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晉江原創發表

121晉江原創發表

聽到太后賜婚秦崢與小郡主的事,宋嘉言愣了一下,半晌沒有說話。宋老太太已是拍桌破口大罵起來,怒道,“狼心狗肺的東西,我這就去秦家問個明白!”先時說的天花亂墜的求到他們家來要結親,如今怎麼又太后賜婚!這些勢利眼的狗雜種、王八蛋!

老太太一連串不帶重複的臭罵,讓小紀氏、戚氏目瞪口呆的同時又連忙勸老太太息怒,老太太哪裡息得了怒,她簡直氣個半死,拉着宋嘉言的手,拽着宋嘉言道,“走,丫頭,我帶着你去秦家找回公道!”

或許是有吳雙的事在前,秦崢忽然被賜婚郡主,宋嘉言震驚過後,並沒有什麼過激的反應,她道,“祖母不必急,秦家必然要來人給個說法兒的。現在去秦家鬧,秦家故意沒面子,咱家也少不得被些小人幸災樂禍。祖母莫要生氣,秦家既是這等勢利人家兒,我沒嫁,倒是好事。”

宋老太太難過至極,摟着宋嘉言掉眼淚,“怎麼就好人沒好報呢!先時說的比唱的還好聽,竟然說話不算,那說話做什麼,還不如放個屁響呢!”心急之下,老太太把先時那些粗語俗話都拿出來說了。

宋嘉言深深的嘆了口氣,她實在沒心情勸老太太,起身道,“我先回去歇一會械憷哿恕!

戚氏忙道,“我去看看妹妹。”追了宋嘉言去。

宋老太太守着小紀氏唸叨,“姐妹兩個都這樣不順,究竟是上輩子做了什麼惡業,這輩子犯了哪路小人哪!”

想到宋嘉語無端小產,又看宋嘉言親事幾番不妥當,小紀氏心裡也難受的很,還得打疊起精神勸老太太道,“這一輩子,誰還沒個災兒了坎兒的,說不得福氣在後頭的。像言丫頭說的,秦家不過小人,這樣的人家兒,若早知道,就是前來求娶,咱們也不能應!如今提前看清這等小人面目,於言丫頭也是幸事!待秦家人上門,咱們自有話要說!”

宋老太太惡狠狠地,“我咒他祖宗十八代!”

秦崢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他自翰林院回府,便覺着家中氣氛微妙。秦老太太已經躺牀上了,見着秦崢就是一通哭,“我苦命的孫兒啊,這是造了哪世的孽,竟修來這樣的親孃哪!”

秦崢初時只以爲母親又有哪裡不妥當,秦老太太哭了一陣,才把太后賜婚的事說了。秦老太太泣道,“咱們家,雖是落敗過,也是書香門第出身,難道是那等嫌貧愛富的人家兒!巴巴兒的你祖父親自出面替你求親,人宋家方應了親事。如今可怎麼跟人家開這個口呢?兩家二十年的交情,眼瞅着就這麼沒了!”

“親朋好友,誰不知道咱們兩家的親事哪!見利忘義哪!”秦老太太捶胸頓足,恨不能嚥了這一口氣,也少生些氣傷些心呢。

秦崢溫文爾雅,並不是個喜怒形於色的人。他自幼便對宋嘉言很有些好感,年紀漸長,又發展爲男女之情,先時吳雙截和,秦崢都執意要等着宋嘉言出嫁方肯議親,天可憐見,叫他等到了機會。如今婚事就在眼前,又突生如此變故,秦崢心下怒不可遏,心口一疼,低頭一口血吐在了地上。

秦老太太嚇了臉都白了,秦崢依舊穩得住,擺一擺手,“我沒事,一時怒氣攻心,血氣逆轉而已。祖母歇着吧,我出去靜一靜。”

