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商議

五皇子見着銀子很是感慨了一番他爹的情義,當然,還有他爹對他的關懷,他爹對徵兵一事的支持,對閩地信心,總之,五皇子從禮部出來的,那一番滔滔不絕的感嘆,絕不辜負他先前數年在禮部的歷練。

穆元帝非但給了銀子,這銀子不算多,但省着些用也夠的,而且,五皇子現在打算先練陸軍了,海軍的事以後再說吧。所以,五皇子對他皇爹的感激就甭提了。

非但在諸官員面前很一番感嘆,回到家還在謝莫如耳邊絮叨。穆元帝爽快給錢,謝莫如也高興,笑,“陛下這般看重王爺,王爺更得勤于軍政,不負陛下所託纔好。”

“是啊。”五皇子道,“父皇還賜了不少東西給咱們過年。”又感嘆一聲他這好爹。

五皇子抒情大半日才說到正事,“近來諸邊不寧,想來父皇也是因此這麼快的撥來銀子讓咱們練兵。”完全不曉得,裡頭還有他倆哥的功勞。

謝莫如敏感的眉心一動,問,“怎麼說?”

五皇子就將西蠻南越蠢蠢欲動的事說了,謝莫如道,“幸而西寧南安均有精兵強將,不然真叫人得逞,後果不堪設想。徵兵一事還是要儘快的好。”

五皇子深以爲然。

西蠻南越的動靜,如唐總督永定侯蘇巡撫這樣的高官也都知曉了,穆元帝又這麼痛快的撥來了銀子,三人與五皇子商量着,徵兵之事,越早越好。只是,徵兵如何個徵法,一時還沒個結論。

徵兵的法子有兩種,一種是兵役,就是按村按戶強徵,必須出人打仗。另一種是募兵,自由參加。

五皇子道,“不論哪種徵法,都巡視之後再說。”將年後巡視封地的事正式與二人說了。

二人倒是沒反對,倒是唐總督道,“正月天仍是寒的,王爺心繫百姓,老臣願附驥尾。”前番戰敗,他不是指揮將領,所以,只是受到一些波及,但身爲閩地總督,仍受到朝廷訓斥。眼下的情勢,閩地再禁不起一場敗了,不然,他能安安生生的卷着鋪蓋捲回家都是福氣。

五皇子道,“我這人嘴拙,不會說些激昂的話。不過,你們放心,我不會讓你們身上一直揹着戰敗的不是。”

激昂的話有啥用啊,這三人在官場的歷練,啥激昂的話沒聽過。反是五皇子這實實在在的話方令人覺着是肺腑之言,哪怕憑三人老練心性,聽此言也不禁有些感動。

三人當然也知道,五皇子要巡視封地定不是今日纔有的想頭,五皇子就是今天通知他們而已。就是五皇子大年初一去閩安州軍營看望將士的事,怕也就是個巡視的引子。要是在往時,藩王與地方官員,在權柄上怕也要有個默契的。但閩地這會兒,從總督侯爵到知府等人,都貼着戰敗的標籤,五皇子本人並不是激進的性子,對他們都以禮相待。其實,哪怕沒有戰敗之事,他們也不會同五皇子有權柄之爭。畢竟,他們是流水的過路官,五皇子是鐵打的一地藩王。何況此時此地呢。

五皇子願意抗起這一攤事兒,他們是大力支持啊,永定侯敗的那番慘,唐總督並不幸災樂禍,他慶幸的是,當時直面海匪的不是他,不然,他今時今日就要與永定侯的處境換上一換了。

當然,不跟五皇子爭,但他們本身的地位尊嚴也是要有保證的才行。畢竟,五皇子治理閩地就得用人,咱們不爭是不爭,可五皇子您可不能只用屬官啊。所以,唐總督問了一個極刁鑽的問題,唐總督道,“王爺出巡,非同小可,別的暫且不論,護衛軍殿下想用哪支?”

五皇子早有準備,“我的親衛軍倒是閒着,從裡面抽調三千人。再有,年初一咱們去廣威將軍麾下看看,從中抽調兩千,永定侯麾下我去瞧過了,那日我與永定侯商議了,年邁與傷殘兵士若願意,年前發銀返鄉。剩下的兵士裡,寧缺毋濫,擇出了一千三百勁卒,也一道同去。你們看呢?”

