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柒若等人已經抓住了三個奸人,她們也是倒黴,本是在外地做這誘口生意,每個地方也不多偷,只出手一次,然後就跑。
等官兵追來,人早跑到下個地方去了。
這次也是她們得意忘形了,本想着一直出手都沒事兒,那些個當官的也全是酒囊飯袋,便想着到京城來試試水。
誰都知道京城的孩子長得好,到時也能賣個好價錢。
萬一偷到一個頂好看的,賣到那花樓裡去,能大賺一筆。
誰知道怎麼這麼倒黴,剛一出手就被人逮住了。
經那三人所說,她們在京城並非只有一個窩點,而她們所知道的那個地方,等人趕過去孩子已經被轉移走了。
蘇柒若給慎思使了個眼色,慎思立馬給了跪在地上被返捆着手的女人一腳。
“說,那些孩子被你們的人藏到哪兒去了!”
據這三人所說,她們在這個小院兒裡藏了十三個孩子。
這麼短的時間內,她們是怎麼將那麼多孩子轉移走的?
“大人饒命啊,我們是真的不知道,咱們一共九個人,被你們抓住三個,還剩下六個,按說一人抱倆也還得剩下一個孩子啊,怎麼會都不見了呢?”
那女人哭得眼淚鼻涕混着被打出來的血糊了一臉,也不敢再撒謊騙人。
蘇柒若看了一眼容蘊,四目相對,二人齊聲道:“院子裡有密道。”
除非是從密道離開,才能這般迅速。
看來她們抓到的這三個人並不是領頭的,竟連這都不知道。
但也能理解,那逃生的密道肯定是越少人知道越好,關鍵時刻能用上就行。
一行人四下去尋找,最後還是慎語鑽進豬圈,在豬圈的大石槽子下面發現了洞口。
這樣多虧了慎語有一點兒兒時的記憶,她母父還活着時家裡也養了豬,她纔會走的時候就時常趴在豬圈邊上看豬吃食。
印象中的豬食槽子沒有這麼大,也沒這麼方,這纔多琢磨了一會兒。
沿着那洞追出去,竟直接通向城外。
容蘊領命要親自帶人去追,蘇柒若也要跟着。
“殿下三思,城外危險,還請殿下留在城中等消息,臣女定會將賊人和十三個孩子一併帶回來。”
蘇柒若還欲再說,沐錦琪也勸道:“殿下,臣女與容蘊一同前往,還請殿下留下,京城中也不能沒有咱們的人。”
這可是她們幾個第一次碰上這樣的案子,理當好好協作,配合好底下官員。
這種案件多由京兆府負責,如今既已被小皇孫殿下碰上,那便不能當成是一個小暗子,等會兒自會有官員過來,需要有人留下交接。
蘇柒若想想便也沒再堅持:“也罷,那你們定要小心,安全爲上。”
她們幾人中沐錦琪和容蘊年紀最長,出城歷練的活兒還是先交給她們吧!
“是,你們保護好殿下。”
容蘊又交代剩下的人護好蘇柒若,便與沐錦琪帶人離開。
蘇柒若則命人將那三個拍花子的送去了京兆府,讓京兆府尹好好查查她們這些年拐賣了多少孩子。
若能找到那是最好,將孩子送回家去讓人一家團聚。
若不能找到,總也得給那些丟了孩子的人家一個交代。
要知道有些人家丟一個孩子,那可是要了人一家人的命。
事情都安排下去,蘇柒若纔回宮去見皇上。
皇上一直提着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本想着先好好訓斥她一番,可見她小小模樣一本正經地稟報着各地拐賣孩童事件,所有的話都哽在喉嚨裡,什麼都說不出來了。
小小的少女躬身抱拳:“皇祖母,這便是孫女兒所知,其餘還需京兆府及各地官員調查。”
皇上緊握的拳頭鬆開,緩緩舒出一口氣來,眼角眉梢都帶着驕傲。
不愧是她蘇家的孩子,膽子夠大,也不魯莽。
若是蘇柒若真的莽撞跟着追出城去,萬一中了那些奸人的計,才叫得不償失。
她懂得審時度勢,很好。
“此案若能破獲,記你們一功。”
蘇柒若一喜,替幾個好姐妹謝恩道:“多謝皇祖母。”
這功勞一記,她們變也算是史上留名了。
一羣不到十歲的孩子能做到這些,配得上留下一筆。
午後容蘊和沐錦琪就回來了,她們跟着御林軍和巡防營還有京兆府的人一起去追那些人,裡面有個聰明的孩子沿路用枝葉做了標記,順着記號很快就將人抓了。
帶着十三個孩子跑並沒有想象中容易,尤其是京城裡的孩子大多早慧,除了哭,他們還懂得怎麼拖延趕路的時間。
吃喝拉撒一折騰,就等到了救兵。
蘇柒若也很好奇那個聰明的孩子是誰家的,便多問了一句。
沐錦琪笑道:“那是御史劉大人家的公子,今年八歲,和父親出門去書齋,路上遇見了熟人,劉家主君打招呼的空當就被人劫走了兒子。”
容蘊對那劉小公子也是讚不絕口:“那是十三個孩子裡唯一一個從頭到尾都沒有哭的,他用帶着葉子的樹枝所擺的記號指向明確,說是從大理寺曾經查過的一樁案子裡學的。”
留劉小公子的父親正是大理寺卿家的公子,劉小公子自小就喜歡聽父親講一些大理寺的案情,對此十分感興趣。
“臨危不亂還能想辦法自救,不簡單。”
“這位劉小公子可與小凌他們是同窗?”
“正是。”
“倒是個聰明的,以後說不定能接他外祖的衣鉢。”
東陵史上也是有男子入朝爲官的,所以蘇柒若這麼說大家也沒覺得意外。
若當真有大能,皇上也會破這個例。
“那劉家的小公子好像就叫劉正明,取的是正大光明之意。御史府和大理寺卿皆是孤臣,從不參與黨派之爭,可信。”
容蘊這意思很明顯了,如果劉正明有勝過女子的大才能,這個人以後可用。
“不論男女,凡有才之士,能以民爲先者,皆可用。”
蘇柒若這句話並非只是說說,在她後來登上皇位後所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准許男子參加科考,朝中特爲男子設立四個官職,有能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