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長興島軍備基地

南下衛國軍分批從張家口與奉天南撤,京張鐵路與京奉鐵路爲他們開了專列,又分批從津浦鐵路以及京漢鐵路直下長江邊川、湖南與湖北等地的衛國軍在漢口停駐,然後用各種方式回到家鄉,而蔡鍔等人則從鎮江坐船去上海長山島。

一路上蔣方震所率領的兩江衛國軍與雲貴、廣西等地的兄弟始終同行,混雜而坐,聯絡關係。

許多人都彼此留下了聯繫方式,相約有假期或者不當兵了,去彼此的家鄉看看,也互相盟誓,他們這些一起浴血奮戰的兄弟們永遠不會有在戰場上刀兵相見的一天。

到了鎮江,許多兩江的官兵都拉着熟稔的南方兄弟去他們家中做客,他們要再次集中起來,要在半個月之後,這也意味着他們能有半個月的大假。

不過他們的好意只能心領,廣東、廣西、雲南與貴州的衛國軍將在上海坐上輪船,從海路回程。

這其實也是一次軍事演練,試驗中國有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近海運兵。

另外,蔡鍔也將在江南製造局接收一批軍火彈藥,昆明軍區正式建立爲期不遠。

也只有在西南大規模的進行整頓軍備,才能夠讓英法閉嘴,不那麼盛氣凌人的老是來指手畫腳。

上海同時也是個糧食集散地,北方的糧食運到上海之後,然後出口到文萊等國家,以及中國的南方,穿過馬六甲海峽,往更遠的地方而去。

而南方衛國軍的官兵們也有許多人將在這裡領取屬於他們的糧食物資,這次回來,東北給他們每人二十斤麪票、五十斤米票還有十斤肉票,這些都能夠憑票在各地的東北官營商店領取,如今東北的官營商店開遍了全國,除了在西南地區只有幾個大城市纔有,基本上繁華地區每個城市都有幾家。

這是東北官方出面組織的東北商品銷售,進一步打開國內市場,強佔份額。

部分衛國軍官兵們選擇在上海領取,輪船將會替他們免費運輸,也算是東北仁至義盡,他們是怕到了地方上的東北商店領取,要給那些當地的官老爺們盤剝些。

即便發放這些在許多地方能當鈔票用的票據時,反覆保證,全國各地沒有人敢盤剝他們,東北商店都是他們的堅強後盾,可小心謹慎的新兵蛋子們還是選擇了保守。

這次組織大規模運輸的仍然是中華航運集團,這個中國航運界的巨無霸跟東北關係密切,人傳幕後老闆便是李安生,也不知真假,但從這次中華航運集團替衛國軍運輸,可以看出些玄妙來。

蔡鍔他們剛到上海的時候,正好是南洋艦隊的“長江”號戰列艦正式開工建造的日子。

整個上海歡天喜地,民衆紛紛走上街頭彈冠相慶,彷彿造的是他們家的輪船一般。

這些受夠了壓迫,先一步覺醒起來的發達城市的人民,渴望祖國強大起來的願望比誰都強烈。

這個時代強國的象徵,無非就是鉅艦大炮,只有鉅艦大炮,才能宣揚國威。

中國的大門在鴉片戰爭時期被鉅艦大炮給轟開,而時代的發展也是以鉅艦大炮的不斷升級爲體現的。

當年的定鎮二艦回國時,萬人空巷,無數國民喜極而泣,以爲看到了強國的希望,可是,甲午戰爭給打落塵埃,一落千丈,日本撮爾小國,也敢騎在中國頭上拉屎拉尿。

現在中國要擁有自己的戰列艦了,而且還是當世最爲強大的戰列艦,連德國專家都承認,德國也沒有這樣強大的戰艦。

算上明年就能建成回國的兩艘戰列巡洋艦,中國海軍的實力一躍而爲世界前列。

蔡鍔等人坐船到長興島參觀的時候,正好能夠看到江南造船廠新船廠的忙碌景象。

而在最大的一個船臺處,正在建造的一艘巨輪赫然眼前,龐大無比。

整個船體基本完工,不日便能下水。

蔡鍔頗爲驚奇,向陪同在旁邊的蔣方震詢問,“百里,這是什麼船,怎生從未見過,如此怪異?”

