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晉江原創發表

151晉江原創發表

宋嘉言在老梅庵過的悠然自在,時不時的,她還舉辦個茶會之類啥的,叫了相熟的誥命夫人來說話。

宋嘉言從不放過展示她一國之母風範的機會,何況,如今師出有名。

宋嘉言對二公主道,“以後你成爲北涼太子妃,這樣的場合不會少。平日裡或者你覺着親戚們感情平平,不過,人生就是這樣,總要慢慢熟悉。你要遠嫁,是爲國盡忠,是值得驕傲的事,就算心裡有什麼委屈,現在也要把委屈收起來。身爲公主,受萬民供奉,本就該爲民盡責。你若覺着委屈,叫你父皇怎麼想,叫你將來的丈夫怎麼想呢?既已成事實,就驕傲的面對。你盡到了身爲公主的職責,無愧於自己的血統,要擡起頭來做人。”

公主出身,多年的薰陶教養,二公主氣質並不差,只是小心翼翼久了,習慣了事不幹己不開口,氣度上就差了些。

二公主柔聲應了。

宋嘉言第一天傳諭,請是宗室貴女,長公主、公主、郡主什麼的,都請了來,連帶宮中未嫁的三公主、四公主,唯獨未傳諭被降品階的小郡君與仁德郡王妃。

親王的正妻,被降爲郡王妃,虧得有方太后派了宮人安慰,否則仁德郡王妃非上了吊不可。雖然沒叫這娘倆,宋嘉言請了仁德世子妃。

至於其他,宗室王爵各有封地,並未留駐帝都,仁德親王真是例外,他是昭文帝嫡親的弟弟,方太后嫡嫡親的兒子,方太后捨不得小兒子,昭文帝侍母至孝,便令弟弟留在了帝都。

故此,宋嘉言請的人,除了三位長公主,便是三位公主與仁德世子妃了。當然,蘇林也在。

仁德王府上上下下都知曉皇后的厲害,再說,這種場合,長公主與公主們都在,仁德世子妃更不敢多言。

宋嘉言笑悠悠的開口,“端儀眼瞅着就要出嫁了,她想念大家,我想着趁她還未嫁的時節,咱們多聚一聚。何況,姑媽這裡有上好的冷梅茶,我就請你們過來了。都不是外人,咱們品品茶,說說話。”

景惠長公主笑,“這話很是,我倒是想常來山上看望娘娘與端儀,奈何太后娘娘嗔着我失儀,叫我在府裡反省。若不是藉端儀的東風,我且出不來。端儀,姑媽可得謝你了。”景惠長公主曾當朝上書給方太后個沒臉,方太后自然不會饒了她。不過,景惠長公主這個年紀,這個身份,以往方太后還拿姚馨擋過刀,方太后也不好罰重了,便禁了景惠長公主的足。

端儀公主連忙道,“端儀豈敢。”

宋嘉言不着痕跡的看端儀公主一眼,端儀公主面上微窘,幸而她反應不慢,繼而道,“皇祖母並未生姑母的氣,端儀也實在想念姑母,端儀央求,皇祖母順勢就解了姑母的禁。這其中,並無端儀之功。媽母念念不忘,端儀倒不好意思了。”話到最後,端儀公主方多了幾分坦然。

景惠長公主笑,“瞧瞧,咱們端儀這風姿氣派,果然不愧是皇后娘娘親自調理出來的。”

宋嘉言笑,“皇妹這張嘴啊,就別逗端儀了,她可是個靦腆孩子。”

景淑長公主嘆,“可不是,這孩子,生性靦腆,偏又命苦。一嫁這老遠的,也不知能不能再回來,咱們娘們兒能不能再見面哪。”說着便流下淚來。

景賢長公主瞧一眼宋嘉言的臉色,沒敢說話。

宋嘉言自端着皇后身份,並沒有率先開口。倒是景惠長公主輕聲一笑,不客氣道,“看皇姐這話說的,北涼皇帝親自譴使臣代自家太子求娶咱們端儀,皇兄金口玉言賜下的親事。如今端儀一嫁過去,就是太子妃,日後就是北涼的皇后。尊榮富貴,莫過於此,有什麼命苦的?”景惠長公主素來這個脾氣,看誰不順眼,那是半點兒面子都不給。想當初,景惠長公主沒少爲難宋家女眷,後來就栽在了少女時的宋嘉言身上。

話說回來,景惠長公主也算個奇人了,她在帝都名聲不咋地,政治上卻很有些眼光見地。不僅是嫡出公主,景惠長公主當初對昭文帝亦有從龍之功,故而,昭文帝對景惠長公主頗爲優容。

