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

五皇子看着面前的兩匣芙蓉香,問妻子,“哪個有問題?”

“烏木匣裡是陛下以前用的。紅木匣裡是現下用的。長公主拿來給我,她說府上沒有可靠的大夫,並未驗過。”謝莫如道。

五皇子是想拿這兩匣子香試一試夏神醫,但,他得先知道這兩匣香有沒有問題。五皇子道,“叫程太醫過來瞧一瞧。”程太醫是五皇子府上良醫正,也是御醫院撥下來了,跟五皇子許多年。不過……五皇子用人時纔想到,他把程太醫遣去研究防疫方子的事了,人沒在身邊。

五皇子道,“明日叫程太醫回來一趟。”

謝莫如笑,“哪裡用這般麻煩。”直接命人提了幾籠鳥到兩間閒置的廂房,一間燃烏木匣裡的香,一間燃紅木匣裡的香。命心腹侍女看守好,謝莫如道,“明日再令程太醫回來細看。”

五皇子頜首。

謝莫如的行程表安排的非常緊張,第二日上午去西山寺把文休法師自廟裡接出來,到慈恩宮給胡太后卜算。因文休法師的聲望地位,胡太后又是個迷信的,故而,對文休法師非常客氣,絮絮叨叨道,“哎,上回大師卜算後,說是二十年不會再替人卜算。倘不是非大師不可,哀家斷不會令大師這般爲難的。這帝都城,哪裡還有比大師法力更高深的人呢。大師少不得再爲哀家操迴心。哀家這裡先謝過大師了。”事關兒子生死,胡太后十分能低下頭去求人。

文休法師來都來了,自然得給胡太后面子,溫聲道,“近來老衲原是想閉關一段時日,不想尚未閉關就受到太后娘娘相召,想來亦是天意緣法。”

胡太后請文休法師的事並未瞞人,故此,一大早上的,慈恩宮裡太后、皇后、公主、貴妃的都在。至於文休法師是外男什麼的,不要說文休法師是和尚,就他這快九十的高齡,也沒什麼可避諱的了。謝莫如覺着,胡太后篤信文休法師,一則老和尚會忽悠,二則約摸也與文休法師這年歲有關。

文休法師還是老一套,說自己得要謝王妃做助手,胡太后雖覺着文休法師有些奇怪,怎麼就看中謝莫如了呢。文休法師道,“謝施主天生靈性,老衲已然年邁,有些許天機,還需謝施主幫忙記錄一二。”

胡太后不管心下如何腹誹,待謝莫如的態度是好的了不得,道,“莫如,那你就去幫大師記一下天機吧。”

謝莫如應了。

文休法師需要一間靜室,謝莫如跟了進去,文休法師閉目打坐唸經,約摸半個時辰,謝莫如捧出一張紙來,上面只有一字:生!

胡太后見之大喜,道,“大師是說,我兒必能轉危爲安吧!”

文休法師臉上無喜亦無悲,只一片飄渺之氣,道,“此乃天意,非老衲所言。”

胡太后歡喜的落下淚來,愈發歡喜道,“老天爺說的,更管用。”這話實誠的叫文休法師不好搭言。胡太后又細問了文休法師,“大師可知皇帝何時能痊癒不?”

文休法師道,“太后娘娘只管寬心,陛下定有痊癒之時。”

文休法師應付胡太后自然沒問題,只是,此次文休法師竟面露疲色,胡太后未好多問,連忙請文休法師休息去了。文休法師自不會在宮中久留,直接回了西山寺靜休。

胡太后得了定心丸,很是和顏悅色的對謝莫如說了幾句話。

胡太后到底年老,既得了一個“生”,也就不想別個了。心下一輕鬆,倦意隨之而來,便將殿內諸人都打發下去了,唯留文康長公主在身邊說話。

謝莫如陪蘇皇后去鳳儀宮坐了片刻,叮囑蘇皇后飲食起居要小心些,方出宮回府。

江行雲已要王府等了。

謝莫如問江行雲可知小夏神醫之事,穆元帝很忌諱謝莫如派人去蜀中,不過,江行雲在蜀中一直就有人手安排,當初五皇子秘密下江南,太子躲在蜀中,五皇子在閩地,雙方聯繫,就有兩條路,一條是輾轉南安州繞道鎮南國去蜀中,另一條是信鴿聯繫。

在蜀中,薛帝師是繞不過去的一個人。

江行雲不會冒險的在薛帝師身邊安排人,但,薛帝師身邊人的身邊,則是有可能的。謝莫如一提小夏神醫,江行雲便知道,因爲江行雲道,“娘娘說的是夏青城大夫吧。”

“傾城?”謝莫如道,“一個男人,如何叫這個名字?”

