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奪嫡之四十

穆元帝是真的老了。

見到趙充儀的時候,謝莫如便如此想。

只有老人,纔會如此懷念青春。

謝莫如見到趙充儀時,先是一陣憤怒,繼而又平靜起來,她儀態萬方的坐在諸皇子妃之上,微微一笑,“月前參加十三殿下的洗三禮,未能得見充儀,就聽趙貴妃娘娘說十三殿下生得似充儀,要我說,十三殿下倒更似陛下。”

趙充儀在宮闈也有些時日,以前位份低,就是到慈恩宮請安也輪不到她,後有了身孕,胡太后倒是賞了不少東西,也召見過她兩回,但謝莫如一向是初一十五來慈恩宮請安,除此之外,從不踏足慈恩宮,也就是這麼巧,兩人至今日方是第一次見。儘管從未見過,趙充儀也對幾位皇子妃有所瞭解,尤其是謝莫如,這位皇子妃名聲之響,簡直是後宮無人不曉。據說連慈恩宮在她面前都要退避三舍,而且,五皇子身爲先蘇皇后所出,夫貴妻榮,縱蘇皇后過逝,謝莫如仍是諸皇子妃中的第一人。這由她的座次就能看出來。趙充儀一位小小的充儀,自不敢對謝莫如有什麼意見,她雖育有皇子,皇子不過剛剛滿月,縱得穆元帝歡心,但,不論出身,還是功勳,完全無法與已成年的嫡皇子五皇子相提並論。何況,五皇子還是東宮最有力的競爭者,以後諸皇子少不得要看五皇子的臉色過日子。只是,以往趙充儀只聞謝王妃之霸道,卻不知謝王妃說話這般讓人喜歡。她雖得帝寵,奈何出身平民之家,家裡不過一蜀中小縣城的小地主,勉強有幾百畝田地,由此常受人嘲笑。尤其她生了皇子,宮裡人人卻說皇子像她,還有些刻薄的私下說,外甥像舅舅的話……趙充儀又不傻,這些人不是在諷刺她出身低麼,再說,皇子像帝王的話好聽,還是皇子像妃嬪的話好聽,縱是傻子,也分得清楚。

謝莫如一句話就輕描淡寫、明明白白的挑撥了趙充儀與趙貴妃一回。趙充儀卻不知有沒有聽出謝莫如的意思,她抿嘴一笑,歡歡喜喜的說,“是啊,陛下也說小皇子像他,尤其眼睛,彷彿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謝莫如笑問,“充儀還住在趙貴妃娘娘宮裡麼?”

趙充儀道,“是啊。”

謝莫如輕輕一嘆,道,“充儀剛進宮時位份不顯,寄居趙貴妃娘娘宮裡倒是無妨,今充儀已是九嬪之位,又誔有皇子,只居一宮偏殿,如何住得過來。不說別個,皇子身邊宮人內侍嬤嬤也得有三十來人。太后娘娘有了年紀,這些瑣事不好叫她老人家勞神。倘母后尚在,縱充儀先時做月子不好移動,怕也早已爲充儀準備好新宮室了。我做皇妃的,自不好管後宮中事,只是,不爲充儀,也爲小殿下。謝娘娘雖是我姑媽,充儀畢竟在趙貴妃娘娘宮裡,如此,我替十三皇子說句話,還得趙貴妃娘娘多操份心,不論是與陛下商量,還是怎麼着,爲着小皇子,也不好委屈充儀的。”說着,一臉懇切的望向趙貴妃。

此時,看向趙貴妃的不止謝莫如一人,自謝莫如這話一說,慈恩宮中諸人皆望向趙貴妃,趙貴妃幸而在宮裡呆了一輩子的人,臉皮厚度非比尋常,掩去臉上的**,笑道,“我剛想回稟太后娘娘,與我宮東面兒相臨的暖春殿是極好的,殿裡遍植迎春花,還有一株幾百年的桂樹,早一月前我就命人收拾出來了。如今天氣轉涼,也早早燒起炭火,薰一薰屋子,免得凍着小皇子。今兒正想同太后娘娘商量,要是娘娘覺着還妥當,我就回稟陛下,讓趙充儀居暖春殿。”

