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晉江原創發表

118晉江原創發表

與宋家的要事定下來,待宋嘉言身子大安,立刻定親。

長眼的都能看出秦崢的喜悅來,便是秦三太太也暗自嘀咕,以往還說一輩子不成親,只陪着母親啥的。如今婚事一定,就喜慶成這幅模樣,單從兒子臉上,可是半點兒看不出不想成親的意思來!

秦崢有空就去宋家請安,殷勤的很。

宋榮見宋嘉言精神頭兒總是不大好,便破例令秦崢去見見宋嘉言。若是再不能哄他家閨女開心,他就得重新評估秦崢的智商了。

宋榮的法子,很符合了宋嘉言前世女性的一種戀愛療傷法子,用一段戀愛來忘記另一段戀愛。

秦崢是個斯文人,花前月下那一套,他不大來得。不過,斯文人有斯文人的辦法,秦崢會念書給宋嘉言聽,還會給她看自己遊歷時畫的畫,給她講外面的風景,說外面不同地方,不同的飯菜口味兒。

聽到有趣處,宋嘉言會笑着多說幾句,秦崢看她開心,自己便也開心,同時,心裡不忘把吳雙詛咒個一千回,這王八蛋!

當然,秦崢也很會說些甜言蜜語,“言妹妹,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事嗎?”這就是青梅竹馬的好處了,隨便起個話題就能懷懷舊。

宋嘉言笑,“那麼多事,哪個就樣樣記得?”通家之好的意思是,小孩子們自幼便都認得。

“記得小時候,你們到了我家,咱們一羣孩子一道吃果子。祖父最喜歡弄些孔融讓梨的典故出來,那次是弄了一盤子蘋果給我們吃。我跟阿讓年紀最大,叫我們挑,我挑最小的,是因爲知道祖父的用意。阿讓也挑最小的,是因爲他天生不愛吃蘋果。”秦崢眼裡滿是笑意,“你是女孩子,又比斐兒小,總能得到最大最好的。”

宋嘉言笑,“是啊,我還總把大的給你吃呢。”其實,宋嘉言自己也喜歡吃蘋果,不過,她十分不服氣秦老尚書教育孩子的方法。人家孔融是年紀小,有禮讓,拿最小的一個。結果秦家,總是讓年紀大的孩子先挑,所以,得到最差果子的人永遠是最年大的孩子。

而且,秦家那時要吃什麼樣的果子沒有,秦老尚書這般很老套的教育子孫,還要命人特意找些大小不一的果子來。

小小言見小小崢總是次次吃虧,十分爲他不服。再加上小小言很有些俠義精神,嫩殼老心的,覺着小小崢好倒黴,就把自己手裡最大最好的果子給小小崢吃,小小崢不肯要,最後都是兩人叫丫環把果子削皮切成小塊放在一個盤子裡一起吃。

秦崢笑,“小時候並不是很願意禮讓兄弟姐妹,尤其,次次都要主動挑最差的來吃,肚子裡氣個半死。”沒有人會生來溫文爾雅,多是後天雕琢而成。

“我叫你給老尚書提個意見,那法子根本不好,每次都是兄長吃最差的,難道做兄長就是天生要吃虧的不成?”宋嘉言笑,“跟你說了幾回,你都不跟老尚書開口。”

“我是擔心說了之後,就沒個小丫頭跟我說‘崢哥哥,我的果子給你’。”

宋嘉言給他逗笑,“你什麼時候也學的油嘴滑舌了?”

“句句實話。”秦崢端起宋嘉言的好茶,笑眯眯的呷了一口

宋嘉言的精神頭兒越來越好,不過,吳雙的事還是給宋嘉言留下了很大的傷痛。連宋榮都覺着,宋嘉言眼中的天真已漸盡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審視的冷靜。

宋嘉言腿傷快好的時節,戚氏也終於從漫長的月子中出來。原本戚氏的胎很穩,只是,這場震盪,波及的不只是皇室。別家不提,宋家便是好一陣飄搖,戚氏擔驚受怕,到生產時便有些艱難,還是請了御醫來,掙扎了一天一夜產下一女,大名宋允然,小名福姐兒。