“娘娘想錯了,是青城山的青城。”許多人聽到夏大夫的名字,多有誤會的。江行雲道,“夏大夫原是青雲觀的雜役,因他是自襁褓中被薛帝師撿回了青雲觀,青雲觀的僕從就喚他撿兒。不過,此人在醫藥一道極具天分。薛帝師自己便粗通藥理,喜他良材美玉,便收在身邊教導他些藥理上的學識。在夏大夫十六歲的時候,薛帝師於藥理上已無可授,薛帝師曾說夏大夫日後必是一代名醫,再叫撿兒什麼的,不大好聽,便爲他指青城山爲名。夏大夫在青城山那塊兒是挺有名的,只是到底醫術如何,我未曾親見。”

江行雲倒是知曉這位夏大夫的一些生平介紹。

謝莫如道,“他現下不在帝都,不知在何處?”

江行雲道,“上個月的消息是在黔地,你要找他,我現下就將消息傳過去。只是自南北上,便是快馬,也得十來天的時間。”

謝莫如道,“我想你去一趟蜀中。”

“做什麼?”

“即便請了夏大夫前來,在東宮在,我也不敢將他薦至御前的。現下蘇相病着,上不得朝,內閣沒有蘇相,其他人縱對殿下有些好感,也不會在此時得罪東宮的。”謝莫如看向江行雲,“把薛帝師請到帝都來!有薛帝師,方可用夏大夫!”

江行雲起身,“我立刻出發。”

“明天再走也不遲,殿下還未回來,我已命人去請殿下了,待殿下回府,請殿下寫封信,你一併帶去。”謝莫如也跟着起身,低聲道,“多帶些人手,倘薛帝師不肯出山,綁也要把他綁來。再者,你路上不要大意,現下不知多少人盯着你我,你一動身,怕就會有人跟上。”

“明白。”江行雲告辭而去。

送走江行雲,謝莫如方用午飯,午飯後,五皇子纔回府。五皇子換衣沐浴後去見妻子,謝莫如正在瞧那幾籠鳥兒,五皇子見果然一組如常,一組卻是不大精神,其中一隻鳥兒已躺在籠子裡了,看一看,已在蹬腿了。

五皇子大駭,“這藥好生厲害。”

謝莫如道,“鳥兒到底是小物,便是有毒的東西,對人可能一時沒有影響,但鳥兒不同,當下便可能不大舒服了。且用一隻鳥來檢驗藥物,或有疏漏,可這一屋內的所有鳥兒都懨懨無神,另一屋內的則無恙。可見這一匣子香果然是有問題的。”

五皇子一時說不出話,謝莫如挽起他的手問,“殿下此時回來,午膳怕是還沒有用吧?”

五皇子長長的吁了口氣,道,“實在沒胃口。”

“喝碗湯吧。”謝莫如帶着五皇子去用午飯,因天氣漸熱,廚下做的是百菌湯,雖是素湯,也極開胃。五皇子用過一碗湯,胃口也便開了,謝莫如一面給他佈菜,一面說了接下來的安排。五皇子聽着,知道眼前還有路可走,心下略安定,也便吃了不少。

五皇子用過午膳,夫妻倆便去了書房,打發了侍女出去,五皇子提筆,謝莫如不急不徐的幫他研墨,五皇子感慨,“幸虧有你幫着謀劃,不然,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殿下天天忙着防疫的事,東宮有意將你與宮廷隔離,你這裡的消息就慢些。我得的消息快,自然就能先想個主意出來。只是,單有主意也沒用,要是沒殿下這封書信,行雲便是去了蜀中,又拿什麼來取信薛帝師。”謝莫如道。

