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關於造艦

三木財閥憑藉着味精與黃金、銅等貴金屬在日本的開採起家,短短的數年功夫就聚斂了大筆的財富,成爲日本屈指可數的財閥。

目前三木財閥在中國市場上的味精銷售雖然並不成功,但是在東北的與滿鐵合資的煤鐵公司卻開了兩家,又吞併了大倉財閥,準備往造船業發展。

李安生始終認爲,與其讓滿鐵搜刮掠奪,還不如讓三木財閥來掌握一部分的利益。

三木財閥在日本與東北不斷壯大,雖然對日本對東北的掠奪有益,但又何嘗不是李安生的一招妙棋,比如,搞垮了大倉財閥。

大倉喜八郎在財閥破產之後,上吊自殺,成了個吊死鬼,家破人亡。

大倉建木爲了替父報仇,將矛頭對準了李安生。

在他看來,三木財閥是商業競爭,可李安生的公司卻是敵國的對手,搞惡(性)競爭就是敵對行爲。

李安生真是哭笑不得,冤有頭債有主,就不能去找三木青山?

載洵很清楚大倉財閥在中國的覆滅過程,載灃在李安生設立於鞍山、撫順等地的煤鐵公司都有股份。

出於對鋼鐵預期的樂觀,李安生號召了一大批這幾年在東北賺到了錢的富商,還勸說了載灃也投入點銀子。

載灃並不像奕劻那般豪富,也不貪腐,但幾代下來的積攢還是驚人的,出於對李安生的信任,一次就拿出來三百萬兩銀子。

奕劻他們能夠豪富到輕易拿出千把萬兩銀子跟着美國之星財團到墨西哥去開採石油,可載灃不能如此惹人注目,還是讓李安生幫着賺銀子比較妥當。

李安生的官位越坐越穩,不是沒有道理的,再怎麼,你奕劻跟載灃也不能跟自己的銀子過不去不是?

“這些日本人家破人亡,也怪可憐的,李大人,還是將他們放了吧,上天有好生之德。”

載洵忍不住勸了一聲,大倉財閥破產倒臺,全是李安生設的(陰)謀,使得對方資金鍊跟不上,日本政府救援不及,又有三木財閥施壓,所以成功給李安生得手,李安生的煤鐵公司輕易吞併了三木財閥在中國的半數產業。

說來說去,載洵他們家也是受益者,心下不忍,可別得了人家的好處還要人家的命。

李安生訝異的看了他一眼,這位郡王哥倒是心軟,要是你對咱們中國的老百姓也能這麼心軟就好了。

“這倒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如此,那麼就放他們一條生路好了。來人,將他們押下去。等入了夜,便將他們扔下海去,他們能遊得到岸邊或是遇到船隻過往,便是他們的造化。”

載洵正喝着茶,一口茶水嗆到喉嚨裡頭,不住的咳嗽,連衣襟都溼了半片。

這也叫放人一條生路?

不直接弄死人家,可扔下海,不是給魚吃了,就是淹死,這同樣是在殺人啊。

這也叫上天有好生之德?

李安生對敵人的狠辣讓載洵很是心驚,背上涼颼颼的,暗暗生出心思來,這李安生只能拉攏,不能得罪,千萬不能得罪。

要怪,只能怪這廝從小在美國長大,學的都是外國人那一套,弱(肉)強食,毫無中國人的以德報怨。

殊不知,他們滿人入關前,作爲生蠻夷狄,同樣是如此種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大倉建木帶來的兩人只是憑着一腔仇恨,前來尋仇,聽說要扔下大海,立馬跪地求饒,哭爹叫娘。

李安生扭頭對着洪老六說道:“師傅,你是不知道日本人的醜態,欺軟怕硬。一旦你實力強過他們,他們立馬就服服帖帖,像條忠狗一般。比如唐宋時日本無比恭順,真的跟狗一樣。現在,不妨讓這兩條狗知道,我們中國人與時俱進,不再像以前那樣,心慈手軟。”

