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與後記
2013-11-27
南宮銘:不以稀爲貴,則萬物皆爲平常。
梅基:既然孤獨選擇了我,那我便享受孤獨。
張辰:一把油紙傘,一起撐着走,路上沒有鮑魚海鮮,只有包子饅頭。
張子嫣:有他的地方,就是家。
張子琰:沒有值不值得,只有願不願意。
多萊雅:雪碧,透心涼,心飛揚。
澹臺滅明:我身在江湖,卻不屬於江湖。
夜冷蕭:一個人的江湖。
萊因哈特:不要說我猥瑣,因爲……既生萊茵,何生越訣!
易天行:我的劍,凌駕萬物之上!
黃泉:哥砍的不是人,是寂寞。
千刀王:最強的劍出自我手,我卻依舊操守着低調。
阿修羅:身爲皇家武士隊長的我,意見保留。
越訣:哥從未被超越
凱琳:也許,幸福真的很簡單。
凱特:享受着配角的待遇,卻無奈地扮演着醬油。
安德魯斯:我的戲份還沒夜冷蕭長。
旅店(酒店)服務員:雖只是曇花一現,但我好歹是個角色。
卡薩洛克:爲什麼,配角里只有我還沒顯示出實力就掛了。
奧丁:醬油也是有發言權的。
幽暗雛鳳:啾啾啾啾~
歐米迦:雖然有神器,卻連配角都不如。
逆落:同上。
楊霸天:我不是萬能的,沒有我是萬萬不能的。
(不得不說,我受仙劍1的毒害很深,導致這部我的處女作裡有好多類似仙劍1的劇情,但是已經沒法改了,除非重新開始寫……
剛開始寫的時候是打算只寫十章,做一個類似作文一樣的幻想文章的,誰知道一口氣寫了七八章,然後發現沒法結尾……於是就有了現在的五十五章。
原本南宮銘是三大劍武士之首且與張子琰作對的反派角色的,後來嘛,寫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劇情自然而然就脫手了,最後乾脆就把南宮銘塑造成了現在這樣。
原本子嫣是要爲了淨化梅基,耗盡精元而亡的,後來想想還是不忍心,感覺那樣太缺德了,也太殘忍了。於是我就給御劍術最高境界賦予了強大的淨化之力……
終於寫完了,鬆了口氣,稍微休息一下,就準備開始寫第二部了……大家還別嫌煩,這是一個朋友的願望,他說看了我的小說也想玩諾亞了,對於小說裡沒帶上他很失望,所以我才寫第二部來彌補,爲了慶祝一個新的諾米誕生嘛。不過能不能堅持寫完就不確定了……第二部的主角就用他的遊戲名:尕池。挺怪的名字,不過聽習慣了還好。
第二部的主角依舊是劍武士,誰讓劍武士是我最喜歡的職業呢?誰讓我一直以來都是玩的劍武士呢?誰讓我在四大職業中最瞭解劍武士呢?