秦崢一靜就靜去了廟裡。

秦三太太已經被丈夫揍成了豬頭,書香人家兒,名譽比性命還重要三分。秦三太太此舉,秦家幾十年辛苦積累的名聲毀於一旦,淪爲帝都笑柄。

得知兒子去了廟裡,秦三太太嚎啕大哭,夜半想着上吊,幸而被身邊丫環及時救下,方撿回了半條命。如今,她是死是活,秦家也顧不上他了。秦老尚書枯坐了一夜,第二日叫着兒子,帶着老妻,一併去宋家賠禮道歉。

宋榮正在家裡等着秦家上門呢。

秦老尚書深深一揖,羞愧難言,“秦家對不起宋家。”

宋榮並沒有受秦老尚書的禮,他扶起秦老尚書,肅容道,“當日,老尚書親自求親,我方許嫁愛女。若是秦家早有與郡王府結親之義,實不該戲耍於我。若秦家是打算攀慕權勢富貴,老尚書也忒高看宋某了。宋家寒門出身,並非富貴權勢人家。”

來之前便知曉此事必不好善了,聽宋榮的話音,秦老尚書愧道,“此事,秦家大錯特錯,不論子熙你如何處置,秦家絕無二話。”

“老尚書莫要這樣說,秦宋兩家原本就沒有定親,口頭上的話,我視爲誓諾,秦家不過隨便說說。是我信錯了秦家。”處置?要如何處置?秦家沒殺人沒放火,怎麼處置?宋榮道,“如今賜婚旨意已下,我宋子熙唯願秦家公子步步高昇,前程遠大了。”

秦老尚書落淚道,“將心比心,若我家女孩兒遇着這樣負心人家,再怎麼做也不爲過。若子熙你允准,我真心誠意怕爲秦嶸聘你家大姑娘爲妻。”按秦老尚書本心,絕沒有叫秦崢攀慕貴女的意思。說實際一些,小郡主雖貴,仁德親王不過閒王而已,如今管管宗人府的事。實惠上,實不比宋家實惠多少。

宋榮冷冷道,“老尚書雖對我有恩,我自問對秦崢不薄,視他如子侄一般!如今您家公子,還是留着做駙馬做郡馬吧,我宋家女高攀不起。”

賠罪!

做出這等忘恩負義的事,還有臉賠罪!

那邊兒秦老太太也很難捱,宋老太太早氣個半死,正等着秦家呢。秦老太太一來,宋老太太心火上躥,道,“我是鄉下出來的,不大會說斯文話。不過,先時我覺着老姐姐與我是一樣的人,纔會同意跟你家結親。這是怎麼回事?無緣無故的,太后怎麼會賜婚郡主?你們若早給你家孩子相中了郡主,還來我家提什麼親事?你們也忒瞧不起人了!”

“都說你們城裡人講究,老大人是我家老大的座師,我家老大拿老大人與老姐姐當成父母一樣看待,就是你家崢哥兒,先時考舉人考進士,來我家請教功課,老大也是拿他當成子侄一樣的認真指點。”老太太逼問,“老大天天衙門差使還忙不過來呢?對你家崢哥兒是不是盡心盡力?”

“老大對你家盡心盡力的,先時我家也沒想着高攀你家崢哥兒啊!還不是老大人親自來提親,這才同意了。”老太太道,“我倒不明白了?莫不是你們城裡人就是這樣今兒朝東,明兒朝西的?”

“誰家沒女孩兒啊?我聽說老姐姐也是有好幾個孫女的人了,怎麼不把疼自己孫女的心略往別人家女孩兒身上考慮考慮呢?”宋老太太冷笑,“我知道,郡主比我家言丫頭的縣君要高好幾個等級。人哪,也別忒勢利,我就不信,我家言丫頭就不如人了!”