洪老六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好,我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大清十大酷刑。”

大倉建木聽的分明,知道越是求饒骨頭軟,反而會給對方看不起,乾脆光棍起來,大聲痛罵。

洪老六熟門熟路,一巴掌抽落他半嘴的牙,狠狠的將他的臉踩到腳下,知道李安生最厭惡日本人,所以毫不留情,辣手的很。

不過李安生並不滿意,大倉財閥過去爲了掠奪中國的礦產資源,可沒少幹傷天害理的事情,也該讓他們付出點代價。

“把他的舌頭剜出來,看他還拿什麼來辱罵,也省的他挨不了,咬舌自殺。”

載洵背後一涼,頭皮也麻麻的,這李安生也太心狠手辣了點。

李安生可不是心狠手辣之人,他此刻腦子裡想到的全是後世日本侵華時犯下的罪行,既然大倉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幫兇,那麼就由他大倉建木來償還點後世的債好了。

大倉建木要是知道真相,自己代後世的侵華日軍受了過,只怕要冤屈死。

對待敵人,從來就要心狠手辣,比敵人更加兇殘,李安生這是在給手下打預防針。

(欲)使人滅亡,必先使人瘋狂,美國就是這麼做的,一直在縱容日本,同時在不斷地刺激日本,讓日本瘋狂的擴充軍備,終於走上對外戰爭的不歸之路。

對待這樣瘋狂的敵人,李安生的辦法是比敵人更加的兇殘,震懾對方。

從前漢武時代便實施了這樣一個國策,凡敢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這並不是炫耀武力,而是匈奴的不斷(騷)擾,殺人放火,野蠻劫掠,使得漢武時代必須做出這樣的反應,凡是來招惹大漢的,那麼十倍奉還,比匈奴更加的兇殘狠辣。

你日本鬼子敢殺我一箇中國人,必定要殺十個日本人討回。

這兩年隨着錦齊鐵路的修建,葫蘆島軍港的開發,日本在東北的態度越來越(強)硬,交涉也越來越多。

樑敦彥受夠了日本人的(騷)擾,心中雖然並不認同李安生的兇殘,但還是覺得解氣。

這次他們乘坐了中華航運公司的郵輪,船上還有不少商人,甚至還有外籍人士,當然不能做的太過火。

這次“海圻”號巡洋艦帶着“海容”號一路隨行,準備到英國之後進行檢修與保養。

由於這趟出訪太過重要,海軍重建計劃離不開載洵與李安生兩人,故而派了兩艘軍艦護航。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於189年從英國購買的巡洋艦,目前可是中國海軍的當打主力艦,艦長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程璧光。

“海圻”號排水量4300噸,航速24節。艦長,寬,吃水.1m。裝備2門203mm主炮,10門119mm副炮,12門47mm副炮,4門37mm機關炮。另有魚雷發射管5具。

本來還有一艘同級艦“海天”號的,可是1904年的時候在江蘇觸礁沉沒。

李安生本來有把握將這艘“海天”號打撈起來,可是考慮畢竟是十餘年的舊艦,成本不合算,不值得,也就作罷。

也就是說,“海圻”號作爲一艘服役11年的舊艦,居然還是中國的主力戰艦,可見中國海軍力量的窘迫。

本來去年載洵等人向英國訂造了後來的“應瑞”號巡洋艦之後,還準備追訂一艘後來的“肇和”號巡洋艦的,也準備向奧匈帝國訂造1800噸級輕型巡洋艦三艘,4900噸使用203毫米主炮的裝甲巡洋艦一艘,但是給李安生攪黃了。

