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九三 老問題新解決

bookmark

其實,伏爾加河下游地區並不是適合大規模的發展農業,其主要是荒漠和半荒漠的地形,但其本身也有其地方優勢,那就是這條伏爾加河。

伏爾加河是典型的平原河流,落差很小,尤其適合航運,而鎮北城往南的下游地區,河水流速尤其緩慢,沙洲、淺灘分佈,經過改造之後,就是良田,其生產的糧食沿着河流運到鎮北城,通過津烏鐵路,運到帝國西北邊疆區最大的兩個城市。

而鎮北城現在也着力發展罐頭產業,也是利用其獨特的優勢,罐頭所需的鍍錫鐵是烏城生產的,而技術支持來自西津,運河和鐵路把周圍的牲畜和糧食送達,同時加工罐頭所需要的燃料由烏城出產的煤炭來提供,而伏爾加河本身就是漁業資源極爲豐富的河流,其出產的淡水魚也是周圍市場暢銷的消費品。

李君威參觀了鎮北城下游地區的諸多農場,這些農場多是外地來的投資,主要來自帝國海內諸行省,其本地最大的優勢其實還是政策優勢。

其農田改造規劃是直接和伏爾加河堤壩建設直接掛鉤的,農場使用的人力則與遠疆安置、培訓土爾扈特人的規劃息息相關,就連其使用的機械化也是由西津提供的技術支持,所有農業機械的維護和保養也都是西津派人來負責。

而更大的政策動力則是來自‘草原鐵路’的建設,從鎮北城分出一條支線,跨越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後,向東南而去,深入哈薩克大草原,最後抵達河中綏靖區。

這條鐵路正在修築之中,因爲資金投入主要由遠疆區承擔,申京給的資金時斷時續,所以修築的速度並不快,主要是其經濟效益也有限,但只要開通,對伏爾加河下游地區的農業發展也是一大助力。

原因就在鐵路開通所在地,農牧業的生產模式都會發生改變,畜牧業也不再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了。牲畜會因爲鐵路的開通會變成經濟商品,養殖的牛羊也開始向肉用和出皮毛兩個方向轉換,而只要是變成經濟商品,就不能只吃草,就需要飼料。

實際上,這些靠近伏爾加河的農場,出產的農作物裡,小麥只是一個方面,玉米、大豆和高粱等飼料作物也佔據了相當的規模。

一開始,沈長河陪着李君威視察,李君威有意讓他去做自己的工作,但沈長河總是不放心,但是很快,沈長河就主動請求回了鎮北城,因爲他實在是陪不動了,裕王是一邊視察一邊遊玩,眼見伏爾加河上的荷花極好,風景也不錯,扛着照相機四處遊玩,還讓人買來魚竿,就地變成了釣魚佬。

眼見裕王是如此興致,怕是幾個月都未必會走,沈長河還有公務在身,只能返回鎮北城。

“王爺,王爺.......。”在伏爾加河河口的河口城,李君威頭戴着斗笠,正在釣魚,就聽到遠處有馬匹奔行而至,一個粗豪的大嗓門嗷嗷叫喚,阿塔來到了李君威的身邊。

李君威喪氣着臉,說道:“阿塔,我的魚都讓你這憨子嚇跑了。”

“那可真是我的罪過呀。”阿塔歉意滿臉。

他是一個耿直老實的人,悔的直撓頭,李君威倒也不真怪他而是說道:“你風塵僕僕,是從哈薩克一路趕回來的嗎?”

“這馬上要入秋了,怕來晚了,就見不着您,好些年沒見,見一次實在是不容易。”阿塔動情說道。

李君威笑了笑:“你見我做什麼,我又不是什麼漂亮女人,倒是你兒子永忠,本來還想帶來見你,他離開你也有幾年了,可是昭承實在是離不開他,二人此時還在敖德薩忙活呢。”

“永忠能侍奉二公子,是他的福氣。我就這麼一個有出息的兒子,能有機會在海外鍛鍊,爲國效力,我高興的很吶。”阿塔興奮說道。

李君威看着那張被風霜摧殘的臉說:“阿塔,咱們都老了,西征的時候,我還是個遊戲人間,沒心沒肺的少年郎,你也是個小夥子,想不到時間過的這麼快。”

“自從沒在王爺身前效力,我就沒那麼暢快過。”阿塔也是懷念當年的日子。

李君威讓阿塔用河水清洗了一下,休息了一會,坐車前往了河口城,這座小城位於伏爾加的河口,原名是阿斯特拉罕,是阿斯特拉罕汗國的首都,後來被俄國所滅,一度成爲俄國與奧斯曼爭奪的焦點,現在已經是帝國疆域深處的一個小城市。

