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宋嘉讓的信

宋嘉讓的信

兒子特意提前說了秦家老太太的壽宴的事,宋老太太非常重視,打算重裁兩身新衣,宋嘉言跟着湊熱鬧,與宋老太太一起挑料子做首飾的參祥。

如今家裡皆是小紀氏管事兒,宋老太太、宋嘉言這又是新衣裙又是新首飾的折騰,倆人不過動個嘴兒,餘下皆要小紀氏安排。宋老太太還加一句,“這是要去秦家參加秦家老太太壽宴的衣裳首飾,勿必不要遲了。”

小紀氏溫順的應了聲,“是。”又道,“大丫頭的衣裳,我倒是想到了。選的上好的料子,跟語兒的一樣,到時姐妹兩個出去,看着也喜慶。”

宋嘉言笑眯眯地,“太太有所不知,這件裙子,是老太太瞧着好叫我做的。老太太說了,就我跟妹妹兩個孫女,叫我們一人做一身呢。我們這件料子,跟老太太裙子的顏色最配,到時,兩個孫女跟在老太太身邊,不僅瞧着喜慶,也親熱呢。”論容貌,宋嘉言不如宋嘉語,偏偏小紀氏最喜歡給她們做一模一樣的衣裙,叫宋嘉言去給宋嘉語做綠葉。當宋嘉言不知曉小紀氏的心思呢。

宋老太太現在雖不再找小紀氏的麻煩,不過,這並不代表她有多喜歡小紀氏。聽宋嘉言一說,宋老太太立刻無條件支持孫女,“行了,按大丫頭說的辦。你先時給言姐兒做好的裙子,也給言姐兒送過去。這個,一併給言姐兒做了,女兒家,多做幾件衣裙可怎麼了?咱家又不是沒銀子。”自從兒子有了出息,宋老太太說起話來頗是財大氣粗。

聽着婆婆口氣不大好,小紀氏忙應了,她也不願因着幾件裙裳幾樣首飾便讓宋老太太不痛快。

畢竟,和平難得。

到晚上,小紀氏跟宋榮說了衣裳首飾的事兒。

不愧是親母子,宋榮的話,與宋老太太便有幾分相似,道,“女兒是嬌客,多給兩個丫頭做幾身衣裙,讓她們慢慢穿就是了。下回再做衣裳,喚了她們姐妹一起,看她們各喜歡什麼樣式,別總弄的一個樣,又不是雙生姐妹,瞧着沒趣。”實在是小紀氏做的衣裳,在宋榮看來不大符合宋嘉言的氣質。

宋嘉語生的嬌美溫柔,又是小小年紀,用嬌黃、嫩綠、藕荷、淺粉都不錯,嬌嬌嫩嫩的,瞧着甜美可愛。但,宋嘉言英氣勃勃,倒不如用些明豔顏色,宋嘉言壓得住。

宋榮也這樣說,小紀氏自言不敢有二話,一掩心思,反說笑起來,“那我也跟着沾沾光,做幾件新衣裙。”

“多做幾身。“老婆打扮的漂亮,也是他的臉面,宋榮從不是小氣之人。想到小女兒,宋榮又道,“我看語兒這幾日臉色不大好,功課之類的,略略放鬆些也無妨,你多給她滋補滋補,留意她的身子,別叫語兒累着。”

說到宋嘉語,小紀氏也很是擔心,道,“這丫頭犟的很,我說了也不肯聽。正好有大弟送來的燕窩,我命丫頭每天燉了給她喝上一盅,倒還見些效驗。”小紀氏天天給宋嘉言宋嘉諾姐弟吃燕窩,這東西,宋嘉讓宋嘉言兄妹是沒的吃的。燕窩並非尋常物件兒,若一家子都吃,按宋家現在的條件,實在有些吃不起。這種情況下,小紀氏自然先顧自己的兒女。如今在宋榮面前說一句,也算提前報備了,省得令宋榮多想。

宋榮心裡有沒有多想不知道,不過,宋榮根本沒在意。人蔘燕窩之類的東西,宋嘉言根本不碰。武安侯夫人怕宋嘉言受委屈,沒少給她這些補品,宋嘉言全都孝順給了宋老太太。

這也是宋老太太喜歡宋嘉言的原因之一:大方,孝順。

小紀氏弄點補品是關起門來娘仨吃,宋嘉言有了直接給老太太送過去。

換了你是老太太,你喜歡誰?