當時載洵跟薩鎮冰是怒氣衝衝回國的,左考察右考察,只有奧匈帝國的報價最便宜,德國方面顧不上這些小訂單,就轉給了奧匈帝國Xs555t船廠。

可等他們趕回國,真是樂極生悲否極泰來,李安生居然運作向德國訂造一艘主力戰艦,提出的各種方案還一步步的接近成功,這讓薩鎮冰當初在德國方面正式確認訂單,並且邀請李安生訪德之後,還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這次薩鎮冰並沒有一同前往歐洲,而是留在了江南造船廠,監造江南造船廠目前正在監造的一艘4900噸級的裝甲巡洋艦與一艘使用燃油鍋爐的1100噸驅逐艦,而計劃中本來打算向日本或者美國訂造的一艘2300噸左右輕型巡洋艦則由求新造船廠建造。

隨着造艦技術的發展,巡洋艦的噸位也將隨着主力戰艦噸位的不斷提升而提升,而輕型巡洋艦的任務,更多的將被驅逐艦——這個時代稱爲大型魚雷艇所替代。

在條約時代,排水量低於9000噸的才被稱爲輕型巡洋艦,而重巡洋艦絲毫不遜於這個時代的前無畏戰列艦,有些重巡洋艦甚至比這個時代的前無畏戰列艦還要兇猛。

目前美國的船廠在巡洋艦上也已經廣泛試驗了燃油鍋爐,技術成熟化,這次從美國得到技術之後,李安生決定結合江南造船廠與求新造船廠之前就燃油鍋爐的技術力量,開始自己建造使用燃油鍋爐的輕型巡洋艦與驅逐艦。

有了美國過來的技術保證,可謂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一艘輕型巡洋艦向英國訂造,起碼在20萬英鎊往上,可現在自己造,要不了18萬英鎊,這還是在自己沒有經驗的情況下。

其實這個時代哪怕造三四千噸的巡洋艦也是撲街貨,不值得,還不如專心研究驅逐艦,說不定能在一戰中大賣特賣。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這一步卻一定要走,既是積累經驗,消化技術,也是培養大批的人才。

本來之前載洵與薩鎮冰載洵一行先後訪問了意大利、奧地利、德國、英國的海軍學校和船廠,並向意大利訂購炮艦1艘,向奧地利訂購驅逐艦1艘,向德國訂購驅逐艦3艘、江防炮艦2艘,向英國訂購巡洋艦2艘,但是基本都給取消了訂單,就剩下了一艘英國建造的“應瑞”號巡洋艦,花了20萬英鎊。

李安生是連這20萬英鎊都不捨得花的,但考慮到能夠用來作爲自己造艦的參考,讓英國方面提供艦炮等多種技術,也是值得的。

不可能一下子就建造數萬噸的主力戰艦,就這麼原地踏步,等到在英國與德國訂造的兩艘戰列巡洋艦回來,想要自己建造是絕無可能。

只有趁着這段時間迅速的積累經驗,綜合英國、德國與美國的造艦技術,儘快消化吸收,等到兩三年下來,自己建造上兩三個型號的主力戰艦,造艦技術必定能上幾個臺階,真正的成爲當世造艦強國。

日本就是走的這條路,但李安生的辦法比日本更多,眼界也要開闊,走的歪路將會很少,直接後來居上,趕超日本也就在幾年的時間。

薩鎮冰對李安生提出的驅逐艦也很感興趣,這種在英國被稱爲“魚雷艇驅逐艦”的軍艦能在海上毫無困難地捕捉魚雷艇,同時攜帶魚雷,用於攻擊敵艦。德國海軍發展的同類型的軍艦則稱爲大型魚雷艇。

隨着更多的驅逐艦進入各國海軍服役,驅逐艦開始安裝較重型的火炮和更大口徑的魚雷發射管,編隊使用的驅逐艦已經成爲海軍艦隊的主要突擊兵力,打擊敵人魚雷艦艇的同時還要對敵艦隊實施魚雷攻擊。

事實上,從本質而言,驅逐艦就是一種大型的魚雷艇。

李安生推斷,將來驅逐艦的用途將會越來越廣泛,因爲這種艦隻的適應(性)相當強大,比如他“設計”的這款驅逐艦,採用了德國提供的燃油蒸汽渦輪機動力裝置,這種技術也將在李安生到達德國之後,轉交給中方。

