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西藏特產

傑克剛從美國回來,將會在中國停留一段時間,蓋瑞將會接替他的位置,他將會在明年年中回到美國,正式執掌摩根財團,老摩根基於傑克在中國的表現,將會正式退休,完成權力交接。

過去傑克因爲一直不願意繼承老摩根的產業,導致父子關係很差,在老摩根眼裡,傑克極爲的不適合從事商業。

他甚至一度倚重拉蒙特等家族,也是迫不得已。

在李安生的勸說下,安琪的哥哥丹皮爾將會與傑克一同回到美國,開始執掌摩根帝國。

李安生極爲憎惡拉蒙特等人,要是今後摩根帝國的大權落在他們手中,對他的規劃有致命的威脅。

摩根金融帝國掌握在傑克與丹皮爾手中,他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這次傑克回到上海,主要是着手兩件大事,一件是投入鉅額資金,與江浙滬的許多富商合資開辦中國安康保險公司,另一件是追加投入,壯大大通信託公司。

說到這保險公司,其實李安生一直以爲1898年上海興辦的中國人壽保險是最早的華資保險公司,其實不然。

在他剛穿越回來之前,中國除了外商保險公司,就已經有多家華資保險公司。

1685年閉關多年的清政府出於對外貿易的需要,開放海禁,特設廣州爲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洋商在廣州的海運貿易越來越頻繁,其中尤以鴉片運輸爲多。在運輸過程中,船舶常常會遇到風浪、海盜,甚至戰爭的威脅,商人們迫切地需要降低風險,於是在西方已經產生了兩個世紀的現代保險業進入了中國。

180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鴉片部經理達衛森在廣州發起成立了諫當保安行。它是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家保險機構,中國保險歷史從此開始。

1841年,魏源受林則徐之託,根據林則徐在廣東組織翻譯的《四洲志》等資料,撰寫了《海國圖志》,望國人能師夷長技攻夷、制夷。書中介紹了世界各地人文、地理、歷史等,其中談到了“船擔保”(即水險)、“宅擔保”(即火險)及“命擔保”(即壽險)三大“擔保會”(即保險公司)及其運作。

但是李安生從李平書與虞洽卿等人那裡瞭解到一個有趣的故事,那就是剛開始緊跟洋商之後創辦保險公司的華商與官員們,想出了一個很符合中國國情的保險公司推廣辦法,那就是以古制以及孔子這個先賢來說服客戶。

人類社會從開始就面臨着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擾,在與大自然抗爭的過程中,古代人們就萌生了對付災害事故的保險思想和原始形態的保險方法。我國曆代王朝都非常重視積穀備荒。春秋時期孔子的‘拼三餘一‘的思想是頗有代表性的見解。孔子認爲,每年如能將收穫糧食的三分之一積儲起來,這樣連續積儲3年,便可存足1年的糧食,即‘餘一‘。如果不斷地積儲糧食,經過27年可積存9年的糧食,就可達到太平盛世。

事實上,古代王朝也很多都是這樣做的,比如宋朝時由於天災不斷,達到了一個頂峰,常平倉囤積的糧食即便是貪污腐敗橫行都能夠讓宋朝應付過連續數波的災年。

保險從萌芽時期的互助形式逐漸發展成爲冒險借貸,發展到海上保險合約,發展到海上保險、火災保險、人壽保險和其他保險,並逐漸發展成爲現代保險。

1883年中法戰爭的爆發引起了上海金融風潮,輪船招商局了陷入了非常拮据的處境,仁和、濟和也深受影響。爲重振雄風,1886年2月仁和、濟和兩家公司合併爲仁濟和水火保險公司,股款都存於輪船招商局。

保險招商局成功地在洋商獨霸的保險市場上,爲其後的民族保險發展,打開了局面,民族保險公司逐漸多了起來。儘管保險在當時的中國還是一個新生的產業,力量非常薄弱,但是衆多分散的力量集聚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容洋商忽視的力量。

