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奪嫡之三九

六郎剛走三天,三郎就說,“往時覺着六郎在家也沒啥,他這突然一走,就覺着家裡少了多少人似的。”

二郎道,“是哦,也不知他在路上吃不吃得好。”

“怎麼會吃不好,又不是沒帶廚子。”三郎道,“六郎又不是昕姐兒。”

昕姐兒一聽,頓時不樂意,問,“我怎麼了?”

三郎笑嘻嘻地,“你沒啥?就是挑吃挑穿的,今兒要吃張廚子做的魚,明兒就要吃李廚子燒的蝦了。六郎去蜀中,帶兩個廚子就足夠,要換了你,得帶八個。”

昕姐兒氣地,“你還不一樣,前兒還絮叨太平居的雞肉餛飩呢。”

三郎那薄薄的眼皮瞟昕姐兒一眼,道,“你不就氣我沒帶你去太平居麼,不過,他家的雞肉餛飩還真是不錯,不比咱們府裡的差。你知道不?聽說他家廚子也傳了兩代了,一輩子啥都不幹,就專門包雞肉餛飩,有這樣的功夫,自然做得精細。咱家的廚子,雖也會做,到底不比他家的細緻。是不是,老二?”穿衣打扮上,三郎是專家。飲食上,就得看二郎了。

二郎慢悠悠的白三郎一眼,說他,“你如今膽子越發大了,連二哥也不叫了。”

“二哥二哥二哥。”三郎連喊三聲,二郎方道,“嗯,太平居的餛飩是不錯,說來比咱們府上做得要更好些。”

昕姐兒聽的都向往的了不得,問,“二哥你也吃過了?”

四郎直笑,道,“肯定是二哥先吃過,說好吃,三哥纔去的。”

昕姐兒氣的臉頰鼓鼓的,說哥哥們,“一個兩個都沒義氣,以後你們得罪了父王,休想叫我替你們說好話。”

三郎忙道,“我們是先去試一試,覺着好吃,纔要帶你去的,看這小脾氣,一年兩年還見長啦。”

二郎圓潤着一張臉,只笑不言。

五郎很實在的說,“阿昕你別急,二哥去年花了五千銀子買了一座小山,山上種的都是松樹,最重要的是,山上還有一處泉眼,泉水甘冽清甜。二哥命人在那山上養了一千隻雞,二哥說了,等他那雞養好了,把太平居的廚子叫家來,讓他做一頓雞肉餛飩,肯定味兒更好。到時咱們等着吃就行了。”

昕姐兒大開眼界,也不說哥哥們小氣了,連忙道,“以前我聽過一個故事,說前朝一位王爺要吃豬肉,那豬都是人蔘鹿葺養出來的。二哥,你那雞在山裡都喂什麼?”

二郎道,“別傻啦,就是人那麼吃人蔘鹿葺也得吃得天天噴鼻血,豬難道就能消受啦?一聽就是糊弄人的。不論什麼東西,像養□□,給雞換個稍微好些的環境就是了,但也用不着給雞喂什麼異樣東西。還有那種什麼給雞吃藥材,出來就是藥雞,都是鬼扯。雞養在山中,不必喂五穀,而是讓它在山中自由覓食,飢則食山中草蟲,渴則飲山中泉水,如此,長到一年,便可捕來食用做菜了。這時候的雞,肥嫩正佳,味道恰好,介時不論做餛飩還是燒菜,隨妹妹吃去。”

四郎感嘆,“二哥你爲吃雞,能買座山也是大氣魄啊。”

昕姐兒道,“山上出產可多了,既有松樹,每年便可產松子,還有各樣山貨,待樹長成亦可賣錢,哪裡單是爲了養雞,五千銀子買的山林,肯定是好山林。”

二郎道,“我買那山林的時候,能賣的樹,主家已賣了,主要是那地界兒水好,我還命人挖了個水塘,養了蓮藕和魚,還有王八也放了些。”

大郎問,“你沒養些螃蟹,母親喜歡吃蟹。”

二郎道,“蟹養在了稻田。”

昕姐兒真是服了二郎,說,“二哥,論吃上頭,真是無人能及你啊。”

三郎也深以爲然。他們都是叫管事管着莊子鋪子,不叫管事糊弄了就成,唯二郎,對自家田產,那真不是一般的規劃。還有,人家二郎,去歲收成了就置了個小山頭,頗會過日子。

幾人正在說閒篇,就有內侍進來,先行過禮,笑道,“王妃命奴婢過來跟爺們和姑娘說一聲,六爺的信到了。”

“唉喲,好快!”這才走三天就送家書回來了,三郎先跳起來。然後,一羣兄弟姐妹的就去梧桐院看六郎來的信了。

謝莫如已經看完了,正笑着與侍女說話,見孩子們都來了,笑道,“六郎命人送了家書回來,你們也看看。”

三郎一向手快腳快,先上前取了嫡母放在几上的書信,道,“我來念!”