這款噸位並不大,但是動力充足的驅逐艦航速將超過35節,攜帶魚雷和水雷,進行艦隊警戒、佈雷以及保護補給線的行動,並裝備掃雷工具作爲掃雷艦艇使用,甚至直接支援兩棲登陸作戰。

加入中日開戰,商隊護航,突破日本海上封鎖等重任將交給它們來完成,有了兩艘戰列巡洋艦當刺客,日本很難徹底封鎖中國的海上交通運輸線。

對於薩鎮冰,李安生的印象,還是來自於後世的電影電視《北洋水師》,那位豪爽愛酒地蒙古漢子。

實際上,他出身於著名的福州色目人薩氏家族,其始祖爲輔佐元世祖經略吐蕃有功的色目人(屬西突厥部落葛羅祿)答失蠻,元代中期賜姓薩,後爲蒙古族同化。

薩鎮冰不尚空談,到了高昌廟之後日夜鑽在船廠,將所造艦隻的各項參數(摸)的一清二楚,同時他也親自指導南洋海軍官兵練習航海駕駛技術以及演放魚雷、打炮靶、備戰操練等戰鬥技術,讓李安生頗爲放心。

將江南造船廠的造艦交給薛策與薩鎮冰,他才放心的趕赴歐洲,幫助中國實現那宏偉的主力戰艦夢想。

他們並不清楚,在他們踏上郵輪的那一刻,整個世界爲之矚目,這代表着中國重新走向復興的第一步。

在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深知海軍的重要。於是仍四處購艦,掀起了清朝第二個購艦潮。

但是,這還遠遠不能看到中國海軍復興的希望,在這個戰艦即爲國家地位與實力體現的時代,只有主力戰艦纔是主流。

尤其是無畏戰艦出現後,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日本也清楚的認識到了它號稱世界第三實際世界第四的海軍噸位,在時代的潮流之中,將會越來越不可靠,那一大排的前無畏艦,都將是坑爹貨。

所以,日本迅速的開始了造艦之路,從自己毫無能力建造全部向英國訂購,到自己半買半造第一款“河內”級戰列艦,結果造到一半就成了(雞)肋廢品;一聽說中國有訂造主力戰艦的苗頭,立即急吼吼的向英國訂造了一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之後又追加了一艘,而且自己也緊急的動員了全國的力量,開始準備建造自己的真正無畏艦“扶桑”級。

中日兩國隱隱有軍備競賽的苗頭,讓列強各國頗爲關注,連美國都忍不住要跳出來,向中國兜售海軍建設計劃。

殊不知,中國要真正走向復興,並不能僅僅像西方國家忽悠的那樣,先完成海軍的復興。

中國要走的道路還很長,李安生也無法絕對把握總體脈絡,只能說,用戰列巡洋艦來作爲戰略巡洋艦,戰略。

兩艘戰列巡洋艦是肯定要訂造的,不僅能夠刺激日本,延緩造艦國產化的進程,同時浪費日本的寶貴外匯與資金,而且還能夠擁有制衡日本海上力量的能力。

將來在東北跟日本開戰是必定的,也許一戰都不能擋住日本的這種野心,必須未雨綢繆才行。

就在上個月,日、俄兩國簽訂了第二次《日俄協定》,聯手侵奪“滿洲”利益。

不出意外的話,這次密約與後世也沒多少區別,甚至說不定要更加的激進,主要內容逃不開以下幾點:日俄兩國進一步確認第一次密約所劃定的勢力範圍和兩國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的特殊利益,並互相擔保不以任何方式阻礙對方在其勢力範圍內鞏固及發展特殊利益。如兩國特殊利益受到威脅,締約雙方將採取聯合行動或提出援助,以捍衛上述利益。

這次密約具有明顯的軍事同盟色彩沒,這是在李安生加速引入美國資本之後出現的,同時也是東北日益龐大的糧食貿易造成的,鉅額的利潤就此落在中國自己的口袋裡頭,還促成了英國與德國兩國同意爲中國建造主力戰艦,這讓日本與俄國都感到了震驚,不得不爲此想出對策。