唐總督心悅誠服,“王爺所慮周全,老臣這就命廣威準備呢。”

五皇子笑,“好。”

如此,五皇子出巡的事算是定了,年初一去廣威將軍那裡看望將士算是暖場,初二正式啓程。總督巡撫自有一番忙碌安排,五皇子這裡的屬官們也是各司其職,而且,年下最重要的祭祀之事已經結束,還有明年官學開學,這會兒就得準備着,薛長史說了,“此事只管交給微臣,微臣必能籌備妥當。”出巡之事的重要性,薛長史也是知道的,他是個幹練人,實幹家,但於謀略一事稍有不足,不然不能窩禮部大半輩子才熬了個郎中之位。所以,薛長史極有自知知明的,把自己擅長的一攤接過來,不令主上操心,主上就可去做更重要的事了。

而且,與薛長史一樣明智的是張長史,這倆人還放棄了隨駕的名額,倒不是不想跟着去,可王府外頭得有個主事的人。明顯李九江、柳扶風兩人,不論從年紀,還是從智謀上,都更勝他們一籌。這倆人不傻,不會以爲他們王爺這趟就是坐着車駕一路遊山玩水去的。

巡視裡頭的事兒多了。

柳扶風從朱雁那裡打聽了不少閩地糧田稅賦之事,朱雁也是能臣,乾脆總結了一套書面資料給柳扶風,柳扶風謝過朱雁,拿來給五皇子做糧田稅賦知識普及。李九江一直管着軍需,非但能與永定侯說得上話,連帶永定侯手下的李王兩位將軍也能聊上幾句,而且在李王二位將軍打聽官學事的時候,李九江還給他們走了後門,先把他們家孩子錄取了。李九江算是新貴,永定侯一系正是忍辱時,兩方都有意,自然有話說。李九江就是這樣把軍務抓起來的,永定侯這種外派徵兵的是一個路數,地方駐軍又是一個路數。尤其永定侯一系大敗,雖然不是地方駐軍引起的,但一者慘敗,一者無恙,慘敗這方哪怕聖人,也要有幾分酸的。何況,原本海軍與地方駐軍就是兩個系統,就這麼着,李九江連地方駐軍的底細也摸了個差不離。

兩人略摸了摸閩地軍政的底細,才與五皇子商議,先時五皇子不論修孔廟還是辦官學修衙門,都是有益士紳階層的。此次出巡,必要向封地百姓施恩方好。就是新皇帝登基也得有些減稅減糧的仁政,五皇子出巡亦是如此。但施恩的前提是,你得了解當是軍政,才能知道恩施何處。

五皇子先時只在禮部,對軍政瞭解有些不足也是真的。好在李柳二人得用,三個臭皮匠商量着,也商量出一套法子來。現今的稅啊,尤其閩地,先時又是徵兵又是打仗的,不可能朝廷全部貼補,銀錢不湊手時,就得加重賦稅,所以,稅賦委實不輕。

柳隨風道,“蘇巡撫實在是個能臣。”就這樣重的稅賦,蘇巡撫也沒少擠出錢來做些民生建設,修橋鋪路的事做得不少,閩地多水,碼頭也建了多處。而且,鼓勵商事,像一些進城售賣的小商販,只要是不推車的,都不收取入城費。每年夏秋糧熟,更會派人去下面穩定糧價,以免有人趁機壓低糧價,傷了農人。想來這也是閩地百姓日子還能過得的原因。

五皇子深以爲然。

柳扶風說了“蘇巡撫真乃能臣”後卻是深深皺起眉頭,道,“閩地的稅實在簡單,除了農稅、商稅就是抽的軍稅了。”免哪個都不合適啊!

五皇子笑,“國有能臣,國家之幸,百姓之幸。”

柳扶風見五皇子笑的舒心,不由也笑了,“王爺心胸寬廣,臣不能及。”蘇巡撫做得太好,既無苛捎,也無雜稅,雖然稅賦不輕,但百姓的日子都還過得。這讓想找機會讓五皇子給百姓做人情施仁政的柳扶風有些鬱悶,他所慮之事,就是自五皇子的私人利益着想了。五皇子喜歡蘇巡撫這樣的能臣,自然看得比柳扶風更遠一些。

五皇子道,“扶風是赤誠之人。”

柳扶風臉都有些發燒,還是頭一回有人說他是赤誠之人。其實五皇子並不是隨口一讚,他是真的這樣想,當初商議徵兵一事時,閩地財政不足,柳扶風私下就給五皇子出了主意,一是擴隱清田,自來大戶人家,尤其是官宦之家,在田稅上優待頗多,家中有官職的,依功名官職高低,可免稅少稅。就過樣,還有大戶人家隱瞞田產不報,明明自家一千畝田地,或者把上等田報成下等田之類。還有就是,因官宦之家有稅賦優惠,也有不少平民把自家田產獻給官宦之家,說是獻,其實就是爲了避稅,同時也與這些官宦之家拉一把關係啥的。種種之事,司空見慣。徵兵沒錢,去刻薄平民百姓也刻薄不出錢來,實在不行,柳扶風都想拿當地大戶開刀了。若不是穆元帝撥了銀子,估計柳扶風就得幹了這事。二則柳扶風還有個主意,就是閩地官民一體納糧,官宦家的稅賦優惠取消,也能弄些銀錢出來。這兩樣,都是得罪人的事,柳扶風既然敢提了,他就敢幹。