六郎是這樣寫的:

父親母親敬啓:

一出門就開始想家了,不過,路上的景色很不錯。中午有些熱,我就在車裡睡覺,早上我都會下車走一走,或者傍晚騎一會兒馬。乍在外頭,頗是寂寞。大哥說在外頭要端嚴,不能給人小瞧,我就總學大哥嚴肅着臉端架子,端得我臉有些僵。

三郎唸到這兒,大家都笑了。大郎笑道,“我哪裡有端架子。”

昕姐兒笑嘻嘻地,“大哥這是長兄風範。”

“你自小就愛在我和二哥面前擺大哥的架子。明明咱們都是一年生的,還有父王,總說你穩重,說我跳脫。”三郎也是振振有辭。

大郎道,“難道都要像你一樣,跟個猴子似的,就差上樹了。”

四郎催三郎,“三哥你快點兒念。“

三郎裝模作樣的咳兩聲,清一清嗓子方繼續道,“今天剛進直隸地界兒,就見到了二哥莊子上的人,給我送了雞魚藕蝦,還有一隻鱉,說是二哥莊子上養的。味兒極佳,江姨也說好吃。另送來了山泉水,煮開後放涼喝就很好喝,泡茶則不顯其味。”

二郎點頭,“的確是這樣,有些泉水,清嘗很好,卻不適於煮茶。不過,我那雞還沒養成呢,藕現下也有些嫩,魚蝦倒是可以吃了。咱們都沒吃呢,六郎倒是好口福,給他先嚐了。”

昕姐兒問,“二哥,你那雞得什麼時候能養成?”

“中秋就差不離了。”

“成,那我就等着了。”昕姐兒算算,也快了。

昕姐兒又催三郎念信,三郎便繼續念道,“經直隸時,薛帝師去訪了一位老友,那位老先生姓獨孤,鬍子老長,足有兩尺。獨孤老先生家裡有一株合抱粗的月桂樹,現下已有點點花苞,我想着,要是四哥見了,肯定能做上幾首小酸詩。”三郎還對四郎補充一句,“說你會做小酸詩呢。”

四郎跳起來,跑到三郎一畔爭着看信,直嚷嚷,“你怎麼還跳着念!”嫌三郎不實在,四郎把信奪了過來,給大家補一句,“前頭還有一句是說三哥的。六郎說,這好幾天吃飯,薛帝師和江姨都不是愛說話的,他好懷念在家裡吃飯時三哥嘰嘰喳喳的樣子。”然後,四郎點評一句,“嘰嘰喳喳,這詞用得好,三哥意態,盡在眼前了。”

三郎搔搔高挺的鼻樑,道,“剛我還說有些想這小子呢,以後我再不想他了。”竟然說他嘰嘰喳喳,一點兒不知道尊敬兄長。

六郎的信把家裡每個人都念叨了一遍,做功課時會想起五哥,連睡覺時也會想起小時候和昕姐兒在一個牀上,然後被昕姐兒欺負的事兒,還有昕姐小時候給他取過外號啥的。六郎說,在家時早忘了,不知爲什麼,一離開家就都想起來了。

大家聽的直樂。

六郎也寫了許多路上見到的人物,說有一位某官員家的公子,這都入秋了,爲示風流瀟灑,腰上還掛着摺扇。還有路上見過小路上有成親的喜隊,新娘子不是坐轎子,而是騎驢,而且,驢背上也沒有鞍韉,也不知新娘子會不會坐的屁股疼。除此之外,六郎還着人送了許多直隸特產,說是直隸總督送的,他已經給薛帝師和江姨了一份,這是給家裡的。

三郎頗是嚮往道,“早知道上這麼有意思,我乾脆送六郎一程了。”