因爲一直玩劍武士,所以主角是劍武士。因爲偶爾玩一兩次法師,爲了奪寶……所以有個僅此於主角的配角是異能者,那就是萊因哈特。因爲從來沒玩過格鬥家和槍械師,所以幾乎沒怎麼詳細寫這兩個職業。
寫這小說只是爲了抒發和傾泄我對諾亞那深深的情感,寫得不長,只有十七萬字左右,但是這些字都是我用心寫出來的,寄託了自己的真實情感。
諾亞傳說,我最喜歡的遊戲。諾亞傳說劇情日記,我最喜歡的小說。不管有沒有人支持我,我都會樂此不疲地寫,自我陶醉着,自我享受着。最衷心感謝那些支持我的人,真心地對你們說一句謝謝。
也真心地對遊戲工作人員說一句謝謝,謝謝你們把諾亞傳說帶給了我,帶給了廣大的諾米同胞。希望你們能始終堅守着自己的原則:2.5D畫面,簡單,微消費,微時間,漢唐遺韻時裝。
這些年諾亞改變了很多,也許有些地方變差了,但總體來說還是往好的方面發展的,希望你們不管怎麼變,都不要把上述的五項基本原則給變了……話說最後一項貌似不是基本原則……總之,只要這五項沒變,我就會一直是忠實的諾米。)
我的過去
有人想聽,我就寫給她看:
很小很小的時候,好像纔出生沒多久吧?那時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生下我後,媽只留下來看了我幾天,就跟爸一起走了,爲了賺錢養我。於是我一生下來便被印上了“留守兒童”的烙印。
我跟爺爺奶奶住在老家,從記事開始就從來不知道擁有父母的感覺,到了七歲都還沒見過親生父母,最多隻是看看家裡的照片,很久很久以前父母的照片。
記得那次媽打電話過來,奶奶讓我接電話,按理說從來沒見過父母也沒聽過父母聲音的我應該是想接這個電話的,但不知爲什麼,我就是死活不願意接,被奶奶罵了,也還是不願意,最後她們只能放棄。
每次奶奶讓我接電話我都沒接,每次事後我都會一個人躲着偷偷的哭,那時的我不知道哭的原因,就是感覺很想哭,很想哭。
後來好像是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吧,那天放學回家,忽然就看到了一張熟悉而又陌生的臉,小小的腦袋回憶的半天才想起來,那是媽媽。
熟悉是因爲經常在照片上看到很久以前的媽媽,樣子跟現在有些出入。陌生是因爲從來沒見過她真人。
緊張,激動,還有其它一些說不出來的情緒,一句“媽媽”在心裡醞釀了很久,最後卻還是沒有叫出來。
媽很開心地把我抱起來,問東問西,問長問短,但是……明明這是我經常夢想着的畫面,可真到了這個時候,卻感覺挺煩的,還是有種不想見她的感覺。
“媽媽”這個詞在我心裡一直很模糊很陌生。
媽在家的幾天我都弄出不冷不熱的樣子,就是不想跟她多說話多接觸,可能是還有點怪她吧,小小的心靈裝着很多很多的心事。
是啊,在無數個夜晚,不知偷偷地哭了多少回,說完全不怪她,怎麼可能?那時候纔多大?能不怪她嗎?
又是一個陰雨天,媽等了很久纔等到我放學回家,一看到我就把我抱起來,哭,不停地哭,我問她爲什麼哭,她沒說。
她要走了,要回到外省工作的那個地方,今天就是爲了見我最後一面才特意等到我放學的。
媽終於騎着電動車走了,我在後面拼命地跑,拼命地追,一邊追一邊痛哭,她在我身邊的時候我不想理她,她要走了,我卻又那麼的不捨。
爺爺奶奶過來拉住我,不准我追,我掙也掙不開,只是在那不停地哭,不停地哭。
後來我沒哭了,一個人默默地搬個小凳子爬到屋頂上去坐着,望着媽離開的那個方向發呆,像傻了一樣,坐了好久,飯也沒吃,水也不喝。
那天晚上特別冷,寒氣直入心扉。
孤獨,這個詞是我接觸最多的,從記事開始便沉浸在其中,總是喜歡一個人玩,跟別的孩子格格不入,就算偶爾有其他小孩要來跟我玩,我也會嫌他好礙事,玩不來。
從小就與孤獨爲伍,逐漸習慣了孤獨。有人說,孤獨的人總會不自覺地去迎向孤獨,明明不喜歡那種感覺,偏偏又不由自主。
孤獨的人,也很容易流淚。
因爲脆弱的心靈容易受傷。哪怕只是無意中輕輕地戳了一下,可能也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我是從小學二年級開始離開故鄉的,跟父母住到了一起,父母四處奔波,我也得跟着四處奔波,光是小學就上了好幾所。我記得我上過的小學有:江蘇太倉的育才學校(二年級和三年級上半年),廣東深圳的春蕾小學(三年級下半年),深圳的博恆學校(四年級上半年),又回到太倉育才學校(四年級下半年),江蘇崑山五聯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
這就是我的小學生涯了,基本上就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於是我很小就學會了適應環境,因爲現實是殘酷的,不管你的現狀是什麼樣的,不管你有沒有適應的能力,你都必須去適應,否則就會被現實淘汰。
很小就學會了適應環境,學會了人際交往,我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比同齡的孩子要強很多。
從很小就學會了吃苦,因爲不得不吃苦,沒有選擇。
還有,稚嫩的我,不得不一再地經歷分別。
換一次學校,就經歷一次分別。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天還沒亮就要去坐校車,大概凌晨四點起牀,有一次我起牀起晚了,七點才趕到校車那邊,然後坐不上是肯定的了,無奈只能自己坐公交車去學校。
到學校後,卻看到學校門口掛着一個牌子:今天放假。
放假的原因忘記了,反正就是放假。
那個時候我想哭,無助得想哭。
身上沒錢,不能坐公交車,學校距離我家二十公里,小小的我在冰天雪地的大早晨無助地徒步往回走。
想哭,但是沒哭。
那天早晨吐氣成霧,地上都是冰,我就憑着一股倔勁往回走,我能吃苦,我就是能吃苦!