如今宋嘉言處境艱難,景惠長公主不知是出於殺女之仇,還是什麼原因,很早就對宋嘉言示好,甚至不惜爲宋嘉言得罪方太后,可見景惠長公主的確是真心投靠中宮一系。

景淑長公主也知景惠長公主在宋嘉言面前素有臉面,只是,景惠長公主雖爲嫡出,也不是昭文帝一母同胞的妹妹。而景淑長公主卻是長公主中最年長者,甚至,昭文帝也得喚她一聲皇姐。這樣被景惠長公主數落,景淑長公主面子往哪兒擱?景淑長公主面有不悅,道,“我也只是心疼端儀遠嫁罷了。”

端睿公主笑,“二妹妹雖是遠嫁,其一是嫁北涼太子,日後二妹妹便是北涼皇后,二妹妹的尊榮,不說在我們姐妹中,怕在姑母當中,也是無人能及;其二,二妹妹嫁北涼太子,聯姻兩國之好,我們做公主的,生來錦衣玉食、金尊玉貴的,皆爲父皇所賜,萬民所供。如今二妹妹爲國遠嫁北涼,實爲公主中的楷模,不說別人,我是極佩服的。其三,二妹妹以公主之尊嫁北涼太子之尊,正是年紀般配、天造地設的一對。雖日後骨肉或不常相見,只要二妹妹平安如意,我在帝都就是放心的。”兩國聯姻,聯的是兩國的情誼,能嫁到北涼太子這種年紀相仿的青年,已是福氣。

瞧瞧,只聽這三人說話,已是高下立見。

昭文帝寵愛端睿公主,果然不是沒有理由的。只可惜昭文帝愛女心切,不忍心端睿嫁去北涼,不然,憑端睿的見識手段,在北涼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端睿公主條事分明、不急不徐的一席話,說辭用語較景惠長公主更加講究,不過,意思卻是同景惠長公主一路的。景淑長公主的臉色更加不好,礙於她在宋嘉言面前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臉面,只道一句,“喲,看來我是白操了心。”

端睿公主微微一笑,並不言語。

端儀公主抓着手中的帕子,輕聲細語道,“景淑姑母的心意,端儀知曉。”

景淑長公主稍稍氣平,道,“有你這句話,也不枉我爲你操心了。聽說北涼那沿子的人,天天吃鹹菜,連個青菜都不多見,吃個肉就是山珍海味了。你在宮裡錦衣玉食的長大,乍然去了,我真擔心你服不了啊。”

端儀公主笑,“姑母多慮了。我看書上說,北門、西蠻,連同我朝,在幾百年前都是大鳳王朝的領土。要說飲食不同,的確有一些,卻也沒到姑母說的地步兒。北涼人既然有自己的國家領土,與我朝也是兄弟相交,皇室中,再寒磣也自有排場的。我既是嫁過去,出嫁從夫,便不會挑剔北涼是窮是富,也不該去挑剔這個。”

先時,端儀公主對北涼的印象也停留在邊陲小國,貧因淒涼的認知上。不過,近些天,蘇林沒少跟端儀公主說北涼的事。宋嘉言於夫妻之道上也教導端儀公主頗多,端儀公主聽着景淑長公主的話,心裡隱有不悅,便仗着膽子回了幾句。

以往,端儀公主在皇室中那就是個小透明,隨人揉圓捏扁不敢吭一聲的。如今,端儀公主一席話堵的景淑長公主沒了言語,很令人刮目相看。

景淑長公主接連受搓,難堪至極。

景賢長公主默默的坐着,依舊沒有說話。

宋嘉言端起手邊兒的茶呷一口,笑道,“你們嚐嚐,這是姑媽最喜歡的冷梅茶,我很是喜歡。”

大家便七嘴八舌的說起茶來,景賢長公主溫聲問,“娘娘,怎麼沒見皇子、公主?”

宋嘉言笑,“他們大了,小孩子不得了,鬧的很。倒是姑媽喜歡聽他們胡言亂語,這可是難得的緣份,我便讓他們代我在姑媽面前盡孝去了。”

景賢長公主笑,“皇子公主實在孝心可嘉。”

端睿公主又問蘇林飲食起居可還習慣,言語中很是關切。

蘇林笑,“以往我做慣了宮人,如今,父皇母后賞了許多宮人來服侍我,我倒是不習慣了。還好有端儀公主指點於我,母后慈悲,九皇子五公主皆懂事可愛,我方慢慢習慣了些。”

端睿公主笑着傳授了自己的一點小經驗,“其實排場也就那麼回事,我平日裡也不喜人多,嫌鬧的慌。妹妹只管隨心意安排宮人服侍,出門時帶足了人,別失了排場就行。”蘇林不同於她們這些正牌子公主,出身上到底有些掛礙,若是排場擺的不夠,怕是叫些勢利小人小瞧。