蔣方震在兩江一直是核心決策團一份子,自然知道的很清楚,“這是美國之星財團訂造的超級油輪,專門用來運油,這艘是最大的一條,設計排水量四萬噸。正是有了這艘巨輪的船體建造經驗,江南造船廠才決定儘快開工建造長江級戰列艦。我聽李總督說過,這油輪只能大不能小,越大越省成本,只怕將來有超過十萬噸的巨輪,也並不稀奇。”

蔡鍔不住讚歎,點頭道:“的確,當前世界,都是在追求鉅艦大炮,連主力戰艦也是越造越大,火炮口徑越來越大。就連陸軍,何嘗不是在追求火炮的口徑,各種殺傷性武器的威力。”

對於江南製造局能夠自己製造380毫米口徑的主炮,蔡鍔感到極爲震驚,也深受鼓舞,他並不清楚,410毫米口徑的主炮也已經開始了研發,中國下一級的戰列艦將會搭載這款更加威猛的火炮。

德國向中國出口了萬噸水壓機之後,正在與中國共同開發一萬五千噸水壓機,這便是中俄戰爭帶來的好處。

一場中俄戰爭一打下來,似乎民國初建時的種種外部威脅都沒有了,英國也不提西藏,法國也不提滇緬邊境,也不提廣西侵佔安南土地,日本也消停了許多,這真是怪事。

日本可沒有這個膽量,來挑戰中國的百萬陸軍,光是東北一地就能輕鬆動員起百萬軍隊來。

而英法,自認爲沒有在陸地上戰勝中國的機會,於是,他們想出了新的招數,中國再怎麼樣,還是要開展對外貿易的吧,除了糧食等必需品,許多工業品都需要外部市場,要是關係搞僵了,隨時都能用斷絕貿易關係來打壓中國。

目前中國對外貿易的份額,百分之六十集中在美國與德國,百分之二十分散在南美、東南亞以及其他國家與地區,剩下的百分之二十自然是屬於英法等歐洲國家。

隨着中俄戰爭的走向尾聲,中俄貿易必然會重啓,而英法的份額將會降低,故而對於雙方來說,都需要尋求一種新的模式。

就好比他們的輪船在長江中與英國輪船近距離接觸時,英國輪船總是彬彬有禮,不再像過去那樣橫衝直撞,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蔡鍔對於這次將接收的武器也抱有很大的期望,這次中俄戰爭收到奇效的,除了迫擊炮與機槍,最讓蔡鍔喜歡的便是“辛亥”式步兵炮以及擲彈筒。

這種步兵炮走遍全世界都看不到,只有在東北軍中才有,全重才400多斤,兩個東北大漢推着或是拖拽,就能行走如飛,而且在山地運動同樣如此。

東北軍的汽車還比較少,都用於榴彈炮與120毫米口徑迫擊炮的拖曳,而這款步兵炮在沒有車輛的情況下,未經訓練的畜力或人力都可以拖曳前進。

再加上其可以分解運輸,三個東北大漢就能將一門炮扛在肩上,跟着連營一起行動,對戰區的道路狀況要求幾乎是降到了最低點。

“辛亥”式步兵炮更是一種非常矮小的火炮,很容易被隱藏。它的全高只有65釐米,這還是包括防盾的高度。如果拆除防盾,全高會下降到50釐米左右(和重機槍差不多)。

對於需要在火線上戰鬥的步兵炮而言,是非常有用的優勢。利用這項優勢,步兵炮可以隱蔽部署在離敵人目標很近的距離上,充分發揮火力的準確性、突然性和猛烈性,並且在第一時間給予步兵需要的支援。

就連蔣方震也對步兵炮讚不絕口,這平射吧,可以當加農炮用,足以對付土木工事和一般磚石工事;這曲射吧,可以當榴彈炮用,高爆彈威力十足;大仰角射擊時可以當迫擊炮用,由於這款步兵炮是榴彈炮出身,彈道比迫擊炮穩定的多,所以精度也比東北軍中列裝的同口徑級別的80毫米迫擊炮要好的多。

