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晉江原創發表

128晉江原創發表

宋嘉言住在西山,與原二皇子妃韓妃娘娘的清心庵很近,時間久了,宋嘉言倒常去與韓妃娘娘說話。

清心庵本是韓妃陪嫁的別院,後來她出了皇子府,就在此處落腳,請了尊菩薩進府,改了個名兒就成了庵堂。實際上,韓妃吃齋都是有一頓沒一頓。她少時極愛經史,如今倒有了時間好生讀一讀書。尤其宋嘉言也是自幼唸書的,再加上對彼此性情的欣賞,不多時日便成了不錯的朋友。

宋嘉言與韓妃商議過後,去西山寺捐了些米糧衣物。自流民聚積之日,佛門寺廟都開始施粥舍物的行善事。不過,韓妃是不好出面的。宋嘉言同西山的方丈比較熟,便帶人將東西送了去,她也順道出去散心。方丈道,“數日未見,施主愈發超脫了。”

宋嘉言道,“大師還是老樣子。”

方丈道,“心如昨,自然人如昨。”

宋嘉言一笑。

方丈道,“看施主眉間從容自在,可知愁雲已去,前方當盡得大光明。”

宋嘉言又是一笑。

“施主不求籤?”

“大師,你可知我爲何從不求籤麼?”宋嘉言溫聲道,“以往我覺着,或者命數天定,求不求籤,都已是寫定了的命運。知與不知,命運都會按着既定的軌跡前行。那麼,知與不知並沒有什麼不同。”

“如今,我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命運更像一條充滿岔路口的道路,我們面臨太多的選擇,由衷或是不由衷,每個選擇可能會讓我們踏上不同的道路,命運的難以莫測就在這裡。”宋嘉言道,“哪怕難以莫測的命運,其實最終還是我們自己做了選擇。我們的命運,從來都在自己的手裡,而不在別處。”

方丈微微一笑,“施主果然慧性慧心。”

“不及大師消息靈通。”她的事並非秘密,千萬不要小看這些佛門之人,因要時常忽悠個把人,他們的消息絕對不慢。

“以往,我見過一個人。那人生於富貴,一表人材,聰明絕頂,後來,他失去了一切。我最後一次見他,他眼中的戾氣,即便十世修行都難以消去。”道一聲佛號,方丈溫聲道,“何爲慧,一個正字,就是慧了。”這樣的坎坷波折,宋嘉言都沒有失去性子中那一縷善性,如今更願意捐出米物來幫助那些流民,實在難得。

與方丈說了些話,宋嘉言便告辭了。

除了與韓妃走動,辛竹笙的妻子許氏也常來看望宋嘉言。辛家並非大富之家,許氏多是帶着家常之物過來,跟宋嘉言說些家長裡短的事。

“前兒大表哥做主,給你表姑尋了門親事,她歡歡喜喜的嫁了。因是嫁得外地,先前的事雖淡了,也沒有大擺排場。”許氏道。

宋嘉言道,“表姑高興就好。”

想到辛竹箏剛回家時脫胎換骨的模樣,許氏都心有餘悸,好在辛竹箏遠遠的嫁到了外地,以後回孃家的時候都是有限的。辛老太太雖是難捨,女兒有了歸宿也是好事,尤其瞧着女婿是個老實本分的人。再者,許氏嫁到辛家這幾年,已生了一子一女,雖不若宋家奶母婆子一堆的下人,不過,家中也有丫環婆子使喚。辛老太太瞧着孫子孫女,對女兒的擔心便漸漸的淡了。

許氏道,“言姐兒,你是個聰明人,又能幹,一個頂別人十個,看你事事想得開,我就放心了。”

宋嘉言笑,“表嬸,我沒事,你放心吧。”

許氏悄悄對宋嘉言道,“搬出來自己住是對的,以後也切不可叫那王八蛋碰了你的身子。人這一輩子,長的很,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有轉機。”在許氏的眼中,女子的清白比任何事都重要。宋嘉言是個好姑娘,當得起更好的人,哪怕就平凡一些的男人,也比方二那種人渣要強。

宋嘉言笑應了。

及至六月時,帝都流民已漸漸散去。

她這西山別院,偶也有幾個朋友到訪。李思的婆家亦是翰林家,家中規矩頗嚴,李思都是打着回孃家的名義來看望宋嘉言。

宋嘉言這裡好茶好果好風景,把李思羨慕的了不得。不過,人生各有命運,李思也只是在心裡羨慕一番,回婆家後繼續自己柴米油鹽的生活。

讓宋嘉言微驚的是,杜君也經常來,他還時不時在西山寺借住一段時間,偶爾來看望宋嘉言。杜君今年春闈上中了三榜貢士,因成績不好,他沒有繼續殿試,準備再待三年,重新戰過。

宋嘉言問他,“可認得窮秀才?”