蘇林笑應了。

三公主四公主也細聲細氣的同端儀公主說起話來。

待中午用過午膳,三公主四公主要回宮的,宋嘉言不想她們誤了時辰,便令她們早些回去了。景淑長公主今日無趣,亦是早早告辭。跟着,景賢長公主、仁德世子妃也走了,餘下端睿公主、景惠長公主同宋嘉言親厚的兩人。

景惠長公主素來快言快語,笑對端儀公主道,“以往你就是個不愛言語的,偏生你嫁的最遠。如今看你這樣,就很好。你嫁過去是要做太子妃的,就要像現在這般,話要敢說,不要被人欺負了。”

端睿公主笑,“姑姑總是這樣直率。”

景惠長公主笑,“我就這個脾氣,有什麼說什麼。都這把年紀,改是改不得了。”兩人的母族皆出身戚公府,何況端睿公主又嫁到了戚公府,而且,兩人現在也是政治同盟,自然較常人更加親厚。

過一時,九皇子與五公主自老梅師太那裡回來,五公主向來是人來瘋的脾氣,她又較常人伶俐些,兄妹兩個見過長輩後,五公主便開始迫不及待的炫耀起自己剛學的幾句三字經來。

九皇子白了妹妹一眼,接過母親遞過的茶點,不緊不慢的吃起來。

五公主瞧見了,連忙也跑過去拿點心吃,還不停的問,“孃親,你聽到我背的三字經了沒?”

“聽到了。”

“你怎麼聽到了呢?我剛剛是背給景惠姑姑和大姐姐、二姐姐、林姐姐聽的啊!”換言之,這麼會兒功夫,她背四遍了。當然,攏共也就學了開頭四句。

宋嘉言笑,“剛剛你背給她們聽時,我聽到的啊!”

五公主腆着小肚子,粉兒認真的說,“那是不成的。我要特意的背給孃親聽。孃親,你可要聽好了啊。”然後,她又炫耀無比的背了一遍。

宋嘉言摸摸女兒的大頭,笑,“我家五兒真聰明啊。”

五公主揚着腦袋,更加得意起來。

九皇子翻個白眼:好傻喲,傻妞,越看越傻。不就是背了幾句書嘛,真丟臉,值得這樣顯擺。

好討厭喲。

51 晉江原創發表141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26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124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第5章 外祖母渣爹109 晉江原創發表172 番外4 婆媳之爭100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84 晉江原創發表91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59 晉江原創發表76 晉江原創發表70 晉江原創發表114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172 番外111 晉江原創發表155 晉江原創發表119 晉江原創發表41 晉江原創發表12 宋嘉諾的個性32109 晉江原創發表63 晉江原創發表53 晉江原創發表81 晉江原創發表82 晉江原創發表138 晉江原創發表168 晉江原創發表2875 晉江原創發表39108 晉江原創發表124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89 晉江原創發表143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63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96 晉江原創發表97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125 晉江原創發表7 神棍宋嘉言27 晉江原創發表46 晉江原創發表152 晉江原創發表133 晉江原創發表34 晉江原創發表169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137 晉江原創發表147 晉江原創發表12 宋嘉諾的個性19 歲月的閱歷117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59 晉江原創發表49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3078 晉江原創發表3982 晉江原創發表162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3280 晉江原創發表50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57 晉江原創發表139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48 晉江原創發表7 神棍宋嘉言9 宋嘉言的蹊徑120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7 神棍宋嘉言33 晉江原創發表134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97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151 晉江原創發表
51 晉江原創發表141 晉江原創發表113 晉江原創發表26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124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第5章 外祖母渣爹109 晉江原創發表172 番外4 婆媳之爭100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84 晉江原創發表91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59 晉江原創發表76 晉江原創發表70 晉江原創發表114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172 番外111 晉江原創發表155 晉江原創發表119 晉江原創發表41 晉江原創發表12 宋嘉諾的個性32109 晉江原創發表63 晉江原創發表53 晉江原創發表81 晉江原創發表82 晉江原創發表138 晉江原創發表168 晉江原創發表2875 晉江原創發表39108 晉江原創發表124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89 晉江原創發表143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29 晉江原創發表63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96 晉江原創發表97 晉江原創發表55 晉江原創發表125 晉江原創發表7 神棍宋嘉言27 晉江原創發表46 晉江原創發表152 晉江原創發表133 晉江原創發表34 晉江原創發表169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137 晉江原創發表147 晉江原創發表12 宋嘉諾的個性19 歲月的閱歷117 晉江原創發表73 晉江原創發表59 晉江原創發表49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3078 晉江原創發表3982 晉江原創發表162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3280 晉江原創發表50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57 晉江原創發表139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48 晉江原創發表7 神棍宋嘉言9 宋嘉言的蹊徑120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7 神棍宋嘉言33 晉江原創發表134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97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151 晉江原創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