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

普及了點知識,多加了幾百字的添頭,算是補償,我很厚道的,

“將來海軍重建計劃中的許多小型艦隻都將採用招標的方式,給民營造船廠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而且,朝廷也將出臺類似於日本的造船業扶持政策。下面,有請我們的海軍大臣,年輕的郡王爲我們講兩句。”

要是李安生穿身中山裝,倒真像是新中國剛成立那會的國家領導人,氣派非凡。

中國官方的採購早晚要走向公開招標這一關,這樣一來,才能夠使得民族工業得到公平競爭的機會。

在日本民間的機械製造工業中,造船業由於《造船獎勵法》的頒佈獲得了最顯著的發展。日俄戰爭之後,日本開始向國內船廠發包主力艦的建造工作,三菱長崎和川崎神戶兩家大造船廠尤其受到政府的重視。

據李安生所知,後來在日本海軍首級超無畏艦“金剛”級4艘戰列巡洋艦當中,有兩艘是由這兩家船廠建造的。

李安生也想着要扶持江南造船廠與葫蘆島造船廠一樣,成爲中國兩大造船巨頭。

載洵對於李安生不遺餘力的投入到江南造船廠也很是歎服,難得這傢伙不貪污,還大力整治腐敗,如今看來,倒是真有成效,而且,他心中也隱隱認同,正要有李安生這樣的人物來大力整頓才行。

慶祝儀式在上海銀行的大樓前,這裡是之前上海灘地產大亨哈同的產業,結果給上海銀行買了下來,佔據了南京路上最爲豪華的一大片地皮。

載洵向到場的富商士紳們略爲透露了一些這次將赴歐美訂造戰艦,並且引進港口、船廠技術的目的,聰明的人當然能猜到,載洵他們去年纔出去了一趟,今年又要出去,必定是有大動作。

李安生在旁束手靜立,不介意將風頭讓給載洵。

其實載洵也並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在後世,他拒絕了日本人以及宗室的反覆利誘,死活不肯到僞滿洲國去出任僞職,做到了一個身爲中國人的骨氣,沒有做漢奸。

李安生對於這樣的人,還是有幾分好感的。

想到這朝廷就如同兔子尾巴長不了,他也有些傷感,載洵雖然因爲個人面子問題,在訂造戰艦上頭略微傾斜了有些向他表達敬意的外國公司,但是他總體還是勞心勞力,爲海軍重建計劃奔忙的。

載洵也沒有多少銀子撈,就那麼點,他雖然免不了伸手,但還有些分寸。

“看樣子,朝廷是要進一步投入江南造船廠,將來說不定能成爲當世屈指可數的造船廠,看看那長興島與高昌廟同時動工,都是大工程。我說,朱兄,怎麼樣,你們求新造船廠也能插一腳吧?”

一位華人船舶修造廠的老闆朝着朱志堯擠眉弄眼,在他看來,求新造船廠的好運氣又要來了

朱志堯的發跡簡直讓人眼紅,雖然求新兩家工廠負債率高達百分之一千六百,達到一個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的地步,但是,求新造船廠有着無比的運氣,首先是吉祥銀行給出的信用評級,又有上海銀行的融資保證,還有江南造船廠的船舶業務分包,等等。

美國又來了兩艘兩千多噸炮艇與驅逐艦的單子,江南造船廠將大清海軍的10艘1000噸炮艇的單子轉了一半給求新造船廠。

這實在是讓人眼紅啊。

別說是朱志堯,很多人都能預見到江南造船廠的遠大前程,甚至是上海造船業的一次莫大機遇,關鍵是要在這次機遇中找準時機,在大機遇中找小機遇。

求新造船廠喝粥,他們喝點粥湯,也能樂上一陣。

朱志堯這些日子忙着跟一幫工程師研究燃油鍋爐呢,江南造船廠的燃油鍋爐廠以及艦炮廠、柴油機廠等都是獨立運營的,朱志堯也在燃油鍋爐廠入了一股,沒別的,求新造船廠之前在燃油鍋爐上的研究很有成果,爲李安生所看重。

