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提審

bookmark

啪——,驚堂木重重地落下,將神遊四方的吳毅喚醒,錢通判在此官位最低,審訊也是他來,到時候做差了,則有劉府尊與欽差大臣糾正。

錢通判喝道:“大膽刁民,欽差當前,如何不跪?”

許是自己如今一點法力也沒有的緣故,面對身負皇恩的欽差大臣,吳毅感受不到一點壓力。

若是自己此刻修爲在身,仙道人道相牴觸,只怕在赫赫官威下,完全無法動彈。

此番不動用法力,以人道之身遊走大極王朝,雖然命運無法自主,但是也少了很多的風險,禍兮福所倚呀!

自己身上連個秀才的身份也沒有,否則倒是可以硬氣一點,用王朝尊重文人的法律,站着回答。

驚堂木落下,吳毅沒有半點猶豫,該跪跪,該磕頭磕頭。

又是一聲驚堂木,錢通判道:“辰留縣騷亂一事,前後如何,詳細道來,若敢欺瞞,定斬不饒!”

對,騷亂而已,只是騷亂,不是民變,錢通判這一問,算是給了吳毅回答的方向,看來朝堂想要將此事如此引導下去。

錢通判給了方向重點,那麼這場回答,就是開卷考試,何況之前幾日,錢通判這個“考官”在言談之中,還不時將答案告訴吳毅,比開卷考試還要簡單,是以吳毅也是駕輕就熟,順口就來。

首先說辰留縣乾旱一事,而後引出辰留縣縣令欺上瞞下,違背上恩的罪過,在口述的時候,吳毅也不是全不看外界,不時以餘光打量那欽差許大人。

見到對方面色嚴肅如水,不爲所動,吳毅拿捏不出對方內心想法,只能夠儘量將罪過推到辰留縣縣令身上。

皇上那是一點罪過也沒有,這一點,務必要明確,否則,即便吳毅有無數條性命,也沒有人能夠保住。

再之後的內容,大同小異,這幾日,吳毅就不相信,這位欽差大臣,受任處置此事,一點經過也不知道,初次審訊,多是走個過場而已,關鍵還是之後的博弈。

吳毅將自己所知敘述一遍,跪在地上,等候宣判,錢通判看了看欽差大臣,見對方沒有表態的意思,不知道是收押大牢,還是讓吳毅繼續回驛站,派兵丁看守。

一狠心,錢通判看也不看吳毅,就讓衙役將吳毅拉下,收押大牢。

這個結果,倒也沒有出乎意料,吳毅欣然接受,沒有傻乎乎地質問錢通判爲什麼不保他。

開玩笑,同盟從來沒有落於紙面,都是心照不宣,還有,吳毅從來也沒有相信過這個同盟。

站在朝廷的角度,無論吳毅是因爲什麼,有什麼理由,但是與官府作對,就是錯的,對於錢通判而言,收押大牢是最保險的手段,不會出錯。

哪怕外面百姓會議論,對此不滿,但是百姓又動不了錢通判的官位,體現王朝的意志,纔是他這個官僚需要做的。

若是吳毅處於錢通判那個位置,吳毅也會作出同樣的決定,討好百姓而違背官場規則,無疑是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

吳毅被帶下去,接下來,數十人,每個人都被審訊過去,所得內容,大同小異,些許差錯,完全在容許範圍之內。

吳毅在暗中煽動民變的時候,就做好了完全準備,這場案件,邏輯其實十分簡單,只要派下來的欽差不是蠢貨,或是限於朝堂內的爭鬥,瞭解經過不難。

一方父母官,大災之年,不蠲免稅收,任由治下百姓活活餓死,生靈塗炭,是其罪一;借大災之名,欺騙皇上,請求蠲免稅收,是其罪二;貪婪成性,勾結地方豪強,虧空難補,是其罪三。

三罪之中,在百姓眼中,罪名惡劣程度一二三遞減,但是,在官場之中,可不是如此,而是罪二大於罪三大於罪一。

是的,你沒有看錯,不免稅收,讓百姓餓死,竟然是最輕的罪名。

百姓如草,割了一輪又一輪,只要留根,到底還是能夠茁壯成長。

大極王朝統御近乎整個上界西土,地方萬萬裡,天災,幾乎年年都有,月月都有,天天都有,每日都能夠聽見下面報來的死傷數字,久了自然就麻木了。

一發生天災,哪怕危害不重,甚至就是無中生有,可是所有官員都請求蠲免稅收,久而久之,王朝財稅自何處而來。

但是想要查清楚受災程度,又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有些時候,爲了保持王朝正常運行,“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