胡太后對趙充儀無所謂,主要是看重皇子,同趙貴妃道,“把屋子收拾的暖和些,孩子小,正嬌氣的時候。”

趙貴妃笑,“太后娘娘只管放心。”

胡太后點頭。

謝莫如對趙充儀微微一笑,趙充儀也有幾分機伶,連忙起身謝過太后,謝過趙貴妃,趙貴妃忙道,“本就是早預備下的,倒是五皇子妃,雖不常進宮,卻是時時記掛着小皇子。你們雖是頭一遭見,要我說,卻是有天生的緣法。”說着話,趙貴妃淡淡的微笑起來。

謝莫如笑意不變,道,“我也不知爲何,一見充儀就覺面善。”又對趙充儀道,“充儀在貴妃娘娘宮裡,自是什麼都不愁,以後自己有了宮宛,事務就多了。遇事還是要多向趙貴妃娘娘請教,不說別的,養育皇子的事務上,趙貴妃娘娘就極具心得的。”說着,謝莫如對胡太后道,“太后娘娘,充儀這般年輕,雖則太后娘娘恩典,賜她宮室自己居住,到底皇子還小,要是有一位年長貴妃肯指點充儀,豈不好呢。”

胡太后心下是不喜謝莫如的,可今天謝莫如處處爲皇子考慮,胡太后心疼小孫子,深覺有理,不禁點頭,“是啊。”便與趙貴妃道,“你是個穩妥的,我就把她們母子交給你照顧了。”

趙貴妃能說什麼,趙充儀在她宮裡,穆元帝時時過去,也要陪她說說話的,今趙充儀一走,穆元帝自是不會去了。只是,趙充儀母子還要讓她照顧着,倘有半點不好,豈不就要落她頭上!趙貴妃恨謝莫如怕的牙癢,面兒上還得一派歡喜的應了,笑道,“縱太后娘娘不說,難道妾身就不照看了不成?”

胡太后笑,“你自來叫人放心,只是皇子還小,我又老了,就得託給你了。”

趙貴妃又說了一遍自己一定照顧好小皇子的話云云。

短短數語間,便是風雲變幻。

在諸公主、皇子妃、妃嬪都在的請安的日子裡,趙貴妃被謝莫如點出她掌管宮闈的漏洞,的確啊,趙充儀雖因帝寵爲妃嬪所忌妒,但,畢竟誔下皇子的充儀,已有獨居一殿的權利,趙貴妃卻未事先給趙充儀準備好宮殿。此事,沒人說倒罷了,有人提就是趙貴妃的錯漏。當然,謝貴妃也同是掌事貴妃,可趙充儀自入宮至今,便皆是趙貴妃的安排,謝貴妃貿貿然插手趙充儀之事,就是不懂規矩了。結果,這事兒偏叫謝王妃點破,趙貴妃縱是仗着臉皮厚將此事圓了回來,可在座哪位不是明眼之人,心下已將好戲看了個十成十。

只是,有如文康長公主謝貴妃這種略知一些舊事的,能猜到謝莫如突然給趙貴妃難堪所爲何事。如些年輕的妃嬪,或是公主、皇子妃,則是對謝莫如的發難有些摸不着頭腦,甚至,有不少人在琢磨,是不是大皇子近來受陛下重視,令五皇子不悅云云。

諸人心中頗多猜測,唯在趙充儀的心裡,謝莫如儼然成了天下第一大好人。

趙充儀當然也聽出謝莫如對趙貴妃的爲難,但,謝莫如件件都是爲了她好啊,第一爲趙充儀爭取到了獨居的宮室,第二將小皇子的安危放到了趙貴妃手裡,倘小皇子有什麼差池,趙貴妃起碼得擔個連坐的過失。趙充儀甚至想,早聽人說起過謝王妃最重規矩,如今一見,果然是大家風範。

趙充儀做爲今日的受益者,正是滿心歡喜,忽聽一位年輕的妃嬪笑道,“王妃娘娘果然與充儀姐姐有緣,這麼處處關心充儀姐姐。”

謝莫如見這妃嬪也十分年輕,位次在趙充儀之下,便有些不解的看向謝貴妃,謝貴妃道,“這是新晉的張美人。”

謝莫如眼睛掃了李美人一眼,問,“張美人有事?”

