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盧象升南下

楊嗣昌又道:“陳新甲能立下如此大功,必然和李國棟脫離不了干係。那李國棟英勇無敵,足智多謀,屢屢擊敗建奴。”

崇禎皇帝輕輕點了點頭:“陳新甲的奏疏上也多次提到李愛卿了。”

君臣正在說話的時候,外面有太監來報:“宣大總督陳新甲到。”

“快宣陳愛卿進來!”

陳新甲心情緊張又激動的走進西暖閣,他緊張的是,這次清軍攻破了曲阜,殺了衍聖公一家,一把火燒了孔廟,只怕這件事聖上龍顏大怒;激動的是這次出師告捷,殺建奴五千餘人,其中斬獲首級三千五百,雖然兩百餘真奴級沒拿到,還有一千三百餘假奴級也沒有拿到,但這三千五百蒙古韃子的首級,已經是大功了,但願這些首級能沖淡衍聖公被殺一事。

進入暖閣,陳新甲偷偷打量楊嗣昌,見到自己的恩公向自己輕輕點了點頭,心中大喜,知道這次面聖肯定有好事,心裡有了底。

陳新甲跪在地上磕頭行禮,崇禎皇帝道:“陳愛卿,你取得如此大捷,朕心甚慰。來人,給陳愛卿賜座!”

一名太監搬來一張椅子,陳新甲再次跪地:“陛下洪福,方有如此大捷,微臣不敢自居。”

雖然陳新甲在奏摺上寫得清清楚楚,但崇禎皇帝還是再次詢問一遍。

陳新甲連忙把自己運籌帷幄,發兵救援高陽一事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當說到李國棟身陷險境的時候,崇禎皇帝緊張得幾乎要站起來了,陳新甲話鋒一轉,說自己帶着關寧鐵騎及時趕到,不僅救了李國棟,還斬殺了三千餘蒙古韃子,崇禎皇帝提着的心這才放了下來。接着陳新甲又說了自己親自佈置大營,同建奴對峙,建奴見自己佈置得當,不敢進攻。陳新甲便命令李國棟率領夜不收出擊,斬了一百多真奴級。

“一百多真奴級?”崇禎皇帝眼中放光,“怎麼未見陳愛卿奏疏上提及此事?”

“微臣奏疏已經上京,李將軍又有斬獲。所以微臣新的捷報上才提及。”陳新甲從袖子裡又取出了一份捷報,呈了上去。

王承恩接過捷報,遞給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看得龍顏大悅,連連讚歎:“好!好!”

看完捷報,崇禎又轉頭看着陳新甲道:“陳愛卿,你還沒說完,繼續說來。”

陳新甲又說了趁着拖住清軍的機會,下令讓李國棟發兵救援高陽。李國棟果然不負厚望,三千鐵騎趕到了高陽,又斬了五百漢軍旗假奴,摧毀了清軍的攻城工事,進入城內,高陽城安全了。

至於李國棟的所作所爲,都是李國棟的夜不收出城之後,發現清軍已經撤離,於是趕往昌平,向陳新甲報捷。陳新甲這才知道了詳細經過。在崇禎皇帝面前,陳新甲把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說出來了,並加了許多文學修辭,爲自己請了功。

“李愛卿可在昌平?朕意召他入京面聖。”崇禎皇帝問道。

陳新甲道:“李將軍尚在高陽,未得朝廷詔令,不敢私自發兵回昌平。”

“那還不趕快傳他進京!”

“是!微臣遵旨!”陳新甲從座椅上起來,磕了個頭道。

楊嗣昌和陳新甲離開西暖閣,王承恩親自出門,恭送兩人。

走在路上的時候,王承恩突然開口道:“楊閣老,陳督臣,你們兩位可知皇爺幾乎要下罪己詔了?”

陳新甲就像觸電一樣一下愣住了,楊嗣昌卻輕聲回道:“王公公,其實楊某面聖之時,也見到陛下書桌上的空白詔書了。之時陛下未提,楊某也不好提起,怕壞了陛下的好心情啊。”

王承恩落下眼淚:“這是陛下的第三道罪己詔啊!奴婢自幼伺候皇爺,迄今已有二十餘年。衍聖公一事,皇爺頭髮都全白了。幸虧有二位送來的捷報,奴婢替皇爺謝過二位。”

說完,王承恩躬了一躬。

楊嗣昌和陳新甲連忙扶住王承恩:“王公公不可!”