百姓,就這樣被犧牲了。

宦海沉浮者,真的未必有昔日誦讀聖賢書的心境,初心全無,屠龍者沒有屠龍成功,就已經甘爲倀鬼。

可悲嗎?但是這是現實,所以說百姓的死傷,是辰留縣縣令最輕的罪,畢竟,與整個王朝相比,一縣之民,實在算不了什麼。

而欺瞞皇上,動搖的是君主專制;與地方豪強勾結,動搖的是中央集權。這兩點,說是大極王朝立國根本也不爲過,所以動搖這二者,罪名才更重。

嘴上說的,與自身相信的,並不是一致,也就使得,很多官員是個陰陽人,嘴上一套,背後一套。

一般來說,這種做法,持續多年,可見其合理性。

如果此番不是吳毅暗中幫扶,派出石碑世界的鬼物,不及成勢的起義,會被官府瞬間剿滅,更不用說攻破縣城,擊殺縣令了。

吳毅插了一手後,之前的法則已經改變,那三道罪名的惡劣程度,也發生改變。

倘若欺壓百姓過甚,百姓揭竿而起,動搖到整個王朝,可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事情鬧大之後,朝堂反應迅速,派出六部大員處置此事。

可以說,吳毅改變了大極王朝的官場規則,讓官員在欺壓百姓的時候,多了一份忌憚。

不要以爲百姓都是羊,都是兔子,不吃肉,真要餓急了,你試試看。

由光亮清爽的驛站,來到低暗卑溼的地牢,吳毅既來之則安之,盤坐下來,閉目養神,不爲外界紛擾所動。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抹除因果之法第五百零四章:藏身之地第一百零八章:一戰而已第八百四十三章:蹤跡終顯,仙翁凌空第三百二十七章:輪迴盟第九百二十一章:理念之差關於設定的問題第八百二十六章:溫柔的淚水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以事喻事,以小見大第八百零二章:初入幽冥界第七百七十八章:替身的破綻第四百三十九章:幽月鬼吟第二百四十七章:探訪異界,白澤盜寶第八百五十九章:演武堂第一百六十三章:真我第五百零四章:藏身之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大戰開幕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推選制進行時第三百八十九章:危機暗伏第二百六十六章:雙金丹,龜蛇戰第五百八十章:自由的代價第一千二百五十章:二身分離,弱進強守第二十六章:初悟道韻明前路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候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靈潮起,人心齊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大起而大落,運去不自由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混沌之象第五百一十五章:輔弼之神第一千一百四十章:天魔避退(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不一樣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冰封萬里,海進人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一步錯,步步錯第一千三百七十章:人道東出,席捲佛魔第四百五十章:花燭夜第二百七十四章:殘廢大匠,苛刻要求第三百八十九章:危機暗伏第四十七章:都城暗瀾舊地遊第五百章:新差使第四百六十章:焚滅白焰第二百七十一章:一元之數第三百六十七章:神意之爭第五百九十五章:奪舍乎?積善乎?第六百九十五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史(六)第六百八十三章:仙人賞賜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心生魔障,進止何方第一百九十八章:林下沼老鱷威風第五百一十三章:七曜歸位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輪迴轉生蓮第五百三十七章:無暇之淚第六百三十九章:掌門召見,洞天細數第四百六十五章:師姐賜物,收穫頗豐第六百一十二章:陰陽均衡第五十六章:入內庫自求緣法第一百七十一章:洞天計議第九百七十二章:北軍元帥第一百零九章:旁門左道?第四百五十一章:危機第五十七章:傳位太子後臨朝第一百零五章:石像來歷第六百九十五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史(六)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記憶流逝第九百七十七章:實力的談判第七百九十一章:來者猶可選(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地位之危第八百八十七章:脫身之法,應劫之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橫川嶺之戰(中)第三百七十六章:姬殤之難第六百五十四章:心魔身,衆生像第七百三十七章:彌天之障之外第九百七十二章:北軍元帥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雛形初成,兩頭爲難第二百二十四章:奪玄器,引紛爭第七百三十九章:幽冥法身現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宿命之意,自身難保第六百九十九章:可言七分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通心之問,未來可見第二百一十八章:村落被破,五方神鳥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道人起新城,兩族生猜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固執的饕餮第六百九十八章:元熙之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小皇子辯才無雙第一百八十一章:三功九經,存思念力第九百九十五章:所謂牽制第四百二十九章:郡主出逃第七百六十二章:突破洞天(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解去藩籬第四百三十一章:良苦用心第