張美人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杏眼,圓臉,相貌中便帶着三分嬌憨,說起話來也若鶯啼婉轉,只是,端看她敬陪末座也敢在慈恩宮說話,就知道,近來怕也頗得帝寵。謝莫如問的直接,其實,貴族向來喜歡含蓄,如謝莫如這樣的問法,要擱別人,臉上未免難堪,張美人卻彷彿未覺,道,“是這樣,我們姐妹自進宮來也有許多日子了,充儀姐姐近來十分思念家中親人,充儀姐姐祖籍蜀中,離帝都頗爲遙遠。聽說五皇子封地就在蜀中,趙充儀十分惦念孃家,不知娘娘能否照顧充儀姐姐的孃家一些。”

這話一出,趙貴妃臉上立有不悅。

不待謝莫如有什麼反應,趙充儀已急道,“張妹妹,我哪裡有想家,你怎麼能對王妃說這樣的話。”

張美人一幅坦白麪孔,不解道,“趙姐姐不是昨兒才同我說過的麼。”說着,還一臉期待的望向謝莫如,趙充儀臉上已臊的通紅,極是歉意道,“王妃切莫聽張妹妹胡說,我就隨口同張妹妹說了回家鄉的風景,哪知她就以爲我想家了呢。”

謝莫如將手裡的黃銅手爐交給侍女捧着,脣角噙了一縷笑意,道,“充儀進宮未久,年紀且輕,就是想家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充儀爲陛下愛妃,算起來也是諸皇子的庶母,我家殿下爲當朝藩王,無陛下旨意,斷不能私自結交庶母母族。充儀自是明曉規矩的,故不欲讓我爲難。只是,哪裡就人人如充儀一般明曉事理呢?母后過逝,陛下不欲太后娘娘勞神,便將後宮交由趙貴妃娘娘和姑姑執掌,今兒虧得這殿裡都是咱們自家人,這要叫別人知曉此事,豈不叫人笑話。”

張美人的臉色已是有些難看,此刻更如受驚的小兔子般,眼淚汪汪的看向謝莫如,哆哆嗦嗦道,“妾身,妾身說話不留神,娘娘你別生氣。”

謝莫如頗爲驚訝,“我說什麼了麼?怎麼張美人就這般形容?這當着太后娘娘的面兒,怎好動不動就淚眼婆娑的,老人家哪裡見得了這個。眼下正是小皇子剛過滿月的大喜日子,這可忒不吉利。”

胡太后果然就有些不高興,趙貴妃忙道,“張美人一慣膽小,老五媳婦不要與她一般見識才好。”

謝莫如笑,“看趙貴妃娘娘說的,張美人是陛下妃嬪,我乃皇子妃,倘不是來給太后請安,怕是見都見不着的。要我說,她倒不似趙貴妃娘娘這般爽俐人調\教出來的,趙貴妃娘娘向來明言快語的人,我以爲你喜歡的都是充儀這般懂規矩明禮儀的人呢,原來趙貴妃娘娘近來口味變了,偏愛這梨花一枝春帶雨。也是我弄錯了,初時見張美人直言快語的,還以爲她是個憨人呢。”

謝貴妃接口笑道,“有了年歲,口味兒變了也是正常,就說我以前一點兒辣都碰不得,如今倒是無辣不歡。”

謝莫如笑,“蜀中產上好的辣椒,那下次進宮,我給姑媽帶些來。”

“那我可生受了。”

“姑媽這裡什麼沒有,不過是給我個孝敬的機會罷了。”