這次密約勢必要加快俄國侵略中國北滿﹑蒙古和新疆等地的步伐;使日本加強了在南滿的地位,並得以放手吞併朝鮮,甚至,處心積慮要分東北糧食貿易的一杯羹。

之前日本死死的抵制英國,以盟友的身份,頻頻遊說英國方面,拒絕爲中國建造主力戰艦,但是英國方面因爲殖民地糧食大幅減產,加上東北糧食的優質,拒絕了日本的要求。

東北糧食作爲中國政府的一個新的財源,讓近在咫尺的日俄如坐鍼氈,長此以往,那還得了,不僅是海軍,陸軍軍費都要從東北糧食上頭得到一大筆,他們最怕的就是中國發展軍備。

根據滿鐵的調查,目前東北已經是中國賦稅穩居首位的地區,超過了江浙等地。

味精、糖、皮(毛)、酒、菸草、藥品、保健品、染料、日化用品、大豆三品以及各種糧食在國際市場上受到了追捧,這幾年這些行業一直在不斷的擴張之中,中國的許多達官貴人都紛紛到東北去投資辦廠,加入到這一行列。

同一時期,東北三省任何一省新開辦的工廠數目以及資本額都要超過中國其他地區。

錫良又是個清廉嚴謹的官員,對於李安生留下的好的治政方略都沒有更改,反而在反腐、強軍等方面做的更好,使得東三省出現了勃勃生機。

許多暴利產業由於都跟農業有關,所以李安生的農業計劃無人敢於改動,就連奕劻與載灃等高層在東北興辦工廠與農莊,都要徵求李安生的意見,聽從黑龍江農業公司的指導。

再有數年,東北的工商業發展,將會使得中國迅速強大起來,又有美國勢力的介入,日俄兩國已經坐臥不安。

去年中國的財政收入超過了3億4千萬兩銀子,其中東北三省就貢獻了5千多萬兩。

這還只是東北三省初步顯示的力量,根據滿鐵的初步估算,東北三省潛力無限,很有可能在三到五年後,迅速將財政收入翻番,這可是個相當驚人的數據。

而去年日本的財政收入也剛剛突破兩億兩白銀,這還是在反覆加稅的情況下得到的結果。

日本的課稅是全世界最重的,比美國重四倍還多,比英國重近三倍,比中國也要重兩倍多。

而中國的課稅若是在戰爭年代大幅提升,財政收入也將大幅增長,戰爭潛力遠比日本巨大。

日本唯一能夠佔優勢的,是海軍力量,以及完備的能夠自給自足的軍工體系。

不能讓中國東北三省繼續再這麼發展下去,這個發展勢頭再不打壓下去,將來兩國別說染指內外蒙古,連東北都很難控制。

爲此,日俄兩國不僅締結了密約,而且還攜手合作,接連磋商,希望想出辦法,控制中國的糧食生產。

可是,李安生用東北糧食換軍艦計劃,使得兩國不敢輕舉妄動,要是惹怒了英德兩國,他們日子也不好過。。.。

第94章 三把火燒誰?第11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6)第242章 來人,給我買下這裡第397章 把那個神棍叫來第256章 李平書的建議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120章 囂張的欽差大臣第289章 宋教仁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426章 頭腦要新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98章 銅礦之爭(2)第269章 遠東最大的鋼鐵公司第138章 蓄謀已久的伏擊第346章 佔據中東鐵路第307章 女間諜宮澤惠子第216章 楊玉容要被搶?第265章 安琪的惡作劇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269章 遠東最大的鋼鐵公司第252章 青幫大字輩算個鳥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172章 反將一軍第11章 指點迷津第100章 李蓮英的心事第264章 匯豐要一手遮天?第417章 黃興辭職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232章 這是個誤會第311章 德國需要戰略儲備第337章 大刀隊第68章 璦琿除暴(2)第356章 我們真的是來打仗的第247章 重建南洋水師?第294章 狡猾的英國佬第156章 過江,過江第217章 孟繁路的閃亮表演第339章 沙俄的動員第190章 胖叮噹要成兔兒爺?第137章 引蛇出洞第132章 以牙還牙第288章 我有一個願望第254章 安琪來了第227章 舊金山第199章 王喜兒的決定第305章 東北大事記第309章 文萊自治領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198章 胖叮噹進化了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424章 老袁要退休第418章 新的道路第115章 我妹即你妹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54章 狗頭金第177章 高二虎搶親(3)第138章 蓄謀已久的伏擊第186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3)第279章 炮擊事件第137章 引蛇出洞第345章 軍心可用第267章 開始跌了第396章 李安生訪俄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193章 糖業托拉斯第425章 衆人心思第252章 青幫大字輩算個鳥第256章 李平書的建議第131章 殺人盈野第236章 他是什麼來頭?