同時,藉助高射角,在山地作戰時,步兵炮可以方便的配置在反斜面陣地上,這樣,既可以爲處於棱線或正面陣地上的己方部隊提供及時的支援火力,又很好的隱蔽了自己。

就蔡鍔看來,組建山地師,除了迫擊炮與擲彈筒,步兵炮也必不可少。

擲彈筒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門迫擊炮,它的主要特點是射角大,彈道彎曲,射程不遠。

主要用來殺傷躲藏在工事和隱蔽物後的敵人或者在遠距離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它的殺傷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隨由單兵攜帶隨一線步兵移動,對一線步兵進行支援。

由於單兵攜帶且可以隱蔽在障礙物後發射,它的隱蔽性很強,這個步兵炮都是一個特色,也符合日本人一向陰險的性格,這兩種武器在後世都是由日本現行開發出來,不過,這個時代,自然是由李安生笑納了。

擲彈筒便宜啊,爲什麼不造,雖然技術還沒有徹底成熟,但是造價僅僅是“辛亥”式步槍的三分之一,一枚炮彈也與手榴彈的價格相當,甚至還要便宜些,這就爲大規模製造掃清了障礙,誰不喜歡這種小炮,鋪天蓋地的在連排級配置。

蔡鍔與蔣方震合計,將來在山地作戰中使用擲彈筒主要是和輕機槍手配合構成立體火力,首先由機槍利用叢林和山地的優勢地形將敵軍壓制擲彈筒由於可以在任何地形使用。它可以在隱蔽工事中發射,利用曲線的彈道將隱蔽的敵軍士兵殺傷。

所以這次蔡鍔沒有對東北軍中那些恐怖的150毫米重榴彈炮,甚至是203毫米、270毫米等口徑的重炮產生興趣,他主動要求配備大量的迫擊炮與擲彈筒、步兵炮。

山地戰中不太可能出現那種鋪天蓋地密集衝鋒的現象,而是精益求精的進行小範圍戰術較量,有了這幾樣武器,他的心裡也算有些底。

在中俄戰爭中,東北軍逐步的總結出來幾種對步兵炮、擲彈筒等武器的使用戰術,傳閱諸軍,成爲了統一的教材。

東北軍這一點做的就是好,戰場教材時刻會更新,指導員會隨時的讓這些新的戰術、戰鬥技巧與戰場心得、小竅門教給大家,然後熟悉這些作戰方法,一個個的殺人利器就是這麼培養出來的。

讓蔡鍔最爲佩服的,是這次中俄戰爭,俄軍的重機槍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除了給密集的炮火直接摧毀,給狙擊手點殺,俄國的重機槍陣地也是多災多難。

東北軍在面對俄軍的重機槍陣地,以及以重機槍火力構建的碉堡之類工事時,要麼將步兵炮拖上來,抵近發射摧毀對方,要麼就是固守待援,讓排一級才配備的擲彈筒小組上來,隱蔽的摧毀對方的重機槍火力。

整個中俄戰爭進程中,在戰場上給擲彈筒敲掉的俄軍重機槍不下八百挺,可見它的巨大作用。

俄軍本身配備的重機槍就很不足,在恰克圖會戰時最多也不過集中起來一千五百多挺重機槍,給飛機與飛艇找準摧毀了不少。

這次俄軍敗的不冤,東北軍許多新武器輪番上陣,取得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說李安生一直強調的,儘量減少自身傷亡,在這些武器的支持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南方衛國軍正是在東北軍的言傳身教之下,迅速的成長起來,就連蔡鍔,也學到了許多東西,他的軍事思想與指揮能力在戰場上得到了檢驗。