這劈頭蓋臉的一通說喲,秦老太太哽咽道,“是我教媳無方,才惹出這等沒臉的事。還有什麼臉見老妹妹呢?老妹妹你有什麼火,只管衝着我發,我這心裡也好受些。”

原本宋嘉言只是靜坐一畔,此刻,她忽然問道,“秦三太太如何了”

秦老太太忙道,“家裡商量了,這就送她到家廟裡唸經去。”秦三太太這丟人現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是斷不能留在帝都了。又哭,“言丫頭,我對不住你啊,我們秦家對不住你啊。”

宋嘉言淡淡道,“親事自去年就開始提了,只因我的腿遲遲未好,方推到今年。我聽說老太太每月都會進宮椒房請安,我不信,老太太沒有跟淑妃娘娘提及過我與秦崢的親事。”

“淑妃娘娘心知肚明,還特意召秦三太太進宮相問,就是因爲淑妃娘娘知曉,秦三太太素來勢利短淺。”宋嘉言曲指敲了敲膝蓋,溫聲道,“淑妃娘娘這樣急於與仁德親王府聯姻,無非是想在太后娘娘面前討個巧,增加她在後宮的分量而已。”

宋嘉言望着秦老太太,不疾不徐道,“秦三太太當着太后娘娘的面兒親口說了兩家無議親之事,秦崢若是反口,就是把自己的親孃往絕路上推。所以,秦崢會應下這樁親事的。”

“秦宋兩家聯姻之事,於帝都並不是秘密,我不信李王妃不知曉。李王妃有意於太后面前相問,無非是早與淑妃娘娘商量好,做個扣兒而已。”宋嘉言眉目從容,“仁德親王府雪雪白的得到這樁親事,淑妃娘娘在太后面前討了巧,而今旨意已下,秦家自然要遵旨而行。”

“老太太不必流淚了,依我對秦家的瞭解,這不是您與尚書大人之意。書香人家兒,視臉面名聲比性命還重要。何況,我宋嘉言所能給秦家的,不一定比小郡主少。你們,也是沒料到秦三太太蠢到如此地步兒!”宋嘉言道,“甚至不必把秦三太太送到家廟,秦崢與小郡主定親成親,沒有親孃出面怎麼成呢?秦三太太雖無誥命,到底是小郡主的婆婆,再者,始作俑者於後宮安享富貴,秦三太太不過蠢而已,焉何將過錯都推到秦三太太身上,這也太不公平了,接她回來吧。”

宋嘉言取出一片錦帕,打開來,裡面正是秦老太太先時贈她的小玉佛。秦老太太滿心悔意,流淚將宋嘉言的金釵相還,掩面道,“我無顏見你啊,言丫頭。”宋嘉言將事情說的j□j不離十,若是宋嘉言自己想出來的,這般才智,委實令人驚歎。

宋嘉言望着秦老太太,“世上的人,多以爲自己是最聰明的一個,算無遺策,手段非凡。我宋嘉言受今日之辱,來日必有奉還之時!”端茶,吩咐一聲,“送客!”

宋老太太所有譏誚諷刺的話,都不若這一句“送客”令秦老太太尷尬難堪。宋嘉言冷冷的望着秦老太太的眼睛:你以爲會傷害到我,不,這個世界已經無人能傷害到我。

秦家人灰頭土臉的回家,秦老太太低聲道,“一輩子,再苦再難,也從沒有如此難堪的時侯。”宋家並不好得罪。

秦老尚書沉沉的嘆了口氣,“還是先把崢哥兒從廟裡接回來吧。”

說的容易,秦崢自來就是個有主見的人。

這突然跑到廟裡去,可見此事對秦崢的打擊之大。不過,養育多年,耗盡心血教導出來的探花孫子,哪裡容得秦崢這樣自暴自棄下去。

秦老尚書親自去山上勸了秦崢一回,秦崢自知祖父來意,只說了一句話,“祖父,我不會出家的,你放心吧。我只是想靜一靜。“

秦老尚書只得讓秦崢靜一靜。

秦崢在山上住了十數天,下山後先去了一趟宋家。

宋嘉讓險些沒生吃了秦崢,不過,還沒揍秦崢幾下子就被宋嘉言攔了下來。秦崢脣角破裂,望着宋嘉言的神色就不必提了。宋嘉讓瞧着秦崢流露出的那種哀傷,實在沒忍心繼續下手。

“哥,我跟阿崢說幾句話。”