其實中國人的頭腦很聰明,要不是工業基礎薄弱,只怕民族工業早就發展了起來。

上海的許多小型機械廠都很有獨到之處,比如幾家研究內燃機的工廠很有獨到之處。

有些技術甚至可以說領先世界,只是沒有辦法將他們變爲資本,變爲動力,就這麼的消散、遺忘,很是遺憾。

李安生在江南造船廠的例子之下,提出了發展實業獎勵,凡是在科研上有創新有成果的華人企業,都可以憑藉這些技術獲取科研補貼,以及稅收優惠。

他也將積極幫助這些企業將有用的技術拿到國外去申請專利,並且給予貸款,提高信用評級。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是,也要將這些科技轉化爲動力才行,要給它們舞臺,給他們用武之地。

李安生本來就在爲了燃油鍋爐以及蒸汽輪機發愁,這技術得到之後,多久才能自己製造出來,在功效與質量上達到德國水平。

可看到了上海幾家民營機械廠的技術水平之後,他忽然有了信心。

甚至是柴油機的研發,他決定同時交給幾家民營機械廠。

他甚至認爲,上海的民族工業科技水平要超過日本,日本只是憑藉着生絲與棉紡織品的出口,一個剛剛起步的工業國而已,根本就無法與人口基數大的中國相比。

當然,要是中國再不在教育上奮起直追,將來就要給日本超過,甚至是大步拉開距離。

載洵在講話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看着李安生的一舉一動,如今李安生已經給奉若神明,凡是跟他關係近的,都飛黃騰達了。

李平書,江蘇布政使,而且還是上海銀行的董事之一

虞洽卿,整個家產都併入了中華航運公司之中,身家迅速翻了幾番。

甚至還有上海灘極爲說得出來的大佬,都成爲了李安生的堅定支持者,他們也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李安生這會正在跟張謇在一旁竊竊私語,引起了有心人的關注。

李安生過去都是大手筆運作,都是重工業,以及金融業,除了幫着國內的幾家菸草公司以及雲南白藥吆喝幾句之外,還沒有在輕工業上有所舉動。

這菸草公司以及雲南白藥好歹還是輕工業吧,但是江浙滬歷來是棉紡織業與生絲業的根基之地,生絲老闆與棉紡織老闆比比皆是。

這些年隨着日本的競爭,生絲業很是不景氣,加上英國與日本聯手向中國傾銷棉紗棉布,中國輕紡工業的狀況並不理想,除了張謇的大生紗廠這樣的牌子過硬信譽夠強的大企業,別的都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困難。

要怪就只能怪國內的民族工業自己不爭氣,在成本上沒有優勢,給洋貨給擠壓的喘不過氣來。

“說來說去,還是成本問題。機械設備不如人,棉種棉花不如人,資本不如人,競爭太過激烈。在英、美、德、日四國勢力交相搶奪的情勢下,辛丑年之後的五年中,華資棉紡織廠竟無一家成立。前幾年的抵制美貨運動倒是件好事,棉紡織業也在原有基礎上稍有進展。這幾年分佈在江浙等地的棉紡織廠多了幾家,紗錠也增長到了10萬餘枚。但是面臨外資兼併和壓迫的處境,中國棉紡織業經營的困難有增無已。”

張謇並不是個喜歡吃獨食的人,他希望看到中國民族棉紡織工業整體崛起。

說到中國棉紡織工業的發展,他是如數家珍。

創業於1895年的大純紗廠到1908年爲日本資本所兼併;1907年以中日合資開辦的上海九成紗廠,開業不久便爲日資所吞併,其他華商各廠也屢經改組。

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張謇自然不會錯過,同樣向李安生提起。

這次李安生出去要半年的時間還不止,張謇也不想耽擱下來,希望能夠提前得到李安生的準信。

“我的意思是成立一個棉紡織協會,根據最新的棉種棉花,確認生產工藝與標準,發動上海的民族工業,設計專門的機械,我們不能再各自爲戰,也不能再盲目下去了。我們唯一的目標,就是降低成本,羣策羣力。我對我親自參與研發的優質棉種很有信心,必須要大規模的種植,形成規模優勢,成段下砍成本。如此一來,不僅能使得自身產品質量提高,還能縮減成本。有了先進的機械設備之後,再集體摸索符合的配套工藝,爭取精益求精,將產品做到最好。棉紡織業要走聯合壯大的道路,而且,融資上也要想辦法。張公,你看雲南白藥的融資案例怎樣?”

