章 特務組織第844章 組合拳打擊第880章 打土豪分田地(三)第626章 二打開封第494章 勤勞的昏君第592章 碰釘子(下)第752章 盧九德立福王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271章 騎兵步戰第65章 擊斃莽古爾泰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581章 闖軍圍洛陽第42章 城頭攻防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148章 俄木布汗第859章 凱旋歸來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167章 虧得大出血第153章 虎大威第22章 夜襲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756章 破城抄家第544章 再次入宮第587章 福王之死第798章 南京內應(下)第772章 弘光僞帝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418章 投奔盧象升第207章 運河中都第167章 虧得大出血第3章 火繩線膛槍第911章 鄭家軍大勝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484章 救援高陽(六)第707章 破敗的錦衣衛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第29章 殲滅晉商商隊第740章 崇禎南狩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234章 七仙女誘敵第890章 鑫源堂廣東分號第805章 揚州搬遷工作第445章 新土默特汗第528章 嶽託父子三人第307章 再襲科爾沁部第700章 崇禎十七年新年第180章 屠殺流民第509章 反攻突破(上)第1021章 民族英雄紀念園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517章 夜襲嶽託(一)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498章 詭異的村子(下)第520章 夜襲嶽託(四)第195章 遊說失敗第670章 荊州大戰前夕第478章 宣大總督陳新甲第190章 難民築城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291章 遭遇後金使團第18章 真相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664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448章 清軍再入寇(中)第120章 消毒救治傷員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104章 雪橇佛郎機第67章 入明境第128章 改進火炮計劃第377章 百萬贖金第732章 終於安全了第721章 天津水師第417章 奔襲鎮安堡第569章 滾雪球的闖軍第634章 盾車破營(三)第664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715章 賊軍追兵(中)第659章 湖廣告急第488章 盧象升南下第56章 擊殺蒙古貝勒第92章 改良火藥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336章 再訪漠西第112章 激怒皇太極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112章 激怒皇太極第255章 損失慘重第139章 後金退兵第416章 蒙八旗漢八旗第82章 遭遇明軍夜不收第108章 夜間縱火第910章 鄭家軍戰粵軍第250章 大明使者第222章 金門總兵府第501章 防炮沙袋
第348章 特務組織第844章 組合拳打擊第880章 打土豪分田地(三)第626章 二打開封第494章 勤勞的昏君第592章 碰釘子(下)第752章 盧九德立福王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271章 騎兵步戰第65章 擊斃莽古爾泰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581章 闖軍圍洛陽第42章 城頭攻防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148章 俄木布汗第859章 凱旋歸來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167章 虧得大出血第153章 虎大威第22章 夜襲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756章 破城抄家第544章 再次入宮第587章 福王之死第798章 南京內應(下)第772章 弘光僞帝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418章 投奔盧象升第207章 運河中都第167章 虧得大出血第3章 火繩線膛槍第911章 鄭家軍大勝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484章 救援高陽(六)第707章 破敗的錦衣衛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第29章 殲滅晉商商隊第740章 崇禎南狩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234章 七仙女誘敵第890章 鑫源堂廣東分號第805章 揚州搬遷工作第445章 新土默特汗第528章 嶽託父子三人第307章 再襲科爾沁部第700章 崇禎十七年新年第180章 屠殺流民第509章 反攻突破(上)第1021章 民族英雄紀念園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517章 夜襲嶽託(一)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498章 詭異的村子(下)第520章 夜襲嶽託(四)第195章 遊說失敗第670章 荊州大戰前夕第478章 宣大總督陳新甲第190章 難民築城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291章 遭遇後金使團第18章 真相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664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448章 清軍再入寇(中)第120章 消毒救治傷員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104章 雪橇佛郎機第67章 入明境第128章 改進火炮計劃第377章 百萬贖金第732章 終於安全了第721章 天津水師第417章 奔襲鎮安堡第569章 滾雪球的闖軍第634章 盾車破營(三)第664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715章 賊軍追兵(中)第659章 湖廣告急第488章 盧象升南下第56章 擊殺蒙古貝勒第92章 改良火藥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336章 再訪漠西第112章 激怒皇太極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112章 激怒皇太極第255章 損失慘重第139章 後金退兵第416章 蒙八旗漢八旗第82章 遭遇明軍夜不收第108章 夜間縱火第910章 鄭家軍戰粵軍第250章 大明使者第222章 金門總兵府第501章 防炮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