戚氏生產時有些傷身,月子就較常人做的時間長些。

戚氏抱着福姐兒來瞧宋嘉言,姑嫂兩個閒話聊天,宋嘉言看福姐兒胖嘟嘟的小臉兒,兩隻小肉手背上各有幾個小肉窩窩,便忍不住抱她到膝上逗弄。

戚氏笑着叮囑一句,“你小心些,別碰着腿。”

“沒事,御醫瞧過說已快大好了。”瞧着福姐兒,宋嘉言多了兩分從前的爽俐活潑,對着福姐兒做鬼臉逗她,福姐兒哈哈直樂,被裹在小虎頭鞋裡的兩隻小肉腳已經有了些力道。

宋嘉言笑,“我總覺着福姐兒哪兒長得跟我有些像。”

樑嬤嬤端來茶點,順嘴兒道一句,“姐兒眉眼間的那種神態與姑娘相仿。”

戚氏見宋嘉言喜歡福姐兒,心裡也很高興,笑,“都說養女隨姑,肯定有些像的。”

兩人說着話兒,宋嘉語也來了,這些天,宋嘉語但凡有空都會過來陪宋嘉言說話消譴,笑,“我過去給大嫂送紅參,見大嫂不在,就知道大嫂是來大姐姐這裡了。”宋嘉語今年十五歲,她生辰正是在臘八那天,還未到及笄禮。不過,宋嘉語及笄禮的大禮服和釵冠都已經去做了,如今宋榮有了爵位,交際上自然更上一個層次,將來宋嘉語的及笄禮自然更加盛大。

戚氏起身拉她坐在身畔,說笑,“怎麼勞我家二小姑子親自給我送東西,這如何當得起?”家裡屢屢出事,更加有擔當的不只是男人。這些日子,宋榮要養身子,戚氏生產做月子休養,家裡一應外事都是宋嘉讓帶着宋嘉諾張羅,內宅的事就顧不上了,宋嘉語幫着小紀氏料理了不少家事。宋嘉語雖是個爭強好勝的脾氣,不過,現在長大了,也只是好強而已,並沒有什麼私心。戚氏與宋嘉語相處的很不錯。

順手把福姐兒從宋嘉言膝上抱到自己懷裡,宋嘉語笑,“給大嫂送東西是順腳,我是想咱們福姐兒了。”小孩子天生喜歡亮晶晶的東西,每次宋嘉語抱她,福姐兒都會哼哈的說着火星文,伸手去抓宋嘉語頭上的首飾,以至於現在宋嘉語在家也不敢戴太亮的首飾。雖然老太太更盼重孫,不過,福姐兒是第四代中的第一個孩子,也倍受大家寵愛。

眼瞅着就是過年,宋嘉讓今日正是給武安侯府送年禮,如今也不能叫武安侯了,該是子爵府。自吳家兄弟的事情發生後,外祖母馮氏的身子便不大妥當。一把年紀的人,乍受此打擊,哪裡禁得起。雪上添霜的是家中爵位被降,武安侯差使被奪,子孫後代都要受影響的,馮氏就有些承受不住。

除了強撐着身子來瞧了宋嘉言一回,馮氏再沒出過門。

宋嘉言很牽掛紀家的事,甚至,對於整個宋家而言,紀家降爵都是一樁實打實的禍事。這年頭兒,姻親是非常親近的關係,只要不是有什麼深仇大恨的,沒人會盼着姻親之家倒黴。宋家,宋榮雖然得了爵位,可惜姻親武安侯府被降爲子爵府,楊大將軍又倉猝過逝,在這場動盪中,真說不上是賠還是賺了。

不過,紀家的情形沒有宋嘉言想的那樣壞。

如今的子爵大人紀軒年紀大了,儘管這對他是打擊,不過,紀軒連兩個兒子都能一個遣回老家,一個出去外放,他並不是經不起打擊的人。

倒是老妻身子越發不好,紀軒有些擔憂。少年夫妻老來伴,一輩子吵吵鬧鬧,到如今年紀大了,沒那個精力再吵了,性子也磨平了,彼此間也多了幾分體貼。

紀軒常勸馮氏,“祖上不過賣油郎起家,不要說爵位,連個官位都沒有。如今有了爵位官職,倒患得患失起來。世間之事,哪有一帆風順的,爵位能得便能失。只要子孫爭氣,什麼樣的爵位都掙得來。你看子熙,寒門出身,如今已是子爵了。”