四郎也說,“以前咱們去閩地時,還太小,覺不出有意思來。不知蜀地啥樣,其實,在閩地住慣了也覺着不錯,每逢夏天必刮海風。”

二郎頜首,“難道是有新鮮的海鮮吃。”

昕姐兒心下委實懷疑自家二哥是天上御廚投的胎。

甭說,二郎這性子,頗得穆元帝喜歡。先時二郎只是在內務司應個名兒,他年紀小,再者是剛去的,內務司裡多少老狐狸,也就是面兒上供着他罷了。結果,去歲穆元帝中毒一事牽涉到內務司,穆元帝將內務司從頭到腳的查了個通透。二郎雖是個好吃的,也不笨,哪怕他自己意識不到,也有他爹指點他,二郎便趁機得了內務司的實權。

內務司管啥,無非是皇室的吃穿用度。

二郎真正是個講究的,當然,他管起事兒來,也難免自己得些便宜,但穆元帝很有深深的感受,銀子沒多花,一應吃用卻更爲精細了。

就拿二郎養的這□□,留下自家人吃用的,二郎賣了五百隻給內務司,他還給自己的雞取了個名字,叫,松林神仙雞。當然,這是第一年,因效益不錯,二郎決定擴大養雞規模,但也不能濫養,總數就維持在三千隻以內。而且是一茬一茬的養,二郎爲此還寫了本《神仙雞的飼養事項》。

反正,自從二郎掌了內務司,連宮裡的中秋宴,三郎都說,“今年中秋宴倒比往年的精細。”

昕姐兒也說,“往年東西端來都是溫的,吃起來委實一般,今年都是熱騰騰,做的也精巧。”

三郎偷笑,“什麼精巧,其實就是減量了。往年什麼都滿滿當當的,今年的菜色擺的漂亮,說來不若往年實惠。”

大郎道,“宮宴上,沒幾人是爲了吃飯去的,少些也好,還節儉些。”

因到了秋冬進補的時令,二郎一向養生有道,於是,臉色更見圓潤了,道,“今年好幾位堂兄成親,內務司都要入不敷出了,得省處花錢。何況,宮宴一向浪費頗大,我就想了這法子。就是菜量減了三成,其實也沒大動,無非是賞下去給宮人內侍們吃罷了。”

中秋後,八月十六的早上,家裡終於吃到了二郎大力推薦的雞肉餛飩,特意請了太平居的廚子來王府做的。二郎先咬了一口,慢慢的細品這餛飩的味道,良久感慨一句,“果然不愧我神仙雞做出來的雞肉餛飩啊!”

五皇子聽的脣角直抽,心說,不就是一碗餛飩麼。

謝莫如嚐了個餛飩也道,“這雞是養的不錯,肉質肥嫩正好,太平居里這調餡的手藝也好。”

二郎立刻命侍女拿了五兩銀子賞這廚子,還特意叮囑一句,“拿我的私房,不要走公賬。”

“沒聽說過賞錢還能走公賬的,”三郎自來嬌氣怕蕩,舀着個餛飩且吹呢,嘴裡倒是不耽擱說話,與父親道,“皇祖父可真有眼光,叫二哥管內務司。咱家沒有比二哥更會過日子的了。”

五皇子端嚴着一張臉道,“你皇祖父也說你二哥把內務司管的好。”

三郎心說,內務司非但好管,內務司總管是新換上的不說,也沒別個皇室人壓二哥一頭,可不盡是二哥做主麼。他在兵部,啥都得看大伯臉色。

五皇子與二郎道,“把你那雞給你四伯家送幾籠。”

二郎正色應了,與他爹道,“是神仙雞。”

五皇子評價,“挺會取名兒。”

待吃過早飯,五皇子帶着兒子們上朝的上朝,上學的上學,三郎往日都是騎馬的,今天卻是強鑽到父親的馬車裡去,悄悄瞧一眼父親的臉色才道,“父王,我有事想和你商量。”

“看你就像個有事的樣子,說吧。”五皇子道。三兒子自小就似有多動症,一向從不乘車,這會兒突然跑車裡與他同坐,沒事纔有鬼。

三郎低聲道,“永安駙馬什麼時候回朝啊?”

