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晉江原創發表

123晉江原創發表

宋老太太一聽清風說自家孫女得嫁八回才嫁得出來,頓時急的險些腦溢血。宋嘉卻是沒有半分動容之色,淡淡道,“聽說道長素有神通。”

清風能幹神棍這行,別的不說,察顏觀色的本事是一流的。宋老太太已是急的了不得,當事人宋嘉還神色淺淡,從容如常,完全沒當他一因事兒的意思,清風便知宋嘉沉穩冷靜、心志堅定,絕非好糊弄之人。宋嘉有所問,清風謙道,“神通不敢說,貧道修行數載,於道法倒有幾分心道。”

“願得一觀。”

宋嘉鎮定冷淡至此,清風瞧着她不與尋常閨秀相似,心下已知遇到了硬茬子,便不是那麼想給宋嘉看自己的“神通”。清風正在沉吟不語,宋老太太已是急不可迫,說宋嘉一句,“道長神通什麼時候不能看?”又道,“請問道長,我這孫女的命相可有破解之法?”

在宋嘉的注視下,清風沒敢開靈符給宋嘉喝神符水,送了一枚桃木牌,道,“此物乃終南山五千年桃仙身上所取,家師傳下至寶,佩於貴小姐身上,定能逢凶化吉,姻緣如意。”

宋老太太珍而重之的收下,吩咐家下僕人獻上銀子,清風推辭一番,令道童收下。

老太太又問,“那依道長看,我這丫頭的姻緣何時能成?”

清風道長裝模作樣的算一算,“約摸就在……”嘆口氣,清風道,“今年怕是不成的。”

老太太急問,“那明年呢?”

清風溫聲道,“老夫人,許多人卜吉問兇,是因爲他們不知道吉凶其實不在貧道這裡,而是在自己手上。貴小姐寬額廣目,福澤之相,八字大旺,五行主水主金,可見貴小姐聰明穎慧,遠勝常人,唯一不足之處,父母緣薄,再看小姐八字,乃旺父旺夫之相,故而,小道推斷,小姐怕是幼時失母。”

老太太已是信服的五體投地,清風繼而道,“小姐命犯桃花煞,待過此劫,日後便是大富大貴、福壽永全之相。”

聽到“大福大貴、福壽永全”八字,老太太這心就撂回了肚子裡,臉上露出歡喜來。

灌了兩耳朵的廢話,宋嘉陪着老太太同清風道長告辭,打道回府。

清風的話,令老太太得到了極大的安慰,宋嘉如今的性較之少時平和安靜許多,也沒心思去拆穿清風,索性用銀子買得清靜。

倒是老太太,在宋榮請安時,忍不住與兒子道,“大仙兒說了,咱們丫頭是命犯桃、桃花煞,姻緣大約在明年。等過了這道坎兒,日後大福大貴的命相!”

宋榮笑,“那就好。”心裡對於什麼大仙的話兒是半字不信,依舊爲女兒親事愁。

老太太斬釘截鐵,“早我在西山寺給丫頭求籤,每每都是上上的好籤。這回,大仙兒也這麼說,斷不會錯的!”

宋嘉現在對姻緣什麼的,實在是看淡了,好看的小說:。如果說吳家兄弟敗在不知根底,秦崢的失敗,讓宋嘉的興致越寡淡。

因吳家兄弟與四皇子逃往西蠻,東穆國與西蠻關係緊張,摩擦屢生,西蠻生意不似從前那般好做。如今,鋪子裡多是在倒賣北涼的物產,幸而先時李睿跑過杜若國,又有宋耀在福閩,李睿與杜若國的生意也做的風生水起。宋嘉手裡的銀錢愈充裕。

她設計的秦淑妃禁足失寵,既撕破了臉,秦家也沒客氣,到處瘋傳宋嘉清白有失的閒話,把宋榮氣的夠嗆。

宋嘉不願在閨中消磨時光,時常換了男裝去鋪子裡打理生意。至於秦淑妃的事,宋嘉語升了德妃之位,即使宋榮有意要弄死秦家,此時宋家也不好再出手做什麼了。

秦崢大婚那日,宋嘉正在鋪子裡看賬,聽到外面鎖吶鑼鼓鞭炮之聲,宋嘉出去望一眼,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宋嘉出了鋪門,擡頭正看到秦崢望向鋪子方向。兩人四目相對,秦崢心下大慟,宋嘉輕聲一嘆。

