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逼宮計一

五皇子大婚第一年,就成了五皇子的石破天驚的紀年。

倘不是五皇子剛剛出宮分府,當差的時間也短,本身並沒有什麼政治力量的話,饒是南安侯也得以爲在承恩公府的談話被竊聽了呢。

但是,不可能。

一個開府不到一年,母族不顯的皇子,絕對不會有竊聽承恩公府的力量。於是,南安侯也得說一聲人算不如天算了。

不,或者不是天在算。

還有一個人……

這個人一手推動皇家典章的制定,她會推動立太子事宜,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南安侯的眼睛再次放到五皇子身上。

五皇子突然上本立太子,驚得滿朝人都不知該如何反應了。穆元帝不辨喜怒的問,“哦,依你說,該立誰?”這一句,已不飭於誅心之問。

你想立誰?你要立誰?你打算立誰?

不少大臣的心臟已是提到半空,如謝尚書,低垂的眼神中不禁閃過一絲擔憂。

五皇子不知是天生神經大條,還是真的心底無私天地寬,他坦坦蕩蕩,聲若鐵石道,“該立誰,兒臣不知,只是兒臣想着,無非是立嫡立長立賢三種了。兒臣以爲,國儲安方人心安,人心安方天下安,以天下安定計,兒臣請父皇早立儲君。”

穆元帝此時也看明白了,這是五皇子自己的主意,因爲倘有朝臣串連的話,這會兒該有人接着上本了,但此時,朝臣大都是有些猶豫或者是在各自思量。想明白這一點,穆元帝心下怒火稍散,擺擺手,“此事不急,眼下就是年了,年下事多,過了年再說。”

五皇子俐落的退歸原位,他站班在四皇子之後,四皇子偷瞧五弟一眼,想着五弟這是怎麼了,好端端的怎麼想起立太子來着。剛父皇那彷彿帶着三九天寒意的口氣,真是嚇死他了。

五皇子放的這雷,委實大了些,導致許多人沒反應過來,就給穆元帝壓下去了。當然,主要也是穆元帝那一問,“依你說,該立誰?”

五皇子是穆元帝的親兒子,他經得起這一問,朝臣可不一定經得起。大家即使想着在五皇子屁股後頭沾光的,想到穆元帝此誅心一問,當下也沒人敢說話了,於是,此時容後再議。

散朝後,穆元帝直接五皇子拎到御書房問他,“你還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啊!上本之前,怎不先與朕商議!”

五皇子一幅懵懂的樣子,“啊”了一聲,方道,“兒子想,安定國本是好事,安定了,也就好了。”

穆元帝一想到五皇子時不時在朝中給自己放雷,就不由火氣上涌,冷着臉問,“現在有哪裡不好麼?”

五皇子娶了謝莫如做媳婦,還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可見與他那張嚴整的臉相匹配的是他的心理素質也是相當不錯的,五皇子相當敢說話,他沉默半晌道,“粥棚的事,就不大好。”

穆元帝給兒子揭了麪皮,勃然大怒,“滾!”

五皇子生怕他爹氣個好歹,連忙誠惶誠恐的“滾”了。快步出了御書房,見四下無人,五皇子一撣衣袍,重新端起自己嚴整且威儀的面龐,出宮去衙門辦差去了。

明年春闈之年,別個衙門不忙,禮部是再清閒不得的。再者,年下他父皇祭天祭地祭祖宗的,各項祭禮,與禮部也有干係,半點兒大意不得。再加上五皇子做事認真,樣樣都要過問,故此,每日不得清閒。

好在過年雖忙,也不是沒有回報,各地督撫的孝敬提前到了,五皇子在禮部,因近來頗發了幾次神威,再加上他有個名聲在外的媳婦,禮部尚書半點不敢怠慢五皇子,年敬啥的,五皇子得的是大頭兒。回家將紅包交給媳婦,五皇子換了家常衣袍,道,“這禮部,以往覺着是個清水衙門,不想這些孝敬也不少呢。”

謝莫如收了紅包,拿出來瞧一瞧額度,笑,“吏戶禮兵刑工,禮部在六部中排第三,如何會是清水衙門?”