二十公里,我走到了,走到了家門口。走了兩個小時。
媽還在打麻將呢,見我忽然回來了,問我怎麼回事,我把事情告訴她,她一邊說我太馬虎,不注意看學校通知,一邊又心痛不已。
剛上五年級的時候還不會騎自行車,爸媽讓我一個人學,我就搬來家裡的自行車練,第一天上午和第二天下午,算起來就是一天時間,一天就學會了,一次都沒摔過。這也許也算是適應能力吧?
五年級和六年級的時候,要一個人騎自行車來去學校,無論嚴冬酷暑,都是一個人騎自行車,有時候手凍得發紫,只能一隻手扶把手,另一隻手放口袋裡,這樣來回換才稍微好一些。
那時候家住三樓,騎的自行車又是那種大人騎的很大的,我每天上學把自行車從三樓搬下來騎,放學又把自行車搬到三樓去,小小的手上盡是老繭,有一次媽牽我手都吃一驚,說我手怎麼這麼多老繭啊,不像個小孩的手。
自行車輪胎沒氣了,就要推着車走回去,無論嚴冬酷暑。
可能是適應了孤單以後,就會很不習慣那種甜蜜溫暖的幸福感吧,比如找對象。
才小學六年級,就有好多人都有對象了,我也想過要不要也找,後來嘛,性格使然,只得作罷。
從小就一直封閉着內心,讓我內向,讓我放不開,很多事都喜歡在心裡想,但卻不敢真的去做。
當有一天在班上衆女生的聊天中偶然得知她們全都喜歡我以後,感到受寵若驚,還有喜滋滋的感覺,有點暗暗的小得意。
五六年級在學校都很張揚,跟真正熟悉的同學那是很放得開的,很活潑開朗,跟其他人就是內向了,沉默寡言。那時候在學校打架數一數二,身後總是跟幾個小弟,成績也是中等偏上,語文數學都是班上數一數二,語文作文還被老師拿出來當衆念過,是班裡寫得最好的,就是英語死活學不好。不過這樣的小日子過得倒也有滋有味
初中的時候就開始學會低調了,一改五六年級時的張揚,默默無聞地上學,關係好的同學也有不少,很鐵的也有兩三個。
初一初二在崑山珠江學校,要住宿舍,一週回家一次,全部自理。初三回老家上的,因爲聽說戶口不在崑山,就沒法在那邊高考,不能在那邊高考的話,在那裡上高中也沒意義,於是只能回老家上初三,考高中。
老家課本不一樣,必須要重新學,但是我只有一年時間,要學他們三年學的東西,還要適應那邊的學習習慣和考試習慣,又要適應那邊的校園生活。
不想適應也要適應,必須要適應。
生活中就是有這麼多的無奈,必須要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去適應不想適應的事,還可能要做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
這個道理我從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也這樣去做了,不然我早就不在這個世間了。
最後中考的結果,距離一中的錄取線還差十多分,比一中稍微差點的那個高中的錄取線倒是被我完全超過了。
但是後來沒在那個學校上,而是被父母接回蘇州,上大專,三加二的那種大專。
走了一條跟同學都不一樣的路。
再後來,把三加二的中專部分唸完了,爸又跟我說,可以來廠裡工作學習,名義上還是在學校,到時間照樣拿畢業證,有大專文憑,又能拿到工資,多好,等到拿到畢業證,就相當於一出學校就是有文憑有技術又有工作經驗的人才了。