“阿鳳,咱家還沒有到一敗塗地的份兒上。”紀軒的確有這種底氣,他這爵位是降了,但,如今兩個女婿,寧安侯依舊是侯爵,卻得了昭文帝的青眼,差使上得以重用。還有宋榮,被賜子爵。兩個女婿對他這老丈人都很不錯,再說宋嘉讓、李行遠這一代的子弟,眼瞅着都長大了。只要表兄弟間彼此親近,互相依恃幫助,紀家也不會一直是子爵位。

“人心善變,就是子熙也險些吃了大虧,何況你一個婦道人家。”宋榮該是紀軒最有價值的投資了。

馮氏道,“我恍惚聽說言姐兒跟秦家定下來了。”還是那句話,哪怕當初,她待吳家兄弟再親近,也越不過外孫女去。馮氏這病倒,除了家中爵位關係,還有宋嘉言遭此大難,馮氏一想到地下的女兒,心裡就傷感。這門親事,還是她一手搓合而成的,結果把外孫女搓到了火坑裡去。

紀軒笑,“是啊,如今言姐兒的身子還未大好,還沒正式定親。待你大安了,咱們一道去瞧瞧言姐兒。”

“好。”秦家是不錯的人家兒,馮氏聽到宋嘉言又有了不錯的姻緣,也替她高興,笑對紀軒道,“跟你吵吵了大半輩子,不料如今倒能一道安安靜靜的說說話兒了。我病了,你還一天三趟的來瞧我。”

紀軒見老妻精神好,笑道,“非但一天三趟的來看你,不是還服侍你用湯藥了。”

“我伺候你多少年,也不見你感激我。你服侍我這些日子,還樣樣記着呢?”

“我叫人把被褥從書房搬回來了。”

馮氏哭笑不得,“真是,一把年紀了,搬回來就搬回來,哪裡值當特意來說。就是我身上不好,倒是擾得你也睡不好。”

“我暫且睡東廂是一樣的。”

想到丈夫如今這般輕閒,皆是因差使被奪之故,馮氏就心下愧疚,淡淡的嘆了口氣。夫妻多年,紀軒除了在子嗣方面犯了些糊塗,其他方面並不糊塗,看出老妻的心事,勸慰道,“都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是還似往常那般忙碌外頭的事,咱們哪裡有空這樣說說話兒。”

馮氏傷感道,“先時那般忙碌,我知道你是想多給祖哥兒留下些產業的……”

“你怎麼倒糊塗了。”紀軒對老妻低語,“紀文記在你的名下,到底不是正經嫡子,祖哥兒出身上就有些妨礙。祖哥兒沒個親兄弟幫扶,我先時想給他留下的也不是什麼產業。家裡的產業已經儘夠後代子孫吃用了。你放心吧,我自有安排。”

於外頭的事務上,馮氏還是很信服自己丈夫的,道一句,“既然現在閒下來,你也好生補養一二。就是想再往上拼,也得身子骨兒好。”

“我正有此意。”他當初接手的武安侯府就是風雨飄搖,先帝時,紀軒並不多受重用。皆因於今上從龍之功,武安侯府顯赫了這十幾年。如今雖是爵位被降,但,若能熬到下一個從龍之功,未必沒有轉機,那時,孫子也大了,能頂門立戶了。

老夫妻兩個說說笑笑,感情倒是從來沒有過的好。

及待一時,宋嘉讓兄弟兩個來送年禮,外孫子來了,老夫妻高興的很,韓氏帶着紀承祖出來相見,也是一團熱鬧。

兩兄弟下晌方告辭,紀軒看過禮單就笑了,宋家的年禮,非但沒減,還加厚了三成。

同樣,宋家給楊家的禮也加厚了。

楊家闔府都在守孝,不好於外走動。楊大將軍突然過身,楊太太也病了好一陣子,如今方初見好。楊家兄弟三個接待了宋家兄弟,因是已經說好的姻親,不算外處,宋嘉讓宋嘉諾進內宅給楊太太請了安。中午用過飯,這才走的。