雲南白藥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如今爲數不多的幾支股票中的一支,由於雲南白藥公司上來就被美國的幾家銀行評爲信用等級最高級,願意提供大筆貸款,憑藉這一點,加上雲南白藥在美國的銷售業績,使得雲南白藥的股票一經上市,就得到了追捧,雲南白藥公司不僅成功得到大筆融資,而且成功的打開了國內市場

引領了新一輪上海股市熱潮的雲南白藥功勞卓著,使得橡膠股票風潮引起的整體銀根緊縮以及市場低迷有所好轉。

張謇眼前一亮,李安生親自制定的各項證券交易所規章制度都屬上乘,實施起來也很成功,不失爲一大政績。

如果棉紡織企業也能上市融資,倒是個好辦法,只是操作不易。

“優質棉種的大規模種植,可以參照東北的糧食交易所,從各個環節降低成本,我就不信競爭不過洋貨。大生紗廠是不是可以起個頭,先走上市融資的道路?”

大生紗廠是民族棉紡織工業的領頭羊,讓它來先走上市融資的道路,也是個示範作用,意義重大。

張謇也很猶豫,畢竟這事關重大,不是件小事。

李安生自然不能說,你們趕緊步伐跨越大一點,一戰開打了,就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的棉紡織業出現了一個小高氵朝,外國棉紡織品輸入減少,歐洲各國在華紗廠也無力增加投資,中國市場上紗布價格猛升,原來處於維持狀態的舊有紗廠都在戰爭期中都獲得了高額利潤,年年擴充並增設新廠。

但是戰爭一結束,日本就趁虛而入,外國資本也重新捲土重來,民族棉紡織工業的輝煌曇花一現。

李安生自然不希望看到中國的民族棉紡織工業只能如流星一般,短暫的閃耀。

到今年爲止中國已有紗錠83 萬枚,布機2000餘臺,初步形成中國棉紡織工業的生產規模,生產各種低支棉紗,供國內市場織布之用。由於機器織布的生產效率比手工織布提高不多,利潤不大。棉布在手工織機上織造較爲有利,故新興的棉紡織工廠紡錠發展快,布機增加較少。

除了要大量種植優質棉種,在機器革新上也要加快步伐,後世中國在一戰結束後的幾年纔開始大規模的技術革新,但是那個時候已近晚了,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若是大生紗廠能夠走上市融資的道路,我可以讓上海銀行幫助大生髮行公司債,我可以組織認購,不用擔心。”

不僅是要上市融資,李安生打算從多個方面來扶持民族棉紡織工業。

張謇咬了咬牙,又看了看笑容滿面,跟着一干上海船舶修造業的老闆們談笑風生,毅然下了決心,“行,老朽我就豁出去了,要是股東們不同意,我砸鍋賣鐵也要將大生紗廠大部分資產都上市融資。”

李安生知道現在光是提供大筆的貸款還不是時候,要靠着大生紗廠樹立一個典範,來帶動整個棉紡織行業的發展。

生絲業也是如此,一個理,李安生既然打算扶持民族棉紡織工業,就不會錯過中國的生絲業

鴉片戰爭以後的相當一段時期內,中國的生絲業還是世界的主宰,繼續輝煌過一段時間。

可是隨着美國、意大利與日本等國生絲業的崛起,使得中國的生絲業迅速的走向沒落、

尤其是日本,目前生絲出口價值已經是中國的四倍,美國市場絕大多數的生絲都是日本貨。

中國絲業生產,長期停留在手工繅制的落後狀態。機器生產的起步,大大落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乃至後起的日本。即使在新生的機器繅絲廠中,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也存在不少的缺陷。