把趙貴妃諷刺了個通透,人家姑侄倆卻是有說有笑起來。過一時,胡太后有些倦意,只留了文康長公主在身邊說話。諸人起身告退。待出了慈恩宮,謝貴妃與謝莫如道,“一會兒你來我宮裡,咱們說說話。”說着瞥一眼不遠處看向謝莫如的趙充儀,給謝莫如使個眼色,便扶着三皇子妃的手先走了。

趙充儀跟謝莫如說了些歉意的話,謝莫如什麼都沒說,望入趙充儀有些惶恐又有些不安的眼睛時,謝莫如的心情已經完全平復了下來,初時覺着趙充儀的相貌有幾分與母親相似,細看卻又是不像的。她的母親,從未惶恐。上前爲趙充儀重新系了繫頸間的披風帶子,謝莫如道,“外頭冷,充儀快回去吧。”

謝莫如到麟趾宮時,三皇子妃並不在,謝太太也不在,謝莫如知道謝太太因上了年歲,雖初一十五可進宮來給謝貴妃請安,可進宮豈是容易的,三更便要起,折騰兩三個時辰才能見到人。謝貴妃憐惜母親年邁,便不讓謝太太來了,自今年起,來的都是謝芝的妻子吳氏。

謝莫如還說呢,“弟妹沒進宮請安麼?”

“我這裡事事都安好,正好你三嫂剛纔過來,我跟她們一處說話去了。”謝貴妃揮手打發了宮人,嘆道,“你都知道了。”

謝莫如道,“姑媽指的是什麼。”

謝貴妃有些錯愕,繼而微微一笑,“如此,我便放心了。”這些天,她委實擔憂謝莫如倘與趙充儀見面會極爲不悅,要知道,尋常人不悅倒也不在謝貴妃眼裡,唯謝莫如,此人發作起來完全不管地點時間的,何況,謝莫如連胡太后都發作過。謝貴妃不敢推斷謝莫如的反應,但,今日謝莫如的反應卻是好的出乎謝貴妃意料。謝貴妃對趙貴妃亦十分惱怒,魏國夫人哪怕陪葬輔聖公主陵,那也是謝家婦。趙貴妃此舉,不只是令謝莫如惱怒,謝貴妃早就心下大不悅了。只是,穆元帝近來十分偏愛蜀女,尤其趙充儀,還產下十三皇子。由此,趙貴妃近來於後宮風頭大盛,謝貴妃也只得暫忍罷了。今有謝莫如出面揭了趙貴妃臉皮,謝貴妃深覺解恨,與謝莫如道,“咱們是嫡親的骨肉,非外人能比,以後你進宮,只管來我宮裡坐坐。”

謝莫如笑,“少不得要來打擾姑媽的。”

謝貴妃擺擺手,“何必這般外道。我自來性子軟,當初封貴妃就在趙貴妃之後,你三哥論年序長幼,又在大皇子之下。有時候,我也是苦忍罷了。趙充儀的事,不要往外說去。”說着,謝貴妃嘆口氣,“你自來有分寸,我也是白叮囑一句罷了。”絮絮叨叨的同謝莫如說了不少交心話。

謝貴妃原想留謝莫如午膳的,謝莫如道,“趙貴妃定會遷怒於大嫂子,我過去瞧瞧,以免大嫂因我之故受此牽連。”

謝貴妃讚歎,“也就是你,有如此心胸。”謝貴妃倒不是贊謝莫如心胸寬廣,只是謝莫如一去,趙貴妃婆媳難免生隙。想到謝莫如所作所爲,前頭剛離間了趙充儀與趙貴妃,這馬上又要去離間趙貴妃與大皇子妃了,離間之計,縱一時不見效,只要在心中留下一絲嫌隙,總有一日,終會展露出成果的。謝貴妃心下不禁又一次感慨,悔當初不聽父母言。謝貴妃起身要送,被謝莫如攔了,謝莫如道,“姑媽要這般客氣,以後我再不敢來了。”

謝貴妃笑的親熱,拍拍謝莫如的手,令心腹宮人親送了謝莫如出去。

謝貴妃的麟趾宮與趙貴妃的昭陽宮東西對峙,只隔一條青石路罷了,也就是說,出了麟趾宮的門,對門就是昭陽宮了。謝莫如去麟趾宮都不多,何況是昭陽宮?謝莫如一門昭陽宮的門就感覺到了昭陽宮緊張的氣氛,待謝莫如去了昭陽宮正廳,大皇子妃的眼睛尚有些紅腫,趙貴妃笑,“你怎麼有空來我這裡了?”