五皇子道,“聽說當初父皇親政,薛帝師便要辭官,父皇百般挽留,薛帝師最終掛冠而去。這些年,再未踏進帝都一步,便是當初冊封東宮,父皇想請薛帝師來帝都觀禮,薛帝師都婉言謝絕了。不知,他願不願意來。”

“這些年,他雖未在朝爲官,可每年或節慶或生辰,陛下都沒斷了薛帝師的賞賜。他在蜀中,說句話總督也會斟酌一二,雖未領官職,其權勢仍在。官場中人,向來是人走茶涼的。薛帝師有今日超脫地位,皆因陛下厚愛而來。冊封東宮是國之喜事,不來則罷。今陛下有難,他定會來的。”謝莫如慢慢的研出一池香墨,“便是不來,我也交待了行雲,必要將他綁來。”

五皇子手裡的毛筆險摔了,謝莫如將墨條擱置在一畔,道,“好了,殿下寫吧。”

五皇子心下委實擔憂父親安康,寫的信不長,卻是情真意切。待五皇子將信寫就,謝莫如將信密封好了,連帶兩塊芙蓉香,分另裝在一素面銀匣,與一雕花銀匣內,命紫藤與杜鵑親自送去了江行雲府上。

程太醫也給五皇子一併帶回了府裡,夫妻倆將送信的事安排好,就召了程太醫來研究兩種芙蓉香。程太醫到底是專業人士,儘管五皇子未把鳥兒的事與程太醫講,程太醫在傍晚也驗出哪種是有毒的,哪種香料是無毒的。五皇子問,“可知是什麼毒?”

程太醫道,“此毒無色無味,臣還要再細斟酌。”有毒無毒好分辯,是何毒就不好分辯了。

五皇子道,“此事莫再經他人手。”

程太醫以前是在太醫院當差的,自曉得其中利害,連忙低聲應了,“臣明白。”

五皇子將那幾籠吸過毒香的鳥給程太醫,權作研究用。

江行雲第二日凌晨就帶着侍衛一併去往蜀中,晨會時,五皇子稟太子,“承恩伯一案,事關忠勇伯清譽,報與刑部,不知爲何刑部遲遲不能開審,任忠勇伯污名在身,更耽擱了禁衛軍的差使。還是說,有謀逆之人在刑部作祟,故意阻忠勇伯重回禁軍。”說着,五皇子看向李相,意味深長道,“李相切莫受了小人矇騙。”

李相連忙道,“此案刑部已接下,只是,今陛下病重,老臣要支應內閣之事,兩位侍郎,蘇侍郎因蘇相之病要回府侍疾,不能理事。還有一位王侍郎,手上有晉地巡撫殺人案,剛剛送來的豫州連環殺人案,還有十數樁大小案子在查,小案子可放一放,大案已審至一半,再不能耽擱的。底下郎中職司過低,怕是難以接手忠勇伯的狀子,還請殿下見諒。”

太子亦是溫聲和氣道,“是啊,五弟,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倘忠勇伯心下無私,倒也不怕等這幾日。便是李相,也是朝廷老臣了,再不會爲人矇騙,更沒有阻忠勇伯重回禁軍之事。禁軍裡忠勇伯的職司,孤並未讓人取而代之。五弟莫要多心,雖說忠勇伯是跟着五弟在江南共事,五弟與他有交情,着急他的清白,孤心下都明白。忠勇伯非但有五弟的愛惜,孤一樣愛惜忠勇伯這樣的忠臣良將,五弟放心,斷不會令忠臣蒙冤的。”

五皇子接了太子的話道,“太子說的是。只是,說來朝廷並非只有刑部,既刑部抽不出人手,將此案移交大理寺,也是一樣的。此案到底也非案情複雜,無非是側室死了的事兒。想來,這事,大理寺還能審得。”說着,五皇子一躬身,“臣弟深知太子愛惜忠勇伯之心,想來,太子也是願意忠勇伯早日洗清冤屈的。‘