因之,生產質量的低下,缺乏市場的競爭力,始終是中國生絲出口的一大困擾。

日本生絲業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桑樹的種植,蠶的養殖,以及對機器、工藝的重視。

當年日本因爲生絲質量還不如法國這個後起之秀,臥薪嚐膽,引進機器設備,並且讓日本達官貴人家的妻子與女兒都強逼着進入工廠學習技術,成爲一批中堅的技術力量。

現在日本生絲業的成就無比輝煌,佔了世界生絲產值的五分之三,讓人咋舌。

其實,在桑樹種植與蠶的養殖上頭,李安生有辦法遠遠超過日本,用來彌補其他方面的落後。

機器設備的更新、生產管理經營改善等都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需要用農業上的成就來彌補。

李安生聽到張謇一口答應,讓大生紗廠上市融資,也是很受鼓舞,必須要儘快替棉紡織工業樹立一個典型,這才能使得國內的棉紡織商人與生絲業商人相信他,聽從他的指揮。

將具體事務交給從黑龍江過來的樑文達之後,李安生與載洵等人踏上了前往歐洲的輪船,也許等他回來,上海已經發生了不少變故,自然是好的一面。

不過,李安生他們剛上船,就遇到了一場刺殺,當然,有驚無險。

隨行特工早就發現了異常之處,所以對方一出手就立即控制住了對方。

“我跟你拼了,你這惡魔,你還我的事業,還我的前途。”

一個日本人瘋狂的叫囂着,被踩在地上,依然不肯乖乖聽話,自然招惹來一頓痛打。

前來刺殺的有三個日本人,都是一個姓,大倉。

這個領頭的,是前日本大倉組的董事長,大倉喜八郎的兒子大倉建木。

爲什麼要加個前字呢,原來是大倉組倒閉了。

當然,之前的大倉組還是叫做大倉商會,還沒有跨出成爲大倉財閥的最後一步。

大倉商會是日本的新興大公司,在“臺灣出兵”、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通過販賣軍火大發戰爭財,一時被稱爲“政商”

。1902年開始在朝鮮和中國的積極投資,興辦南滿洲鴨綠江製材公司,撫順湖煤鐵公司,本溪湖煤鐵公司等。在日本國內開辦啤酒、皮革、化工、制麻等大企業。

本來大倉商會準備在今年或者明年改組爲大倉組的,正是跨入日本財閥的行列,可是,卻忽然灰飛煙滅了。

爲何,自然是李安生的功勞。

日俄戰爭結束以後,日本帝國主義在撫順、本溪地區活動頻繁,大倉商會於1905年以採煤供軍用爲名,強行開採本溪湖煤炭資源,中日交涉事宜增多。

之後大倉財閥頻頻挑起中日爭端,成爲了兩國交涉的中心。

李安生很是看不慣大倉財閥的做派,私人出資在撫順與本溪以及鞍山等地興辦煤鐵公司,注資一千多萬兩銀子,將大倉財閥用不計損失的代價來進行惡性競爭。

同時由於本溪湖地處山區,煤炭、木材、山貨等資源豐富,人煙日漸稠密,匪患屢起。

李安生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匪患嘛,很正常的,大家都懂的。

日本守備隊多次出動也奈何不得土匪鬍子,吃了無數敗仗,大倉財閥幾經洗劫,損失慘重。

今年李安生一聲令下,繼續對大倉財閥進行毀滅性打擊,加上日本的新興財閥三木青山明着幫助大倉財閥,實際上背後使陰招,成功的拖垮了大倉財閥,使得大倉財閥在中國的公司盡數破產,影響到了日本國內的的業務。