王承恩一直把兩人送到宮門口:“兩位慢走,還望兩位速速請李將軍進宮面聖。”

離開了宮門之後,楊嗣昌對陳新甲道:“陳兄,陛下對你感觀極好,有這軍功在手,日後在宣大磨練幾年,來日可入閣部啊。”

陳新甲大喜:“全賴楊閣老提攜。”

“那李國棟,原本乃楊某親信,如今便交與你了,你若是能用好此人,今後立功不成問題。”

陳新甲連忙對楊嗣昌深深一躬:“多謝楊閣老。”

“陳兄,請隨楊某回府,再細細向你到來。”楊嗣昌邀請陳新甲到他府上。

到了楊府,在書房中坐下後,楊嗣昌又一五一十的向陳新甲說了李國棟在關外同蒙古人結盟,聯合蒙古逐部,殲滅大量金軍的事情,說到河曲黃河邊一戰,楊嗣昌眼中放出亮光,彷彿他自己親臨戰場一般。那一仗,斬首數萬,大明對上金國,何時有過如此戰績啊?說到最後,楊嗣昌感嘆了一聲:“只可惜楊某家中變故,不得不丁憂回家,致使同蒙古聯盟一事付之東流。如今建奴統一了蒙古,我大明更是岌岌可危啊。”

陳新甲道:“楊閣老,下官斗膽說一句,建奴乃疥癬之疾,流寇方纔心腹大患。”

“陳兄此言差矣!”楊嗣昌嘆了一聲,搖了搖頭道,“建奴大勢已成,我大明外有建奴,內有流寇,已經是岌岌可危!楊某極盡手段,想要滅奴。原本有李國棟聯合蒙古,形勢大好,卻因爲楊某家事耽擱了。如今要對付建奴,唯有先平定內亂。只可惜建奴殺害衍聖公一家,又燒燬孔廟,和談一事已經無門。”

“事已至此,當如何是好?”陳新甲大驚。

楊嗣昌長嘆一聲:“當把李國棟調往薊州協助關寧軍防禦建奴,再全力以赴剿滅流賊!只是那關寧軍家眷皆在遼東,若有外來將領到薊州,恐怕會受到他們排擠。你我二人,當多爲李國棟請功,這樣他去了薊州,才能站穩腳跟。”

“關寧軍難道擋不住建奴?”

楊嗣昌回道:“關寧軍對上建奴,也是敗多勝少。唯有這李國棟對上建奴,幾乎無敗績!此事還不能說明問題?只可惜李國棟兵馬太少,又沒有地盤供他開拓,我們得多多提攜此人。”

次日,崇禎皇帝召李國棟回京面聖的詔書送到了高陽縣城。

李國棟謝過皇恩之後,給宣旨太監塞上了一塊二十兩的銀錠,又給陪同來的幾名小太監一人一塊碎銀子。隨後李國棟便點起本部兩千七百人馬,離開高陽,準備返回京城。

晉陽軍北歸回京,剛剛走到半路上,卻見到一支軍隊南下。

“天雄軍!是盧督師的天雄軍!盧督師怎麼南下了?”眼尖的韓大山發現,那支南下的隊伍正是盧象升的天雄軍!

南下的隊伍除了有盧象升的天雄軍兩萬人,還有楊國柱的五千人馬,虎大威的五千人馬,王樸的八千人馬,近四萬大軍。雖然還沒有見到盧象升,李國棟心裡卻很清楚,盧象升是得到清軍南下的消息,主動出兵,尾隨清軍南下。

李國棟心中盤算着:是不是該抗旨不回京?派人去昌平把駱駝兵帶上,追隨盧象升南下?