所以,五皇子說,柳扶風雖智謀頗深,但其實是個赤誠人。

柳扶風給五皇子誇得有些面上發燒,他自來精細,但對上蘇巡撫這樣的能人,也實在挑不出毛病。倒是李九江打聽出不少當地駐軍的弊病,與五皇子說了起來。

軍需一直是大頭,裡頭弄鬼的機會當然多。五皇子聽着就沉了臉,李九江道,“王爺勿惱,如今不過咱們心裡有數,到底如何,臣亦未親見。凡事,耳有所聞,目有所視,都不一定是真的,何況這不過是臣打聽出的一些情況。”

五皇子道,“我雖想快些扭轉閩地頹勢,可到底得有支能用的軍隊,永定侯現在手下人太有限了,親衛也只有五千人,新兵未徵,就是徵來也得訓練一段時間。倘當地駐軍都如九江你所聞一般,裡頭不知到底能有多少能用可用的。”

李九江道,“巡視就是良機,王爺。”

五皇子沉聲道,“你們說的對。”

李九江滴水不露,又道,“王爺還得擇選出數位幹練之才方好。”

柳扶風立刻明白李九江之意,道,“是,武將遴選雖要等武考,文職方面,殿下擇些可用之人,出巡一併帶着,也好令其開闊眼界。”

五皇子道,“你們擬好人選交給我。”

五皇子繼又道,“此次出巡,張長史薛長史留守,你們隨我出巡。”

二人起身應下。

柳扶風想到一事,“那海民回遷之事……”這事五皇子原是交待給他的,原打算開春就辦的。

五皇子道,“蘇巡撫也一併隨駕,此事並不急,且一路上,扶風也可多與蘇巡撫商議。待巡視結束,再辦不遲。”

作者有話要說:  PS:明天見~

第210章 召見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357章 東宮之二十第199章 嫡系建設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346章 東宮之九第362章 皇后之五第89章 見面第330章 奪嫡之三三第31章 一擊必中第324章 奪嫡之二七第12章 相像第267章 交鋒之昭德殿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388章第158章 分封第388章第112章 後續第21章 宋家,逸事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98章 命運之五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384章第42章 揣度第282章 交鋒之這一年第386章第229章 副手第49章 值得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299章 奪嫡之二第387章第79章 原因第375章 聖誕番外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82章 秦先生川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24章 人間記第8章 三老太太第159章 反插一刀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78章 信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192章 忠心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102章 祭禮第240章 交鋒之二第97章 命運之四第31章 一擊必中第304章 奪嫡之七第65章 好處~第226章 南事之三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116章 威風八面第133章 流言之二第266章 交鋒之東宮第153章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214章 打架~第301章 奪嫡之四第390章 太皇太后之五第283章 交鋒飛羽你怎麼看第210章 召見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83章 神仙手記第161章 五皇子的夢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56章 百靈~第265章 交鋒之還朝第92章第236章 轟動~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26章 遮掩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28章 暴雨第68章 使團歸期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98章 命運之五第32章 攘外安內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387章第216章 入冬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377章 皇后之十九第306章 奪嫡之九第95章 命運之二第52章 志向第232章 蜀中……第128章 趙霖第31章 一擊必中第76章 賤招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
第210章 召見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357章 東宮之二十第199章 嫡系建設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346章 東宮之九第362章 皇后之五第89章 見面第330章 奪嫡之三三第31章 一擊必中第324章 奪嫡之二七第12章 相像第267章 交鋒之昭德殿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388章第158章 分封第388章第112章 後續第21章 宋家,逸事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98章 命運之五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384章第42章 揣度第282章 交鋒之這一年第386章第229章 副手第49章 值得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299章 奪嫡之二第387章第79章 原因第375章 聖誕番外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82章 秦先生川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24章 人間記第8章 三老太太第159章 反插一刀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78章 信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192章 忠心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102章 祭禮第240章 交鋒之二第97章 命運之四第31章 一擊必中第304章 奪嫡之七第65章 好處~第226章 南事之三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116章 威風八面第133章 流言之二第266章 交鋒之東宮第153章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214章 打架~第301章 奪嫡之四第390章 太皇太后之五第283章 交鋒飛羽你怎麼看第210章 召見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83章 神仙手記第161章 五皇子的夢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56章 百靈~第265章 交鋒之還朝第92章第236章 轟動~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26章 遮掩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28章 暴雨第68章 使團歸期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98章 命運之五第32章 攘外安內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387章第216章 入冬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377章 皇后之十九第306章 奪嫡之九第95章 命運之二第52章 志向第232章 蜀中……第128章 趙霖第31章 一擊必中第76章 賤招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