宋嘉讓與楊建本是連襟兒,實打實的親戚,男人之間,真說不出女人那些一套一套勸人的話。宋嘉讓拍了楊建肩一記,“咱們不是外人。”有事說話。

父喪漸漸過去,楊建身爲長子,怎能不打疊起精神支撐門戶?其實楊大將軍雖然故去,楊家亦有幾門好親戚,不必說宋家,楊建自己的岳家便是戚國公府。

楊建明白宋嘉讓的意思,親戚之間便是如此,誰都有個難處的時候,守望相助方是正道。楊建笑,“我知道。”又說,“我家一守孝就是三年,三弟與貴府二姑娘的親事……”

“這叫什麼話?”宋嘉讓不高興道,“先時因二妹尚未及笄方未正式定親,難道口頭說的話就不算了?我們家不是這種勢利人家兒。你放心吧,我家二妹本就年紀小,晚兩年出嫁沒什麼。待你家出孝,咱們兩家便辦喜事。”

宋嘉諾說起話來就文雅多了,道,“楊大哥,父親就是怕你們會多想,才命我們一道過來的。我家寒門出身,初時與你們家結親,楊家也未嫌棄宋家寒門。宋家亦是信人。”患難時節見真情,楊家子弟都不錯,不是沒有東山再起的時候。何況,楊輝年紀輕輕已是武舉人,在帝都青年子弟中,也算出挑兒的。宋家重諾守信,以後二姐姐嫁過來才更得夫家敬重,日子好過。

楊建此方放下心來,帶了幾分歉意,道,“是我多心了。”又自嘲一笑,“自打父親過逝,我也是見多了小人嘴臉。”

宋嘉讓認真道,“家父初來帝都,身上不過紋銀十兩。待日後楊大哥建功立業,才叫那些個小人好看!”

楊建從來都很喜歡宋嘉讓的脾性,光明磊落。

楊建親自送了宋家兄弟出門,回頭又將宋家兄弟的話與母親說了,楊太太嘆,“你父親以往便說宋家好。如今看來,是結了一門好親。”

宋家兄弟去楊家施恩,小紀氏正拉着女兒的手長吁短嘆。因宋榮救駕之功,她與老太太的誥命都賞了下來,以前她是四品恭人,外頭稱她一聲宋大太太,如今卻是要叫她一聲宋夫人,自然是更加體面。

帝都一大波喪事過後,上流社會又開始了各種宴會,尤其是仁德親王府小郡主的及笄宴,那叫一個豪華熱鬧。宋家也是有爵人家兒了,宋嘉言的親事打聽的人不多,宋嘉語正當花齡,又生得模樣出挑,子爵府的嫡次女,那問的人,真是海里去了。

小紀氏仔細比算着那些人家兒,哪一個都比楊家好,小紀氏這心裡就更是放不下了。偏偏丈夫一口咬定了楊家的親事,宋榮的厲害,小紀氏深知,萬不敢有違逆丈夫之意。只是,到底意難平。

宋嘉語並不知母親的心事,見母親嘆氣,笑盈盈的問,“母親,你這是怎麼了?好端端的倒嘆起氣來。”

小紀氏瞧着女兒的花容月貌,摸着女兒柔軟的小手兒,道,“我在想你的親事。”

宋嘉語有些害羞,“這有什麼好想的?”

“楊家……”小紀氏欲言又止,見女兒還懵懂着,心下急的很,低聲道,“楊大將軍過逝了,楊家大不如前。”

宋嘉語不解,“母親說這個做什麼。”楊大將軍過逝,帝都誰不知道,楊家現在都守着孝呢。

“我的傻丫頭,現在楊家是什麼門第啊,那個楊三,就一個武舉功名,連個官職都沒有,哪裡配得上你?”小紀氏一口氣說了出來,又開始犯愁。

宋嘉語有些惱怒,“都已經定好了的事,母親怎麼又說這種話?楊大將軍是過身了,楊家又沒有罪過。難道還不許人家過身?這又不是楊家的過錯。當初母親說楊家樣樣都好,現在都說這種話?父親二弟都是讀書人,大哥也講信用,若是楊家一敗塗地,母親擔心女兒還情有可原。像大哥也就是個武舉,大嫂還是國公府的姑娘的呢,不比我出身好。”宋嘉語性子高傲,絕非見利忘義之人。

小紀氏不以爲然,“那能一樣?咱家可是子爵府。以後家裡的爵位,還不是你大哥大嫂的麼?”話到最後,又開始往外冒酸。

“大嫂嫁過來的時候,家裡哪兒來的爵位。他們定親的時候,大哥連武舉都沒中呢。”宋嘉語撅了撅嘴,更顯嬌俏可愛,“母親不要說了,這話傳出去,可叫女兒怎麼做人呢?”