宋嘉言的名言是,“粗茶淡飯就養人。”宋家現在條件不錯,飯菜上絕對不會委屈到,魚肉蛋菜,反正基本上想吃的都能吃到。有這樣的條件,宋嘉言不覺得自己小小年紀就需要吃人蔘燕窩來滋養。記得她前世看電視介紹,說燕窩的營養價值,其實跟銀耳差不離,不過物以稀爲貴罷了。

當然,在這個年代,銀耳並沒有人工養殖,全靠野生,故此,也是稀罕物件兒。不過,宋嘉言一生兩世,或許是前世見得多了,年年夏天吃銀耳蓮子羹消暑,便是如今,也不覺着什麼。

宋嘉言就是這樣爽朗疏闊的性子。

看着小紀氏這些一個又一個的小心思小算計,宋榮實在覺着有些累了,直接與小紀氏道,“跟盧先生說,減些功課。她們姐妹還小,有的是時間慢慢學,不必急。”

小紀氏玲瓏心思,此時,卻是不能與丈夫心有靈犀了,笑道,“看老爺說的,上次去仁德郡王家,小郡主的年紀跟咱們語兒差不多,曲子已經彈的有模有樣了。還有秦家的三房的三姑娘,字也寫的有模有樣。唉,我倒是不想女兒吃苦學這些,只是人家都會,到時小姐妹們說起來,就咱家女兒不通,孩子心裡也不好受呢。”說着,小紀氏嘆口氣。

宋榮真有心說一句:看大丫頭琴棋書畫平平,心裡也沒覺着怎麼樣、不好受之類的。

不過,對於宋嘉言與小紀氏之間的隔闔,宋榮心知肚明。若這個時候提宋嘉言,依小紀氏的心思,哪怕宋榮是好意,估計小紀氏也不會知宋嘉言的好兒。故而,宋榮只道,“我是看語兒臉上沒個血色,心疼於她。她正是長身子呢,真因着些功課熬壞了身子,我倒寧可女兒做個睜眼瞎也無妨呢。”輕輕的揉捏着小紀氏的手,宋榮溫聲道,“語兒這個身子,每年總要病兩場。我每想到你爲孩子着急傷心時,我心裡也很不好過。”

宋榮就是有這種體貼,因絕頂聰明,他明白女人的心,更明白女人喜歡什麼,需要什麼。故此,一句接一句的,都叫小紀氏聽的柔情大發,心內甜美,情不自禁的靠在丈夫肩上。

這些年了,她生下宋嘉諾時傷了身子,雖一直在調養,只是再不見有孕。家裡不是沒有姨娘,宋榮也近姨娘的身,不過,宋榮早跟她說了,家裡兩兒兩女,這些兒女已經夠了,不準備叫妾室誕下庶子。

於是,家中便無庶子女出現。

小紀氏不是不感念丈夫的柔情。

兩人說了會兒話,直至夜深,寬衣休息不提。

夜深,宋嘉言卻有些失眠,她躺在牀上,閉着眼睛算計着宋嘉讓歸家的日子。

說來又是一件糟心事,前些天老家有人帶了信來。信是宋榮的舅舅寫來的,說是自己病了許久,眼瞅着就不行了,怕自己過逝後留下孤兒寡母的被人欺負,日子不好過云云……

老太太看過信後就哭了一通,想着回老家去瞧自己的弟弟去。說來老太太的身世亦有可憐之處,她孃家弟弟妹妹的不少,真正算起來,嫡親的只有一個弟弟,餘者皆是父親後娶的女人生的,宋老太太跟其他弟妹關係平平。

這次來信的,是老太太的親弟弟。故此,老太太極是傷心惦記。

只是,宋榮在帝都做着官,雖是高官厚祿得享,但,每日早朝、衙門差使,一日都離不得人。他縱使同樣擔心舅舅病重,不過,卻是沒空奉母親回老家的。

最後,還是宋嘉言出主意,叫宋嘉讓帶上忠僕,帶上大價錢請的大夫,親自回老家一趟。若實在不成,就接了舅舅一家到帝都。

宋嘉讓長宋嘉言四歲,如今不過十二歲。好在,在這個年代,十五歲成年成婚的都不在少數。故此,十二也不算太小了,宋嘉讓又是長子,代父回去一趟也合適。

宋嘉言會把宋嘉讓推出去,還有個原因便是,老家離帝都挺近的,快馬兩天也就到了。宋嘉讓又是侍郎府的公子,沿途走驛站,再有忠僕在側,問題不大。

這幾日,宋老太太的心情剛給哄的好了些,宋嘉言也就沒提宋嘉讓,免得叫宋老太太再想起孃家的事,傷心流淚。

不過,宋嘉讓第一遭遠行,又是處理這樣的事,宋嘉言還是有些掛念的。

宋嘉言所料未錯,宋嘉讓人雖沒回來,倒是寫了封信叫僕從帶了回來。

因是家信,門房連忙送到了太太房裡。不過,也着小廝往二門去,央了婆子到宋嘉言的小院兒裡說了一聲。倒不是門房有這樣的伶俐,實是宋嘉言早交待過他們,若有宋嘉讓的信兒,一定要派人去她院裡知會一句。

宋嘉言在宋榮面前有地位,自己有脾氣有氣派,故此門房不敢怠慢大姑娘的吩咐。

院裡樑嬤嬤聽到婆子傳的話,沒有半分耽擱,令丫頭小春去盧先生的院子裡去跟大姑娘說一聲。

小紀氏剛用竹刀裁開宋嘉讓的信,宋嘉言與宋嘉語便到了。

小紀氏放下手裡的信,笑問,“天還早,你們功課念好了?怎麼這會兒就回來了?”