宋家人的報復來得很快。

秦淑妃有孕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秦家人聞了信兒,也暗自不解。按理說,秦淑妃若有身孕,消息應該是自皇室傳出纔對,怎麼倒滿城風雨,秦家方知呢?秦老尚書問老妻,“上次進宮給娘娘請安,娘娘可有說什麼沒?”不得不說,自秦老尚書致仕,秦家消息靈通程度,大不如前。

秦老太太亦是疑惑,“沒有啊。”若有這等喜事,秦淑妃萬沒有不說一聲的理兒啊。

秦老尚書道,“不如去仁德親王府打聽打的消息。”反正婚事已經賜下,再怎麼對不住宋家,婚事已經不能反悔。

“明兒我去王府給王妃娘娘請安。”未到椒房請安日,再如何記掛宮裡,無旨也不能進宮。

不待秦家人去仁德親王府打聽消息,宮裡傳出了宋嘉語升爲宋德妃的喜訊。

宮中妃嬪,以貴德淑賢四妃爲尊,貴妃有戚貴妃,淑妃爲宋淑妃,賢妃是麗賢妃,宋嘉語剛剛小產,並無功績,先時破例封妃而無賜尊號,就是源於此處。這突然之間升了德妃娘娘,着實令人震驚。

反常既爲妖啊。

說起來,宋嘉語完全是人在宮中坐,福從天上來。

外面把秦淑妃有孕的消息一夜之間傳遍帝都大地,不說別人,哪怕消息不那麼靈通的承恩公府也聽說了。自從承恩公府大大的得罪了昭文帝,一家子差使被奪,灰頭土臉的境況就不必提了。

這些天,承恩公府正拼了小命兒的往慈寧宮使勁兒,以期能在方太后面前求個恩典,改變一下家庭處境啥的。承恩公夫人帶着兒媳婦方大太太去慈寧宮請安,將此事與方太后一提,方太后還懵着,“未聽說淑妃有孕啊?”

承恩公夫人與方太后是親姑嫂,道,“不能吧。外頭可是傳遍了,怎麼宮裡娘娘竟不知道?”

麗妃與秦淑妃早便不大對付,且麗妃自昭文帝潛坻時就在昭文帝身邊兒伺候了,又於宮闈多年,哪怕手段較秦淑妃遜色一二,也絕對不是傻子。麗妃頓時一挑柳眉,道,“這還不簡單。前兒秦家與親王府,又是聯姻又是聯親的,今天有了身孕不說,倒是藏着掖着,防着誰呢?”

方太后較麗妃不是強了一星半點兒,她皺眉斥道,“淑妃雖有些小心思,與仁德有何干系?”仁德親王可是方太后的親兒子。先把仁德親王府擇出來,接着,方太后打發了承恩公夫人婆媳回去,先宣了太醫院左右院判,再宣淑妃到了慈寧宮裡。

秦淑妃確有玲瓏心思,不過,秦淑妃有一點不比方太后。方太后隨時召見命婦家人,便宜無比。故此,方太后雖居深宮,消息絕對比秦淑妃靈通百倍。

此事,秦淑妃敗便敗在情報遲緩上。

秦淑妃先時並不得方太后歡心,如今秦家與仁德親王府聯姻,方太后剛對秦淑妃的態度有了些轉變。結果,秦淑妃立刻又有了隱瞞身孕的事兒。

其實,這也是宮妃常見的把戲了,爲求穩妥,有了身孕先不說,得胎像穩健後再尋了適當的時機暴料,如此,不但可以增加胎兒的穩妥性,更可適當的利用腹中胎兒爲自己增加些許份量,謀得些許利益。

有心機的人,都這麼幹!