五皇子左一個“想來”,右一個“想來”,太子也只得問大理寺卿一句。自穆元帝病後,太子主政,便不再開大朝會了,現下的規格,比小朝會還小些,能過來朝會的都是朝中重臣。如九卿之一的大理寺卿,也是有此容幸參加朝會的。大理寺卿原是晉安侯擔着,後晉安侯過逝,便換了謝太太的兄長朱太爺,朱太爺年邁,前兩年辭官致仕,升上去的倒不是別人,正是五皇子府於側妃的親爹。

於寺卿自然不會說個“不”字,他便是手頭有千百樣差使,也必要騰出人手來審忠勇伯一案的。

太子到底也是主政多年,道,“畢竟事關忠勇伯,還是要以穩妥爲要。”

四皇子道,“既太子愛惜忠勇伯,不若令大理寺、御史臺同理此案。於寺卿、鐵御史均列九卿之位,又是朝中有名的忠耿能臣。縱一人難及李相份量,兩人加起來,太子也能放心。”

這個安排,誰都挑不出毛病,連大皇子都說,“兩司同審,便是父皇大安,也不會覺着不妥。”

三皇子附和道,“大哥所言有理。”

白雲仙長那個,是大皇子薦給慈恩宮的。在大皇子舉薦之前,白雲仙長不算什麼知名神棍。紫姑的話,人們大都將信將疑。但,文休法師的地位名望,人們是知道的。文休法師於卜算一道之高深精準,也是經過時間的檢驗的,故此,文休法師的話,大多數人是信的。

大皇子一提穆元帝,在列諸人都多了幾分考量,就是太子,最終也允了這個提議。

太子頗是踟躕不安,五皇子雖只有早朝能與太子相見,仍是一有時機便關注太子狀態,與妻子道,“我看太子眼神有些焦躁陰鬱。”

謝莫如,“需防太子狗急跳牆。”

五皇子道,“父皇那裡,是皇子皇孫們輪番侍疾,太子斷難下手的。”

謝莫如感嘆,“怕是陛下也未料到諸皇子中竟有人敢行此險招,當年陛下冊立東宮,想也並非全看在太子嫡出的身份上。”要謝莫如說,太子敢下手,就十分不簡單了。一個“敢”字,說來容易,做來則難哪。倘當年李世民未敢逼宮,焉能由他繼承皇位。只是,太子雖敢,到底婦人之仁,這事倘謝莫如易地處之,寧可直接把穆元帝薰死,如此,太子立刻登基,先江山在手,再論其他。

五皇子嘆,“太子一向是個好強的人,自幼功課就好,我們兄弟幾個年歲都差不太多,我與四哥略小些,大哥只較太子年長一歲,較三哥年長兩歲。小時候因年歲相仿,在一處讀書,倘哪日大哥功課好於太子,太子必會加倍用功,必得下次勝過大哥。”

“平日裡倒看不出太子是這般好強好勝之人。”

“現下大家都是要做祖父的人了。”甭看大皇子特討厭其五弟,偏生其五弟還真與大皇子有些相似之處,五皇子近來也時不時的愛回憶從前,五皇子便道,“太子於功課上強於大哥,大哥呢,趙娘娘乃掌事貴妃,大哥的性子也不是個能讓人的。功課上比不過太子,大哥就在武事上用心。大哥騎射是極不錯的。不然,當初父皇也不地令大哥掌兵部了。他倆是自小別苗頭,說來,大哥以往雖與咱們有些小嫌隙,自從父皇病倒,大哥時常爲我說話。就是三弟那八面不得罪的,近來也都站在咱們這邊兒。”

謝莫如道,“陛下病這許久,究竟到底因何而病,想來現下大皇子、三皇子也都想明白了。平日裡畢竟是小事,今事關大義,他們要是還站幹岸看笑話,那也無非是讓人看了笑話。如今他們明白,待陛下好了,總得欣慰。”

五皇子也是爲人父的,道,“父皇便是好了,也不知要怎樣生氣呢。”

謝莫如半點兒不同情穆元帝,心說,教子無方就是這樣的下場!