轉眼喜隊已過。

探花郎聯姻親王府,今日秦家很熱鬧。

秦老尚書親自出面與來客寒暄,秦家子弟都出來招呼客人,出嫁的秦斐也回來了。秦崢與宋嘉之事,秦斐也只能嘆一聲造化弄人。至於秦三太太,已自家廟接了回府,養好臉上的傷,等着佳兒佳媳向她行大禮了。至於其他交際往來之事,則交由其他太太奶奶負責,秦三太太只要跟在秦老太太身後就好。

這婚禮,熱鬧是夠熱鬧,只是這熱鬧中,似乎少了些什麼。

來的客人很多,卻沒有秦老尚書的得意門生宋榮,大家都是聰明人,默契的沒有提宋家的事。秦崢神色斯文,只是斯文中只見客套有禮,而不見多少喜氣。

及至拜了天地,秦崢敬酒至夜半,送走來客,在書房喝了一盞醒酒湯,就去了新房。

小郡主已經換下喜服,重洗過臉、勻過脂胭,燭光之下,容光美豔。見秦崢進來,有掌事嬤嬤問,“郡馬要用醒酒湯麼?”

秦崢將手一擺,掌事嬤嬤道,“熱水已經備好了,郡馬還是先沐浴,再與郡主圓房。”

秦崢轉身就出去了,掌事嬤嬤連忙吩咐侍女,“還不服侍郡馬沐浴。”

在侍女的服侍下,沐浴薰香更衣之後,秦崢與小郡主圓房。

第二日,拜見翁姑、認過家人,又去祠堂祭過祖宗,於族譜之上添了小郡主的名子。及至用過早飯,秦崢去書房唸書,小郡主對掌事的張嬤嬤道,“今晚郡馬過來,嬤嬤萬不能多話了。”

張嬤嬤笑,“老奴明白,只是先讓郡馬知曉郡主威儀,日後好敬重郡主三分。”

小郡主微微一笑,她知道秦宋兩家議親在先,不過,誰叫她相中了秦崢了呢?她相中了,秦崢就是她的。雖然她自認半分不比宋嘉差,但,還是叫秦崢先識一識宗室貴女的威嚴纔好。只要秦崢對她好,她也會愛他、敬他。

她是郡主之尊,生而富貴,於王室,她見多了不學無術紈絝之流,她卻是最瞧不上這樣的人。她是郡主,天之驕女,有資格有條件爲自己尋一個心儀之人。

洞房之日先給了秦崢一個下馬威,今日該是給他一個甜棗,一硬一軟,她就不信秦崢會不愛她,好看的小說:!對着妝鏡裡豔光四射的容顏,小郡主自信滿滿的一笑。

秦崢中午是在書房用的,及至晚上,小郡主苦等不見秦崢回房安歇,她剛要差人去打聽緣故,就來了二門當差的婆子回稟秦崢在書房唸書,請郡主先行安歇。

因這婆子只在二門當差,並不知曉書房的事,小郡主便是想問一問書房的形,都無從得知,只得令人賞了銀子,命婆子退下了。

張嬤嬤很是不滿,道,“要不,老奴過去瞧一瞧郡馬?”

小郡主的臉早拉下來了,扭了扭手中精緻的繡帕,點點頭,“嬤嬤就去一趟吧,令小廚房做幾個精緻小菜,一併給郡馬送過去,告訴郡馬,莫要太過用功,身子要緊。”

張嬤嬤點頭。

及等第二日,更是連秦崢的影子都未看到。

三朝回門,秦崢早早的準備好,送小郡主回了親王府。

新婚時節,又是初婚,能如秦崢這樣淡然的人委實不多。你要說他不恭敬,那是假話,秦崢行舉止,無一不妥。

還是那句老話,欠一絲喜氣。

大喜的日子,臉上無喜。

女婿這樣,仁德親王心下微沉,溫聲道,“我這女兒,在家時被寵壞了,還要女婿多包容她。她有不對的地方,女婿多指點她。”

秦崢道,“王爺重了,郡主貴女之身,樣樣妥當,事事周全,無一不好。”

仁德親王笑,“哦,你們剛剛成親,你就看出她妥當周全了?”

秦崢道,“是。”

仁德親王原是想打聽閨女嫁人後的形,見秦崢只說了一個“是”,仁德親王頓時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仁德親王的世子、小郡主的親兄長穆宣見秦崢半死不活的模樣,心下便有不悅,沉下臉問,“妹夫,你有不悅之事嗎?”

“回世子的話,沒有。”

穆宣道,“看你臉上無半分喜氣,我還以爲你對我妹妹不滿呢?”