1899年洋商成立了上海洋商火險公會,他們在佣金、折讓、費率、險種、拒保、分保等方面協調一致,共同遵守。洋商勢力像一堵高牆擋在了華商保險前面。恰在此時,香港華商同益水火保險上海分公司失敗停業,洋商以之爲口實,惡意對華商信譽進行詆譭,拒絕與華商進行分保和業務交換。洋商還採用跌價和放傭的不正當手段,排擠華商,使華商保險舉步維艱。

辛亥革命之後,尤其是中華民國正式建立後,不僅民族工商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連保險業也開始了復甦,迅速的好轉。

程德全接連出臺了《保險條例》、《保險公約》、《保險業聯合監督守則》等條令,並且在積極的推動出臺正式的保險法,使得整個保險行業有法可依。

東北的保險事業還不如兩江這麼繁榮,更多的是集中在了農村農業保險上面。

光是上海地面上,這幾年就接連興辦了十六家保險公司,得益於新頒佈的各項等同於法律的保險條令,以及兩江官方對保險行業的扶持。

而安康保險公司,從一開始就將是一個保險業的巨無霸,它所要承擔的責任重大,並不僅僅是作爲一種輔助的金融手段,而是要作爲基幹力量。

安康保險公司將會參與到鐵路修建的一些債券持有,信託產品持有等方面,與大通信託公司開展更爲緊密的合作。

安康保險公司成立後的第一筆投資,將是參與修建滬杭線與浙贛線,將來更能與貴昆線與襄黔線連成一條從江南到西南的命脈。

李安生、周學熙、張振勳與程德全等人擬定,經國務院反覆調研考察最後通過的西南鐵路網計劃,將會掀起中國又一輪的投資熱潮。

規劃中的西南鐵路網區內的四線環通,成都、重慶、昆明、貴陽各佔一角,把雲南、貴州、四川和重慶三省一市連接起來。通向區外的主要有五條,北以寶成線與西北、華北、東北相連。東北以襄渝線接武漢至丹江口線,把川、陝、鄂相連,溝通中南、西南、西北三區。東以湘黔線連中南、華東。東南由黔桂線、南昆線入兩廣並出海。

孫中山獨裁軍政府倒臺後,兩湖與廣東納入中央控制也就成爲了事實,原先的所有障礙都不復存在。

歐美、南洋華僑,江浙滬富商以及東南富商,鐵路沿線各省的富餘資本,上萬萬的人口,都將參與到這個龐大的鐵路網中來。

不比東北,李安生有的是辦法籌措資金來修築東北的鐵路網,基礎已成,在西南修建鐵路,許多地方地形複雜,難度要大過於東北。

比如從辛亥革命之後,就開始加快了修建速度的川漢鐵路與川渝鐵路,修建難度都不小。

正因爲難修,而且四川還在搞內亂,無數勢力粉墨登場,都想要當地方一霸,魚肉百姓,這才使得李安生下定決心,發動內戰,剷除這些野心份子,加快川漢鐵路的修建速度。

西南鐵路網一旦形成,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川、雲、貴、渝等西南地區交通閉塞的局面。

中央可以有力的對邊陲進行統治與引導,使得邊患可以大大的減輕,西南各地的經濟也可以得到盤活,到時候外敵入侵時可以作爲有力的支撐與後盾。

而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組成了一條橫貫我國江南地區的東西向交通大動脈。

建成後它東起東海之濱的上海,西到雲貴高原的昆明,貫通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和雲南五省一市。

該線東段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西段煤、鐵等資源豐富。東運的貨物主要有糧食、木材、有色金屬等,西運的貨物主要有鋼鐵、機械、水泥、日用百貨等。

