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楊偉論道

楊偉拉着胡昭一路說說笑笑地來到自己的客房,兩人談得投機,絲毫不覺時間的流逝。轉眼之間,兩個時辰悄然逝去。經過這一番交談,楊偉發現胡昭可以說是一個法家的狂熱粉絲。

胡昭並沒有像歷史中說的,信奉老子清靜無爲的理論。而是非常想要出人頭地,以法家的理論來治理國家,做到以法治國。

但是楊偉發現胡昭的法家思想太過激進了,楊偉可是知道歷史上著名的法家擁護者,可以說沒有一個是好下場。所以楊偉一定要將胡昭的想法扭轉過來,他不想看到這樣一個談得來的朋友落得一個悽慘下場。

看來歷史中的胡昭選擇隱居,對他來講,未必不是一件幸事。但是現在的胡昭爲什麼與歷史中的胡昭有那麼大的出入呢?

楊偉忽然想到,是不是胡昭看到了什麼使他大受刺激的事情,而使他有了巨大的轉變。最有可能的是黃巾殺官造反,或者是後來的天下大亂,今天你殺我的官,明天我殺你的官,使得胡昭寧可隱居,將自己的抱負深深地埋在心底,也不願淌這趟混水。

胡昭在今世雖然名聲響亮,但是他參加過兩次科舉都是名落孫山。究其原因,還是因爲法家的緣故,在如今儒家大行其道的情況下,鼓吹法家理論會造成何種後果,那是可想而知的,最終他連鄉試都沒有通過,現在還是一個秀才身份。

是以胡昭在失意之餘,遊歷天下,排解鬱悶的同時,增廣見聞。楊偉在爲胡昭暗歎可惜的同時,又是有些慶幸,現在扭轉胡昭的觀點還來得及。

胡昭的法家理論相比於張植還有些稚嫩,也只有像胡昭這樣的年輕人才會將法家理解的如此偏激,缺少了世故的圓滑。

而楊偉卻是從真正的法治社會而來,是極端的法治社會,像美國的陪審團制度這種平衡道德和法理的機構都沒有,根本就是審判長的一言堂。這就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錯案,而且有很多值得同情的人也都被判處了極刑。一些不合理但合法或者不合法但合理的例子比比皆是,讓人觸目驚心。

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楊偉對法家都比胡昭有發言權。楊偉組織了一下言辭,說道:“孔明啊,你的觀點太過激進,我只能持保留意見的認同。世上不可無法,但法卻不能作爲唯一的行爲準則。”

胡昭聽到這裡,面現不豫之色。楊偉繼續道:“我給你講一個戰國時秦國商鞅變法時期的故事,當時的秦國非常注重法治。一天,一個強盜攔路搶劫,一個好漢看不過眼,拾起旁邊的棍子,就給了那個強盜一棍子。

沒想到那強盜忒不經打,一棍子竟然把強盜給打死了。那好漢見出了人命,不敢隱瞞,當時可是有連坐之法的。見官之後,原原本本地將事情交代清楚,被救之人也是爲好漢作證。

但是當時可是商鞅執政,篤信法治勝於一切,就連當時的詩書都給燒了個一乾二淨。縣官雖然爲難,但也不敢違反法令,當時的法令最基本的一條就是殺人償命。最終縣官昧着良心判了好漢一個斬立決。

此事傳到商鞅的耳中,商鞅誇獎這個縣官是一個執法如山、鐵面無私的好官。從此以後,秦國再無見義勇爲之人。”說到這裡,楊偉端起茶杯輕輕啜了一口。胡昭的臉色已經有些不自然了,顯然心裡已經開始動搖。

楊偉繼續道:“孔明可知道我大越定鼎天下的淮水之戰嗎?”

胡昭道:“我大越五萬精銳全殲白起五十萬秦兵之役,三歲小兒都知道,我如何不知。”

楊偉道:“孔明可知此役關鍵在何處?”

胡昭道:“當然是秦兵士氣低落,我大越纔可一鼓作氣全殲秦兵。”

楊偉道:“爲何低落?”

胡昭道:“當然是太祖振臂高呼,朕受天命,討伐秦逆,大越興亡,在此一戰。我大越士氣瞬間高漲,秦兵士氣大挫。”

楊偉戲謔道:“你信嗎?”

胡昭目瞪口呆地看着楊偉,他雖然不信,但是也不敢像楊偉一樣宣之於口。

楊偉神神秘秘地湊到胡昭面前,壓低聲音道:“這件事情是我那皇子學生從宮中偷拿出來的典籍記載,萬不可泄露。”

胡昭鄭重點頭,楊偉道:“其實這場戰役的勝敗完全是一個士兵引起的。”胡昭驚愕地張大了嘴巴。

楊偉繼續道:“在淮水之戰前的一次小規模接觸戰中,秦軍有一個士兵看到另一個跟他要好的士兵被一刀破開了肚子,也不管是在戰鬥中,情急之下,背起他就脫離了戰場。

因爲是在混戰,沒有人注意到他。他只想儘快找到郎中救命,哪想到在一陣顛簸之下,受傷士兵的傷口越來越大,腹腔中的內臟都順着傷口擠了出來,已經是奄奄一息。

只是囁嚅着嘴脣,不停地要求這個士兵殺了他,他不想再遭這份罪。那個士兵眼見其無法存活,只得無奈地一聲咆哮,手起刀落,將這個士兵殺死在自己的刀下。

當他回營的時候,白起正在巡營,看到他,二話不說就把他抓了起來。問起他去了哪裡,他實話實說將這番遭遇述說了一遍。

白起軍中紀律森嚴,軍紀嚴明,這件事中不管是他殺害戰友,還是作爲一名逃兵,都是罪不容赦,立馬叫人拖出去砍了。

事情過後,軍中士兵都爲其鳴不平,越軍在秦軍中的細作趁此良機散步言論,說作爲秦兵不可受傷,一旦受傷,不會有人來救,只能等死。如此一來,秦兵士氣大跌。被我大越虎狼之師驅趕進淮水,一時令淮水暴漲。”