“太后賜婚,郡主貴女下嫁,秦家滿門榮耀,秦崢三世之幸。”

穆宣也被噎的沒了話。

與嫂子母親相見過,李王妃便打兒媳婦去查看宴席,挽着女兒的手到臥室詢問女兒嫁人後的形,小郡主眉間一抹哀愁,低輕聲道,“女兒一切都好,母妃不必爲女兒擔心。”

看這模樣,哪裡像“一切都好”的?李王妃秀麗的眉毛一挑,“怎麼,秦家對你不好?”說着就看向陪嫁的張嬤嬤。

張嬤嬤低聲稟道,“郡馬只在第一日與郡主圓房,餘者再未踏入新房半步。”

李王妃大怒,“這是什麼意思!”

不論秦崢是什麼意思,李王妃就是氣死也不能說女婿不進女兒的房門是錯,!人家又不是沒有圓房!不過,在秦崢與岳父大小舅子用過午飯,想着接小郡主回家時,李王妃派人傳話出來說要留女兒住幾日。秦崢恭恭敬敬地,“王妃吩咐,秦崢萬不能有異議,待小郡主何時駕臨秦家,知會秦崢一聲,秦崢必定恭敬以待。”說完,禮數齊全、恭敬無比的辭別仁德親王與大小舅子,秦崢便告辭了。

仁德親王暗暗嘆氣。

果然,回房就看到李王妃哭的紅腫的眼睛,李王妃抱怨,“你還有心思與那小子喝酒,你可知道秦家是怎麼委屈咱們女兒的?”

接過來,仁德親王細細的聽李王妃說了秦崢成親後倍加冷落女兒之事。仁德親王皺眉,“這親事,咱們心知肚明,是從人宋家手裡搶的。你覺着女婿是傻子?他能不知道里頭的內?”

“秦宋兩家,通家之好,說不得女婿與宋大姑娘以前就認得。咱們閨女搶了親事,女婿心裡不見得不彆扭。”仁德親王嘆道,“他心裡彆扭不樂,就該讓女兒好生在婆家服侍公婆,做足了媳婦的本分。女婿看到她的好處,自然心軟,慢慢的也就回轉過來了。你這樣攔下女兒,他正好自己回去!女兒總是在孃家住着,與女婿見面都不能,愈生疏,這樣感何時能好?”

李王妃並不是個笨的,哭道,“我捨不得。我自己千嬌百寵的女兒,送過去這樣給人作踐,我捨不得!”

“什麼是作踐!”仁德親王怒拍几案,道,“難道服侍公婆是作踐!”

李王妃泣,“原本以爲他中了探花,定是個知禮的,如今看來,不過如此。”憑女兒的身份,哪家不是高待三分,偏生秦崢就能做出這樣的事,想到女兒面容之上的憔悴,李王妃心中已有悔意!

仁德親王亦是心煩,道,“先時我便不同意這樁親事,還不是你想方設法的要給女兒求了來!”

“王爺只知抱怨我,倒是想個法子叫那小子服了軟兒纔好。”

“服什麼軟?女兒不是公主,沒法子自建府第。好生在家住幾日,就送她回去,叫她好生在秦家住着。”

李王妃哽咽着應了,第二日又教導了女兒些馭夫之術,及至女兒在家住了三日,就着人往秦家送信兒。秦崢親自接了小郡主回家,繼續住書房。

小郡主滿腹心機手段,苦於見不到秦崢的面兒,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小郡主並非坐以待斃之人,將心一橫,直接哭到秦老太太面前,“雖是讀書要緊,如今五爺於書房夜夜苦讀,我實在擔心五爺的身子骨兒是否吃的消。又不敢打擾他讀書上進,只得命人夜夜送了宵夜過去。我聽說書房裡連個細心的丫頭都沒有,心裡記掛的很。求老太太開恩,讓我過去服侍五爺吧?”憑她郡主的身份,要去書房啥的,根本沒人敢攔!不過是禮法上知會秦老太太一聲,不令秦家人挑理罷了。

孫子的事,她如何不知?眼瞅着孫子日子過成這般模樣,秦老太太嘆道,“婚前,崢哥兒便把他房裡的大丫環都打了。至於書房,因在前院兒,向來沒有丫環服侍。郡主貴女之身,去前院兒,未免不妥。”她深知孫子的脾性,不是攔着小兩口親近,而是秦崢的脾性,怕是不吃這一套。

小郡主執意要去看個究竟,泣道,“我嫁過來,是想與五爺一心一意的過日子。如今連好生服侍五爺都不能,還有什麼臉呢?”