五皇子同謝莫如坐在同一張榻上,反正大冬天的,也沒怕熱,與謝莫如細說六部的事,他當差大半年,對六部也有一些瞭解,遂道,“你不知道,吏部尚書人稱天官,三品以下授官,吏部尚書能做大半的主,爲制衡吏部尚書之權,故此有吏部尚書不入閣的說法兒。戶部不必說,掌天下錢糧,哪部都得跟戶部搞好關係,不然你部裡有事兒,戶部一聲沒錢就能癟死你。兵部從用兵打仗啥的,現在倒是少了,但舉國兵士穿衣吃飯、餉銀髮放、兵器更換,沒哪一樣不是要事。刑部向來是大案要案的地方。工部,四哥在工部,我聽四哥說,以往他還覺着工部窮呢,一去才知道工部纔是富的流油,舉凡工程,修城池壘城牆修宮殿蓋宮房,都得從工部走。禮部相對的,就是春闈啊,制定個禮單典儀什麼的,平日間沒有其他幾部這麼多的貓膩。”

謝莫如溫聲道,“但明正統,立太子的大事,只有殿下能上章秉奏,其他幾部的人,都不能無端上這樣的奏章。因爲殿下在禮部當差,名正言順。”

“十三經中有《周禮》《儀禮》《禮記》,卻沒有《吏記》《戶記》《刑記》《兵記》《工記》,單獨拿出禮來說,人們都覺着空泛,但禮接連而下的就是一個法字。禮法的力量,聖人都會屈從。就如同殿下請立太子,太子當立何人,無非三種,立嫡立長立賢。但其實,嫡在長與賢之前,嫡,本身就代表禮法。陛下不立太子則可,立則必立二皇子。觀二皇子此人,他小皇長子兩歲,論才幹,難道就比其他皇子出衆嗎?但是他是嫡出,他不算特別出衆,但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陛下肯定會立他。這是禮法。哪怕二皇子平庸,只要他沒有明顯的過錯,陛下便會依禮法而行。”

五皇子認真聽了,感嘆,“上書房的師傅都不如你說的明白。”禮部的力量,他是這幾次上折請奏才慢慢感覺到的,卻也沒有他媳婦說的這般分明。

謝莫如笑,“上書房師傅如何會說這些,他們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是了。”

說到立太子的事,五皇子就與謝莫如說了,“父皇把我叫到御書房,很是生氣的樣子。”

謝莫如問五皇子如何答對的,五皇子大致說了,謝莫如道,“殿下一派公心,陛下大約是要面子,故而羞惱罷了。粥棚的事,誰都清楚,只是在陛下面前不好說而已。”

五皇子想到自己被攆出御書房,道,“這不是掩耳盜鈴麼。”

“皇家自陛下起方人丁興旺起來,陛下待兒女一片慈心,自然希望兒女和睦。”謝莫如笑,“陛下不是自欺欺人的性子,他心裡知道殿下也是爲了大家和睦纔會上書的。”

兩人正說着話,四皇子跑來報喜,他媳婦生啦!

五皇子忙問,“生的什麼?閨女還是小子?”

四皇子喜的說話直哆嗦,“兒,兒子!”

謝莫如問,“四嫂還好?”

四皇子那叫一個舒暢,笑的見牙不見眼,“母子平安。”

五皇子謝莫如一併恭喜四皇子,侍女捧上茶來,四皇子接了喝一口就放下了,起身道,“岳母還在我府上呢,我先回啦,洗三兒時五弟五弟妹你們別忘了過來。”走兩步四皇子又笑嘻嘻道,“洗三禮可不能薄了啊!”