他這次被允許參觀江南製造局在長興島上的新工廠,這個全國最大的,甚至在世界上也可以說是屈指可數的大型兵工廠,幾乎很少讓外人進入。

相比李安生當年接手江南製造局,這裡的產能平均擴張了十倍還不止,有力的支撐了這次中俄戰爭。

蔡鍔看着流水線上一支又一支的步槍被組裝起來,然後等待最後步驟的處理。

其實當世真正的好槍,比如德國產的98K等槍,連槍管都是需要特種鋼,之前中國並沒有這個能力,是李安生極力推動了中華鋼鐵公司的興辦,如今不但達到了年產鋼鐵百萬噸的目標,而且還在進行進一步的擴張產能,預計在兩年後,產能能夠翻一番。

這還是李安生對外公佈的數據,其實,他的目標是要在一戰前將整個中國的鋼產量推上三百五十萬噸大關,如此才能夠極大的降低大戰時期中國工業化進程的成本,還有餘力出口。

中華鋼鐵公司自行研製出鉻鋼及鎢鋼等特殊合金鋼,用於槍管、炮管,甚至在德國專家的幫助下,開發出了當世最爲先進的船用鋼、裝甲鋼等等特種鋼。

當初李安生親自編制了零件機械加工、成槍裝配、熱表處理等工藝規程,制定了材料消耗定額表,並補充設計了工藝裝置。

江南製造局可以說是當世首先第一個實行後世的那種現代化生產大批量生產方式,李安生同樣做了弊。

在加工方法上也多有改進革新,如小坯件採用一次加熱,一次鍛造成型;型面加工除廣泛採用成型刀具、組合刀具、仿型車牀、仿型銑牀外,還採用自動進刀加工工藝;膛線加工、鉸削內孔採用多刀刃鉸刀;鑽桿改由刀頭、刀杆焊接而成,鑽一支槍管孔的時間比原來節約30%;採用鉤形拉絲刀加工膛線,比原來節約工時60%以上。

正因爲有了這些努力,纔有了中國軍工體系的完備,迅速崛起,支持了這場中俄戰爭。

蔡鍔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用手臂捅了捅蔣方震,好奇的問道:“照理工廠應該結束戰時管理體制了,怎麼現在還是軍管?”

江南製造局在中俄戰爭時期進行了嚴密的防護措施,並且由軍管會接管,進行監督生產,到現在依然沒有撤除。

蔣方震小聲的說道:“全國陸軍這次大換裝是必定的了,全部列裝‘辛亥’式步槍,火炮、機槍等同樣如此,這些制式武器都是不需要繳納專利費用的,可以放心生產。光是咱們這全國陸軍自身所需,就能支撐咱們的兵工廠繼續維持下去。更何況,歐洲那邊正在打仗,奧斯曼帝國前陣子纔買了6萬多條槍去,現在一次性又是二十萬條步槍的訂單,還有無數的機槍與火炮。可見,咱們生產的武器性能,外國人還是心理有數的。”

“就連飛機,奧斯曼帝國也是一次性訂了一百六十架,而其他巴爾幹國家也紛紛上門,加上一些其他國家,近段時間,總計訂單超過了六百架。”

這便是中俄戰爭的另一大好處,中國的軍隊戰鬥力得到了世界公認,中國軍隊的武器也得到了世界的好評,比如飛機,中國的飛機可是創造了歷史,最爲輝煌的一次戰鬥,十六架中國飛機將俄軍從歐俄調過來的八十餘架飛機揍的哭爹叫娘,一股腦擊落了四十餘家,自身卻無一損毀。

巴爾幹的各個國家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一窩蜂的都跑來訂購中國的飛機,尤其是在奧斯曼帝國同樣在中國大肆訂購武器的消息刺激到了他們。