胡昭聽得是目瞪口呆,要說白起錯了嗎?也沒錯,錯只錯在白起殺性太重,軍法太過嚴明。這讓胡昭徹底顛覆了心中想法。

楊偉總結道:“所以說,國不可無法,但是絕不能作爲唯一的標準。作爲一個國家,不能光憑法治,要內王而外法。”

胡昭躬身受教。他現在對楊偉不再是佩服,而是崇敬,一種對待老師一樣的崇敬。他的博學在楊偉的面前根本不夠看。在外人眼中,能與這樣的人物比肩,那是他天大的榮幸,他不禁感到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495章 少女城主第518章 梅靜香第554章 山谷修煉第39章 初見孔明第174章 錢糧吃緊第286章 再見安妮第238章 目標變更第225章 廣播第524章 搶人第420章 誤入蚊巢第574章 天魔入侵第85章 到達酒國第2章 來龍去脈第504章 水清柔第197章 北海修煉第80章 迴歸平靜第127章 軟禁第232章 罷官第300章 低調第458章 陰虛魔尊第273章 搜魂第343章 交代第113章 回洛陽第145章 真的不是故意的第305章 阿妮塔出手第417章 靈魂的新家第42章 軍營閱兵第438章 破除第57章 教授馬鈞第3章 金色能量第40章 楊偉論道第24章 道教總壇第5章 江湖軼聞第420章 誤入蚊巢第347章 謠言第485章 收穫第488章 會合第485章 收穫第346章 黑與非第226章 對質第198章 兩年第155章 第三場人選第112章 曹操掛帥第378章 談判破裂第374章 袁術逃亡第98章 郭嘉來訪第122章 曹操的計謀第269章 耍小孩子脾氣的羅叔第157章 徐晃的斧頭第257章 蟲洞驚魂第128章 密談第191章 僞神風清揚第31章 楊盧結盟第550章 彌留第84章 義兄呂布第126章 魔王降臨草原第50章 回到薊縣第66章 王越往事第17章 實力暴漲第510章 娶個小蘿莉第86章 進入冀州第274章 記憶片段第155章 第三場人選第257章 蟲洞驚魂第51章 薊縣劉備第19章 如此學生第75章 搶劫王庭第502章 破寨第571章 局第112章 曹操掛帥第41章 劉備化緣第136章 楊偉的怒火第359章 終於上套了第154章 一名親衛第57章 教授馬鈞第192章 楊偉的疑問第398章 救援第413章 對決第352章 晚宴第210章 幷州困局第222章 那就戰!第315章 失蹤第509章 覲見第36章 司馬伯達第84章 義兄呂布第77章 趙雲獻策第63章 熊霸出戰第360章 天魔氣的來源第9章 樹林驚魂第207章 製造太陽第123章 黃巾的末日第77章 趙雲獻策第437章 至毒第60章 丁原呂布第29章 五大長老第1章 星際戰場第3章 金色能量第336章 障眼法第447章 神
第495章 少女城主第518章 梅靜香第554章 山谷修煉第39章 初見孔明第174章 錢糧吃緊第286章 再見安妮第238章 目標變更第225章 廣播第524章 搶人第420章 誤入蚊巢第574章 天魔入侵第85章 到達酒國第2章 來龍去脈第504章 水清柔第197章 北海修煉第80章 迴歸平靜第127章 軟禁第232章 罷官第300章 低調第458章 陰虛魔尊第273章 搜魂第343章 交代第113章 回洛陽第145章 真的不是故意的第305章 阿妮塔出手第417章 靈魂的新家第42章 軍營閱兵第438章 破除第57章 教授馬鈞第3章 金色能量第40章 楊偉論道第24章 道教總壇第5章 江湖軼聞第420章 誤入蚊巢第347章 謠言第485章 收穫第488章 會合第485章 收穫第346章 黑與非第226章 對質第198章 兩年第155章 第三場人選第112章 曹操掛帥第378章 談判破裂第374章 袁術逃亡第98章 郭嘉來訪第122章 曹操的計謀第269章 耍小孩子脾氣的羅叔第157章 徐晃的斧頭第257章 蟲洞驚魂第128章 密談第191章 僞神風清揚第31章 楊盧結盟第550章 彌留第84章 義兄呂布第126章 魔王降臨草原第50章 回到薊縣第66章 王越往事第17章 實力暴漲第510章 娶個小蘿莉第86章 進入冀州第274章 記憶片段第155章 第三場人選第257章 蟲洞驚魂第51章 薊縣劉備第19章 如此學生第75章 搶劫王庭第502章 破寨第571章 局第112章 曹操掛帥第41章 劉備化緣第136章 楊偉的怒火第359章 終於上套了第154章 一名親衛第57章 教授馬鈞第192章 楊偉的疑問第398章 救援第413章 對決第352章 晚宴第210章 幷州困局第222章 那就戰!第315章 失蹤第509章 覲見第36章 司馬伯達第84章 義兄呂布第77章 趙雲獻策第63章 熊霸出戰第360章 天魔氣的來源第9章 樹林驚魂第207章 製造太陽第123章 黃巾的末日第77章 趙雲獻策第437章 至毒第60章 丁原呂布第29章 五大長老第1章 星際戰場第3章 金色能量第336章 障眼法第447章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