杜君慢吞吞的喝着茶,想了會兒,試探的問,“你說的是我吧?”較之先前,杜君不算窮了。但,他欠宋嘉言大筆銀子,依舊窮的很。

宋嘉言沒好氣,“你好歹是個舉人,問的是秀才。”

“你找人做什麼?”知道宋嘉言的意圖,杜君纔好幫她找。

宋嘉言道,“我這成日閒着,也不是個法子,總要做些事纔好。前兒我出門,見山下有幾間空屋子要賣,我就順手買下了。現在想想,用作他處不合適,倒不若建所學堂。別的桌椅書本筆墨倒好說,就是先生不好找。”

杜君早脫去了先時的清高犟種模樣,很接地氣的問,“請先生倒是好說,一月多少銀兩?”

“尋常村兒裡秀才,也就二兩銀子。我這裡包吃包住,也給二兩,如何?”

杜君道,“你辦學堂,就怕學生不好收。不過,你財大氣粗,倒不用怕虧本,這樣吧,我幫你問問。這年頭兒,不只是秀才窮,舉人也有窮的。許多人滯留帝都,就爲了春闈,手中銀錢用盡,總要思量個生財之道。”有門路的,去大戶人家給公子小姐們做先生;沒門路以至生活困窘的,不在少數。

宋嘉言笑,“麻煩啦。”

杜君笑,“不如把我欠你銀子的利息免了去?”

“這怎麼一樣。人情送匹馬,買賣不饒針。”宋嘉言笑,“沒跟你催債就是好的。”

杜君慢悠悠一笑,“我知。”

宋嘉言是個閒不住的人,學堂之類,宋嘉言完全免費教學,還包了來念書小朋友一頓午餐。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遊戲規矩,這是個皇權的年代,方二不死,她再嫁是難了。但,方太后在一日,方二一日不容易死。其實,方二是死是活對她而言影響並不大,如今自由自在的生活,絕不是婚姻可以賦予她的。

她並不嚮往婚姻,卻很喜歡孩子。既然沒有自己的孩子,索性幫一幫這些孩子們。

這些孩子,多是她莊子上佃戶家的孩子們。免費唸書不說,還有免費的午飯可吃,絕對千載難逢。宋嘉言沒打算把他們教成秀才啥的,識字就好。她就是喜歡聽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那是一種能讓生活充滿生機的聲音。

秦崢偶爾也會來,儘管秦宋兩家已成陌路,秦崢來了,宋嘉言也會請他喝杯茶水。兩人,你已娶,我已嫁。如今不過兩年,倒似兩生一般,可似老友那般說些話了。

秦崢會指點這些孩子們功課,別人或許不清楚,宋嘉言從來知曉,秦崢少時的心願從來不是出將入相,秦崢更喜歡做一個大學問家。

如今,宋嘉言大多着男人裝,她個子高挑,着裙裳時只是清秀,如今換了男裝,倒是英氣中帶出些許俊美之氣。

杜君介紹的都是舉人,家中境況大都不咋地,有這麼一處地方包吃包住,每月二兩銀子,又是教書育人的體面差使,實在不錯。

宋嘉言從莊上撥出一家子奴僕,過來負責學裡和六個先生的吃喝用度,順便晚上看守學堂。

宋嘉言是個大方的人,只要不浪費,知他們讀書人風雅,還會送他們些好茶好果吃,只要不耽擱授課,隨他們自去會友唸書複習功課。

這幾人並不曉得宋嘉言的身份,只知她姓嚴,平日見了,會叫她一聲嚴公子。這大概是前世帶給她唯一的技能了,前世,她是一位化妝師。

儘管這個年代的化妝品有限,但,糊弄糊弄外人,還是能做到的。

宋嘉言喜歡聽這些唸書人一腔熱血滿腹理想,甚至,喜歡聽他們“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辛苦的抱怨。誰容易呢?沒有一個人是容易的。他們渴慕功名,但,世上太多的人渴慕功名。

想出頭兒,太難。

是啊,想出頭兒,太難。

宋嘉讓今年武科春闈落榜,難免有些消沉。宋榮並不是會細心安慰兒子的人,直接在禁衛軍裡給宋嘉讓安排了差使,讓他當差去了。

宋榮自然更青睞兒子自己考出功名來,但,若沒考試天分,亦不必強求。在宋榮看來,將大好光陰放在那些枯燥的考試書本之上,本身也是一處浪費。

正在此時,莊子上報出小紀氏病重的消息。

宋嘉諾總不好看着親孃去死,求了宋榮後帶着濟寧堂李雲鶴去莊子上給母親看病。小紀氏的確病了,高燒不褪,整個人病成一把枯柴。

莊子上的條件,自然不能與家中相比。宋嘉諾瞧着母親的房間,不要說與家中主院的精美雅緻,就是二等婆子的房間尚有不足。

小紀氏一見到兒子就哭了,宋嘉諾心裡也很不好過,令婆子放下簾櫳,讓李雲鶴進來爲小紀氏把脈。無非就是些身子虧損風寒之症,李雲鶴開了方子,說了醫囑,宋嘉諾親送他出門。待婆子丫環熬了藥,服侍着小紀氏服下,宋嘉諾在莊子上守了小紀氏一夜。

小紀氏夜半就醒了來,見兒子伏在牀邊淺睡,摸着兒子頂上髮絲,小紀氏默默的流下淚來。宋嘉諾的睡眠很淺,幾乎當母親醒來時,他便也醒了。

母子兩個流了半晌的淚,小紀氏方掩面問,“你父親,消氣了嗎?”