第29章 王道清的毒計(4)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266章 洋騙子們的聚會第20章 胭脂溝發展大計(1)第183章 毒穿腸的陰謀第21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5)第82章 璦琿除暴(16)第40章 初試牛刀(1)第51章 仗義援手第337章 大刀隊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124章 民變與譁變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157章 面朝故土,一往無前第386章 衛國軍暴動第122章 載洵那個小兔崽子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334章 1911型輕機槍第397章 把那個神棍叫來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217章 孟繁路的閃亮表演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245章 回國了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35章 手錶的秘密第451章 趁火打劫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145章 新的征程第354章 這就是援軍?第90章 嫩江銅礦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255章 這就是美國小妞第188章 喊救命都沒用,嫁不嫁?第383章 長興島軍備基地第399章 拉斯普京的反擊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252章 青幫大字輩算個鳥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39章 老毛子喝尿記第385章 一呼百應第88章 李安生的自救第181章 胖爺居然是騙子?第150章 問候你們的皇后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101章 胖叮噹橫空出世第388章 艱難的抉擇第345章 軍心可用第201章 慈禧連番出手第16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3)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96章 步步緊逼第440章 發飆了第80章 璦琿除暴(14)第265章 安琪的惡作劇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168章 禍水引給老袁第296章 文萊攻略第75章 璦琿除暴(9)第127章 錢多了怎麼花纔好第137章 引蛇出洞第93章 下馬威第168章 禍水引給老袁第40章 初試牛刀(1)第324章 混亂的局勢第64章 墨爾根墾務第258章 討厭的英國蛤蟆第264章 匯豐要一手遮天?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130章 滿洲里告急第207章 後宅給佔了第335章 慘烈的戰場第2章 冰天雪地第150章 問候你們的皇后第41章 初試牛刀(2)第11章 指點迷津第297章 橡膠股票大崩盤第171章 聯姻?第266章 洋騙子們的聚會第142章 打得毛子魂飛膽喪第330章 最後通牒第329章 首戰告捷第261章 玫瑰也能賺大錢第313章 德國必勝論第156章 過江,過江第395章 段祺瑞組閣第353章 克孜勒保衛戰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7章 禍起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413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72章 璦琿除暴(6)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
第29章 王道清的毒計(4)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266章 洋騙子們的聚會第20章 胭脂溝發展大計(1)第183章 毒穿腸的陰謀第21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5)第82章 璦琿除暴(16)第40章 初試牛刀(1)第51章 仗義援手第337章 大刀隊第325章 東北新軍齊聚第124章 民變與譁變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157章 面朝故土,一往無前第386章 衛國軍暴動第122章 載洵那個小兔崽子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334章 1911型輕機槍第397章 把那個神棍叫來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217章 孟繁路的閃亮表演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245章 回國了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35章 手錶的秘密第451章 趁火打劫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145章 新的征程第354章 這就是援軍?第90章 嫩江銅礦第36章 此乃神器也第255章 這就是美國小妞第188章 喊救命都沒用,嫁不嫁?第383章 長興島軍備基地第399章 拉斯普京的反擊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109章 釜底抽薪第252章 青幫大字輩算個鳥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39章 老毛子喝尿記第385章 一呼百應第88章 李安生的自救第181章 胖爺居然是騙子?第150章 問候你們的皇后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101章 胖叮噹橫空出世第388章 艱難的抉擇第345章 軍心可用第201章 慈禧連番出手第16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3)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96章 步步緊逼第440章 發飆了第80章 璦琿除暴(14)第265章 安琪的惡作劇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168章 禍水引給老袁第296章 文萊攻略第75章 璦琿除暴(9)第127章 錢多了怎麼花纔好第137章 引蛇出洞第93章 下馬威第168章 禍水引給老袁第40章 初試牛刀(1)第324章 混亂的局勢第64章 墨爾根墾務第258章 討厭的英國蛤蟆第264章 匯豐要一手遮天?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130章 滿洲里告急第207章 後宅給佔了第335章 慘烈的戰場第2章 冰天雪地第150章 問候你們的皇后第41章 初試牛刀(2)第11章 指點迷津第297章 橡膠股票大崩盤第171章 聯姻?第266章 洋騙子們的聚會第142章 打得毛子魂飛膽喪第330章 最後通牒第329章 首戰告捷第261章 玫瑰也能賺大錢第313章 德國必勝論第156章 過江,過江第395章 段祺瑞組閣第353章 克孜勒保衛戰第287章 江蘇新軍演習第7章 禍起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413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72章 璦琿除暴(6)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