六百五十七章:巡天日晷出現第九百一十八章:明知,默契第三百一十八章:知非之殤第三百八十四章:風波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知天命,老祖現第九百九十六章:論信息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鋼繩起舞第三十五章:真真假假誰觀戰第二章:收買人心,奇珠觀書第二百三十五章:精氣神三劫,大道柱盡亮第五百八十七章:大宇國前事第七百七十六章:被拋棄的吳毅第五百三十八章:賞善神符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抹除因果之法第五百零四章:藏身之地第一百零八章:一戰而已第八百四十三章:蹤跡終顯,仙翁凌空第三百二十七章:輪迴盟第九百二十一章:理念之差關於設定的問題第八百二十六章:溫柔的淚水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以事喻事,以小見大第八百零二章:初入幽冥界第七百七十八章:替身的破綻第四百三十九章:幽月鬼吟第二百四十七章:探訪異界,白澤盜寶第八百五十九章:演武堂第一百六十三章:真我第五百零四章:藏身之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大戰開幕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推選制進行時第三百八十九章:危機暗伏第二百六十六章:雙金丹,龜蛇戰第五百八十章:自由的代價第一千二百五十章:二身分離,弱進強守第二十六章:初悟道韻明前路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候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靈潮起,人心齊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大起而大落,運去不自由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混沌之象第五百一十五章:輔弼之神第一千一百四十章:天魔避退(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不一樣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冰封萬里,海進人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一步錯,步步錯第一千三百七十章:人道東出,席捲佛魔第四百五十章:花燭夜第二百七十四章:殘廢大匠,苛刻要求第三百八十九章:危機暗伏第四十七章:都城暗瀾舊地遊第五百章:新差使第四百六十章:焚滅白焰第二百七十一章:一元之數第三百六十七章:神意之爭第五百九十五章:奪舍乎?積善乎?第六百九十五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史(六)第六百八十三章:仙人賞賜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心生魔障,進止何方第一百九十八章:林下沼老鱷威風第五百一十三章:七曜歸位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輪迴轉生蓮第五百三十七章:無暇之淚第六百三十九章:掌門召見,洞天細數第四百六十五章:師姐賜物,收穫頗豐第六百一十二章:陰陽均衡第五十六章:入內庫自求緣法第一百七十一章:洞天計議第九百七十二章:北軍元帥第一百零九章:旁門左道?第四百五十一章:危機第五十七章:傳位太子後臨朝第一百零五章:石像來歷第六百九十五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史(六)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記憶流逝第九百七十七章:實力的談判第七百九十一章:來者猶可選(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地位之危第八百八十七章:脫身之法,應劫之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橫川嶺之戰(中)第三百七十六章:姬殤之難第六百五十四章:心魔身,衆生像第七百三十七章:彌天之障之外第九百七十二章:北軍元帥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雛形初成,兩頭爲難第二百二十四章:奪玄器,引紛爭第七百三十九章:幽冥法身現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宿命之意,自身難保第六百九十九章:可言七分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通心之問,未來可見第二百一十八章:村落被破,五方神鳥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道人起新城,兩族生猜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固執的饕餮第六百九十八章:元熙之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小皇子辯才無雙第一百八十一章:三功九經,存思念力第九百九十五章:所謂牽制第四百二十九章:郡主出逃第七百六十二章:突破洞天(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解去藩籬第四百三十一章:良苦用心第六百五十七章:巡天日晷出現第九百一十八章:明知,默契第三百一十八章:知非之殤第三百八十四章:風波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知天命,老祖現第九百九十六章:論信息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鋼繩起舞第三十五章:真真假假誰觀戰第二章:收買人心,奇珠觀書第二百三十五章:精氣神三劫,大道柱盡亮第五百八十七章:大宇國前事第七百七十六章:被拋棄的吳毅第五百三十八章:賞善神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