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蔥油餅

呆一會兒,倆人回頭,往輪渡站方向走。

這時候的外灘,華燈初放。

站在防護堤上,藉着闌珊的燈火,一面是長長的江堤,還有滔滔黃浦江和遠馳的船帆。另一面,則可以欣賞外灘的標誌性景觀,黃浦江濱江大道上衆多歷史悠久、風格各異的那些萬國建築。

歷史與現實交融,這些濱江的百年老建築羣,在微醺的暮色裡,猶如一位位洗盡鉛華的貴婦人,不事張揚地默默佇立着,流光溢彩,呈現出別樣的美麗。

外灘是上海獨特的濱江親水景觀旅遊區。

這片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的景觀,北起外白渡橋,南至延安東路的中山東一路,地形呈弧形,弧線全長約 1300米,與浦東隔江相望。

這裡景觀的形成,從1843年上海開埠後開始,經歷了一個半世紀的歷史發展。

外灘原爲黃浦江下游的一片灘塗,舊時俗稱“黃埔灘”。1843年上海開埠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重了這塊地方,遂在1845年劃定外灘在內的800 畝土地爲英租界。後來,法國也在英租界以南劃得960畝外灘作爲租界後,外灘演變爲“十里洋場”。

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臨黃浦江建造起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羣,並開設了110多家金融機構,這裡成了“遠東的華爾街”。

縱觀其歷史的演變,大致可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爲形成期,完成了由江南傳統的城郊鄉村向國際性商業化城市社區的轉變,國際性商業化城市社區格局基本形成。第二階段爲發展期。第三時期爲成熟期,這一時期外灘開始大規模的樓宇建築。隨着各幢風格迥異的建築的落成,“萬國建築博覽”終成現在規模。

外灘最具歷史價值的景點,當然就是“萬國建築博覽”了。亞細亞大樓,匯豐銀行大樓,海關大樓,沙遜大廈,……

上百年的滄桑,外灘大樓的表面沉積了厚厚一層污垢和風化層。

爲恢復原貌,加強對建築的保護,市裡決定對外灘建築羣10萬平方米的外牆進行全面清洗。根據花崗岩、汰石子、釉面磚、大理石、泰山磚等10多種不同材質的牆面,採用藥水清洗、修復清水牆、斬假石、刷塗料等相應的清洗方法。

“洗臉”後,緊接着還有“上妝”。

當地的區政府決定用燈光來輝映外灘建築羣優美絕倫的風姿,美化外灘夜景。從去年開始,市裡批准外灘彩燈、大樓泛光照明實行經常性開放制度。

經過清洗上妝,外灘建築恢復了原有的風采,《人民日報》曾經報道稱:“上海外灘林立的高樓擦去了沉積數十年的污垢,變得容光煥發。”走進外灘浦西的26幢西方古典風情建築,如同走進一條美麗的時空隧道,連接着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外灘就像一個窗口,讓世界瞭解上海,瞭解它的海納百川、日新月異,更瞭解中國的飛速發展和繁榮昌盛。

王建東隨口說道:“外灘建築物燈光夜景大幅照片,還被佈置在重新裝飾一新的首都人民大會堂上海廳裡的。”

胡曉輝挽着他的胳膊,不響。

路過證券交易所。

“上海是被列入沿海改革開放的十四個城市之一,所以政府重塑外灘金融功能的想法其實早已有之。”王建東說介紹說,現在上海經濟正飛速發展,高檔辦公樓宇不足,外灘上那些原本就具備金融功能的老建築正好可以解決燃眉之急。所以市裡就有了逐步調整外灘老建築的想法,想要通過置換恢復其原有的金融功能。這裡證券交易所的重新開張,就是一個很好的開頭。

胡曉輝低着頭往前走。

王建東又說,去年,老人家在視察上海時指出,深圳是面對香港的,珠海是面對澳門的,廈門是面對臺灣的,而浦東是面向世界的。也有學者說,如果80年代的深圳改革開放是“破冰之旅”,那麼浦東開發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攻堅之役”,是改革開放總體上的升級。