這是一條與隴海經和長江航線平行的密切聯繫東西部的鐵路主幹線,對加快贛、湘、貴、滇的經濟建設有重要意義。

這條鐵路線對加強華東、中南和西南地區的經濟聯繫具有重要的作用,到時候新興的西南財團可以得到上海、江浙各地的財閥支持,經濟連爲一個整體。

加快西南開發,有利於民族團結,西南邊境有事,可以迅速的從南方,甚至是全國得到支持,維護國土,將是大功一件。

東北鐵路網、西南鐵路網、隴海鐵路等大批鐵路項目逐步的立項,將帶動整個經濟的強勢發展。

其他不說,鐵路對鋼鐵行業的促進作用,就相當的明顯。

鐵路建設的用鋼量很大,除鐵路線上用鋼及軌枕用鋼外,還包括基建用鋼、橋樑用鋼,以及其它鐵路建設所用的鋼材,如車輪鋼、螺紋鋼、線材等建築鋼材,鋼軌及配件,工字鋼及各種尺寸的橋樑板,高強螺栓,甚至還有各種鋼絲等。

李安生與程德全在東北、兩江於1911年開始的五年計劃,其中的鋼產量將會在計劃完成後超過五百萬噸每年。

要知道,前清連百萬噸的內需都沒有,現在一年五百萬噸,要是國外市場的需求不旺盛,內部需求從何而來?

鐵路投資便是其中的一個大項,甚至,江南造船廠整個根據李安生提供的技術,攻關船舶焊接製造技術,一旦今後的船舶都開始應用焊接技術,整個船舶製造的工期與成本都會給降下來,對於中國的船舶製造來說,又是一大競爭利器。

船舶製造、鐵路、軍工、機械這些行業是直接應用大量鋼鐵的行業,對於鋼鐵的需求都是巨量。

古代焊接技術長期停留在鑄焊、鍛焊、釺焊和鉚焊的水平上,使用的熱源都是爐火,溫度低、能量不集中,無法用於大截面、長焊縫工件的焊接,只能用以製作裝飾品、簡單的工具、生活器具和武器。

1887年俄國的別納爾多斯發明碳極電弧焊鉗;1900年又出現了鋁熱焊。

20世紀初,碳極電弧焊和氣焊得到應用,同時還出現了薄藥皮焊條電弧焊,電弧比較穩定,焊接熔池受到熔渣保護,焊接質量得到提高,使手工電弧焊進入實用階段,而江南造船廠目前初步發明的電弧焊已經得到了初步的應用,預計將成爲一種重要的焊接方法,也成爲現代焊接工藝的發展開端。

在此期間,倒是馮如利用電弧電壓控制焊條送給速度,製成自動電弧焊機,有望成爲焊接機械化、自動化的開端。

這次的世界博覽會自然不會展出這些相當重要的技術,展品是要用來搜刮的,而不是奉獻出來造福全人類的,造福了列強,難道進一步讓列強來欺負中國不成?

上海世界博覽會已經有了初步的熱鬧景象,雖然要到1月份纔開始,但依然無法阻擋偏遠地區的商戶們早早的過來。

尤其是蒙古、西藏等偏遠地區,這不,李安生與傑克等人商議着安康保險等要事,黃興與宋教仁則開始在浦東規劃出來的博覽會場遊覽起來,這裡頭倒像是個大集市。

爲世界博覽會所營造的房屋有十六排,三百九十多間,費時一年多,佔地面積極大,當時許多人以爲浪費,但是程德全卻堅信李安生的說法,這裡將在博覽會之後形成一個新興的商業區。

