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 隆武聯姻

福州。

因爲隆武政權在這裡成立,這裡已經改名爲福京,作爲隆武政權的政治核心,皇宮之中,隆武天子看過一封書信之後,猛地拍了拍御座,震落了御案上的硯臺和筆墨,惹的墨水四濺,他略顯疲態的臉上也沾染了幾點墨水。

“真是該死,東番竟然選擇了魯王叛逆,他李明勳常以華夏後裔自居,難道看不出何爲正統,何爲大勢嗎?”隆武天子怒吼道。

說着,他又展開信紙,細細的看了一遍,仍舊難以相信,說道:“這只是一封私信,算不得什麼,這個消息還需要印證!”

“陛下,無需如此,老臣以爲信中內容定然是真的。”曾櫻侍立在一旁,用平淡的語氣說道。

隆武知道曾櫻對李明勳對東番最爲了解,他既然這般說,可信度那就很高了,但是他依舊難以接受這個結果,內心深處一股無名火升騰而起,隆武怒道:“那又如何,莫非離了他李明勳,我大明江山就守不住嗎?”

這話一出,殿內諸多官將瞬間亂做一團,他們紛紛諫言勸說,雖然各自的理由不盡然相同,但態度都是一樣的,這眼瞧着社團無償援助的十萬石糧食要到港了,這個時候得罪東番做什麼,哪有放着到手的糧食不要的。

其實衆人也是心虛,現在的隆武政權既沒有表面上那麼強大,也沒有天子說的那麼正統,旁額不說,眼前這位天子屬於唐王一脈,距離皇位血統實在是過遠,萬曆皇帝的子孫還有好多在世,他根本沒有登基的資格,好在隆武皇帝一登基就宣稱,自己沒有子嗣,將來會傳位給永明王這一神宗血脈,算是得到了文人們的諒解。

當然,這只是一個手段,隆武登基之後就開始收集高級文官,其中江浙出身佔了絕大多數,能得到未淪陷區的大規模承認,這些文官的門生故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現實依舊是非常困難,福建的軍政大權被鄭芝龍一手掌握,雖然隆武有超過弘光的手腕,也是一位能力不錯的天子,在得到士大夫的支持下,從鄭氏手中奪取政權還需要時間,如今隆武朝廷零零散散有十萬兵馬,但是賣官鬻爵和預收賦稅,給文官們發廢紙一樣的寶鈔,糧餉也是支持不住,任何的支持對這個新生的政權都是彌足珍貴的。

殿內爭吵成一團,二十多個大學士相互之間都是不忿,弄的這裡像是菜市場一樣,隆武天子已經習慣了這一切,他知道這般爭吵是不會有結果的,擡頭看了看,說道:“此事朕還需再思索一番,曾大人留下,諸位先生都去歇息吧。”

在所有的大學士中,曾櫻是炙手可熱的,他對鄭氏有恩,與社團有舊,對大明忠心耿耿,如今最得隆武天子信重。

“曾先生,再無可能讓東番社團歸化了嗎?”隆武天子聲音沙啞,極不情願的問道。

曾櫻聽了這話,雙眼通紅,他身爲老臣,見識過崇禎朝的黨爭和弘光的無能,眼前這位天子雖然是‘疏宗’但文韜武略遠勝其他宗室,在這個時候,還有招撫李明勳的心思,雖說是奢望,但總歸能證明他是個臥薪嚐膽的明君。

“陛下,若能實封兩廣之地給李明勳,或許還有幾分可能。”曾櫻訥訥說道,他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隆武天子嘆息一聲,這個建議他根本不做考量,兩廣實在是太重要了,沒了兩廣,政權就沒有了穩固的後方,如何能行呢?