城市規模不大,生活也很安靜,在這夏末時節,整個城市都充斥着一種清閒,李君威很喜歡這種感覺。兩個人回到了李君威住的旅館,叫來了酒菜,聊了許久,但終究不只是老友相見,聊着聊着也就聊到了工作上。

因爲去年雪災凍死了人,阿塔今年藩軍春訓結束後就前往哈薩克大草原視察冬儲工作,主要是看各地備災用的倉庫,因爲儲存的糧食、被服、燃料和藥品,阿塔可是一個很直接的人,視察也沒有規律,每到一地,直奔官倉,掏出自己的靖遠將軍大令,按照賬冊清查物資數量,官面上的那一套程序完全不管。

阿塔也不是第一天當靖遠將軍,各地旗佐都知道他的脾氣,早早有所準備,雖說冬儲工作多少是有疏忽的,但大體上還是令人滿意,阿塔之所以沒有直接回來,主要是發現了草原上一些其他的問題,引起了他的重視。

“外藩改制之後,出現了天方藩民和天竺藩民不按規劃集中的事,各地都有,尤其是一些大一些的城鎮,尤其的明顯,現在已經有些不少禍端,若是不解決,日後怕是問題更爲嚴重。”阿塔憂心忡忡的說道。

李君威問:“具體呢?”

在帝國的邊疆區裡,所有的旗佐分爲生產旗佐和藩屬旗佐,生產旗佐與各行省的普通百姓沒什麼區別,交稅納糧,無有不同,而藩屬旗佐則本質上是軍戶,不用交稅,但要承擔軍事義務,爲藩軍提供兵源。

藩屬旗佐又分爲內藩和外藩兩種旗佐,外藩旗佐是那些因爲軍功擁有封建特權的旗佐,只不過在外藩改制後,這些旗佐全都從貴族們的私產變成了帝國直轄,都成了內藩旗佐。

隨着外藩改制,與鄰國劃定邊界等政策的推行,實際上邊疆區的軍事職能降低了很多,也就不需要那麼的內藩旗佐來承擔軍事義務了,因爲在外藩改制之後,相繼有大量的內藩旗佐變成了生產旗佐,而爲了解除外藩的兵權,解除奴隸、屬民在改制後對其的依賴,大部分的外藩旗佐改爲了生產旗佐。

但問題隨之就出現了,本質上在於外藩旗佐的構成非常複雜。

遠疆區的生產旗佐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內疆區、西疆區遷移來的,以蒙古族裔爲主,喀爾喀、衛拉特各部都有,還有海內各行省的國族移民。第二就是外藩改制之中,土爾扈特部的部落民轉化來的。

這些倒是沒有多大問題,關鍵是外藩旗佐,這些旗佐的屬民骨幹還是內疆區、西疆區遷移來的蒙古族裔,但在西征過程中,得到了大量領民封賞,這些領民卻主要是被征服地區的哈薩克、塔吉克、韃靼等部落的部落民,這些民族中的男人都被送往了印度斯坦汗國,留下的都是女人孩子,但在西征之後的長期統治中,分佈在草原各地小部落小羣落也逐漸找到,爲外藩旗佐吞併。

而在西征中,李君威還與兄長李君度進行了人口交換,從印度換來的人口編列了十姓奴部,充實了遠疆區的人口,這些大部分也被分賞衆人,形成了外藩旗佐。

所以在外藩旗佐中,蒙古族裔被大規模的稀釋,這些信仰其他宗教的族裔成爲了主流,在外藩統治時期,這不算什麼,畢竟什麼信仰,什麼血脈都沒有刀把子硬,對待自己的奴隸,自然是奴隸主說了算。

而現在,外藩改制,所有的奴隸和領民都恢復了自由,這些已經被遏制二十多年的信仰開始擡頭,而在外藩改制後,爲了方便管理,負責改制的官員草率的按照族裔把他們聚攏在一起,使得大量的少數族裔聚集,其中主要的就是信仰天方教的哈薩克人、韃靼人族裔,稱之爲天方藩民,來自印度地區的則被稱之爲天竺藩民。

原本這些人因爲黃教和蒙古貴族的統治,已經放棄了宗教,或者開始信仰黃教,但是因爲恢復自由,又得以聚居,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恢復了原有的信仰。在阿塔看來,這是帝國邊疆區統治的極大退步。

“阿塔,你說的沒錯,這就是極大的退步,非常大的退步。我們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而且一定要解決。”李君威聽完了阿塔的彙報,感覺這個傢伙一點也不笨,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所在,雖然現在兩大藩民羣體聚集還未引發什麼大的問題,但防患於未然總歸是沒有錯的。

阿塔也連連點頭,他說道:“在哈薩克的時候,我看到那些人撅着屁股在路邊,搞那些宗教儀式,我就覺得不對勁,實在是太缺乏管理了,但是我又不知道怎麼做,我的手下說,應該把領頭的殺死,把他們驅散,但是我認爲這樣是完全不對的。”