“你問這個做甚?”五皇子只管不動聲色的抄袖坐着。

三郎道,“我們兵部,沒個尚書,都是侍郎代尚書職,也不是個常法。”

“這不與你相關。”五皇子道,“你剛進兵部,是叫你學着當差,跟你大伯好生學就是。”

三郎道,“大伯防我跟防賊似的,天天叫我職方司整理軍圖軍略的,連車駕司都不叫我挨邊兒,我能學個啥啊?”

“放肆!”五皇子臉色一沉,斥道,“你大伯是你的長輩,有你這樣說長輩的!要是職方司無用,朝廷怎會設此一司?職方、車駕、清吏、武庫,四司同立,哪個爲輕哪個爲重?莫不是你覺着油水重就爲重,沒油水的就爲輕了?輕狂!連職方司的事你都沒鬧明白,你還能做什麼!”一路上把三郎罵的臉色泛白,要不是三郎心理素質好,非得能嚇出毛病來不可。

給他爹訓了一路,三郎也不敢提叫永安駙馬回朝的事了。其實三郎頗有心眼,他是想着,現下永安駙馬不在,故而兵部就是大皇子一手遮天,待永安駙馬回來,三郎自己便也有些可爲之處了。起碼,能弄個好差使噹噹是沒問題的。結果,剛跟他爹一提,事兒沒辦成,挨頓臭罵,委實得不償失。

五皇子晚間也與妻子說呢,“不知不覺的,孩子們就長大了。三郎這小子,心眼兒太活,蹦蹦噠噠的,就想一步登天。”別人在衙門裡熬了多少年,經了多少事,方有今日地位,你一皇孫空降就想掌實權謀好差,這不是發夢麼?便是五皇子當年在禮部,也是做了幾件驚動朝廷的大事,方掌了禮部實權。

謝莫如笑,“三郎今年才十七,殿下想想,您那時候還沒當差呢。要說跳脫,小唐以前跳不跳脫,現下不也出息了。三郎一向靈活,靈活的人,腦子快,法子也多。三郎想的這法子,正經可行。”

“怎麼,不真要永安姑丈回朝不成?”

“此事殿下不要管,多磨一磨三郎,有謀略不是壞事,可這世上的事,還是得踏踏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的來。三郎是皇孫,家裡可以幫他,但倘換個身份,若他出身平民,難不成就沒法子了?”謝莫如笑,“三郎不是個笨的,讓他慢慢來吧。”

五皇子笑嘆,“這小子……”又道,“當着孩子的面,不好說大哥的不是。只是要我說,大哥也太心窄了些。”防他兒子如防賊,把他兒子安排到冷僻部門,雖然五皇子有想煅練兒子的意思,心下到底對大皇子此舉不大痛快。

謝莫如道,“宮裡趙美人眼瞅要臨盆,倘能誕下皇子,趙貴妃在宮裡愈發要得意了。”

夫妻倆私下說話,五皇子也沒什麼避諱,悄聲問妻子道,“那趙美人何等形容,自從生了十二弟,這好些年了,父皇在宮妃身上都不大用心,這位趙美人倒是有本事,連趙貴妃都能因此受益。”

“我去宮裡去的少,倒沒見過。聽四弟妹說,相貌雖好,在宮裡也不算特別出衆。不過,聽聞趙美人出身平民小戶之家,性子天真無邪,就是在慈恩宮也是愛說愛笑的,想來陛下是喜歡活潑人吧。聽聞趙美人現下雖是美人,可待遇上已是比照婕妤了。”

五皇子道,“畢竟孕有皇子呢。”

說兩句父親的八卦,五皇子一笑而過。

其實,能叫五皇子都八卦一回,可見趙美人委實不簡單。

自蘇皇后過逝,謝莫如在宮裡的消息不大靈通,但也知縱趙美人有妊不能承寵,穆元帝也時時過去探望。胡太后見趙美人得兒子歡心,何況肚子裡還懷着皇子,也頗給趙美人臉面,時時賞賜,一時間,趙美人便的寵冠後宮之兆。

這種情勢,一直到九月初,趙美人誔下十三皇子,達到頂峰。

穆元帝對十三皇子愛逾珍寶,甫一下生便賜名延淞,便是趙美人也是連升三級,直接跳過婕妤,位居九嬪之列的充儀。便是穆元帝對十三皇子的賞賜,也破了庶皇子之例,頗爲豐厚。穆元帝龍心大悅,十三皇子的洗三禮自不消說,帝都誥命有資格去的都去了。

