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晉江原創發表

26晉江原創發表

秦家素來低調,故此,即使是秦老太太的七十整壽,秦家不過開席兩日而已。

宋榮科舉時秦老大人乃座師,別看就是些閱卷與被閱卷的緣分,卻是官場上再重要不過的師徒關係。當年,宋榮文采出衆,一舉奪魁。老秦大人是個聰明人,愛惜人才,這些年,師生關係不錯,通家皆有往來。故此,一大早上,宋榮就拖家帶口的來了。

秦家書香之家,自然禮數極好。秦家三子秦鳳初帶着兒子侄子們到門前相迎,主要是秦家長子、次子皆在外爲官,即使母親大壽,也不能輕離職守。故此,如今都是三子秦鳳初在外張羅。

秦老太太一把年紀,見見外男也無妨,因與宋家親近,就是先時宋榮與大紀氏的婚事,也是秦老太太一手促成。倒是秦老太太見了宋老太太,連忙起身相迎,親熱的握住宋老太太的手,秦老太太笑,“老妹妹來了。”

宋老太太在家也有些準備,好在先時宋嘉言都提前與宋老太太做過功課了。宋老太太聞言笑道,“老姐姐,願老姐姐福壽安康吶。”

秦老太太笑,“咱們都是有福的人吶。”先把宋老太太送到左上首之位,方自己回右上首尊位坐了。

接着,宋榮方帶着妻兒老小給師母請安祝壽。

秦老太太坐着受了,笑,“好,好,快起來吧。”

接着兩家人又互相見過,秦老太太對兒子與宋榮道,“老三、子熙,你們去前面吧。唉,太爺也是的,生辰年年過,又不是什麼稀罕事,哪裡值得這樣張羅。我說話,他又不聽。你們出去忙吧,也注意自己的身子,少吃酒。”

男人們便出去了,秦崢秦嶸與宋嘉讓宋嘉諾早就熟的很,這會兒跟在父輩後面小聲說着話。當然,秦崢沒少趁機會多瞧宋嘉言幾眼。

秦老太太又問侯宋老太太的身體,兩位老太太說了幾句話,秦老太太笑道,“這些日子沒見言姐兒,又長高了許多啊。”說着,笑眯眯的看向正在跟自己小孫女秦斐說話的宋嘉言。

宋嘉言笑,“老太太也越發的慈悲了。”

秦老太太問,“誒,怎麼沒見語姐兒啊?”宋家這對小姐妹,一個爽朗、一個嬌美,秦老太太都很喜歡。

小紀氏忙道,“正想跟您說呢,這幾日天氣微涼,語姐兒有些咳喘,我想着今天是老太太的好日子,定有許多貴人來,就沒讓她過來。”

秦老太太點了點頭,“應該的。咱們不是外人,平日也常見的。孩子既然身上不好,可不許折騰她們。語姐兒瞧着就單薄,平日裡還是要多滋補一些。小小年紀,身子一定要調理好才行呢。”要說宋家這對姐妹,秦老太太瞧着也奇怪,宋嘉言自來就是精神百倍、歡歡喜喜的模樣,宋嘉語從來都是嬌嬌柔柔、風吹就倒。秦老太太是做母親的人,自己親生的孩子,養育上肯定比旁的孩子上心。這小紀氏怎麼把親生女兒養的這般嬌弱的,或是宋家二姑娘本身便有不足之症?時不時的就要病上一病?

還是宋嘉言這樣大方健康的女孩兒更讓人喜歡,瞧着也有福氣。

問了一句宋嘉語,秦老太太又跟宋老太太說話,道,“老妹妹平日裡在家都幹什麼,等閒不見你出來呢。”

宋老太太笑,“老姐姐也知道,我以前在老家種地的,跟着兒子來城裡享福。唉,不怕老姐姐笑話,我沒什麼見識,現在這把年紀,城裡人家的規矩也不大懂,出來倒怕人家笑話我。”

宋老太太說話實在,秦老太太都這把年紀了,何況年輕時頗經坎坷,並沒什麼看不透的,反覺着宋老太太純樸可愛。秦老太太笑,“老妹妹想的多了。誰還沒個寒微的時候呢,別家我不知道,就說我家,老太爺年輕時候科舉,屢試不第。家裡也貧寒的很,那時老大、老二還小,不能幫忙不說,天天要吃要喝的,把我愁的呀,天天爲這一日三餐着急。哪裡想得到有如今的好日子呢。”