“你爲什麼認爲這不對呢?”李君威笑着問道,他想知道阿塔的邏輯。

阿塔撓撓頭說:“因爲卑職以前跟着王爺的時候,見到的情況比這嚴重的多,那個時候王爺也沒有這樣做。而且那個時候,王爺做什麼都百無禁忌,如此都不屑去做,現在卑職就不能做這種違法的事,讓王爺抹黑了。”

“很對,你做的很對。”李君威撫掌而笑,對着阿塔豎起了大拇指。

阿塔繼續說道:“我覺得,首先要把宗教局弄來,先把這些藩民聚集地的那些宗教人士給管制起來,卑職在輪臺呆了那麼多年,那裡和葉爾羌地區都有很多的天方教民,但隨着宗教局的改良,其實已經和各族百姓相處的很好,很多有的沒的規矩早就被廢了,英王爺還在輪臺辦了女子學校,連葉爾羌各族的女孩都來上學了。”

“是,宗教局的管控非常重要,但是阿塔,你一定要重視一點,特別要交代你的手下。”李君威說道。

“您說,卑職這就去做。”

李君威往樓下看了看,在旅館一層吃飯的區域,有不少身着白袍的商人,這些商人多來自奧斯曼和波斯。因爲鐵路和河運,奧斯曼的商人能從西津方向來到這裡,而河口城距離波斯也只有一個裡海,這座叫海的內陸湖泊,因爲處於河中之地和北高加索之間,河運也變的相當發達。

河中之地通過裡海,從西津方向獲得工業產品,而起本地出產的棉花則通過裡海輸入到帝國在西北邊疆地區,面向整個歐洲的紡織業重鎮西津。

內河航運的發達帶來了很多的外國商人,李君威指了指那些波斯商人,說道:“你要小心他們。”

“他們怎麼了?”阿塔問道。

李君威說:“其實天方教在中原經歷了幾百年的演變,已經相當的世俗化,葉爾羌地區原本也是這樣的,只是因爲一百多年前,有一批人前往波斯、奧斯曼等地朝聖,那裡是天方教的發源地,他們把那裡的思想帶到了葉爾羌,才改變了當地的宗教環境。”

“你是說,那些聖裔,那些騙人的老神棍?”阿塔問道。

“是的。就是那些人,因爲我們的工作失誤,天方藩民的聚居不是什麼大問題,我們本來就是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環境,但如果他們與這些中東人聯絡上,宗教環境就會完全的改變,那個時候,再想讓他們轉變過來,就難了。”

阿塔想了想:“這好辦,我先派兵,控制商道,不讓這些中東人東進,等宗教局接管之後,就放開。”

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 美洲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十二 戰略調整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三五八 刺殺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八六 中國人豎起大拇指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二一 要把移民當牲口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四 購糧章二 小人物們章三八二 兄弟章一二二 談判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二八 東南事了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四八 西南章一九三 陰謀章六三 親藩體系章一零二 定策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三六一 態度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七 優劣對比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二六二 獼猴章三八二 兄弟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美洲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八九 以鐵換鐵章二十 鄭森章一八一 天牢裡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六十 東南開考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二六零 爲戰爭而結束戰爭章二四六 撞擊 !撞擊!章四三 騎兵章九六 棘手的對日外交章九一 即可宣戰章四六零 吾家有女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三五二 東方同盟章十四 南美聯動章三五九 查克拉章一零五 陰謀章三四五 父子兄弟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五八 潛流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三六三 自由或戰爭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九九 敵艦在望章一零九 哈密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六一 秘戰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三七九 海戰章三二 冷暖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四三 香港章八十 勤王章四七 意見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一零三 態勢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三一 募兵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一五四 幫扶對接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四一 巖野先生
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 美洲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十二 戰略調整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三五八 刺殺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八六 中國人豎起大拇指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二一 要把移民當牲口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四 購糧章二 小人物們章三八二 兄弟章一二二 談判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二八 東南事了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四八 西南章一九三 陰謀章六三 親藩體系章一零二 定策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三六一 態度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七 優劣對比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二六二 獼猴章三八二 兄弟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美洲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八九 以鐵換鐵章二十 鄭森章一八一 天牢裡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六十 東南開考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二六零 爲戰爭而結束戰爭章二四六 撞擊 !撞擊!章四三 騎兵章九六 棘手的對日外交章九一 即可宣戰章四六零 吾家有女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三五二 東方同盟章十四 南美聯動章三五九 查克拉章一零五 陰謀章三四五 父子兄弟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五八 潛流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三六三 自由或戰爭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九九 敵艦在望章一零九 哈密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六一 秘戰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三七九 海戰章三二 冷暖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四三 香港章八十 勤王章四七 意見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一零三 態勢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三一 募兵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一五四 幫扶對接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四一 巖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