謝莫如也有幸去瞧了回十三皇子,奶團團的,還未長開的模樣,聽趙貴妃的說法倒更似趙充儀一些。謝莫如順嘴讚了一回十三皇子,謝貴妃看向謝莫如的眼神頗有些深意,但也只是淡淡一眼,謝貴妃便移開了眼睛。謝莫如心下疑惑,面兒上未表現出來,只是不禁又瞧了十三皇子一眼。趙貴妃已道,“吉時快到了,接了孩子給嬤嬤吧。”

奶嬤嬤過來接,謝莫如卻沒給,一手託着孩子的襁褓,笑道,“這孩子生得當真好,不哭不鬧的,我一入手,便捨不得還了。”她說着話,眼尾不着痕跡的掃過趙謝二位貴妃的形容,覺着二人臉色都有些不自然。還是謝貴妃打茬,笑道,“明年大郎二郎三郎一成親,你還怕沒孫子抱。”

謝莫如一笑,將十三皇子交給奶嬤嬤。

憑謝莫如的腦袋,想破頭也想不出,怎麼她一抱十三皇子,趙謝二人便這般不自然。總不至於怕她謀害十三皇子吧?這也忒沒來由了些。

此時暫且壓下不提,重陽節前,六郎叫人快馬自蜀中送來了兩盆綠菊,說是獻給皇祖父的。六郎信中寫了,這樣的綠菊,闔蜀中也只有兩盆,先送家來,再由父親獻給皇祖父。

這下子,闔家人都看了個稀罕,五皇子一高興,還請了四皇子一家過來同賞。四皇子都說,“以前只在書上看到過,說菊花有綠的,我都不大信,如今親眼見了,才知是真。”

四皇子妃也道稀奇,說,“這花兒是打哪兒找來的。”

謝莫如笑,“六郎信上說,蜀中蓉城每年重陽前都有萬菊會,各地花商參加比賽,評出前三名來。說這綠菊去歲便有了,今年六郎到了蜀中,聽說有此稀罕菊花,便購了來,命人送回帝都,獻予陛下。”

四皇子妃道,“怪道人家蜀中是天府之國,這樣稀奇的東西都有。”

三郎嘴快,跟四伯孃介紹,“說是蜀中一位書香門第家的小姐養出來的,這位小姐下生前一天,她家裡便做了個夢,夢到家裡花開滿園。自有這小姐一降生,略大些便極擅養花卉,也不知她何等本領,逾十年之功,養出這綠菊來。人家都管這姑娘叫菊仙。”

四皇子妃嘆,“果然是有些來歷,不然,斷養不出爲等稀奇菊花來。”

三郎十分嚮往,“不知這們菊仙姑娘是何形容,能養出這般奇花,想來定也是一奇女子。”

四皇子打趣,“怎麼,三郎,你看花看得不夠,還要看人不成?”

三郎忙道,“四伯,我就一說,你可別誤會。”

四皇子正經臉,“嗯,四伯不誤會。”

三郎挨他爹一瞪,哼哼唧唧不開口了。二郎則道,“可惜只有兩盆,不然倒能嚐嚐,看這綠菊做鍋子如何?”

三郎忙道,“你可別暴殄天物,焚琴煮鶴了!竟要吃綠菊!你還有什麼不吃的不?我的天哪,這樣的花中仙子,竟然有人要吃它!哦!天哪!”三郎一幅捧心欲碎的詠歎調模樣!

四皇子夫婦笑的不行,二郎給笑的臉上微熱,道,“哪年不吃菊花鍋啊!我就一說,說實話,菊花鍋還是用白菊味兒最好,那些個名品,反而味道不好。”

三郎聽的都要暈過去了。

這兩盆家獻上去,穆元帝亦十分歡喜,笑與五皇子道,“六郎給朕的信裡早提過這兩盆稀世名菊了,朕還想着,你怎麼還不給朕送來,莫不是要密下朕皇孫孝敬給朕的東西不成?”六郎經皇祖父鼓勵,打着雞血去了蜀中,也時常跟皇祖父通信。故而,穆元帝說起六郎十分親切。

五皇子笑道,“兒子哪敢密下父皇的東西,只是,兒子也是頭一遭見這等名品,昨兒一到,可是開了眼,忍不住請四哥四嫂也瞧了瞧,今兒馬上給父皇送來了。”又把這綠菊的出處,還有那菊仙姑娘的事兒跟他父皇說了一回。