不要說秦淑妃這一代後浪,就是身爲前浪熬到太后尊位的方太后爲先帝后宮時,也動過這些小心思。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方太后乃聖母皇太后,你秦淑妃不過皇帝一小妾,有了身孕不說,瞞着!你瞞着誰?又防着誰的?

方太后想到這事就肝火暗燒,宋嘉語胎兒的事真不是她動的手腳,就是再蠢的人也不能前腳派個女官給宋嘉語,後腳便令宋嘉語小產吧。這豈不是明晃晃的往自己臉上貼出“嫌疑犯”的標籤麼?尤其後來宋家人來請安說的那幾句話,特意提了一句“有太后娘娘親派的女官服侍”,方太后臉上心裡那叫一個不爽喲!

若是自己乾的,擔此惡名兒也不算啥!偏偏跟自己沒半點兒關係,卻要擔這名聲,方太后嘔死了有沒有?

如今秦淑妃有孕在身,死瞞着不說,還要促成秦家與仁德親王府的親事,秦淑妃你打的什麼主意!

秦淑妃並不知曉自己有孕之事已傳的沸沸揚揚,見太后召見,收拾打扮了一番便帶着宮人侍女去了慈寧宮。待秦淑妃請安後,方太后命其起身,直接宣左右院判進來請脈。

秦淑妃的臉立刻白了。

方太后淡淡道,“怕什麼?有孕是皇家喜事啊。看淑妃這模樣,怎麼不以爲喜,反以爲驚啊!”

秦淑妃是個聰明人,她自知事泄,立刻跪下請罪,“這幾日,臣妾確有幾分\身子不適,更兼上月沒有換洗,臣妾正想着是不是宣太醫來請脈……”

方太后根本不理會秦淑妃的託辭,“不必淑妃費這事,哀家已經替你宣了。”

勢至此處,秦淑妃只得讓左右院判請脈。左右院判一摸,早然喜脈。方太后問,“幾個月了?”

二人不敢隱瞞,恭恭敬敬地,“應有將將四月了。”

方太后望着秦淑妃,問,“自妃位以上,每十天便有一次平安脈,給淑妃請平安脈的太醫是哪個?”說着,方太后不掩其怒火,大怒斥道,“還不扶着淑妃坐下,一會兒肚子不舒服,哀家就是有嘴都說不清了!”

秦淑妃哪裡禁得起此話,頓時眼圈兒就紅了,請罪道,“臣妾萬不敢有此念。”

方太后根本不理會秦淑妃的楚楚面憐,怒問,“給淑妃請脈的太醫是哪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堂堂皇家太醫,竟連個平安脈都摸不出來?”又罵左右院判,“你們是怎麼當的差!淑妃是皇帝寵妃,正二品妃位,你們竟敢糊弄,派個連平安脈都不會把的太醫過去服侍!若有萬一,你們便是謀害皇嗣之罪!”

太醫院判哪裡敢當此話,立刻跪地叩首稟道,“服侍淑妃娘娘的李太醫醫術精湛,不讓臣等。別的臣不敢保證,若李太醫連平安脈都把不出來,臣甘願受欺君之罪懲處!”

方太后宣李太醫晉見。

事情就是這樣。

世界上聰明人太多,聰明人的小心思也太多。

有小心思不足爲奇,耍小心思也不足爲怪,關鍵是,耍就耍的高明一些,萬不要被人抓住把柄。

秦淑妃四月身孕藏着不說,方太后大怒,不過,念及秦淑妃有孕在身,方太后令人將秦淑妃送回淑和宮好生服侍,對着昭文帝卻是好一番的傷心。

“說來也是書香門第,平日裡言語舉止無不是大家風範,故而,皇帝封她爲淑妃,哀家雖覺着她年紀尚輕,也未阻止。”方太后微怒,“如今後宮之事,小事有戚貴妃做主,大事有哀家和皇帝商量着做主。戚貴妃自不必說,哀家信她比信哀家自己還要信。餘者就是哀家與皇帝了,有了身孕,這樣天大的喜事,太醫診出來封了太醫的口。哀家倒不知淑妃是何意思?”