謝莫如道,“來前與大嫂約好了,說要去樂充媛那裡瞧一瞧皇孫皇孫女呢。要是大嫂不便,我就先去了。”

趙貴妃忍氣對兒媳道,“那你就去吧。”心下深覺兒媳無用,在慈恩宮坐視她被這姓謝的扒臉皮,卻是一句聲援都沒有。要這樣的兒媳有什麼用!真是氣死趙貴妃了!都是做皇子妃的,謝莫如這潑貨好歹還佔了“厲害”二字,她這兒媳婦,就是根木頭!看着自己婆婆受欺負也不會吭個氣!簡直是氣死趙貴妃了!

其實,趙貴妃不想想,她要真佔理,還用得着吃謝莫如的虧,她自己都只能給自己圓場,大皇子妃能說什麼?事實上,大皇子妃也覺着,張美人委實不知規矩禮儀,心機更是令人厭惡!

大皇子妃也是做婆婆的人了,自是不願還受婆婆的氣,便對趙貴妃行一禮,隨謝莫如去了。一路上,謝莫如什麼話都沒有。大皇子妃更是沒心情說話,但,先時被婆婆責怪時,大皇子妃沒時間思量,可現下,冷風一吹,大皇子的腦筋亦是愈發清醒。大皇子妃與謝莫如多年妯娌,對謝莫如的脾氣也有些瞭解,有些人只說謝莫如脾氣大,動不動就要發作,但大皇子妃同謝莫如相處多年,深知謝莫如不是個不講理的人。倘不是真得罪了她,她何必要發作掌事貴妃。不要提什麼大皇子與五皇子朝堂之爭,自蘇皇后立後之日起,大皇子妃早死了心,她丈夫雖是長子,可自身份到功勳,無一能與五皇子相比。就是朝堂之爭,也已非一日,謝莫如每月初一十五都會進宮,如何早不發作,晚不發作,偏生今日給了婆婆這樣大的難堪,簡直是把婆婆的臉皮扒下來還要往地上踩三腳的架式。

還有謝貴妃的反應也很奇怪,謝貴妃一向是個和氣人,就是謝莫如不痛快了,她一向是攔着的,哪似今日,竟極不客氣的跟着諷刺了婆婆一回。

這種種反常,大皇子妃不能不想,不能不查。

謝莫如說去看樂充媛,二人便去樂充媛那裡走了一遭,方各回各府。

對於謝莫如,這仍是衆多日子裡平平淡淡的一日,她輕描淡寫的將宮裡發生的事大致與五皇子說了,道,“充儀是個知進退的人,她這樣的人爲陛下寵愛,倒也有些道理,只是那位張美人十分好笑,在慈恩宮竟說出這樣的話來。這不是明擺着挑事麼。她們皆是蜀中李總督送進宮來的,要說照顧趙充儀孃家,不過李總督一句話的事,偏生張美人要在慈恩宮那般說。哎,待下次給張長史送信,可得叫他謹慎些。李總督,到底更親近大皇子。”

五皇子平生最煩愚蠢之人,尤其張美人這種本就蠢貨一個,偏要無事生非型的。五皇子不好說後宮妃嬪不是,便道,“李總督要是個好的,也做不出獻美之事。”想着,蜀中是自己的封地,到底不好讓個親大皇子的人久居總督之位。

謝莫如道,“陛下已經老了。”

幾天後,穆元帝的行爲印證了謝莫如的判斷,穆元帝竟然派內侍賞賜了趙充儀的孃家。如果是年輕時的穆元帝,是斷不會如此的。尤其是,謝莫如已拿到趙充儀的消息諜報,謝莫如淡淡道,“這趙家倒是譜大的很。”

五皇子問,“怎麼了?”