宋嘉言笑道,“太太,我聽說大哥有信送回來,心裡急的不行,就讓盧先生今日早些放學。我跟妹妹先回來了,想聽大哥信上說了些什麼,舅爺家可還好麼?”

小紀氏對於宋嘉言的膽量簡直無話可說,便是她對盧先生都有幾分客氣,宋榮礙於男女之別,不好多見盧先生。不過,宋榮也是尊師重道之人吶。偏宋嘉言,小小年紀譜兒大的不成。盧先生教授的功課內容,得聽她的。盧先生的授課休息時間,也得聽她的。似這種因一些屁大事兒就早退,宋嘉言完全乾的出來。

就因如此,再加上宋嘉言狗屁不通的功課,盧先生對宋嘉言意態平平。有宋嘉言這種沒禮數的粗野對照組,盧先生對宋嘉語推祟更多。

對於小紀氏,這算是意外之喜了。

直接把信遞給宋嘉言,小紀氏道,“你先看吧。”

宋嘉言不客氣的接過,自信封中抽出信來,一目十行的看過,方把信遞還給小紀氏,嘆口氣,“這事,還是先不要跟老太太說。”

小紀氏低頭看信,原來辛家舅舅最終沒熬過去,已經過逝了。小紀氏道,“這些事,我跟你們父親商量着就是了,你們不用操心。”

宋嘉言與小紀氏向來話少,起身道,“就不打擾太太了,我瞧瞧老太太去,妹妹要一道去嗎?”

宋嘉語柔聲道,“姐姐先去吧,待我換了衣衫就去。”

小紀氏拿了事兒來說,道,“大姑娘,盧先生畢竟是咱家請來教你們姐妹的。你們對先生,得敬重。”

宋嘉言眼珠一轉,看向小紀氏,露出萬分迷惑的神色,問,“是先生與太太說我和妹妹對她不敬了?”

小紀氏頓時一噎,心下暗罵宋嘉言奸詐,好事不知拉上宋嘉語,這種事總是扯上宋嘉語的名兒。小紀氏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宋嘉言“哦”一聲,點點頭,“太太的話,我記得了。”說完,福上一福,擡腳走了。

看宋嘉言那一千個不在乎、一萬個沒放在心上、一億個敷衍的勁兒,小紀氏氣暈!

插入書籤

120 晉江原創發表2 回門30106 晉江原創發表125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143 晉江原創發表60 晉江原創發表25 最後一刀49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110 晉江原創發表45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35144 晉江原創發表80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10 老太太的改變26 晉江原創發表85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3217 兄妹169 晉江原創發表49 晉江原創發表51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150 晉江原創發表164 晉江原創發表135 晉江原創發表22 宋榮的教導79 晉江原創發表62 晉江原創發表53 晉江原創發表96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131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43 晉江原創發表10 老太太的改變92 晉江原創發表27 晉江原創發表28142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57 晉江原創發表第15章 兄弟姐妹85 晉江原創發表43 晉江原創發表17 兄妹160 晉江原創發表109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19 歲月的閱歷48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30105 晉江原創發表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10 老太太的改變170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22 宋榮的教導157 晉江原創發表169 晉江原創發表99 晉江原創發表28160 晉江原創發表123 晉江原創發表159 晉江原創發表75 晉江原創發表61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99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61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123 晉江原創發表83 晉江原創發表16 醉酒74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100 晉江原創發表36
120 晉江原創發表2 回門30106 晉江原創發表125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143 晉江原創發表60 晉江原創發表25 最後一刀49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110 晉江原創發表45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35144 晉江原創發表80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10 老太太的改變26 晉江原創發表85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3217 兄妹169 晉江原創發表49 晉江原創發表51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150 晉江原創發表164 晉江原創發表135 晉江原創發表22 宋榮的教導79 晉江原創發表62 晉江原創發表53 晉江原創發表96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131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43 晉江原創發表10 老太太的改變92 晉江原創發表27 晉江原創發表28142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57 晉江原創發表第15章 兄弟姐妹85 晉江原創發表43 晉江原創發表17 兄妹160 晉江原創發表109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19 歲月的閱歷48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30105 晉江原創發表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10 老太太的改變170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22 宋榮的教導157 晉江原創發表169 晉江原創發表99 晉江原創發表28160 晉江原創發表123 晉江原創發表159 晉江原創發表75 晉江原創發表61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99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61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123 晉江原創發表83 晉江原創發表16 醉酒74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100 晉江原創發表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