秦老太太無奈,“那你過去瞧瞧她。”

小郡主當晚就去了,第二日,秦崢乾脆連家也不回了,。

這時,小郡主才明白,她嫁的這個男人心有多冷。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秦崢大婚了,宋嘉的生意做的有聲有色,李睿自福閩從帝都,已是隆冬時節。

李睿回家就知道了宋嘉與秦崢婚事告吹的事,李睿微怔,沒有說話,只是長長的嘆了口氣。李思於去年已經嫁了,李睿還光棍兒着。打量着兒子的臉色,李太太斟酌道,“若是你覺着還成,我厚着臉皮去探探宋家的意思。”

“大姑娘無一不好,只是今人勢利,她給逆黨做過人質,同秦家議親的事也沒成,現在流不少,她這婚事就有些艱難。”李太太深知宋嘉的脾性品格,很爲宋嘉不平,心下卻又有幾分慶幸,道,“我是真心喜歡她這的脾性,以往她跟你妹妹常來常往的,這幾年你不在家,大姑娘時常來看我。咱們家,不是那等幸災樂禍的刻薄人家兒……”

“娘,你說什麼呢。”李睿俊美的臉上有絲羞惱。

李太太嘆,“你是我生的,你想什麼我能不知道?這也不是趁火打劫的意思。就是現在,我也沒外待過她。再者說了,我看大姑娘不是那種勢利的人。”瞧不起兒子做生意什麼的。

李睿聽母親說完,呷口茶,已然恢復平靜,道,“不成。宋大叔不會答應的。”宋榮朝中重臣,就是爲自己闔府名聲考慮,也不會把嫡長女下嫁商賈之人。雖然李家並非商賈之家,李睿也算不得商人,只是,他於官場上的前程根本看不到,與宋家是兩路人。如今宋嘉的況,進一流的人家有些難了,若是宋榮能降底些標準,許嫁宋嘉並非難事。

“就是妹妹,我看她對我根本沒其他的意思。”這也是李睿攔住母親的原因,他知道宋嘉不差,起碼與宋嘉相處,讓人覺着很舒服,但……在這個時節,把這種意圖打到宋嘉身上,實在是辱沒了宋嘉。尋常女人,在她落魄的時候求親,或許是愛。對於宋嘉這樣驕傲的女子,你見過她榮耀光彩的時刻,那時不曾開口。此時開口,已經晚了。

李太太深覺機會難得,再次道,“打聽一下又沒什麼?”

“母親不必去。”李睿道,“我待她跟思兒是一樣的,母親想多了。”

李太太嘆口氣,終於不再說話了。

永安宮內。

宋嘉語正在欣賞孃家送來的壽禮,今年,她十六歲。

一時,昭文帝來了,宋嘉語連忙起身見禮。昭文帝扶她起來,笑問,“愛妃在看什麼?”

“陛下過來,也不令人通傳,臣妾多失禮啊。”宋嘉語嬌俏無比的嗔了一句,笑着指了指桌間的金玉玩物,“陛下看,這是今天臣妾母親進宮請安給臣妾帶的生辰禮。”

昭文帝拿起一件羊脂玉杯瞧了瞧,笑,“不似東穆之物。”

“陛下好眼力,這是杜若國的東西。”

“說來,朕萬壽節時,你父親獻的壽禮也有幾件杜若國的東西,很是精緻不錯。”

宋嘉語笑盈盈地,“我大姐姐有一處洋貨鋪子,以前都是做西蠻北涼那邊兒的生意,其他書友正在看:。有一年,大哥哥跟着二叔去了福閩,還跟着船隊到了杜若國。後來,同大姐姐做生意的李家公子也喜歡到處跑。這兩年,大姐姐的鋪子就開始做杜若國的生意了。”

“還有,陛下可不要誤會,雖然二叔在福閩,大姐姐可沒求二叔關照過她的鋪子。”宋嘉語眉開眼笑的說。送東西的時候宋嘉便叮囑了宋嘉語,讓她將家裡在做洋貨鋪子的事兒跟昭文帝透個信兒。宋嘉覺着,昭文帝對於朝臣什麼的,大約心裡有數。不過,不論有沒有數,還是事先報備好,省得昭文帝瞧着宋家一介寒門出身拿出這樣貴重的東西,再多想之類。

昭文帝笑,“偏你想的多。”大臣手裡,哪個沒有一二產業,這在昭文帝眼裡並不算什麼。問宋嘉語,“怎麼你大姐倒與誰家公子做生意?”