“是啊。”宋老太太深覺找到知音,笑,“尤其小子們,又不能跟閨女似的在家幫忙做些家事,倒是吃起飯來,唉喲,肚子像個無底洞似的,我一見他們兄弟吃飯就心慌,每日就盤算着米缸裡的糧能撐到什麼時候。”

秦老太太也笑了起來,“以往家裡能吃回肉,真當跟過年似的。現在孩子們有了出息,也曉得孝敬我,頓頓精米細糧、魚肉盡有,反倒覺着不如以往的滋味兒了。唉,你說這人哪……”

宋老太太立刻道,“我在家也是這樣,還時常想着以往吃的粗糧。我家言姐兒跟我像,叫廚下做些薄薄的玉米餅,抹上肉丁炸過的黃醬,再擱幾片青菜葉子,一口咬下去,別提多香了。老姐姐什麼時候想吃了,我叫家裡廚子做好給你送來,你嚐嚐看,比山珍海味要好吃。”

“給老妹妹這樣一說,倒把我說的饞了。”

“明天我就叫人給老姐姐送來。”宋老太太此時方信了宋嘉言說的秦家老太太好相處的話,果然是帝都難得的好人呢。

“好啊。”秦老太太輩份雖與宋老太太相仿,年紀大宋老太太將將二十歲,如今已是滿頭白髮,皺紋橫生。秦老太太溫溫的笑着,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似乎每一根皺紋都透着舒坦與安心,說,“偶爾我說想吃以前的粗糧,不是這個勸,就是那個說。總覺着以往日子不容易,現在又吃這些,孩子們怕我心裡委屈。”

宋老太太呵呵直笑,“日子不管好過難過,都是過的孩子的日子。不管他們有沒有出息,只要孝順,咱們做孃的人,哪裡會覺得委屈呢。我是個粗人,不會說那些好聽的話。反正,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老妹妹說的都是至理人情啊。”秦老太太很有幾分感嘆,心下覺着宋老太太人雖粗了些,也並不具備帝都名門夫人的種種修養見識,不過,這是個不錯的人。辛辛苦苦的養大兩個這樣有出息的兒子,做正三品誥命夫人,理所當然。

一時,諸誥命夫人紛紛前來,宋榮如今爲正三品侍郎,在帝都城,實在算不得高官。此時,秦老太太左側上首之位是坐不得了,好在出門在外,小紀氏頗知照顧婆婆,扶着宋老太太坐到相應的位子上,自己侍立老太太身後。

來的夫人們漸多了,秦斐就帶着宋嘉言去招待各家姑娘們的水閣上去了。宋嘉言離開時還跟宋老太太說了一聲,小紀氏給了宋嘉言一個放心的眼神,溫聲道,“去吧,幫着斐姐兒招待前來的各家姑娘們。”在外時,宋家人向來團結。

尤其宋老太太鮮少出門,各家情形並不清楚,小紀氏更不敢有片刻稍離。

好在宋榮的官階雖不算什麼高官,但是,戶部侍郎,又倍受陛下器重,再對照宋榮的年齡,絕對算得上新貴。且又是在秦家,秦老太太七十大壽,縱使宋老太太各方面稍稍差了些,也不會有人不識相的來尋宋老太太的不是。

及至公主王妃們過來,如宋老太太、小紀氏這等在正廳站都沒處站,俱移步至偏廳歇息。

宋嘉言與秦斐年紀相仿,早便認識,見秦家今日勝景,笑道,“今天可真熱鬧。”

秦斐笑,“是啊。原本老太太不想大辦,還說呢,一家子聚在一處吃碗長壽麪就行了。是大伯、二伯捎信兒回來,說雖是在外面爲官,也想爲老太太大辦一次壽宴。祖父、父親也是這個意思,大家紛紛勸說,老太太才依了。”

宋嘉言道,“老太太一向簡樸,不過,這次是整壽,的確該大辦。”

秦斐笑,“是啊,我們都這樣說,老太太方應了。”

兩人一路說一路笑的到了水閣,秦家大姑娘秦文已經在招待幾位別家的姑娘了。秦文是秦家第三代的嫡長孫女,如今十五歲,帝都城有名的小才女,正在說親的年紀。

“三妹妹,言妹妹,你們可是過來了。”

秦斐、宋嘉言笑着與閣中幾位姑娘相見,其實有個規律,越是身份高貴的人,來的越晚。故此,這幾位姑娘出身都不是太高,其中一位正是宋嘉言的好朋友,翰林李清家的大姑娘李思。

李思過去與宋嘉言說話,眉眼含笑,“我前年釀的桃花酒,前幾天開了一罈,味道很是不錯。”