讓黃興與宋教仁無比意外的是,這裡成爲了蒙古包、氈包的海洋,全部給蒙古、新疆以及西藏等地的商戶佔領。

不知道的人,還以爲進入了異域,竟不是在江蘇上海市。

上海、南京、常州、蘇州、鎮江、無錫等十餘個城市率先公佈了一系列措施,鼓勵少數民族自強自立,在這些城市經商,將偏遠地區的特產帶到發達地區來販賣。

雖然政府還沒有明文規定,對這些商品進行運輸折扣,但是許多鐵路公司以及航運公司已經開始這麼實行起來。

在上海,凡是藏藥店、藏刀店之類商店,都會給予各項便利,以及稅收優惠,如果店主是少數民族,還會有更加的優惠政策。

這都是在鼓勵少數民族儘可能的利用本地資源,找到發家致富的道路來。

趙爾豐雖然在前清號稱屠夫,但是執政的本事還是不賴,將西藏治理的井井有條,短短的數年,就興旺了起來,地方百姓歸心,一派和諧。

第398章 胖神父看病第293章 大豆小麥換戰艦第16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3)第80章 璦琿除暴(14)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100章 李蓮英的心事第66章 銀行之妙用第425章 衆人心思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168章 禍水引給老袁第445章 文萊參戰第86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300章 美國佬也來湊熱鬧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254章 安琪來了第253章 匯豐銀行董事團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346章 佔據中東鐵路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261章 玫瑰也能賺大錢第185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2)第202章 還是給算計了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86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138章 蓄謀已久的伏擊第252章 青幫大字輩算個鳥第281章 飛機廠第453章 反腐第216章 楊玉容要被搶?第393章 外交訛詐第373章 財政收歸中央第229章 拜訪摩根第422章 邊疆經濟第409章 訓斥第205章 徐世昌的小妾第12章 疑雲起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319章 革命黨在行動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222章 吉祥銀行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240章 中醫進入美國軍隊?第315章 維克斯船廠大火第68章 璦琿除暴(2)第450章 俄國革命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224章 關二爺是朝鮮人?第442章 歐事研討會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四版零三章 勾搭第452章 沙皇遺孤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72章 璦琿除暴(12)第300章 美國佬也來湊熱鬧第328章 買賣城對峙第374章 蒙古兄弟的款待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304章 關於造艦第379章 海參崴第304章 關於造艦第378章 隴海線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342章 東北振興公債第242章 來人,給我買下這裡第18章 韋宅釋疑(1)第396章 李安生訪俄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12章 疑雲起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290章 訂造戰列巡洋艦?第419章 關於民主的爭論第224章 關二爺是朝鮮人?第185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2)第199章 王喜兒的決定第430章 小雀兒第170章 結拜兄弟第187章 龐大的逼婚隊伍第85章 此乃陽謀第183章 毒穿腸的陰謀第80章 璦琿除暴(14)第33章 做官了第178章 奇怪的胖叮噹第377章 三軍皆歡騰第48章 被誣告了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289章 宋教仁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81章 璦琿除暴(15)
第398章 胖神父看病第293章 大豆小麥換戰艦第16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3)第80章 璦琿除暴(14)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100章 李蓮英的心事第66章 銀行之妙用第425章 衆人心思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168章 禍水引給老袁第445章 文萊參戰第86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300章 美國佬也來湊熱鬧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254章 安琪來了第253章 匯豐銀行董事團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346章 佔據中東鐵路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261章 玫瑰也能賺大錢第185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2)第202章 還是給算計了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86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138章 蓄謀已久的伏擊第252章 青幫大字輩算個鳥第281章 飛機廠第453章 反腐第216章 楊玉容要被搶?第393章 外交訛詐第373章 財政收歸中央第229章 拜訪摩根第422章 邊疆經濟第409章 訓斥第205章 徐世昌的小妾第12章 疑雲起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319章 革命黨在行動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222章 吉祥銀行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240章 中醫進入美國軍隊?第315章 維克斯船廠大火第68章 璦琿除暴(2)第450章 俄國革命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224章 關二爺是朝鮮人?第442章 歐事研討會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四版零三章 勾搭第452章 沙皇遺孤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72章 璦琿除暴(12)第300章 美國佬也來湊熱鬧第328章 買賣城對峙第374章 蒙古兄弟的款待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304章 關於造艦第379章 海參崴第304章 關於造艦第378章 隴海線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342章 東北振興公債第242章 來人,給我買下這裡第18章 韋宅釋疑(1)第396章 李安生訪俄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12章 疑雲起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290章 訂造戰列巡洋艦?第419章 關於民主的爭論第224章 關二爺是朝鮮人?第185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2)第199章 王喜兒的決定第430章 小雀兒第170章 結拜兄弟第187章 龐大的逼婚隊伍第85章 此乃陽謀第183章 毒穿腸的陰謀第80章 璦琿除暴(14)第33章 做官了第178章 奇怪的胖叮噹第377章 三軍皆歡騰第48章 被誣告了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289章 宋教仁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81章 璦琿除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