憑藉着財大氣粗,山木青山正式的吞併了大倉財閥,成爲日本排名前五的財閥。

大倉財閥就此灰飛煙滅,所以,人家來拼命了。

第335章 慘烈的戰場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429章 義務教育第278章 海關之爭第199章 王喜兒的決定第273章 打造遠東最大的兵工廠第57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122章 載洵那個小兔崽子第5章 誰是棋子?第444章 這是交易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179章 他們搶的是你的女人第423章 麥克馬洪線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46章 初試牛刀(7)第298章 文萊要成爲自治領第5章 誰是棋子?第267章 開始跌了第123章 動你的女人第75章 璦琿除暴(9)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366章 伊爾庫茲克大動亂第362章 香菸勾引人第157章 面朝故土,一往無前第327章 爲了大日本帝國,請多吃點豬腰子第405章 進駐四川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61章 農業規劃第451章 趁火打劫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186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3)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160章 新的遠東政策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178章 奇怪的胖叮噹第270章 匯豐銀行在行動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60章 豐收了第397章 把那個神棍叫來第427章 向食利階層開戰第191章 這是個大陰謀第336章 夜幕降臨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417章 黃興辭職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202章 還是給算計了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13章 追查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50章 南下齊齊哈爾第38章 怕他個鳥第169章 一起發財如何?第179章 他們搶的是你的女人第92章 段芝貴的野心第101章 胖叮噹橫空出世第61章 農業規劃第291章 能決戰的戰列巡洋艦第319章 江南造船廠的新歷史第386章 衛國軍暴動第86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447章 瞎扯淡第272章 讓他們畏罪自殺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163章 能源與教育展望第317章 華人資本運作標準石油股票第436章 不吃不喝也要造艦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第286章 新軍第十一鎮第392章 沙俄的陷阱第243章 丹皮爾家的安琪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361章 大借款嚇死人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307章 女間諜宮澤惠子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326章 北京政府第347章 華俄道勝銀行第16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3)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199章 王喜兒的決定第10章 因禍得福第408章 搶女人第375章 草原盛會第11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6)第444章 這是交易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21章 胭脂溝發展大計(2)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
第335章 慘烈的戰場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429章 義務教育第278章 海關之爭第199章 王喜兒的決定第273章 打造遠東最大的兵工廠第57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122章 載洵那個小兔崽子第5章 誰是棋子?第444章 這是交易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179章 他們搶的是你的女人第423章 麥克馬洪線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46章 初試牛刀(7)第298章 文萊要成爲自治領第5章 誰是棋子?第267章 開始跌了第123章 動你的女人第75章 璦琿除暴(9)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366章 伊爾庫茲克大動亂第362章 香菸勾引人第157章 面朝故土,一往無前第327章 爲了大日本帝國,請多吃點豬腰子第405章 進駐四川第53章 獻策建新軍第61章 農業規劃第451章 趁火打劫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186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3)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160章 新的遠東政策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178章 奇怪的胖叮噹第270章 匯豐銀行在行動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60章 豐收了第397章 把那個神棍叫來第427章 向食利階層開戰第191章 這是個大陰謀第336章 夜幕降臨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417章 黃興辭職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202章 還是給算計了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13章 追查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50章 南下齊齊哈爾第38章 怕他個鳥第169章 一起發財如何?第179章 他們搶的是你的女人第92章 段芝貴的野心第101章 胖叮噹橫空出世第61章 農業規劃第291章 能決戰的戰列巡洋艦第319章 江南造船廠的新歷史第386章 衛國軍暴動第86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447章 瞎扯淡第272章 讓他們畏罪自殺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163章 能源與教育展望第317章 華人資本運作標準石油股票第436章 不吃不喝也要造艦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第286章 新軍第十一鎮第392章 沙俄的陷阱第243章 丹皮爾家的安琪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361章 大借款嚇死人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307章 女間諜宮澤惠子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326章 北京政府第347章 華俄道勝銀行第16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3)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199章 王喜兒的決定第10章 因禍得福第408章 搶女人第375章 草原盛會第11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6)第444章 這是交易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21章 胭脂溝發展大計(2)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