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絲,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樑雙燕棲。”
“三月踏青能幾日,百回添酒莫辭頻。看君到臥楊花裡,始覺春光爲醉人。”
四位大小姐相視一笑,就是四首挑不出瑕疵的美妙詩句,若說區別,那便在書寫上分出了伯仲。
邱夫人笑的滿意,楊茉莉的字兒首屈一指嘛,另兩位夫人也歡喜,有林大小姐的“螞蟻大軍”墊底兒,自家閨女可是很不賴的。
林大小姐對這個成績真心不在乎,她就是個善於討巧的人,自從給林來福指點了用鵝毛筆寫字之後,她也懶得再折騰毛筆寫斗大的字了,今兒考校寫詩,照樣鵝毛筆寫的迷你,粗粗一看,可不就是排列緊密的“螞蟻大軍”嗎?
不過,這次聚會的東道主就是林蔥兒,還是自家閨女嘴上心裡常掛着的“老大”,夫人們必須得給幾分薄面,於是劃箇中等,跟楊素素李丹丹相同。
茉莉大小姐本就有“才女”之名,算個頭等的名次。
接下來蔡夫人出題,考校的是女子出嫁後第二日見公婆長輩平輩小輩所執禮儀,這個倒是最實用的,夫人們個個眼珠子瞪圓了等着挑錯兒,孃家人的名聲就指望那一刻打造呢,含糊不得。
這時候不得不再次爲華嬤嬤叫好了,四位大小姐按程序走下來,個個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言談舉止無可挑剔。
“我……這便放心了。”邱夫人挺誇張的,用手帕蘸着眼角的溼潤,老懷大慰的樣子。
楊茉莉那個心高氣盛的,肯低眉斂目把外表打造出謙和柔婉來,當孃的確實想燒高香,何況考校裡還有平輩妯娌的冷嘲熱諷環節,楊茉莉應對的恰到好處,遠不是過去那種“一言不合離家出走”的姿態。
更驚喜的是楊素素的娘,師爺的夫人出身一般般,丈夫地位一般般,素素過去身子骨兒弱,受到的教育更加一般般,今日考校,卻發現閨女起坐得體,言談舉止無不透出幾分“高貴典雅”來,簡直超出想象。
“都好,個個都好,我就不出題了。”
華嬤嬤沉吟一聲,接過話茬兒:“那麼,各自表現一下自己最拿手的才藝,做結束吧。”
這個可以有!
但是,華嬤嬤很快就傻眼了,完全沒按照她安排過的套路走啊!
原本排練的琴棋書畫陽春白雪,林大小姐輕咳一聲就變身成了“嘿嘿哈哈下里巴人”……
沒錯兒,去掉長裙的四位大小姐英姿颯爽,束腰束袖束褲腳的衣飾讓人眼前一亮,頭髮也全部束起來,在頭頂利落的盤成“丸子髮髻”,表演了一出“女子雙截棍”“花拳繡腿篇”。
跟着林大小姐操練的時間可不短了,耍幾個花樣糊弄糊弄貴婦人們完全沒問題,何況還有個見慣大世面的編導,把每個人最擅長的動作精心串演依次呈現,
音樂伴奏原本安排的是香蘭,她彈不了琴,就偷偷學了敲鼓,也不需要多麼嫺熟高超的技藝,跟着表演的節奏有動感的敲出聲音來就算助興。
不過,更讓人瞠目結舌的場景出現了,華嬤嬤在短暫的呆愣失語之後,竟然自己坐到了原本給楊茉莉準備的古琴後,眼睛注視着場中徒弟們的輾轉騰挪棍子飛舞,手中彈撥出一串金石之音,那動靜,跟機械沉重的鼓聲相和着,竟讓人聽出幾分風聲鶴唳蕭瑟肅殺來。
誰說女子的世界裡只有婉約順從只有花容月貌舉案齊眉?
誰說女子的生活裡沒有嚴苛沒有爭鬥沒有欺騙沒有你死我活?
當另外三位大小姐把自己可以展現的動作全部表演完畢,鼓聲還在繼續,琴聲還在繼續,林大小姐的豪情萬丈還在繼續。
大青山的半山坡上,琴聲激越鼓聲鏗鏘,還傳蕩着一個女聲的歌唱。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世記多嬌
清風笑竟惹寂寥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蒼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這樣的歌曲,也只有林大小姐這般的脾性才能唱出韻味兒,滿滿的豪爽滿滿的不羈滿滿的義薄雲天。
華嬤嬤從起初的隨意彈奏,到後來與林大小姐的演唱嚴絲合縫兒,跟不上節奏的香蘭,只在林蔥兒每句歌詞的最後一個字上才用力敲擊一下鼓面。
再到後來,香蘭的鼓點兒跟上了節奏,口中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哼唱起來。
《滄海一聲笑》終歸比單純的“嘿嘿哈哈快使用雙截棍”要接近“陽春白雪”一些些,就連邱夫人的臉上,也帶出了幾分豪放。
一首歌,唱了好多遍,一根雙截棍,舞了好多圈,當林大小姐最後一個收勢動作完成,華嬤嬤最後一個滑音結束,天地間依然仿若餘音未散。
“怪不得……孩子們喜歡……”,邱夫人喃喃道,她曾經百般的不理解,自己嬌養的女兒爲什麼這般堅持賴在林窪村小住,爲什麼張口閉口對她們的“老大”景仰不已,威望超過了親身父母,現在,理解了。
蔡夫人擦了擦眼睛,也是喟嘆不已:“聽這樣的曲子,唱這樣的歌詞,整個心都好像寬敞了,平日裡些許的不順意都不值得什麼了。”
“素素早先就是隨了我,身子骨兒跟性子都太弱,我常擔心她嫁出去以後受委屈,自從來了林窪村,幾個小姊妹互相薰陶着,不但身子骨兒一天比一天好,性情也剛強了些,我看着,覺得歡喜。”
掉了金豆子的是素素的親孃,這會子也不指責閨女自己有主意了,不要求凡事兒一定要聽從父親與丈夫的了,上次楊素素絕食鬧騰不嫁邵清平,親孃可是站在丈夫一邊規勸閨女的……
原諒她們打小受到的教育吧,“在家從父母,出嫁從丈夫,夫死從兒子”,女子這輩子就沒有個能自己做主能聽從自己心意的時候。
尤其,是身份尊貴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