“不管李氏如何跋扈,終究是大明中興之臂助,萬不可被魯逆爭取了去,曾先生可有計較。”隆武懇切問道。

曾櫻道:“陛下,東番對朝廷和魯逆的態度並無區別,都承認也都不承認,實際上不光是朝廷與魯逆,在江南反抗滿清韃子的義軍民團都得到了社團各種支援,只是其實力有限,無法面面俱到罷了,而臣也聽李明勳說過,凡抗清者皆爲社團之盟友,其定然不會爲了朝廷而放棄對其他勢力的支持,實際上,東番社團並不接受正統的概念,其更希望建立一個超越民族、政治的抗清統一陣線。”

“朕何嘗不想文臣不再黨爭,武勳不再跋扈,同心協力,一起匡扶大明江山,保我三百年的社稷啊。”隆武感慨說道。

曾櫻心中嘆息一聲,他清楚,天子仍然無法理解也不能接受李明勳的政治主張,他天子眼裡,這依舊是明清兩個政權之間的鬥爭,頂多還有一些滿漢民族爭端夾雜其中,但在李明勳眼裡,這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戰爭,先進與落後間的比拼,只要朝廷堅持老舊的那一套,所有的抗清力量不會真正的聯合在一起。

無論是江南抗清義勇,還是隆武朝、魯監國的文臣武將,有幾個是爲了朱明天下而鬥爭呢?

“不管怎麼說,朕爲天下之主,華夏正統,斷然不能讓萬民百姓以爲抗清力量匯聚於魯逆手中,此番魯逆陰險,與東番達成協議,奪了頭籌,朝廷當如何,才能讓東番顯的對朝廷更爲親順呢?”隆武天子認真問道。

曾櫻很清楚,天子對東番是極爲重視的,如今以東番社團的實力,足以改變天下大事,若東番對朝廷親順,可以證明朝廷是天下正統,得到更多糧餉方便的援助,這在於魯監國的政治鬥爭之中尤爲重要,比任何大學士和武將的投靠都重要,而東番作爲海外勢力,也能更好的平衡鄭氏對朝局的把持。

現在鄭芝龍對朝中的文官武將統統不忌諱,獨獨怕東番社團,前幾日提議招撫社團,明知道可能性不大,鄭芝龍的反應仍然極爲激烈。

“東番李氏以海貿起家,以精兵護持,在海外領地無算,既是持劍經商,有已爲素封之君,尋常封賞恩義根本不爲所動,以老夫看來,唯有兩策可讓李氏意動,親順朝廷。”曾櫻沉聲說道。

隆武臉色大悅,他最討厭侃侃而談卻無有實策的大臣,曾櫻這般可以出謀獻策的人才是他喜歡的,當即問道:“請先生賜教。”

“策一,結爲姻親........。”曾櫻道。

“先生所說是和親?”隆武問道。

曾櫻連連解釋:“不不不,並非和親!和親爲籠絡敵對之國,東番素來對大明親順,雖拒絕受撫,但何來敵對之說,且和親動輒需要對方乞親求緣,常以臣屬之禮待之,以東番之傲,如何願意,再者,我大明一朝三百載,哪有和親之天子呢?”

“那先生意思是?”隆武深感有理,再次問道。

曾櫻道:“老臣所言,是聯姻!”

“聯姻對雙方俱是平等,亦爲友好舉措,是爲秦晉之好,天子若以公主賜婚,那李氏縱然不以臣禮奉天子,也當有翁婿和睦,女婿對待岳父,豈可不敬?”曾櫻笑着解釋道。

隆武重重點頭,忽然嘆息:“哎,恨無一女配之!”

原來隆武皇帝根本沒有女兒,當初拉攏鄭芝龍,也是對鄭森如此說的,只得賜予國姓作罷。

曾櫻道:“可從宗室之中挑選.......。”

曾櫻的話還沒有說完,隆武身邊的太監俯身在天子耳邊說了一句,隆武大悅,問道:“曾先生,聽聞你在登萊爲巡撫時,曾意圖與李氏結親,只是陰差陽錯,尚未成行,既然如此,不如朕以先生孫女配之.......。”

“陛下,不可。”曾櫻連忙勸阻,他繼而解釋:“雖說淑儀與李明勳也算是舊識,當日李明勳也並沒有反對,但時移世易,大明不是崇禎朝的大明瞭,社團也是今非昔比了。”

隆武瞬間明白了曾櫻的意思,崇禎之時,國朝仍在,巡撫孫女配東番島夷是綽綽有餘,如今山河破碎,國不將國,曾淑儀已經配不上如日中天的社團執政官了。

“朕膝下無女,若論宗室之女,還是唐王長女最爲親近.........。”隆武天子說道。

曾櫻不等其說完,便急忙說道:“老臣以爲,安化郡主作爲妥當。”