胡曉輝插話,說:“要是哪一天,我們浦東,特別是我們陸家嘴也能像外灘這樣繁華,就更好了的。”

王建東一時語塞,不好接話,只好尷尬地笑了笑,說:“萬事開頭難,應該說我們的浦東以後還是大有希望的。”

這時候,渾厚悠揚的鐘聲剛好響起。

這是從海關大樓上的大鐘發出來的。

這幢1927年建成的海關大樓,頂部有大鐘,仿英國倫敦國會大廈大鐘式樣製造,當時是亞洲第一大鐘,又是世界著名大鐘。大鐘鐘面呈圓形,直徑有5.4米,分針長32米,時針長23米。鍾內最大的一個鐘擺有2噸。大鐘上還有72盞自動開關的電燈,晚上燈光明亮,大鐘鐘面清晰可辨。

大鐘每到整點,就會奏一整首《東方紅》樂曲。

再往前走靠近信號塔,有一個烤制蔥油餅的小攤。購買的食客很多,排了不短地隊伍。

胡曉輝停了下來,拉住王建東的胳膊兩人走過去一看,只見這家的蔥油餅,看上去外脆裡酥,顏色黃亮,蔥香油潤。

攤面雖少,但是熱氣騰騰,蔥花和板油的香氣都散發了出來。

胡曉輝要吃。於是兩人在後面排隊。

輪到他們的時候,王建東一下子買了八隻。

剛出爐的蔥油餅還有些燙嘴,胡曉輝一邊乘熱吃,一邊笑話道:“過過嘴癮就可以了啊,你買介許多回去?”

王建東笑笑,說:“全給你吃的。你要是吃不完,回去給小陽陽吃好了。”

一口咬下去,不是有很油。蔥油餅裡面有很多層,還夾着許多的蔥花和零星肉糜。胡曉輝“滋滋”咧嘴,忍不住連聲讚道:“好吃,味道老嗲個。”

說起來蔥油餅,其實全國各地應該都有。但是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做法也不完全一樣,有大型的也有小個的。

但對於很多老上海來說,蔥油餅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街邊小吃。

這股蔥油的香氣,是早飯攤頭前排的長隊,也是一口咬下去滿嘴的酥脆,更是很多上海人兒時的一份美好回憶,會深深地印在心裡。

“我想起來以前小學校門口,夫妻兩個人攤位就做得蠻好吃的蘿蔔絲油墩子。”胡曉輝笑了笑,說道,“一團面拉成長條,抹上油撒上蔥花,再捲起來放鍋裡,用鐵餅壓扁,也蠻好吃的。”