“唉喲,怎麼不送我兩壇嚐嚐?”宋嘉言道,“你再釀酒也叫我一聲,我也跟着釀幾罈子。”

邊兒上一位林翰林家的林姑娘帕子掩着小嘴兒笑,“你們也算大家千金,沒見過姑娘家這樣嗜酒如命的,也不怕人笑話。”

李思道,“這可怎麼了?又不是什麼烈酒,再說,誰喝酒還喝醉不成?稍微喝一點又沒關係。”

林姑娘笑,“怪道人家都說李翰林釀酒的功夫比寫文章的功夫還要好呢。”

李思不理會林姑娘話中之意,笑,“我爹爹也常這樣說呢。”

李翰林酷愛美酒,自己也喜歡釀酒,就是皇帝陛下有了美酒都會叫了李翰林一道共品,在帝都都是大大有名的。

林姑娘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到底是翰林家的姑娘,並非那等刻薄之人,抿嘴一笑,轉身與別家姑娘說話去了。

秦文笑着招呼,“你們倒嚐嚐這茶,是大伯特意從福建那邊捎來的,聽說是山中的野茶,雖不聞名,我覺着香味濃郁,是不錯的好茶呢。”

於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起茶來。

李思小聲對宋嘉言道,“我養的一盆墨菊開的可好了,等過幾天我下帖子請你,你來我家,給你嘗我的桃花釀。”

“好啊。”宋嘉言說,“誒,上次我聽你哥哥說,今年要開一罈他五歲時釀的梨花白呢。開封了沒?”

“那個啊,得過些日子呢。我哥說那是他五歲生日時埋在地下的,非要等到他今年生日再挖出來喝。待開封后,我先分出一小壇來留着送你。”

“謝了啊。”宋嘉言笑悠悠地,“今年天氣暖,我院兒裡的薔薇花還在開呢,圍牆上的藤蘿也愈發蒼翠了,還有我院裡的石榴,今年長的格外個大,我沒叫丫頭們摘。什麼時候你有空過來,咱們一起把石榴摘了。”

李思眼睛亮亮的,“誒,我一定去。”大家小姐,在家裡琴棋書畫倒罷了,若是太跳脫可是不合規矩的。所以,自己摘個石榴都成了稀罕事兒。

過一時,來的姑娘越來越多,兩人也沒空說私房話了,紛紛與其他新來姑娘寒暄招呼。姑娘們說起話來,無非就是吃食玩物、衣裳首飾,就有人指着宋嘉言頭上的紅寶石流蘇花冠道,“嘉言,你這件寶石流蘇是新做的吧,以前沒見你戴過。”

宋嘉言笑,“是啊。”宋榮是個神人,非但官做的有聲有色,亦極具審美眼光。上次他得了紅寶石,給兩個女兒各打了一套寶石頭面。給宋嘉言的這套便有一件寶石流蘇花冠,是用金絲吹出纏枝蓮花半月的形狀,中間蓮花是用紅寶石磨片鑲就,花蕊點着亮亮的黃晶,整個半月的花冠下面編就一圈由細碎的小紅寶石穿就的流蘇,流蘇最下面是滴水狀的寶石珠子,做的精緻至極。

宋嘉言頭上就這麼一件寶石花冠,腦後青絲用綴着紅寶石的髮帶繫了,耳朵上一邊一隻紅寶石的墜子,瞧着就氣派。

大家都說起宋嘉言首飾精美,就聽一人道,“這又是金又是寶石的,宋姑娘,你帶着重不重啊?”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景惠長公主的女兒姚馨。景惠長公主向來不喜宋家,據說小紀氏出門遇着景惠長公主都吃過排頭。連景惠長公主的女兒見着宋家姐妹都是陰陽怪氣的,宋嘉言瞅一眼姚馨頭上鳳釵下銜的一串東珠流蘇,皆是渾圓的淺粉色東珠,顏色本就難得,更難得的是,最尾端一枚東珠足有桂圓大小,幽幽的散着寶光,十分惹眼。宋嘉言聽姚馨不陰不陽的來刺她,笑嘻嘻地,“我頭上攏共就這麼一件首飾,充充門面而已,哪裡比得上姚姑娘頭上的東珠貨真價實呢。唉喲,這麼大的東珠,可值不少銀子吧?”