“真是不知好歹,我還不是爲你好。”

“若是因這個便毀婚,世上沒不透風的牆,知道咱家這等勢利家風,就是日後二弟說親都得受影響。”宋嘉語道。

小紀氏道,“我真是白操心。”

宋嘉語年紀漸長,也知道勸着些母親,嘆道,“先時提心吊膽的日子,大家是怎麼熬過來的?父親九死一生的掙了個爵位來,大姐姐也倒黴的很,如今剛緩過來,正當一家子好生過日子。母親還不知道帝都這些人,咱家略有些長進,恨不能把咱家捧到天上去。那些話,沒幾句是可信的。咱家好了,別人捧着奉承母親,若一旦出了什麼醜事,不知多少閒話呢。”

宋嘉語道,“就是父親,向來重名聲。這種話,母親悄悄與我說就算了,叫父親知道,定會生氣。再者說,母親以爲楊大將軍過逝,楊家就沒人了?楊家長子長媳就是大嫂子嫡親的姐姐,戚公府的姑娘。他家老二,聯姻的是翰林掌院學士家的孫女。以後二弟出仕,在翰林唸書,正管的。咱家若是毀諾,與楊家就是死敵,母親想一想,這得得罪多少人。”

小紀氏終於不再說話了。

64 晉江原創發表64 晉江原創發表127 晉江原創發表76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59 晉江原創發表3816 醉酒109 晉江原創發表107 晉江原創發表89 晉江原創發表45 晉江原創發表79 晉江原創發表114 晉江原創發表108 晉江原創發表24 大殺招93 晉江原創發表145 晉江原創發表103 晉江原創發表45 晉江原創發表148 晉江原創發表63 晉江原創發表9 宋嘉言的蹊徑120 晉江原創發表153 晉江原創發表114 晉江原創發表54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74 晉江原創發表126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27 晉江原創發表71 晉江原創發表141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159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58 晉江原創發表1 吃奶新婚婆媳172 番外3060 晉江原創發表8 宋嘉諾130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90 晉江原創發表149 晉江原創發表61 晉江原創發表109 晉江原創發表12 宋嘉諾的個性171 完結章1 吃奶新婚婆媳73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66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30109 晉江原創發表138 晉江原創發表2 回門124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41 晉江原創發表6 渣爹的另一面68 晉江原創發表94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68 晉江原創發表104 晉江原創發表133 晉江原創發表106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82 晉江原創發表3 一箭四雕128 晉江原創發表171 完結章121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88 晉江原創發表60 晉江原創發表8 宋嘉諾136 晉江原創發表70 晉江原創發表81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139 晉江原創發表129 晉江原創發表82 晉江原創發表404436109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135 晉江原創發表132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147 晉江原創發表
64 晉江原創發表64 晉江原創發表127 晉江原創發表76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59 晉江原創發表3816 醉酒109 晉江原創發表107 晉江原創發表89 晉江原創發表45 晉江原創發表79 晉江原創發表114 晉江原創發表108 晉江原創發表24 大殺招93 晉江原創發表145 晉江原創發表103 晉江原創發表45 晉江原創發表148 晉江原創發表63 晉江原創發表9 宋嘉言的蹊徑120 晉江原創發表153 晉江原創發表114 晉江原創發表54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74 晉江原創發表126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27 晉江原創發表71 晉江原創發表141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159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58 晉江原創發表1 吃奶新婚婆媳172 番外3060 晉江原創發表8 宋嘉諾130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90 晉江原創發表149 晉江原創發表61 晉江原創發表109 晉江原創發表12 宋嘉諾的個性171 完結章1 吃奶新婚婆媳73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66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30109 晉江原創發表138 晉江原創發表2 回門124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41 晉江原創發表6 渣爹的另一面68 晉江原創發表94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68 晉江原創發表104 晉江原創發表133 晉江原創發表106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82 晉江原創發表3 一箭四雕128 晉江原創發表171 完結章121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88 晉江原創發表60 晉江原創發表8 宋嘉諾136 晉江原創發表70 晉江原創發表81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139 晉江原創發表129 晉江原創發表82 晉江原創發表404436109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135 晉江原創發表132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147 晉江原創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