穆元帝十分歡喜,因得此名品,還在重陽節辦了回賞菊宴,君臣做了不少歌頌綠菊的小酸詩,皇孫中,以四郎的小酸詩最好,拔了頭籌,還得穆元帝賞了兩方名硯。

重陽過後,入了十月,趙充儀出了月子,謝莫如進宮請安,正見到趙充儀也在慈恩宮說話,謝莫如一見趙充儀便愣了。謝貴妃心下一驚,連忙起身拉着謝莫如道,“你以前沒見過她,這就是趙充儀。”

謝莫如一愣之下很快回神,對趙充儀微微頜首致意,脣角略略一抿,心下冷笑,怪道趙充儀這般受寵呢,這眉眼倒與她母親有些相似。

謝莫如實在是,噁心透了。

作者有話要說:  PS:有點爆字數,稍晚了些,贈七百字~~~~~大家晚安~~

第68章 使團歸期第101章 目的第1章 謝莫如第331章 奪嫡之三四第48章 再無相干第191章 夫妻話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223章 舉薦第6章 不過小事耳第19章 致歉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212章 小唐~第125章 宮宴第109章 天生的權術家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391章 太皇太后之六第95章 命運之二第103章 賜婚第69章 桂花宴之一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12章 相像第213章 形勢~~~~~第172章 就藩之一第89章 見面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112章 後續第71章 刀光劍影第78章 信第189章 小勝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277章 勢利的婚姻市場第66章 朱雁第10章 請安第359章 皇后之二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22章 青松明月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78章 信第331章 奪嫡之三四第343章 東宮之六第257章 交鋒之十九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151章 局勢第164章 延師之二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206章 相留第120章 逼宮計二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280章 交峰之告靖王書第137章 閃着了第68章 使團歸期第148章 凌霄~第150章 迴歸~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272章 交鋒之寒噤第54章 福菜第89章 見面第120章 逼宮計二第108章 應對第211章 勢在必行第274章 交鋒之行雲之一第61章 位子第347章 東宮之十第134章 點個贊第78章 信第162章 發散思維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103章 賜婚第219章 積累~第196章 了無牽掛第233章 心急第269章 交鋒之老唐第189章 小勝第223章 舉薦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63章 帝心若何第72章 玄機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3章 桃之夭夭第386章第229章 副手第二日第54章 福菜第114章 施粥事件第214章 打架~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264章 交鋒之帝心~第315章 奪嫡之十八第353章 東宮之十六第118章 第二更第221章 爭功第37章 回報第112章 後續第160章 時機第64章 柳妃
第68章 使團歸期第101章 目的第1章 謝莫如第331章 奪嫡之三四第48章 再無相干第191章 夫妻話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223章 舉薦第6章 不過小事耳第19章 致歉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212章 小唐~第125章 宮宴第109章 天生的權術家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391章 太皇太后之六第95章 命運之二第103章 賜婚第69章 桂花宴之一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12章 相像第213章 形勢~~~~~第172章 就藩之一第89章 見面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112章 後續第71章 刀光劍影第78章 信第189章 小勝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277章 勢利的婚姻市場第66章 朱雁第10章 請安第359章 皇后之二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22章 青松明月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78章 信第331章 奪嫡之三四第343章 東宮之六第257章 交鋒之十九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151章 局勢第164章 延師之二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206章 相留第120章 逼宮計二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280章 交峰之告靖王書第137章 閃着了第68章 使團歸期第148章 凌霄~第150章 迴歸~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272章 交鋒之寒噤第54章 福菜第89章 見面第120章 逼宮計二第108章 應對第211章 勢在必行第274章 交鋒之行雲之一第61章 位子第347章 東宮之十第134章 點個贊第78章 信第162章 發散思維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103章 賜婚第219章 積累~第196章 了無牽掛第233章 心急第269章 交鋒之老唐第189章 小勝第223章 舉薦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63章 帝心若何第72章 玄機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3章 桃之夭夭第386章第229章 副手第二日第54章 福菜第114章 施粥事件第214章 打架~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264章 交鋒之帝心~第315章 奪嫡之十八第353章 東宮之十六第118章 第二更第221章 爭功第37章 回報第112章 後續第160章 時機第64章 柳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