“自趙充儀進宮,趙地主家便十分猖獗,竟然讓舅舅去給他家主持法事。”

五皇子是知道方舅舅出家做道士的事的,五皇子對此事倒是很客觀,道,“鄉下地方的人,可有什麼見識呢。”

謝莫如倒也並未多說,只是再次感慨一句,“陛下是真的老了。”不然,哪裡會去賞賜一個鄉下小地主呢。

五皇子道,“父皇明白着呢,只是賞趙家些東西,並未賜官。”

倘穆元帝年輕時,怕是根本不會讓內侍過去賞賜。天子一舉一動,無不引人矚目,縱不給趙地主賜官,天子親自賞賜,這趙地主家難免恃寵而驕。

人老多情。

人老,也糊塗。

作者有話要說:  PS:提前替換~~~~晚安~~~~~~~~~~

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144章 鬆口氣第180章 商議第361章 皇后之四第257章 交鋒之十九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30章 離間第125章 宮宴第284章 交鋒之戰事第16章 逗她第378章 皇后之二十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35章 神交第11章 提醒第84章 出孝第157章 是不是第65章 好處~第127章 反常必有妖!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17章 分曉第30章 離間第290章 交鋒之彭大郎第94章 一個餿主意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312章 奪嫡之十五第259章 交鋒之二一第310章 奪嫡之十三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4章 華章 堂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315章 奪嫡之十八第66章 朱雁第21章 宋家,逸事第362章 皇后之五第211章 勢在必行第57章 鸚鵡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314章 奪嫡之十七第223章 舉薦第62章 講筵之後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第244章 交鋒之六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191章 夫妻話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178章 報償第207章 契成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196章 了無牽掛第387章第212章 小唐~第79章 原因第156章 價值第393章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34章 生辰禮第342章 東宮之五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306章 奪嫡之九第285章 交鋒之戰事二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180章 商議第159章 反插一刀第20章 行雲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257章 交鋒之十九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54章 福菜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82章 秦先生川第134章 點個贊第29章 誅心第197章 相救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第133章 流言之二第76章 賤招第377章 皇后之十九第14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42章 揣度第381章 太后之三第323章 奪嫡之二六第383章 元旦番外第92章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228章 南安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375章 聖誕番外第175章 祭奠第281章 告靖王第二書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8章 三老太太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107章 重陽
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144章 鬆口氣第180章 商議第361章 皇后之四第257章 交鋒之十九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30章 離間第125章 宮宴第284章 交鋒之戰事第16章 逗她第378章 皇后之二十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35章 神交第11章 提醒第84章 出孝第157章 是不是第65章 好處~第127章 反常必有妖!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17章 分曉第30章 離間第290章 交鋒之彭大郎第94章 一個餿主意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312章 奪嫡之十五第259章 交鋒之二一第310章 奪嫡之十三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4章 華章 堂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315章 奪嫡之十八第66章 朱雁第21章 宋家,逸事第362章 皇后之五第211章 勢在必行第57章 鸚鵡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314章 奪嫡之十七第223章 舉薦第62章 講筵之後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第244章 交鋒之六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191章 夫妻話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178章 報償第207章 契成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196章 了無牽掛第387章第212章 小唐~第79章 原因第156章 價值第393章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34章 生辰禮第342章 東宮之五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306章 奪嫡之九第285章 交鋒之戰事二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180章 商議第159章 反插一刀第20章 行雲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257章 交鋒之十九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54章 福菜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82章 秦先生川第134章 點個贊第29章 誅心第197章 相救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第133章 流言之二第76章 賤招第377章 皇后之十九第14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42章 揣度第381章 太后之三第323章 奪嫡之二六第383章 元旦番外第92章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228章 南安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375章 聖誕番外第175章 祭奠第281章 告靖王第二書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8章 三老太太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107章 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