但是我不同意,因爲本來就沒機會體驗大學生活了,這大專生活我不想也體驗不到,不想給人生留下一個遺憾。結果,還是拗不過父母,被拉去廠裡了。
於是我就進了蘇州的可勝廠,爸說他在裡面當課長,可以給我很多照應,比別人好很多,這麼好的待遇應該知足了。
又是一條跟同學不一樣的路。
想想確實比他們好很多,但就是擺脫不了失落的情緒。
當初進大專選專業,就是因爲爸學的模具,讓我也選了模具這個並不感興趣的專業,父母說這個比較有前途。
現在來這個廠裡,又是因爲前途。
又是因爲現實的無奈,必須要做不想做的事,這種關乎人生的大事。
從小到大不知經歷了多少這樣的無奈。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真沒說錯,到現在我十八歲,從來沒牽過女孩兒的手,從來沒抱過女孩兒,初吻還在,初戀還在(網戀倒是嘗試過幾次,現實的戀愛從沒試過),從沒有跟女孩兒有過任何親密的接觸。
在同齡男孩兒都追星和趕潮流的時候,我卻只走自己的風格。
他們只聽最新的歌,不管自己喜不喜歡。我卻只聽自己喜歡的歌,不管是什麼時候的,不管俗不俗。
他們都穿流行的服裝,各式各樣,新潮。我卻只默默地穿那種不張揚的服裝,白T恤,黑長褲,白運動鞋,從來沒穿過牛仔褲,發了校服就是一個學期天天穿校服,還因爲這樣被老師表揚過很多次。
他們都弄各式各樣的新潮髮型,我卻只剃平頭,年齡大點了就剪短碎,頭髮一直是短短的。
就是不喜歡跟潮流,又累,又不是自己喜歡的,只爲了爭那一個面子,何必呢?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內涵的,只不過很多人都被現實給腐化了。
現在放假就是玩遊戲、看小說、看電視等等,總之都是一些在家裡的活動,要不是時間大多用在上班上面,恐怕我真要成一宅男了。
從小就喜歡看書,剛上初中那時候最喜歡看古文的歷史書籍,比如《東周列國志》,《漢書》,《史記》,《資治通鑑》,《三國演義》等等還有好多,那時候感覺這種歷史書籍不是古文的都看得沒勁。
初三的時候開始寫詩詞,寫對聯,這不是什麼老師佈置的任務之類的,而是我的興趣愛好。
自己寫詩詞後,才發現曾經感覺近神一般的詩人原來也不是那麼遙遠,曾經覺得詩人隨手就能寫出兩行詩來,真是了不起,現在感覺,那確確實實只是隨手寫出來的,好多詩都被老師講解得複雜化了,其實詩人寫詩的時候並沒有想那麼多複雜內容,我們卻因爲老師講解得那麼複雜而感覺詩人真牛,寫那麼一句就能帶有那麼多的含義。
詩人也是人,沒那麼強大。
我寫詩詞都是有靈感就十來分鐘一首,有時候甚至更短,沒靈感的時候就說不準了,鑑於這一點,我是由衷地佩服七步成詩的曹植,那腦子真是靈活之極啊。
咳……貌似逐漸跑題了。
現在我最渴望的,就是擁有自己的另一半,擁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家庭,不管我是什麼樣的,她都不會嫌棄我,不管我是帥還是醜,她都不在乎。彼此就是各種心靈的歸宿。
總之,就這樣吧。
暫時只能想起這麼多了,這就是我,一個默默地走在自己路上的男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