宋嘉諾黯然,“宮裡娘娘即使有些個想頭兒,母親也該跟父親商量,這樣唐突的決定大姐姐的親事,害了大姐姐一輩子。母親,你安心住着吧,有兒子在,不會委屈到母親。”至於接小紀氏回府之類的事,宋嘉諾根本沒敢宋榮提,不爲別的,提也是白提。宋榮沒要了母親的命,就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了。

小紀氏泣道,“你大姐姐本就不好嫁,你又不是不知道。方家,那是承恩公府……”

“母親!”宋嘉諾最肖宋榮,自然痛恨母親自作的蠢事,斷然道,“方二是什麼樣人,難道母親不知道嗎?難道宮裡娘娘不知道嗎?當初在西山寺,是大姐姐救了娘娘,保全了娘娘的名聲!母親本不是大姐姐的生母,大姐姐的親事,父親從未讓母親插手,就是因爲父親從來不信你!母親非但毫無知覺,竟然把大姐姐拿去跟承恩公府聯姻!父親疼愛大姐姐,更勝宮中娘娘,母親毀了大姐姐一輩子,就死了回府的心吧。今生今世,父親絕不會原諒你,更不會再見你!”

小紀氏哭,“我已是悔了。”

“母親好生養着身子,安心在莊子上生活吧。”

後悔有什麼用?

後悔有用,難道時光便可倒流?難道宋嘉言就能不嫁方二嗎?

小紀氏最愚蠢的地方是,她此一舉,宋家兄弟姐妹之間嫌隙已生。不說毀了宋嘉言一輩子,就是宋榮,再不令家人進宮椒房請安,對宋嘉語冷淡到了極點,全當從沒這個女兒的模樣。宋嘉諾與宋嘉讓、宋嘉言感情很不錯,偏偏自己的母姊做出這樣的事,宋嘉諾傷心至極。

時光就是這樣將一個人一點一滴的雕琢成不同的模樣,宋嘉言再見李睿,已是第二年的春天。

126 晉江原創發表151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68 晉江原創發表155 晉江原創發表40133 晉江原創發表167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134 晉江原創發表110 晉江原創發表171 完結章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61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34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153 晉江原創發表145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80 晉江原創發表126 晉江原創發表156 晉江原創發表9 宋嘉言的蹊徑76 晉江原創發表167 晉江原創發表59 晉江原創發表165 晉江原創發表141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20 奇葩章家106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155 晉江原創發表27 晉江原創發表156 晉江原創發表2 回門144 晉江原創發表133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6 渣爹的另一面140 晉江原創發表132 晉江原創發表18 捱揍82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84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159 晉江原創發表104 晉江原創發表61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94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71 晉江原創發表37160 晉江原創發表119 晉江原創發表54 晉江原創發表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60 晉江原創發表89 晉江原創發表76 晉江原創發表152 晉江原創發表12 宋嘉諾的個性106 晉江原創發表123 晉江原創發表131 晉江原創發表159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50 晉江原創發表76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58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89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35133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165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49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118 晉江原創發表124 晉江原創發表103 晉江原創發表22 宋榮的教導124 晉江原創發表110 晉江原創發表
126 晉江原創發表151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68 晉江原創發表155 晉江原創發表40133 晉江原創發表167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134 晉江原創發表110 晉江原創發表171 完結章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61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34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153 晉江原創發表145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80 晉江原創發表126 晉江原創發表156 晉江原創發表9 宋嘉言的蹊徑76 晉江原創發表167 晉江原創發表59 晉江原創發表165 晉江原創發表141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20 奇葩章家106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155 晉江原創發表27 晉江原創發表156 晉江原創發表2 回門144 晉江原創發表133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6 渣爹的另一面140 晉江原創發表132 晉江原創發表18 捱揍82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84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159 晉江原創發表104 晉江原創發表61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94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71 晉江原創發表37160 晉江原創發表119 晉江原創發表54 晉江原創發表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60 晉江原創發表89 晉江原創發表76 晉江原創發表152 晉江原創發表12 宋嘉諾的個性106 晉江原創發表123 晉江原創發表131 晉江原創發表159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50 晉江原創發表76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58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89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35133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165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49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118 晉江原創發表124 晉江原創發表103 晉江原創發表22 宋榮的教導124 晉江原創發表110 晉江原創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