宋嘉語道,“是李家公子,很會釀酒的李翰林家的公子。李翰林與我父親以前是不錯的朋友,後來不知怎麼回事,就絕交了。原本,我們小一輩根本不知曉這些事。後來,我們年紀大了,我和姐姐要學着理家管事,打理鋪子之類也要學的。”接着,宋嘉語便將宋嘉出題請大掌櫃,然後李睿來破題的事說了。

昭文帝哈哈大笑,他早知此事,只是不知曉的這樣清楚罷了,笑,“朕只以爲是子熙出的題目來難人呢。”

“臣妾也只是跟陛下一個人說,陛下可不要告訴別人。”宋嘉語端過侍女捧來的茶,雙手捧給昭文帝,認真叮囑他,“女孩兒家不好傳出太多名聲出去的。”

昭文帝給宋嘉語天真可愛的模樣逗笑,摟住她嬌美的身子,輕輕的呷一口茶,笑,“你大姐姐很聰明啊。”

“那是。”對於宋嘉的智慧,宋嘉語沒有半點懷疑。

“就是脾氣不大好。”

宋嘉語撅下嘴巴,“那也要看對誰了。大姐姐對家裡人,向來極好。”

昭文帝輕捏她粉頰,笑,“朕又沒說你大姐姐不好,怎麼不樂意了?”

宋嘉語笑着拍去昭文帝的手,挽着他的胳膊,將粉嫩的小臉兒倚過去,明媚的笑嗔,“那也不許說。”

“好了,不說不說。”

兩人正說笑些沒營養的話,便有宮人來報:淑妃娘娘生產了。

宋嘉語一驚,繼而道,“陛下去瞧瞧吧,淑妃是頭一胎呢。”

昭文帝現在很缺兒子,宋嘉語這樣說,他也有意要過去,擡眼卻見宋嘉語眼中閃過一絲傷痛,接着,明媚的桃花眼裡兩行珠淚滾落下來。昭文帝一嘆,想到宋嘉語小產的那個孩子,摟住她嬌軟馨香的身子,昭文帝柔大,道,“朕不去了,朕守着你,好不好?”

“陛下過去吧,臣妾就是太羨慕淑妃了。”宋嘉語別開臉擦乾眼淚,大大的桃花眼裡還殘留着一絲惹人疼惜的潮意。強擠出一抹笑,宋嘉語喚了昭文帝的內侍進來,目送昭文帝去了淑和宮。

及至昭文帝遠走,宋嘉語仍站在宮門遠望那空無一人的青石道,徐姑姑捧着一領大毛氅衣出來,輕輕的爲主子披至肩上,柔聲道,“主子回去吧。”

“好。”依依不捨的再望一眼,宋嘉語隨着徐姑姑回了永安宮。

淑妃,我絕不會再給你任何機會!

132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10 老太太的改變141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126 晉江原創發表37112 晉江原創發表132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20 奇葩章家121 晉江原創發表45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61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49 晉江原創發表60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94 晉江原創發表131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97 晉江原創發表78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10 老太太的改變77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133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145 晉江原創發表第5章 外祖母渣爹113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124 晉江原創發表144 晉江原創發表97 晉江原創發表119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78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第5章 外祖母渣爹58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13 晉江原創發表156 晉江原創發表62 晉江原創發表3918 捱揍157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4491 晉江原創發表12 宋嘉諾的個性165 晉江原創發表96 晉江原創發表443520 奇葩章家16 醉酒61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139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120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9 宋嘉言的蹊徑117 晉江原創發表156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166 晉江原創發表142 晉江原創發表90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121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61 晉江原創發表3885 晉江原創發表123 晉江原創發表131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167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112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19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
132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10 老太太的改變141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126 晉江原創發表37112 晉江原創發表132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20 奇葩章家121 晉江原創發表45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61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49 晉江原創發表60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94 晉江原創發表131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97 晉江原創發表78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10 老太太的改變77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133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145 晉江原創發表第5章 外祖母渣爹113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124 晉江原創發表144 晉江原創發表97 晉江原創發表119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78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第5章 外祖母渣爹58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13 晉江原創發表156 晉江原創發表62 晉江原創發表3918 捱揍157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4491 晉江原創發表12 宋嘉諾的個性165 晉江原創發表96 晉江原創發表443520 奇葩章家16 醉酒61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139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120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9 宋嘉言的蹊徑117 晉江原創發表156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166 晉江原創發表142 晉江原創發表90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121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61 晉江原創發表3885 晉江原創發表123 晉江原創發表131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167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112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19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