隆武天子一時有些尷尬,但很快明白了曾櫻的意思,隆武所說的唐王便是他的弟弟(紹武天子),雖說侄女已經夠親了,但還不能代表天子的看重,因爲隆武早就說過,繼承皇位的應該是桂王一脈永明王(即永曆皇帝),既然如此,還是未來皇帝家的女兒最合適,只是永明王現在沒有閨女,桂王一脈中最尊貴的莫過於老桂王的長女,永明王的妹妹安化郡主最合適。

按照輩分,安化郡主是隆武的侄孫女,曾櫻建議由由隆武收爲自己的孫女,這樣安化郡主就是當今大明天子的孫女,下一代大明皇帝的親妹妹,地位再尊崇不過。

“老先生老成謀國,朕答應了。”隆武略作猶豫便是說道。

曾櫻連忙跪下謝恩,因爲這不僅是答應和李明勳聯姻,還從側面印證天子會踐行傳位於永明王的諾言。

“只是有一樣,安化郡主如今不過十歲.......。”曾櫻說道。

隆武微微點頭:“那只有先養在宮中,待成年再行正式聯姻,但一定要讓李明勳同意纔是,另外先生的掌上明珠尚未婚配,既然先生早有聯姻的意思,不如先行配予東番李氏,代安化侍奉,待安化年長,再行婚配,只一樣,有安化珠玉在前,令愛就........。”

曾櫻自然知道,有郡主在,自己的孫女是成不了正室的,他當即說道:“老臣爲大明盡忠,不惜滿門性命,這等小事,哪需陛下掛懷!”

隆武撫掌大悅,道:“先生當真是我大明忠臣,朕心甚慰,不知先生說的第二策是什麼?”

曾櫻道:“這第二策便是支持那聯合銀行!”

“這聯合銀行朕早有耳聞,不知支持這銀行有何作用呢?”隆武不解問道。

曾櫻當即說道:“陛下,這聯合銀行爲李明勳所看重,而聯姻之事其意倒在模棱兩可之間,若不以厚利誘之,聯姻之事恐有困難。”

見隆武不悅,曾櫻又道:“陛下,聯合銀行雖爲李氏控制,但若是壯大,對我大明中興亦有臂助啊。”

隆武聽了這話,神情稍稍舒緩了下來,問:“有何臂助,請老先生不吝相告。”

曾櫻道:“臂助有三,其一,辨明忠奸,那些對朝廷陽奉陰違,表面忠順,暗地想要投降滿清的臣子,自然不會拿大量錢財入股、儲蓄,而對大明忠誠之官將,自然不會擔心,入股者,忠臣也,拒不入股,奸賊爾!

其二,有益糧餉,聯合銀行有三大業務,米糧貸款、墾殖土地和對東番拆貸,如果聯合銀行繼續在大明進行米糧貸款,福建、兩廣等地的絲棉麻等農戶自然可以安然度過冬春荒季,便是不會拖欠稅賦,而若是墾殖土地業務在大明展開,土地增多,稅賦也是增多。然而前兩者是長遠之略,但第三業務則是可以解近憂。

陛下請想,聯合銀行當初股東多爲江南士紳,爲何願意對社團大量貸款,以至於有四五百萬之巨,蓋因社團在海外握有金礦、良田,其墾殖擴張又多有勝績。社團貸得,我朝廷爲何貸款不得,只要忠臣入股,自然在聯合銀行權柄日漲,他日朝廷貸款,我朝忠勇之人振臂一呼,何愁不能貸得鉅款用以光復大明!只要朝廷有一二勝績,自然越得股東信重,再行拆借款項更是便宜啊!