第200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62章 能源猜想第245章 回國了第243章 丹皮爾家的安琪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273章 打造遠東最大的兵工廠第436章 不吃不喝也要造艦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29章 王道清的毒計(4)第383章 長興島軍備基地第248章 東北振興銀行第372章 對俄之國家戰略第22章 林虎的心思第54章 狗頭金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68章 璦琿除暴(2)第430章 小雀兒第120章 囂張的欽差大臣第420章 留下來吧第375章 草原盛會第376章 庫張鐵路處理辦法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207章 後宅給佔了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187章 龐大的逼婚隊伍第381章 五省邊防
第94章 三把火燒誰?第11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6)第242章 來人,給我買下這裡第397章 把那個神棍叫來第256章 李平書的建議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120章 囂張的欽差大臣第289章 宋教仁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426章 頭腦要新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98章 銅礦之爭(2)第269章 遠東最大的鋼鐵公司第138章 蓄謀已久的伏擊第346章 佔據中東鐵路第307章 女間諜宮澤惠子第216章 楊玉容要被搶?第265章 安琪的惡作劇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269章 遠東最大的鋼鐵公司第252章 青幫大字輩算個鳥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172章 反將一軍第11章 指點迷津第100章 李蓮英的心事第264章 匯豐要一手遮天?第417章 黃興辭職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232章 這是個誤會第311章 德國需要戰略儲備第337章 大刀隊第68章 璦琿除暴(2)第356章 我們真的是來打仗的第247章 重建南洋水師?第294章 狡猾的英國佬第156章 過江,過江第217章 孟繁路的閃亮表演第339章 沙俄的動員第190章 胖叮噹要成兔兒爺?第137章 引蛇出洞第132章 以牙還牙第288章 我有一個願望第254章 安琪來了第227章 舊金山第199章 王喜兒的決定第305章 東北大事記第309章 文萊自治領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198章 胖叮噹進化了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424章 老袁要退休第418章 新的道路第115章 我妹即你妹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54章 狗頭金第177章 高二虎搶親(3)第138章 蓄謀已久的伏擊第186章 看戲引發的血案(3)第279章 炮擊事件第137章 引蛇出洞第345章 軍心可用第267章 開始跌了第396章 李安生訪俄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193章 糖業托拉斯第425章 衆人心思第252章 青幫大字輩算個鳥第256章 李平書的建議第131章 殺人盈野第236章 他是什麼來頭?第200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62章 能源猜想第245章 回國了第243章 丹皮爾家的安琪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273章 打造遠東最大的兵工廠第436章 不吃不喝也要造艦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29章 王道清的毒計(4)第383章 長興島軍備基地第248章 東北振興銀行第372章 對俄之國家戰略第22章 林虎的心思第54章 狗頭金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68章 璦琿除暴(2)第430章 小雀兒第120章 囂張的欽差大臣第420章 留下來吧第375章 草原盛會第376章 庫張鐵路處理辦法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207章 後宅給佔了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187章 龐大的逼婚隊伍第381章 五省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