穆元帝雖是病的昏迷,好在皇宮各種珍稀藥材都有,除了被灌湯藥,穆元帝還被灌了不少人蔘靈芝的,故此,穆元帝未醒,卻一直有氣兒,就是沒死。

你說把太子急的,這才半月,眼睛便摳摟下去了,人也瘦了一圈。太子妃還勸太子,“殿下倒是憂心父皇龍體,也當先保重自己。”

太子嘆道,“裡裡外外,事情不斷。忠勇伯的案子眼瞅有了眉目,靖江六女卻是不服,要上告。孤但凡說一句,五弟那裡怕就是心有不滿。可孤不過問,先前刑部之事,父皇不滿刑部審訊過重,靖江子孫原就寥寥無幾了,安郡王年少不懂事。靖江六女就在大理寺說朝廷欺負他們孤兒寡母。”

是的,五皇子希冀藉助大理寺之力,洗清忠勇伯身上的污水,讓忠勇伯重回禁軍,可哪有這般容易。原本,御史臺鐵御史是個耿直的,鐵家的關係與五皇子府不錯,小唐還親去跟岳父那裡打聽了,還去岳母那裡吹了吹風。鐵御史向來忠直,雖不會偏向五皇子,卻也不會偏向太子,他執中審案。至於大理寺於寺卿,閨女都抵給五皇子了,他能做到九卿之位,多少也與五皇子有關,這時候,更不會偏太子。原本這案子就清楚了,偏生靖江六女不服,向朝廷上書,直說審斷不公。

五皇子氣地,握拳捶桌,恨聲道,“這賤人!”

靖江六女,現下叫姜六娘,這名字現下聽着生,其實就是以前靖江王六公主,母邱氏,兄穆三,死於刑部審訊。當然,對外說,其罪當死,知罪自盡。

姜六娘身爲前戰俘,說來委實不是什麼有身份的人,只是,畢竟是做過公主的,其夫趙斌也是有名的禍國將領。因姜六娘年紀大了,穆元帝便未將她賞出去。她今倒興頭起來,且,姜六娘很有些政治素質,先說於寺卿之女在閩王府做側室,於寺卿有與閩王勾結之嫌。其次,忠勇伯是江南將領,說來與五皇子有結黨之嫌。既涉黨爭,便當迴避。於寺卿審案,難保公正!

倘姜六娘只言此事,五皇子興許不會這般痛罵一介女子,但,姜六娘還說了一件事,姜六孃的上書中還說了一件事,此事當真是朝野皆驚,因爲,姜六娘於上書中直言,其父靖江王的確曾將傳國玉璽收歸於內庫,此傳國玉璽爲當年輔聖公主秘贈,姜六娘言稱,她親眼見過傳國玉璽!

當年,靖江城舉城投降於閩王,傳國玉璽便在靖江內庫!

至於今日,她竟聽聞閩王未見傳國玉璽,豈不怪哉!還請朝廷徹查此事,還靖江一個公道!

此二事,想平息已是不易,偏生,四皇子妃又給謝莫如送了信來,四皇子妃滿面憂色,“我家長房大老太太,弟妹可還記得?”

謝莫如道,“當然記得,就是前承恩侯太太,後來承恩公被革爵,獲罪而死。這位大老太太孃家姓朱,說來還是我祖母嫡親的姐姐,不是去歲剛給四嫂添過堵麼。”

四皇子妃低聲道,“這回真是要人命了,不知誰安排的,今兒皇祖母提起她來,還說明兒個要傳她進宮說話。”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危機面前,謝莫如極是鎮定,“想這位老太太要混水摸魚了。”

“她找了城外觀音庵裡的姑子,想進宮給太后娘娘說法。你也知道,自從文休法師卜了那卦,皇祖父愈發迷信了,我只擔心她是要藉機生事。”誰家沒兩門子糟心親戚,四皇子妃就煩死朱老太太了。

謝莫如望向四皇子妃,四皇子妃聲音愈低,“大老太太那裡,我家自會處置。”

謝莫如道,“觀音庵那裡有我。”

四皇子妃稍稍放心,道,“弟妹定要小心防範。我看,東宮怕是自白雲仙長和文休法師那裡得了主意,怕是也要弄個道人仙姑的進宮。”