五皇子直樂,“一定厚厚的。”送四皇子出門。

倆人一樣的年歲,在皇家都是不怎麼受寵的皇子,故而,自小到大,兄弟間是極親厚的,五皇子送四皇子出門時,四皇子還悄悄問他,“你怎麼突然想起立太子的事啦?我看大哥臉色很不好。”

五皇子道,“我早就想說了,還是有個規矩禮法的好,你看施粥那事兒鬧的,誰臉上好看呢。還不如把這事兒定了,兄弟間也就安穩了。大哥有啥好生氣的,擱咱自家,誰家有嫡子會把爵位傳給庶子啊。我想着,到時父皇給咱們各人分封了,一人一塊兒地方,過日子才快活呢。”

“這倒是。”四皇子頗是贊同,道,“就盼着父皇把咱倆的封地捱得近些,也能時常來往。”

兄弟倆說些閒話,四皇子就回府看兒子去了。

五皇子回頭就同謝莫如說起四皇子府洗三的洗三禮來,謝莫如早備下四皇子府洗三時的賀禮了,命侍女取出來給五皇子瞧,五皇子見是一些些精緻的手鐲腳鐲以及一些孩子的玩器,決定晚上要更加努力才行。

五皇子正想着晚上睡覺的事,張長史打發人來找他,五皇子不大樂意的自榻上起身,“眼瞅着要用晚膳了,長史這是有什麼急事兒哪?”

謝莫如略一思量便知,笑道,“肯定是殿下上書立太子的事。”命侍女尋來大氅,給五皇子披身上,道,“要是長史不高興,就哄哄他。一會兒我命人送飯菜過去,這也到用飯時辰了,你與長史一道吃吧,估計長史有不少話要跟你說呢。”

五皇子鬱悶,道,“你說的好像長史在吃醋似的。”

長史的確在吃醋,尤其聽五皇子說請立太子的事是同皇子妃商量的時候,張長史簡直要醋死了,他道,“殿下!臣是陛下譴來服侍殿下的,臣待殿下一片忠貞,殿下有事,哪怕不與臣商量,但這等大事,咱們,咱們可得有個對策才行啊。”唉喲喂,他是皇子府的屬官,可是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啊,殿下幹這樣的大事,他先前竟半點風聲未聞,真是鬱悶死他了!他當然知道,五皇子開府未久,而信任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可殿下哪怕先前要保密,事兒幹完了,總該知會他一聲吧!

五皇子道,“我自問俯仰無愧天地。”

張長史嘆口氣,“那殿下也得想一想,殿下給二殿下這樣一個天大人情,得叫二殿下知殿下的情纔是,是不是?”

這還真是,五皇子道,“先生請講。”

主臣二人便細細商量起接下來的事,一時倒顧不得用晚飯了。

今日顧不得吃飯的人有許多,承恩公府就是一例,承恩公驚疑不定,“五皇子如何會突然上書立太子?”

承恩公世子嘆,“以往覺着五皇子沉默少言,於諸皇子中平平,不想他這乍入朝領差,就這般膽色過人。這冷不丁的突然提及立太子一事,只不知五皇子是何用意?”

“也不完全是冷不丁,先時就是五皇子上書請朝廷明示嫡庶尊卑,禮部還將此修入典章之內。上次朝會,五皇子剛把禮部修好的典章呈上,今次就突然請立太子……”承恩公次子沉吟片刻道,“不管五皇子是何用意,這樣的機會,錯過就太可惜了。下次朝會,不若請父親、大哥、三弟一併聯名上書,將立太子之事砸實了纔好。”這可憐娃因着上次他娘搗鼓着他祖母裝病嚇太后的事兒,給穆元帝摘了差使,至今未能再補個實缺。所以,只有在家幫着加油打氣了。

南安侯直接道,“還不是聯名上書的時候。”

承恩公次子道,“我們此時不爲二皇子搖旗吶喊,更待何時?難道等大事已定,咱們再去錦上添花,怕那時的花也不值錢了。”

南安侯仍是道,“我們是陛下的臣子,一言一行端看陛下心意就好。”

承恩公次子道,“三弟是說,陛下還未下定決心麼?”

“不,現下來看,陛下立太子自當立二皇子。但陛下早朝時也說了,如今年下事多,暫可不提。”南安侯道,“聯名上書是些小臣乾的事,而非你我公爵之府的本分,那與架秧子起鬨有何區別?不要說也不要動,我們府裡,本本分分的當差就好。父親前天剛上請罪摺子,今日又搞聯名上書,不妥。”

承恩公道,“機會難得,倘錯過此次良機,再提立太子就難了。”

“父親是陛下的親舅舅,陛下一向厚待胡家,父親如果太急着促成二皇子立太子之事,陛下難免多想。”二皇子的生母當然姓胡,但別忘了,二皇子的生母是承恩公的侄女而不是承恩公的女兒!南安侯一句話,承恩公便無言了。

承恩公次子猶是不甘,道,“難道我們就什麼都不做了?”