其三,借番平虜。東番爲聯合銀行主要客戶,貸款簡便易行,只要朝廷能讓更多人入股,那豈不是說聯合銀行能借貸更多款項予東番,東番一向積極抗虜,財多而軍強,而東番對大明素來親順,其在大明領土上貿易來往,從不瞞報稅款,無論香港還是嵊泗列島,都是重金租用,如此可見,其必不會佔據我大明領土,若東番收復土地,自然爲朝廷所有,那東番兵戈之成果,自然爲大明所有啊。”

隆武皇帝聽了這些話,一臉神往,他彷彿看到自己不花一錢一兩,驅使東番上岸抗虜,收復河山,自己中興大明的未來了。

“好好好,曾先生果然是朕之肱骨,大明柱石,很好,很好!”隆武大笑之餘,身邊太監再次俯身,隆武微微點頭,平聲說道:“曾先生前幾日上書起復蘇州士紳林士章任瓊州知府一事,朕以爲此政大善,姑念原海州總兵袁時中抗虜有功,黃蜚忠心耿耿,朕以爲,可由林士章巡撫雷州、瓊州地方,贊理軍務,黃蜚爲廣東水師總兵,袁時中爲瓊州總兵。”

曾櫻聽了這話,當即下跪:“陛下英明,老臣這便前往東番,勢必要讓東番親順朝廷,爲朝廷分擔御虜壓力。”

隆武起身,躬身說道:“一切拜託曾先生了。”

曾櫻轉身離去,隆武怔怔許久,問身邊太監:“你說曾先生是忠臣還是奸臣?”

“老奴不知......。”那太監俯首,不敢言語。

“你不是說,南安侯有籌二百萬餉銀之策嗎,你去請他來吧。”隆武無奈搖頭,繼而說道。

太監起身離開,隆武嘆息一聲:“若真有兩百萬餉銀,總可保福建偏安了吧。”

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章一一七 謀殺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一九零 控制兩浙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四二六 主動上鉤章十 對抗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十二 問罪章十九 橫生枝節的鄭成功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三七零 獎勵章十八 求活章二一二 俠義章七一 安排章二四六 撞擊 !撞擊!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一一四 開戰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一八七 瑞典章一八九 刺殺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一一七 謀殺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二二 較射章一零一 分封章六三 遁出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二一二 收編章八 血契章四零 ‘煤山大捷’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二三四 蘇威愛聯盟?章二六六 交接章七 金橡木號章二百 各方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一四八 分化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六一 方案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一三七 挖牆腳章四四二 用人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六四 成都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四二八 下棋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四八七 暗潮洶涌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一三二 誠意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一九六 遲暮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六五 新的挑戰章一六四 死亡之路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五十 豬肉裡的政治學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九三 裁定臺南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二一九 三皇之戰 右翼章四九 早做準備章八五 粵西防線章十一 夜襲章七三 環印、澳貿易船隊 西澳章四六 命運捉弄章一五六 忠告章二四 略地章一一八 長期的內戰章四三 騎兵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章四零三 去處章五一 分析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九 進擊的巡航艦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四十 困局章八 交易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一九四 無爲章一零一 地震章一二六章二一零 斯文掃地章五四 鐵鎖橫江
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章一一七 謀殺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一九零 控制兩浙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四二六 主動上鉤章十 對抗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十二 問罪章十九 橫生枝節的鄭成功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三七零 獎勵章十八 求活章二一二 俠義章七一 安排章二四六 撞擊 !撞擊!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一一四 開戰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一八七 瑞典章一八九 刺殺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一一七 謀殺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二二 較射章一零一 分封章六三 遁出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二一二 收編章八 血契章四零 ‘煤山大捷’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二三四 蘇威愛聯盟?章二六六 交接章七 金橡木號章二百 各方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一四八 分化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六一 方案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一三七 挖牆腳章四四二 用人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六四 成都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四二八 下棋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四八七 暗潮洶涌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一三二 誠意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一九六 遲暮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六五 新的挑戰章一六四 死亡之路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五十 豬肉裡的政治學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九三 裁定臺南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二一九 三皇之戰 右翼章四九 早做準備章八五 粵西防線章十一 夜襲章七三 環印、澳貿易船隊 西澳章四六 命運捉弄章一五六 忠告章二四 略地章一一八 長期的內戰章四三 騎兵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章四零三 去處章五一 分析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九 進擊的巡航艦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四十 困局章八 交易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一九四 無爲章一零一 地震章一二六章二一零 斯文掃地章五四 鐵鎖橫江