謝莫如輕輕垂下眼簾,發間一支小鳳釵垂下的小珠流蘇一晃又一晃,在謝莫如細緻的側臉投下細細碎碎的光影。

作者有話要說:  PS:替換啦,大家晚安~~~~~~~~~說一下總有人留言說注水的事,石頭自認已經夠簡潔了,什麼樣的文算不注水呢?總不能直接貼大綱吧。文中既有人物,必有描寫。重要的人,自然會多寫一些。雖是奪嫡,也不可能只寫太子與五皇子的。可以說石頭寫得不好,這是筆力所限,不要說石頭注水,石頭雖然筆名帶有個水字,真不是注水的人。如果注水,石頭不會一天只能碼六千。石頭也看過一章三千字就寫早中晚三頓飯的文,再說石頭注水,石頭可就六千字寫兩天六頓飯了~~~~

第216章 入冬第318章 奪嫡之二一第254章 交鋒之十六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201章 臣心之二第216章 入冬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214章 打架~第243章 交鋒之五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207章 契成第67章 收了神通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74章 迴歸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243章 交鋒之五第349章 東宮之十二第96章 命運之三第242章 交鋒之四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101章 目的第311章 奪嫡之十四第373章 皇后之十六第244章 交鋒之六第30章 離間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93章 命運之一第256章 交鋒之十八第102章 祭禮第319章 奪嫡之二二第198章 建議第186章 李宇第102章 祭禮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16章 逗她第233章 心急第68章 使團歸期第73章 春風得意~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41章 無人不知第162章 發散思維第5章 丈夫第115章 真相大白第269章 交鋒之老唐第44章 公主與公主第394章 權握天下之下第239章 交鋒之一第240章 交鋒之二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361章 皇后之四第97章 命運之四第82章 秦先生川第390章 太皇太后之五第190章 意在此處第214章 打架~第184章 天下烏鴉第337章 奪嫡之四十第16章 逗她第299章 奪嫡之二第262章 交鋒之萬衆矚目第237章 同仇敵愾第49章 值得第96章 命運之三第95章 命運之二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199章 嫡系建設第224章 南事之一第373章 皇后之十六第365章 皇后之八第301章 奪嫡之四第368章 皇后之十一第363章 皇后之六第19章 致歉第207章 契成第27章 禍根已生第299章 奪嫡之二第160章 時機第184章 天下烏鴉第186章 李宇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307章 奪嫡之十第152章 各方第260章 交鋒之末班車~第163章 延師第188章 鐵御史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117章 第一更第97章 命運之四第9章 家族,家宴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27章 禍根已生第49章 值得第169章 將行之二第344章 東宮之七第382章第193章 吳第138章 得子
第216章 入冬第318章 奪嫡之二一第254章 交鋒之十六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201章 臣心之二第216章 入冬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214章 打架~第243章 交鋒之五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207章 契成第67章 收了神通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74章 迴歸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243章 交鋒之五第349章 東宮之十二第96章 命運之三第242章 交鋒之四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101章 目的第311章 奪嫡之十四第373章 皇后之十六第244章 交鋒之六第30章 離間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93章 命運之一第256章 交鋒之十八第102章 祭禮第319章 奪嫡之二二第198章 建議第186章 李宇第102章 祭禮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16章 逗她第233章 心急第68章 使團歸期第73章 春風得意~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41章 無人不知第162章 發散思維第5章 丈夫第115章 真相大白第269章 交鋒之老唐第44章 公主與公主第394章 權握天下之下第239章 交鋒之一第240章 交鋒之二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361章 皇后之四第97章 命運之四第82章 秦先生川第390章 太皇太后之五第190章 意在此處第214章 打架~第184章 天下烏鴉第337章 奪嫡之四十第16章 逗她第299章 奪嫡之二第262章 交鋒之萬衆矚目第237章 同仇敵愾第49章 值得第96章 命運之三第95章 命運之二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199章 嫡系建設第224章 南事之一第373章 皇后之十六第365章 皇后之八第301章 奪嫡之四第368章 皇后之十一第363章 皇后之六第19章 致歉第207章 契成第27章 禍根已生第299章 奪嫡之二第160章 時機第184章 天下烏鴉第186章 李宇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307章 奪嫡之十第152章 各方第260章 交鋒之末班車~第163章 延師第188章 鐵御史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117章 第一更第97章 命運之四第9章 家族,家宴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27章 禍根已生第49章 值得第169章 將行之二第344章 東宮之七第382章第193章 吳第138章 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