“不當做,也不要做。”南安侯話畢就起身離開了。

他少年離家,再回家時只覺着莫名的生疏,父兄不明白五皇子身後之人的用意,他卻是明白的。謝莫如的出身是一大忌諱,這個女子一次又一次的推動立儲,賺得從龍之功的同時,她也順帶表明,五皇子一系對大位是沒有任何野心的。

如今看來,承恩公府是信了的,恐怕連二皇子此時對五皇子府都是滿心的感激與親近吧。

不,南安侯卻看到在五皇子府深處那顆勃勃跳動的野心。

世人難道只看到五皇子府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動立儲嗎?世人難道沒有看到立儲大旗後的五皇子是何等的非凡超羣嗎?

穆元帝對兒子的培養頗爲全面,小時候在上書房由博學鴻儒教導唸書,長大後成家在朝領差,幾位皇子的差使都尚可,起碼沒出過什麼亂子。唯有五皇子,頭一年當差就乾的這麼驚天動地。第一件促使皇室制定了一系列的典儀規章,這是一件千秋萬代的事。五皇子年前就乾淨俐落的做成了。第二件,上書立儲。這是多少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五皇子直接就石破天驚的做了。

實在太出衆了。

饒是南安侯對五皇子都得有此評價。

對於一個初掌部務的皇子而言,五皇子實在出衆,關鍵是他這種出衆並不奪目,但當你回味時,你又會覺着,這位皇子是個一心爲公做實事的人。

五皇子這門親事,結的真正好。

南安侯自那日離了承恩公府後就沒再去過,閨女生了皇孫,南安侯府得預備下洗三禮去吃洗三酒了。

四皇子對這位侯爵岳父很是尊重,聽說岳父到了親自出門相迎,張嘴就是說兒子,笑,“旭哥兒太小,還不能抱出來,待滿月時再給岳父看吧。”四皇子給兒子取名旭。當然,這是小名兒,大名待大些請穆元帝取。

南安侯身爲岳父見女婿眯着眼睛樂的模樣也不禁面色微露暖意,道,“那天聽夫人說了,旭哥兒頗是俊俏。”

“眼睛大大的,這會兒就能看出雙眼皮了,嬤嬤說,這樣俊的孩子可不多見。”四皇子已經忍不住顯擺起他兒子來了,又道,“王妃也很好,就是嫌總在牀上躺着悶的慌,我讓管事找了幾個說書的,王妃倒是愛聽。”

南安侯問,“不怕吵着孩子麼?”

四皇子道,“一天只說半個時辰,你說也怪,每次說書的女先生一來,旭哥兒就目不轉睛的,似也在聽書似的。”

四皇子就差說他兒子生而知之了。一時,兄弟們都來了,四皇子請岳父安坐,又去招待兄弟。

四皇子府足足熱鬧了一整日,南安侯夫婦是走的最晚的,送走岳父岳母,四皇子回屋看兒子,兒子正睡着,四皇子又覺着他兒子的睡姿格外不凡來着。夫妻倆人說了一回今日洗三禮的事,因是夫妻私話,胡氏打發了侍女出去。說一回家事,胡氏方同四皇子道,“母親說,有件事父親在家裡提了提,讓母親託我同你講呢。”

“什麼事?只管說。”摸摸兒子頭頂細軟的胎毛,四皇子隨口道。他爹給他們安排的岳家都很不錯,南安侯是因功封侯,而且現在在兵部亦是實權人物。四皇子自然尊重岳家的意見。

胡氏輕聲道,“說咱們東穆,太/祖皇帝開國自不必說,父皇又是少年登基,故此,東宮竟一直未有人住過。前兒五皇子不是在朝中提議立儲,禮部的事兒咱不當問,可殿下是掌工部的皇子,東宮是否當修繕整理,殿下要不要過問呢?”