姚馨冷着臉教訓道,“宋姑娘,你好歹也算大家閨秀,這麼張口門面、閉口銀子的,不覺着……”

“庸俗。”宋嘉言不待姚馨說完便接了姚馨的話,一臉不以爲恥、反以爲榮,“庸俗,可是庸俗的很哪。姚姑娘有所不知,我就盼着什麼時候也弄這麼件大東珠的首飾,好好的庸俗一把呢。”

姚馨氣煞。

宋嘉言沒事人的樣子,李思悄悄偷笑。

仁德郡王家的小郡主有些看不過去,道,“宋姑娘,你怎麼能這樣說話呢?”姚馨畢竟是長公主之女,算起來與小郡主是姑表姐妹,故此,小郡主爲姚馨說話。

宋嘉言一笑,不再言語。

還是四品將軍姚銘國家的千金姚淑靜打圓場,轉移話題道,“文姐姐,你帕子上的花兒是自己繡的麼,真是精緻啊。”

秦文聞絃歌而知雅意,忙謙道,“我胡亂繡的,哪裡稱得上好。要說手巧,還得是李妹妹呢。上次我見李妹妹繡的炕屏……”

大家默契的將話題引開,姚淑靜給了宋嘉言一個歉意的眼神。她是姚國公府旁支出身,因父親還算有些本事,受到嫡系的看重。因此,她也經常來往於姚國公府,這次秦家老太太過壽,帝都大半人家都到了。她是跟着自己母親一道來的,姚馨說是公主之女,到底姓姚,姚淑靜不得不爲姚馨解圍。

好在馬上就開席了,秦文秦斐兩姐妹引着各家姑娘們去入席聽戲。

今日貴客盈門,秦家的席面兒自然豐盈,不過,誰也不會在這席上大吃大嚼,不過稍稍用兩筷子,便都興致勃勃的看起戲文來。

如小郡主這樣的身份,自然佔最好的位子。姚馨是小郡主的表姐,兩人挨着。餘者,各有座次。宋嘉言與姚淑靜正好坐在一處,姚淑靜滿心歉意,低聲道,“好妹妹,你莫要生氣。唉……”說着,姚淑靜也是一嘆。

宋嘉言笑,“姐姐多慮了。”

宋嘉言對戲文沒什麼興趣,倒是與姚淑靜說起話來,覺着姚淑靜溫婉貞靜,性子很是不錯,比那什麼姚馨強了百倍。

兩人正說着話,宋嘉言的大丫頭翠蕊悄悄過來,俯身在宋嘉言身畔低語幾句,宋嘉言臉色一冷,低聲道,“姚姐姐,我暫去更衣。”

姚淑靜已瞧出這是有事,忙道,“妹妹快去吧。”

宋嘉言忙隨着翠蕊就過去,因爲身份之別,太太們的席面兒與姑娘們的席面兒並不開在同一地方。宋嘉言隨着翠蕊去了園子裡。宋老太太正一臉尷尬的坐在席間,臉燒得通紅,景惠長公主的聲音清冷高傲,清晰的傳入宋嘉言的耳朵,道,“只聽說兩位宋大人都是雅緻高才,不想宋老太太卻這般粗俗失禮呢。”

宋嘉言見老太太羞的手腳都不知往哪兒放了,不知爲何,心下驀然一酸,三兩步過去,對着景惠長公主福身一禮,恭敬的問,“請問長公主殿下,不知臣女的祖母何處失禮,唐突了公主殿下呢?”

景惠長公主冷聲道,“你看你祖母有哪裡不失禮的地方嗎?這樣絲毫不通禮數,便應在家學好規矩,再出門交往呢。”

宋嘉言氣的渾身發顫,雖然她奉承老太太多半是爲了自己在家裡的地位,可此時,見老太太受到這樣侮辱,宋嘉言心裡卻有說不出的氣憤與難過。她扶起坐立難安的老太太,高聲道,“我祖母,朝廷欽封正三品誥命,逢年過節也是要去宮中向兩宮請安見禮的。殿下恕罪,臣女從未聽說兩宮有訓斥臣女祖母有不知禮數的地方!”

小紀氏見宋嘉言語出不遜,正欲相攔,公主身邊的女官已大聲呵斥,“這是誰家的丫頭,竟然質問長公主,還不拖下去!”