“哀家猜不透淑妃的心思,也不想猜了。哀家老了,可再能活幾年呢?無非就是想活着的時候能看到皇帝多子多孫。先時經了那番大難,許多事,哀家也看淡了。”方太后嘆道,“先時宋妃好端端的孩子沒了,哀家吃齋唸佛一個月,就是求着祖宗在天之靈庇佑皇帝、庇佑祖宗基業。今日,淑妃有孕,孕時比宋妃還早兩月,卻隱瞞孕相不肯相告。哀家這個太后,做的到底沒什麼滋味兒。”

昭文帝對於秦淑妃所爲也是大爲不喜,皺眉,“以往朕也不知曉她竟是這樣糊塗的人,罷了,降爲嬪位,叫她好生在淑和宮養胎吧。”

方太后按住兒子的手,道,“你更是糊塗,再怎麼說,淑妃有身子呢。她本就是個多心的人,這個時候降她的位份,多憂多思的,傷着皇嗣如何是好?哀家倒不是心疼她,哀家心疼的是哀家的孫子!”

說着,方太后嘆口氣,“前兒宋妃來給哀家請安,哀家看那孩子臉兒白白的,就心疼的很。宋妃雖是失了皇嗣,平日裡爲人,卻比淑妃明白一百倍。她人也討皇帝的喜歡,要哀家說,皇帝很該多疼疼她。四妃之位,德妃還空着。宋妃入宮這些時日,伺候皇帝周全,何況,她父親還是救駕的忠臣。這樣人家兒出來的孩子,心思或許淺些,卻是心地純正、秉性良善。如今宋妃還未有封號,怎麼皇帝倒把這事忘了?”

“那依母后的意思?”

“德妃之位還空着,我看,那孩子倒也擔得起。”

昭文帝笑,“就依母后的意思吧。”

秦淑妃被禁足淑和宮,秦老太太椒房請安時也未能見到孫女,回家後,到底驚惶不安,一家子商量主意。

秦崢靜靜的聽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話,並沒有說個一句半句的意思。最後,大家的意思,還是去仁德親王府打聽一二。這事,自然要落在秦崢身上,這是仁德親王府的準女婿。

不想,秦崢直接拒絕,秦崢淡淡道,“秦家是秦家人的秦家,不是淑妃娘娘的秦家。不論叔伯兄長如何想,我把話放這裡,淑妃娘娘安分,我尚且不敢高攀娘娘威儀;淑妃娘娘不安分,秦家本就不是外戚權貴之家,更無需爲一宮妃私探內闈之事。”

“我十年寒窗,爲的是報效君王,而不是爲了淑妃娘娘。”

秦崢話音一落,秦淑妃的長兄,於工部爲六品員外郎的秦嶂已氣的臉都白了,忍不住道,“崢弟這話何意!”秦老尚書三子皆爲同母嫡出,堂兄弟姐妹素來親密,故而,一的秦崢此話,秦嶂立刻便惱了。

秦崢臉色不變,道,“大哥,先時老太太進宮時,早與娘娘說過我與宋家議親之事。此事,我不想再提。娘娘精於謀算,不過,須知世上還有一句話,人算不如天算!”