胡氏真是給四皇子提了醒兒,四皇子一拍腦門兒,道,“唉喲,你要不說,我真想不起來。”這會兒大家都在琢磨他爹啥時候立太子的事呢,誰能想到東宮的房舍上去喲。

胡氏拉下他的手,柔聲細氣道,“殿下心裡有數就成,反正立太子是大事,不是咱們能過問的,殿下當好分內差使就好。不爭不失,無爭也就無失了。”

四皇子正色應了,心說,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啊,他這幾天時常琢磨,五弟手快,已經在二哥心裡紮下好印象了,他在工部,沒五皇子在禮部的天時地利,不想岳父眼光這般毒辣,直接給他點了一條明路出來。

對呀,太子宮要不要修,他得先問問他爹去!

作者有話要說:  PS:今天就這一更,大家可以早些睡,因爲親戚駕到,石頭腰痠的了不得,也要先行就寢啦~~~~~~

第184章 天下烏鴉第124章 年代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23章 衣裳第35章 神交第二日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285章 交鋒之戰事二第303章 奪嫡之六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99章 失落的第378章 皇后之二十第134章 點個贊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17章 分曉第366章 皇后之九第325章 奪嫡之二八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37章 回報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229章 副手第249章 交鋒之十一第221章 爭功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214章 打架~第152章 各方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112章 後續第218章 戰局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284章 交鋒之戰事第219章 積累~第34章 生辰禮第114章 施粥事件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50章 及笄禮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188章 鐵御史第385章 太后之六第313章 奪嫡之十六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138章 得子第二日第203章 臣心之四第246章 交鋒之八第287章 交鋒之舊事~第336章 奪嫡之三九第45章 寶劍之論第302章 奪嫡之五第134章 點個贊第260章 交鋒之末班車~第314章 奪嫡之十七第156章 價值第224章 南事之一第50章 及笄禮第154章 更迭第82章 秦先生川第393章第132章 流言之一第162章 發散思維第86章 美人如花在眼前第266章 交鋒之東宮第106章 憶往昔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282章 交鋒之這一年第103章 賜婚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72章 玄機第5章 丈夫第9章 家族,家宴第354章 東宮之十七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32章 攘外安內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101章 目的第118章 第二更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127章 反常必有妖!第303章 奪嫡之六第72章 玄機第333章 奪嫡之三六第183章 與世同濁第392章 太皇太后之七第113章 感觸頗深第40章 李樵第160章 時機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126章 弟弟沒一個好東西第192章 忠心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80章 變色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319章 奪嫡之二二第134章 點個贊第189章 小勝第53章 外書館第64章 柳妃
第184章 天下烏鴉第124章 年代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23章 衣裳第35章 神交第二日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285章 交鋒之戰事二第303章 奪嫡之六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99章 失落的第378章 皇后之二十第134章 點個贊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17章 分曉第366章 皇后之九第325章 奪嫡之二八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37章 回報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229章 副手第249章 交鋒之十一第221章 爭功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214章 打架~第152章 各方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112章 後續第218章 戰局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284章 交鋒之戰事第219章 積累~第34章 生辰禮第114章 施粥事件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50章 及笄禮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188章 鐵御史第385章 太后之六第313章 奪嫡之十六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138章 得子第二日第203章 臣心之四第246章 交鋒之八第287章 交鋒之舊事~第336章 奪嫡之三九第45章 寶劍之論第302章 奪嫡之五第134章 點個贊第260章 交鋒之末班車~第314章 奪嫡之十七第156章 價值第224章 南事之一第50章 及笄禮第154章 更迭第82章 秦先生川第393章第132章 流言之一第162章 發散思維第86章 美人如花在眼前第266章 交鋒之東宮第106章 憶往昔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282章 交鋒之這一年第103章 賜婚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72章 玄機第5章 丈夫第9章 家族,家宴第354章 東宮之十七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32章 攘外安內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101章 目的第118章 第二更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127章 反常必有妖!第303章 奪嫡之六第72章 玄機第333章 奪嫡之三六第183章 與世同濁第392章 太皇太后之七第113章 感觸頗深第40章 李樵第160章 時機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126章 弟弟沒一個好東西第192章 忠心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80章 變色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319章 奪嫡之二二第134章 點個贊第189章 小勝第53章 外書館第64章 柳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