正當此時,武安侯夫人忽然站起來,冷冷道,“便是朝廷審案,也得容人把話說完呢。”

衆人一看,得了,這是人宋家的姻親呢。寧安侯夫人紀閔亦道,“我這外甥女,並非不知禮數的人。她這樣說話,必有自己的道理。”

武安侯夫人、寧安侯夫人一幫腔,景惠長公主的女官不敢再說什麼。便是想上前相勸的秦家人,也止了腳步。

小紀氏忙識機道,“嘉言,有話,你就說吧。”這會兒,她倒不忌憚宋嘉言能幹了,只恨不能宋嘉言再能幹一點兒,可千萬得hold住啊。

宋嘉言抓住機會,立刻道,“我家的出身,在帝都並不是秘密。父祖皆是寒門,祖父早年過逝,祖母一個人親苦拉扯父親與叔父長大,供父親叔叔唸書科舉報效朝廷。”宋嘉言高聲道,“我家裡,出身一般。的確,祖母不懂琴棋書畫,不通詩詞曲賦。可是,祖母也並不是天生如此,祖母年輕的時候,因爲家境貧寒,甚至從未穿過一件綢緞衣裳。一家人的田地,都是靠祖母一人耕種活口。我祖母的手腳,更不似各位夫人這樣細膩白嫩,就是如今手上仍的褪不去的老繭。我祖母說話,也說不慣那些知乎者也,不是她不想,是因爲,她不會。可是,這有什麼值得羞恥的地方嗎?她一人辛苦的養育大兩個兒子,不偷不搶,正正當當的做人,從無虧心之處!”

“說句老實話,就是現在,祖母也吃不慣山珍海味,依舊粗茶淡飯,平淡度日。她有什麼失禮的地方呢?宮廷宴會,誥命領宴,祖母從未有不當之舉。公主殿下因何故要這樣訓斥這樣一位老人家呢?”宋嘉言眼圈兒微紅,高聲道,“我家人,從不以出身貧寒爲恥。我的父親,堂堂正正科舉爲官,我家兄弟,認認真真讀書做人。家父常說,他與叔父之所以有今日,皆是靠祖母用心教導,所以父叔品性皆佳。我的祖母,品性正直、節儉持家,祖母雖然沒有那些高貴雍容的行止,可是,她的品性不遜於任何一位高貴的夫人。我的祖母,是我家一家人敬愛的長輩。祖母這一生,多麼辛勞,如今兒孫出息,她能享得一二清閒,如今卻受到公主殿下這樣的訓斥,臣女深爲祖母不平!臣女認爲,公主殿下所爲所言,實在大有不當之處。祖母已經是五十幾歲的老人家,頭髮花白大半。聖人皆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公主殿下也是有長輩之人,這樣訓斥臣女的祖母,要置老人家於何地呢。”

說完,宋嘉言淚流滿面,抱着宋老太太放聲痛哭。

宋老太太也摟着孫女哭了起來。

小紀氏一見這種情形,也捻着帕子落下淚來。

131 晉江原創發表40156 晉江原創發表90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68 晉江原創發表46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137 晉江原創發表121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53 晉江原創發表90 晉江原創發表152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147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104 晉江原創發表94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17 兄妹93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110 晉江原創發表127 晉江原創發表165 晉江原創發表146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135 晉江原創發表46 晉江原創發表128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26 晉江原創發表44125 晉江原創發表3294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71 晉江原創發表172 番外106 晉江原創發表86 晉江原創發表149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4 婆媳之爭73 晉江原創發表2 回門154 晉江原創發表82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24 大殺招58 晉江原創發表50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127 晉江原創發表171 完結章34 晉江原創發表100 晉江原創發表126 晉江原創發表74 晉江原創發表23 這一刀169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155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24 大殺招133 晉江原創發表116 晉江原創發表121 晉江原創發表142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134 晉江原創發表143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3527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168 晉江原創發表149 晉江原創發表62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34 晉江原創發表165 晉江原創發表148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162 晉江原創發表6 渣爹的另一面73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78 晉江原創發表22 宋榮的教導
131 晉江原創發表40156 晉江原創發表90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68 晉江原創發表46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137 晉江原創發表121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53 晉江原創發表90 晉江原創發表152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147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104 晉江原創發表94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17 兄妹93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110 晉江原創發表127 晉江原創發表165 晉江原創發表146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135 晉江原創發表46 晉江原創發表128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26 晉江原創發表44125 晉江原創發表3294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71 晉江原創發表172 番外106 晉江原創發表86 晉江原創發表149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4 婆媳之爭73 晉江原創發表2 回門154 晉江原創發表82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24 大殺招58 晉江原創發表50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127 晉江原創發表171 完結章34 晉江原創發表100 晉江原創發表126 晉江原創發表74 晉江原創發表23 這一刀169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155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24 大殺招133 晉江原創發表116 晉江原創發表121 晉江原創發表142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134 晉江原創發表143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3527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168 晉江原創發表149 晉江原創發表62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34 晉江原創發表165 晉江原創發表148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162 晉江原創發表6 渣爹的另一面73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78 晉江原創發表22 宋榮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