第70章 陽春麪第289章 美則美矣第191章 終於功成第4章 婦產醫院過道第89章 專業人才稀缺第246章 三林老街第66章 回不去了第237章 提親火腿第67章 借宿敬老院第194章 難捨的鄉愁第343章 修行靠個人第139章 矮了30公分第14章 野趣第298章 巨浪潮頭第59章 陽陽第52章 聚會第238章 三十六計?第163章 華師大“后街”第138章 夜晚的黃浦江第63章 星期日工程師第331章 包春捲第181章 糖糖(新年快樂)第169章 蕙心蘭質第298章 巨浪潮頭第32章 多多學習第56章 小花爸媽第240章 爲什麼下海?第80章 如約而至的水災第13章 度假的傳統第288章 全運會火炬接力第273章 大餅油條第232章 好茶第49章 養殖場第213章 捉蟋蟀第229章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第266章 從地下到地上第38章 誤會第195章 虎頭奔第349章 墊矮凳腳第3章 纜索廠第164章 校長相請第115章 哭嫁歌第1章 陸家嘴小巷第57章 輕舞飛揚第213章 捉蟋蟀第333章 盛開的水仙花第258章 唯獨不可以放開肚皮吃的第49章 養殖場第39章 囁嚅第303章 有一說一第21章 乘風涼第4章 婦產醫院過道第56章 小花爸媽第220章 乖乖, 抓到寶了的第268章 報社浦東辦事處第239章 主敬涵養第62章 小炮筒子第88章 誰沒有規矩?第231章 陸家嘴的規劃第89章 專業人才稀缺第62章 小炮筒子第161章 老胡的兩個感慨第5章 老虎窗第189張 出師不利第133章 自己領會第226章 “忐忑”中的準備第56章 小花爸媽第363章 門當戶對第306章 再學習第83章 城市良心第317章 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第85章第30章 橋何名歟?第237章 提親火腿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331章 包春捲第201章 小爺爺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44章 採菱第59章 陽陽第72章 三林塘肉皮湯第34章 蘆葦根第74章 雨中的黃魚車第41章 “波將金村”第16章 剃頭攤第288章 全運會火炬接力第116章 “三轉一響”第242章 阻力第59章 陽陽第48章 荷葉田田第9章 腳踏車第176章 浦東的眼睛第77章 菜滷蛋第83章 城市良心第48章 荷葉田田第212章 告誡和交代第344章 黃浦江的味道第231章 陸家嘴的規劃第75章 大橋合龍第64章 擔心
第70章 陽春麪第289章 美則美矣第191章 終於功成第4章 婦產醫院過道第89章 專業人才稀缺第246章 三林老街第66章 回不去了第237章 提親火腿第67章 借宿敬老院第194章 難捨的鄉愁第343章 修行靠個人第139章 矮了30公分第14章 野趣第298章 巨浪潮頭第59章 陽陽第52章 聚會第238章 三十六計?第163章 華師大“后街”第138章 夜晚的黃浦江第63章 星期日工程師第331章 包春捲第181章 糖糖(新年快樂)第169章 蕙心蘭質第298章 巨浪潮頭第32章 多多學習第56章 小花爸媽第240章 爲什麼下海?第80章 如約而至的水災第13章 度假的傳統第288章 全運會火炬接力第273章 大餅油條第232章 好茶第49章 養殖場第213章 捉蟋蟀第229章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第266章 從地下到地上第38章 誤會第195章 虎頭奔第349章 墊矮凳腳第3章 纜索廠第164章 校長相請第115章 哭嫁歌第1章 陸家嘴小巷第57章 輕舞飛揚第213章 捉蟋蟀第333章 盛開的水仙花第258章 唯獨不可以放開肚皮吃的第49章 養殖場第39章 囁嚅第303章 有一說一第21章 乘風涼第4章 婦產醫院過道第56章 小花爸媽第220章 乖乖, 抓到寶了的第268章 報社浦東辦事處第239章 主敬涵養第62章 小炮筒子第88章 誰沒有規矩?第231章 陸家嘴的規劃第89章 專業人才稀缺第62章 小炮筒子第161章 老胡的兩個感慨第5章 老虎窗第189張 出師不利第133章 自己領會第226章 “忐忑”中的準備第56章 小花爸媽第363章 門當戶對第306章 再學習第83章 城市良心第317章 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第85章第30章 橋何名歟?第237章 提親火腿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331章 包春捲第201章 小爺爺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44章 採菱第59章 陽陽第72章 三林塘肉皮湯第34章 蘆葦根第74章 雨中的黃魚車第41章 “波將金村”第16章 剃頭攤第288章 全運會火炬接力第116章 “三轉一響”第242章 阻力第59章 陽陽第48章 荷葉田田第9章 腳踏車第176章 浦東的眼睛第77章 菜滷蛋第83章 城市良心第48章 荷葉田田第212章 告誡和交代第344章 黃浦江的味道第231章 陸家嘴的規劃第75章 大橋合龍第64章 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