說完,秦崢對老尚書道,“請祖父幫我安排與親王府定親之事以,再請祖父允准將母親自家廟中接回來,我年紀不小,想盡快與郡主舉行婚禮。”

聽到秦淑妃被禁足的消息,宋榮對宋嘉言道,“你所料不差。”

宋嘉言微微一笑,秦淑妃是個很謹慎的人,這樣謹慎的人,忽然之間插手堂弟親事,令秦家與親王府聯姻,必有所謀!若說秦淑妃是爲了討方太后喜歡,焉何要選在秦家與宋家聯姻的時候呢?哪怕秦淑妃想讓秦家攀慕親王府,也不該用秦家失信的名聲做爲代價!

秦淑妃這樣急切,必有原由!

能讓秦淑妃不擇手段的原因,宋嘉言的猜測就是:秦淑妃已有身孕!

一個妃子,想保住自己的身孕所能用到的法子,秦淑妃用盡了。

但是,秦淑妃不應該忘記,這世上,不只她一個聰明人!

96 晉江原創發表114 晉江原創發表63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372 回門96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172 番外92 晉江原創發表25 最後一刀48 晉江原創發表53 晉江原創發表48 晉江原創發表141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91 晉江原創發表6 渣爹的另一面136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34 晉江原創發表132 晉江原創發表3978 晉江原創發表51 晉江原創發表4 婆媳之爭91 晉江原創發表4 婆媳之爭79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63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79 晉江原創發表74 晉江原創發表53 晉江原創發表71 晉江原創發表103 晉江原創發表98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84 晉江原創發表150 晉江原創發表83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108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4 婆媳之爭4 婆媳之爭171 完結章18 捱揍122 晉江原創發表第15章 兄弟姐妹110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79 晉江原創發表107 晉江原創發表84 晉江原創發表26 晉江原創發表1 吃奶新婚婆媳171 完結章101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30143 晉江原創發表22 宋榮的教導85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125 晉江原創發表135 晉江原創發表68 晉江原創發表20 奇葩章家78 晉江原創發表51 晉江原創發表43 晉江原創發表168 晉江原創發表71 晉江原創發表154 晉江原創發表75 晉江原創發表第15章 兄弟姐妹2 回門79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30 晉江原創發表46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97 晉江原創發表120 晉江原創發表82 晉江原創發表24 大殺招123 晉江原創發表164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108 晉江原創發表7 神棍宋嘉言36
96 晉江原創發表114 晉江原創發表63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372 回門96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172 番外92 晉江原創發表25 最後一刀48 晉江原創發表53 晉江原創發表48 晉江原創發表141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91 晉江原創發表6 渣爹的另一面136 晉江原創發表第13章 辛家打臉神經34 晉江原創發表132 晉江原創發表3978 晉江原創發表51 晉江原創發表4 婆媳之爭91 晉江原創發表4 婆媳之爭79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130 晉江原創發表67 晉江原創發表63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79 晉江原創發表74 晉江原創發表53 晉江原創發表71 晉江原創發表103 晉江原創發表98 晉江原創發表111 晉江原創發表84 晉江原創發表150 晉江原創發表83 晉江原創發表117 晉江原創發表108 晉江原創發表161 晉江原創發表4 婆媳之爭4 婆媳之爭171 完結章18 捱揍122 晉江原創發表第15章 兄弟姐妹110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72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79 晉江原創發表107 晉江原創發表84 晉江原創發表26 晉江原創發表1 吃奶新婚婆媳171 完結章101 晉江原創發表11 宋嘉讓的信30143 晉江原創發表22 宋榮的教導85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125 晉江原創發表135 晉江原創發表68 晉江原創發表20 奇葩章家78 晉江原創發表51 晉江原創發表43 晉江原創發表168 晉江原創發表71 晉江原創發表154 晉江原創發表75 晉江原創發表第15章 兄弟姐妹2 回門79 晉江原創發表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30 晉江原創發表46 晉江原創發表77 晉江原創發表97 晉江原創發表120 晉江原創發表82 晉江原創發表24 大殺招123 晉江原創發表164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108 晉江原創發表7 神棍宋嘉言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