第58章 冤家路窄第608章 上海縣第79章 送俘虜給林丹汗第302章 金軍再抵歸化第883章 打土豪分田地(六)第774章 崇禎遇刺(上)第384章 烏真超哈兵(三)第131章 葡萄牙傳教士第233章 借來的水師第222章 金門總兵府第2章 火器和馬槊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第927章 出使四川(下)第646章 銀號貸款第744章 保釋金第598章 李自成退兵第518章 夜襲嶽託(二)第452章 夜不收遇險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584章 洛陽之戰(下)第548章 拍賣會(下)第644 安置房第550章 追趕施福第550章 追趕施福第50章 引開金兵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368章 各方反應第567章 賊將軍左良玉(下)第496章 鉅鹿空城第573章 大洪水(上)第469章 高起潛第145章 大德旺商號第820章 火燒綠營第913章 朱由榔出逃第851章 火燒揚州(二)第752章 盧九德立福王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324章 多爾袞東撤第14章 大安口守軍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224章 鼓風機和高爐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448章 清軍再入寇(中)第668章 荊江水戰(上)第399章 魚梁道第834章 水騎配合(一)第546章 拍賣會(上)第892章 蛙人營奇襲(上)第255章 損失慘重第872章 劍指廣東第76章 阿濟格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515章 有錢好辦事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12章 新式寨堡第669章 荊江水戰(下)第913章 朱由榔出逃第7章 遭遇嶽託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417章 奔襲鎮安堡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346章 假煙第685章 擅斬朝廷大將第312章 殲滅金軍運糧隊第775章 崇禎遇刺(中)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634章 盾車破營(三)第864章 贛江水戰(下)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312章 殲滅金軍運糧隊第808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71章 崇禎下揚州第1013章 四路北伐一路南下第662章 獻軍破武昌第488章 盧象升南下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56章 擊殺蒙古貝勒第844章 組合拳打擊第466章 華容道第854章 繼續火攻第529章 打士紳燒地契第120章 消毒救治傷員第68章 遭遇哨騎第324章 多爾袞東撤第97章 毒火包第529章 打士紳燒地契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214章 前往杭州第236章 替天行道?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654章 賊將軍圍城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404章 神戰士第586章 捉住福王了第704章 路振飛第340章 千年棒奴第343章 排練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
第58章 冤家路窄第608章 上海縣第79章 送俘虜給林丹汗第302章 金軍再抵歸化第883章 打土豪分田地(六)第774章 崇禎遇刺(上)第384章 烏真超哈兵(三)第131章 葡萄牙傳教士第233章 借來的水師第222章 金門總兵府第2章 火器和馬槊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第927章 出使四川(下)第646章 銀號貸款第744章 保釋金第598章 李自成退兵第518章 夜襲嶽託(二)第452章 夜不收遇險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584章 洛陽之戰(下)第548章 拍賣會(下)第644 安置房第550章 追趕施福第550章 追趕施福第50章 引開金兵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368章 各方反應第567章 賊將軍左良玉(下)第496章 鉅鹿空城第573章 大洪水(上)第469章 高起潛第145章 大德旺商號第820章 火燒綠營第913章 朱由榔出逃第851章 火燒揚州(二)第752章 盧九德立福王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324章 多爾袞東撤第14章 大安口守軍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224章 鼓風機和高爐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448章 清軍再入寇(中)第668章 荊江水戰(上)第399章 魚梁道第834章 水騎配合(一)第546章 拍賣會(上)第892章 蛙人營奇襲(上)第255章 損失慘重第872章 劍指廣東第76章 阿濟格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515章 有錢好辦事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12章 新式寨堡第669章 荊江水戰(下)第913章 朱由榔出逃第7章 遭遇嶽託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417章 奔襲鎮安堡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346章 假煙第685章 擅斬朝廷大將第312章 殲滅金軍運糧隊第775章 崇禎遇刺(中)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634章 盾車破營(三)第864章 贛江水戰(下)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312章 殲滅金軍運糧隊第808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71章 崇禎下揚州第1013章 四路北伐一路南下第662章 獻軍破武昌第488章 盧象升南下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56章 擊殺蒙古貝勒第844章 組合拳打擊第466章 華容道第854章 繼續火攻第529章 打士紳燒地契第120章 消毒救治傷員第68章 遭遇哨騎第324章 多爾袞東撤第97章 毒火包第529章 打士紳燒地契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214章 前往杭州第236章 替天行道?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654章 賊將軍圍城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404章 神戰士第586章 捉住福王了第704章 路振飛第340章 千年棒奴第343章 排練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